华枫论坛

华枫论坛 (http://www.chinasmile.net/forums/index.php)
-   太极奥妙 (http://www.chinasmile.net/forums/forumdisplay.php?f=80)
-   -   太极拳本身有没有问题? (http://www.chinasmile.net/forums/showthread.php?t=241346)

qianqianann Apr 18th, 2007 17:47

太极拳本身有没有问题?
 
太极拳本身有没有问题? 例如: 步法? 拳理?
没有完美的东西?!

ChinaSmileJoe Apr 18th, 2007 17:49

在已知世界中没有东西是完美万能的,因此......

taichicat Apr 18th, 2007 21:06

引用:

作者: ChinaSmileJoe (帖子 1726682)
在已知世界中没有东西是完美万能的,因此......

因此"宽容 团结 务实 进取"才能进步:).

咖啡事点 Apr 18th, 2007 22:34

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每个拳种的缺点都是数不盛数的,这要看是站在什么角度去看了,重要的是首先要清醒,知道自己练的拳种也有很多不足,别人的,包括西洋的拳种也有很多优点值得借鉴吸收,练功夫也需要客观的态度。

qianqianann Apr 19th, 2007 09:04

能不能具体一点列几条, 作研究学习之用
 
能不能具体一点列几条, 作研究学习之用, 外行内行都行.

ChinaSmileJoe Apr 19th, 2007 10:39

http://www.chinataiji.net/newsshow.asp?articleid=852

积 木 Apr 19th, 2007 12:11

楼上转的文章不象是练拳的写的.

小慧 Apr 19th, 2007 12:53

引用:

作者: ChinaSmileJoe (帖子 1727716)

没练过拳,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太极拳。

qianqianann Apr 19th, 2007 13:08

同意
 
引用:

作者: 积 木 (帖子 1727861)
楼上转的文章不象是练拳的写的.

同意, 好象不了解深层的东西. 但也有可取之处.

qianqianann Apr 19th, 2007 13:13

想听听积木和小慧的意见
 
引用:

作者: 积 木 (帖子 1727861)
楼上转的文章不象是练拳的写的.

想听听积木和小慧的意见, 反面的.

taichicat Apr 19th, 2007 13:22

引用:

作者: ChinaSmileJoe (帖子 1727716)

针对这篇文章站在传统太极的角度说说我的看法:

“1.缺少专门针对健身、抗衰老的练拳技术要领“
健身方面:心松体松的健身作用不用我多说,“用进废退“肯定是正确的,但现代人的问题是不该用的地方用得太多该用的却没有用到以至于肩病,颈椎病,腰病,关节病,神经紧张成了常见病。而3年太极彻底治好了我的肩背毛病是最好的事实。
抗衰老方面:衰老是自然规律,我不知道什么锻炼能抗衰老,但我周围坚持打拳的人精神头都比较足,性情也都比较开朗却是真的。和我周围读书的同学比较,我的精神面貌要比不锻炼身体的人好这也是事实。
人体剧烈运动能力下降,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而容易发生: 凡是说太极运动不够剧烈的先去试试5分钟的动步推手。很多人打拳不推手,但这不能算作传统太极本身的问题。
"2.墨守成规,不思创新,盲目崇拜古旧原始"
传统太极真正的问题不是“墨守成规,不思创新“,而是现在的人太喜欢自以为是去创新,以至于鱼目混珠真假难辨。太极拳的动作对初学者难以掌握,也难以解释这是事实,所以明师的言传身教必不可少,希望批量生产的想法本身就不合理,国家标准套路的产生一方面也是基于这个想法。但结果却导致了本文作者后面批判的“动作失去了技击含义“和“教拳不讲武“。如果没有条件,照着DVD和书学也可以,但是效果也就是活动活动腿脚。我自己的体会是,把太极作为武术练习的健身效果比单单作为健身练的健身效果好不知多少倍。
"3.教拳不讲武,越来越多的人所练的太极拳实际上应称为太极操或太极舞"
这恰好是现代太极的毛病,而不是传统太极的问题。太极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针对各个方面都有专项练习,包括基本功,腰腿,操手,而套路包含了所有这些内容。我老师3年内教我练的内容很多,但是由于时间限制,90%我都只是学了,但没有真正练习。如果真要从头练一遍非得从天亮练到天黑不可。但就是针对剩下的10%的内容练了3年,我的收获都很大,如果象古人那样每天把所有都练一遍我不能想象3年会达到什么程度。
"4.理论陈旧,故弄玄虚"
太极的经典拳论其实都是写给一定程度的人看的,同时也是自己进步的一面镜子。就像爬山,你必须爬上一座山才能看到这座山的风景,也才能看到下一座山的样子。光站在山脚下,如果有人告诉你山顶有个湖,你可能会说山这么高怎么山顶可能有湖。只有等你自己爬上去一看才知道,原来是这样的。故弄玄虚这一点其实是有的,但这个取决于老师,和拳没有关系。

qianqianann Apr 19th, 2007 13:40

谢谢CAT
 
引用:

作者: taichicat (帖子 1727983)
针对这篇文章站在传统太极的角度说说我的看法:

“1.缺少专门针对健身、抗衰老的练拳技术要领“
健身方面�...

谢谢CAT

taichicat Apr 19th, 2007 13:46

引用:

作者: qianqianann (帖子 1728011)
谢谢CAT

My pleasure:).

qianqianann Apr 19th, 2007 14:27

Sunday?
 
Sunday?

小慧 Apr 19th, 2007 18:33

“5.过于重视轻柔缓慢用意不用力,忽视快慢皆可、刚柔兼备之训练”
传统太极拳是气功、引导术和体操的结合。人人都有气,但一般人不能控制,也不知道如何增涨。练拳的过程也是养气的过程。所谓“意到气到”也就是练拳的过程不但会有气,更要用意会。练拳时一般师父都要指明眼神的方向,也就是意到处。随着练拳时间长了有些积累了后,慢慢可以听到气的走向,意会在先自然引导。初学者,或者练了有些年头,仍然不能自如控制自己的气,练拳时做不到意到气到,上下不随、内外不合,那就失去了练拳的意义。最好的调节方法就是减慢拳速,让意与气同步。如果不能同步,那与外家拳没有什么区别。当所有的肌肉骨骼肌腱都可以控制,气顺畅无碍时走架自然就快了,不然气会受阻,拳走得也不畅快。

“刚柔兼备的训练。”不知道文章的作者理解的刚是怎样的刚,是肌肉骨骼抗击打的刚强还是人与大地结合后整个身体重量发散出去的刚强。如果是后者,那刚柔是不可能兼备着练的。

文章作者说太极拳的活动量小,不会流汗,甚至长期练拳对骨骼肌肉心脏都有危害,那就是确实不了解太极拳了。
不要说拳架了,就是练拳前的准备活动,练练基本步法,同学中以前跑步都不出汗的一样大汗淋漓。
太极拳壮骨,壮的是骨密度。在国内的时候就听说在国外有的医院教年长的人太极拳,以壮腿。我师父(66、7岁)前几年曾出过车祸,人都撞飞起来了,一是自我保护的及时,一是骨胳的强壮,没什么大事,很快就出院了。
前几天往家里打电话,我爸爸说我妈妈血压高,我爸给支的招就是打一趟太极拳。十几分钟后一量,嘿,正常了。我们家有血压计,我爸我妈天天量血压。我爸不会拳,练的是五禽戏,一样降压。

练拳的人有长寿有短寿,这跟拳本身没有很大关系,跟个人的脾气、饮食有很大关系。练拳不会长生不老,但也不会因为练拳而减少了寿命,或降低了生活的质量。

咖啡事点 Apr 19th, 2007 22:56

引用:

作者: ChinaSmileJoe (帖子 1727716)

这文章写的有可取的地方,也有感觉不对的地方,我感觉是个练拳的写的,但可能不是练太极拳的。
锻炼就比不锻炼强,无论快也好慢也好,不管练什么,总比不活动的人好得多。
不过练传统武术的人,和散打,拳击比赛的时候,体能方面总是处再下风,也是个实事。
练传统武术的,再练习自己的套路的时候,能连续打拳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可是到了比赛场上2-3分钟就开始抬不起来胳膊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平时的练习都是低强度长时间的,而高强度,高密度,高速度的练习太少或是没有造成的,低强度慢速度的练习再多,也不会练成具备高强度,高速度的能力。

qianqianann Apr 20th, 2007 09:20

同意, 为什么练太极拳的不说太极拳的缺点?
 
引用:

作者: 咖啡事点 (帖子 1728939)
这文章写的有可取的地方,也有感觉不对的地方,我感觉是个练拳的写的,但可能不是练太极拳的。
锻炼就比...

同意, 为什么练太极拳的不说太极拳的缺点? 认清太极拳对练太极拳有好处.

梦想化掉身上的僵力? 那你就如同在做梦. 我练了二十年, 我化不掉身上的僵力. 不是不可能, 到目前为止我就见了两个, 基本化掉了身上的僵力, 换完劲了.

小慧 Apr 20th, 2007 10:51

如果说缺点,大概就是不能速成,而且没有止境。十几年能悟到得到就算快的了,练一辈子的也不稀奇。李雅轩先生那么大的功夫,80多岁时还在回忆自己的师父曾经的眼神、言语、动作的含义。还道自己只学到了杨澄甫先生3、4成的功夫。

qianqianann Apr 20th, 2007 11:27

这是大缺点
 
引用:

作者: 小慧 (帖子 1729460)
如果说缺点,大概就是不能速成,而且没有止境。十几年能悟到得到就算快的了,练一辈子的也不稀奇。李雅轩先...

这是大缺点, 但不能完全归罪太极拳. 陈长兴怎样训练杨禄禅? 陈清平怎样训练武禹襄?

"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 -- 研究月余!!!

taichicat Apr 20th, 2007 11:40

引用:

作者: qianqianann (帖子 1729351)
同意, 为什么练太极拳的不说太极拳的缺点? 认清太极拳对练太极拳有好处.

梦想化掉身上的僵力? 那你就如同在�...

身上的僵力能化掉多少是火候问题,而不是太极的缺点。就象通过学习最后成了科学家的只是少数,但不能说,绝大多数人成不了科学家是学习本身的问题,或者说就不学了。另一方面,只要坚持放松练习,时间长了,都能一定程度的学会放松,我前面提到的练过咏春的老先生就是例子。

要说太极的缺点,也许是火候未到,我还真没有发现。目前很多的所谓缺点都是人为造成的,和拳本身没关系。另外,太极拳本身并不反对借鉴其他拳种,而且根据我自己体会,练拳到一定程度后不但不排斥其他拳种,反而大大提高了对其他拳种的欣赏能力。甚至我现在看武打片都更会欣赏里面的动作,不管动作如何,但基本上一看就知道演员本身有没有功夫。设计武打动作的导演本身有没有功夫。刚开始我自己也觉得奇怪,后来一想其实很自然,无论什么动作,关键是个劲路。自己身上能感觉到劲路时,看其他人作动作的时候(包括照片)自己也能体会到。比如我现在就很喜欢形意拳的劲路,拳击的躲闪,八卦的步伐,通背拳的鸡行步对裆部的保护,咏春的整劲和黏手,摔跤的袢、抱摔。但是这些也就是空闲时琢磨琢磨,有时有机会遇到练不同拳种的人切磋切磋。平时99%的精力还是放在太极上,原因很简单,精通一样好过杂而不精。而且在多次和不同朋友切磋过程中,我发现我这个只练太极的不见得就比其他人差,这也是我坚信太极的原因之一。

taichicat Apr 20th, 2007 12:00

引用:

作者: qianqianann (帖子 1729524)
这是大缺点, 但不能完全归罪太极拳. 陈长兴怎样训练杨禄禅? 陈清平怎样训练武禹襄?

"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

说实话我不是很相信这段文字。因为太极功夫要到身上的前提是身体要发生变化,别的不说就说太极的棚劲就不是一个月能练出来的。这么多前人太极高手里面好像也只有武禹襄自称只用了一个月就精通了太极。

qianqianann Apr 20th, 2007 13:32

我改变应该我的问题 -- 太极拳的训练方法有没有问题?
 
引用:

作者: taichicat (帖子 1729550)
身上的僵力能化掉多少是火候问题,而不是太极的缺点。就象通过学习最后成了科学家的只是少数,但不能说,绝...

我应该改变我的问题 -- 太极拳的训练方法有没有问题?

拳是没有止境的!!! 练一千年后我就是仙.

qianqianann Apr 20th, 2007 13:43

估计武禹襄练过其他的
 
引用:

作者: taichicat (帖子 1729597)
说实话我不是很相信这段文字。因为太极功夫要到身上的前提是身体要发生变化,别的不说就说太极的棚劲就不是...

估计武禹襄练过其他的, 跟杨禄禅练过, 杨禄禅保守, 后跟陈清平练.

----------------------------------------------------------------------------------------------------------------------------
武禹襄(1812--1880)爲武氏太極拳創始人,姓武,名河清,字禹襄,號廉泉,河北省永年縣人。祖輩時代傳文習武,兄弟三人,兩兄皆進士後任職,禹襄自幼習文好武,性孝友,俠尚義,鄉秀才,廩貢生,侯選訓導。約1850年同鄉楊露禪(1799—1872)自河南溫縣陳家溝學藝返鄉,禹襄兄弟愛其術而從學陳氏老架太極拳,得其大概。1852年禹襄親赴河南,從溫縣趙堡鎮陳青萍學習陳氏新架太極拳二路有餘,得其精妙,並從長兄武澄清處得山石王宗嶽《太極拳譜》,讀後大悟。在鑽研太極拳陳氏新老架式的基礎上,結合《太極拳譜》之精華,通過自身練拳體會,融彙貫通,創出姿勢緊湊,動作舒緩,身法端正,步法輕靈並要求內氣潛轉,以氣成式的太極練法。此式既不同于陳使老架和新架,也不同于楊大架和小架,自成一派,後人稱之爲“武式太極拳 ”。

武式研究太極拳,創試驗之法,每招致鄉勇以自驗其技,並反復筆錄修訂,故拳式中式勢可用,無一空架。

武氏一身雖然研究太極拳術最爲精深,但終以教讀自任,故此拳傳人甚少,只傳其甥李經綸(字亦佘)技藝最精。

武氏論著較多,先著後有《十三式行功要解》,《太極拳解》,《太極拳論要解》,《十三式說略》,《四字秘訣》,《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武氏著作結根據其本身體驗而寫成,所以已故著名武術家顧留馨先生稱武氏著作爲“簡練精要,無一浮詞”。

武禹襄與武氏太極拳(2)

河北永年人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出身于小官僚地主家庭,兄弟三人在家練習武術。當楊露禪(1799—1872)自陳家溝返鄉後,禹襄兄弟愛其術,從學陳式老架太極拳,得其大概。禹襄兄澄清(1800—1884)於1852年中進士,官河南舞陽縣知縣,禹襄赴兄任所,便道過溫縣陳家溝,擬訪露禪之師陳長興(1771—1853)求益。道經趙堡鎮,知長興已老病(這年長興已82歲,越歲卒),時陳青萍在趙堡鎮教授陳式新架太極拳,遂從青萍學新架月餘,備悉理法。澄清于舞陽鹽店得王宗嶽(乾隆年間人)《太極拳譜》,禹襄得譜研究,更有發悟,以練拳心得發揮王氏舊譜之義,爲《十三勢行功歌訣》作注解十條,名爲《打手要言》;又衍爲《十三勢行功心解》四則,並歸納鍛煉要領爲《身法十要》。其著作皆根據其本身的體驗,故簡練精要,無一浮詞。

禹襄之甥李經綸,字亦佘(1832—1892),於1853年始從禹襄學拳。亦佘研究太極拳,仿禹襄實驗之法,招致鄉勇以自驗其技,一再筆錄修訂。亦佘之孫槐蔭于1935年在李廉讓堂本《太極拳譜序》中說:“此譜系先祖晚年所著,中經多次修改,方克完成。每得一勢巧妙,一著竅要, 即書一紙貼於座右,比試揣摩,不斷實驗,逾數日覺有不妥應修改,即撕下,另易他條,往復撕貼必至完善而始止,久之遂集成書。”李亦佘的太極拳論文有:“五字訣”一篇、“撒放密訣”擎引松放七言四句、“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一篇(闡述了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練拳和推手相輔相成之理)。近代太極拳的傳佈,以楊氏祖孫三代對教材教法不斷創新之力爲多,而於拳理的鑽研總結,首推武、李,較之王宗嶽《太極拳論》之抽象性的概括,遠爲具體切實,有繼承、有發展,乃能自成一家。

武禹襄拳式既不同于陳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于楊式大架和小架,學而化之,自成一派,其特點是:姿勢緊湊,動作舒緩,步法嚴格分清虛實,胸部、腹部的進退旋轉始終保持中正,完全是用內動的虛實轉換和“內氣潛轉”來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個身體不相逾越出手不過足尖。原來也有跳躍動作
到四傳的郝月如(1877—1935)才改爲不縱不跳;雙擺蓮也改爲不拍打腳面,這是爲適應年老體弱者的需要而做的改革。

武式推手的步法,僅爲進三步半、退三步半一種。

禹襄教讀自娛,亦佘行醫爲業,均以儒生自居,在鄉授徒極少。李所傳以同鄉郝和(字爲真,1849—1920)的技術最精。武式太極拳于民國初傳入北京時,有些人把它稱做李架,待爲真之子月如和其孫少如于1928年間去南京、上海教拳時,也有人稱它爲郝架。月如遺有太極拳著作多篇。武、李後輩多不專研太極拳,武術遂由郝氏傳習。少如不教拳亦已多年,上海市體育宮爲了發掘傳統,於1961年開設了武式太極拳學習班,請郝少如教授,以廣其傳。武式太極拳從未有圖解問世,本書拳照系由郝少如照相,並寫動作說明。

qianqianann Apr 20th, 2007 14:32

武术的成才与整体训练结构体系的关系
 
武术的成才与整体训练结构体系的关系

http://www.taiji.net.cn/boke/user1/q...2007/1807.html
------------------------------------------------------------------------
武艺的成功虽然是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但不可否认的是,训练的方法形式才是核心的成功基础。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似乎是因果的真言要诀。你种下种子所内涵的基因成分,既早已决定了你果实的质量与效益价值的基础。这种基因成分,说的既是武术合理恰当、完整完善的训练结构体系方式的价值意义。这既在于其结构体系内容的合理方法形式,亦在于其结构体系中所包含的技术结构中的技巧含量,运化技巧的方法形式。这才是成长成才的因果、道路途径。
也就是说,成长成才的道路途径,既是要具备具体的技术技巧运化的训练方法步骤形势,又要这个步骤方法程式是十分合理的。而成就功夫的速度与效应程度如何?也是检验其结构体系合理恰当、完整完善的优劣过程。一个没有恰当合理、完整完善的武术训练结构体系的武术门类流派,很难说是一个好的门类流派;很难说是一种好的武术方法形式;很难说其能够训练出武艺的好手人才。
这就像你盖房子的基本用材料一样,是土夯的干打垒呢?还是土胚的瞎凑胡?是旧、半砖的穷富贵呢?还是优质砖的真飒爽?是高楼大厦的伟昂豪爽气势呢?还是阔卓豪华锦绣玲珑的别墅呢?这可是大有区别的呢!更何况尚有黏连的方式、质材,架构的方法形式,气魄的宏伟大方呢;更有匠人的好坏、水平的高低,对事的心态等因素呢。所以在评价一个武术门类流派的质地时,首先要从基本的基础结构(技术招势)的好坏作比较;再进一步察看其整体训练的结构体系的恰当合理完整完善性。
这里的“黏连”,自然是喻指武术套路技势与技势之间的巧妙衔接方式了。这里的“匠人”,也自然是喻指教授你成功成才的师父了。
当然,在你没有见过砖房时,土胚房是要比干打垒好许多的。这是指知识见识的重要性,这也是限制你正确评价的障碍。因此在你没有具备应有的知识之前,是很难作出适当正确的评价的。因此,在技术知识面前,最好不要跟着别人去起哄,要有自己的学识主张方好。唯如此,方能够避免你在得到知识之后的脸红与羞愧。所以最好不要做没有知识,而却要跟着别人瞎起哄、当乱粗野骂人的不知廉耻的“英雄”,这是很难叫别人看得起的。所以,能发挥你的知识才干、智慧的本领,这才应该是英雄的本色呢。

小慧 Apr 20th, 2007 22:01

引用:

作者: taichicat (帖子 1729550)
。。。练拳到一定程度后不但不排斥其他拳种,反而大大提高了对其他拳种的欣赏能力。甚至我现在看武打片都更会欣赏里面的动作,不管动作如何,但基本上一看就知道演员本身有没有功夫。。。.

同感同感。不但是武术,对其他运动也如是。所谓大道相通,果然不差。

qianqianann Apr 20th, 2007 22:51

太极拳手慢打手快?
 
太极拳手慢打手快?

annustc Apr 20th, 2007 23:19

:biggrin:
前:biggrin: 两年, 在一本<转法轮>的书里, 讲了很多这种故事哦

引用:

作者: 小慧 (帖子 1728473)
“5.过于重视轻柔缓慢用意不用力,忽视快慢皆可、刚柔兼备之训练”
传统太极拳是气功、引导术和体操的结合��...


咖啡事点 Apr 20th, 2007 23:47

僵与不僵,松与不松都是相对的,如果把这些绝对化,那就是练一万年也还是僵的,练拳强调僵和松不过是为了使自己发力更加顺畅,连贯,协调,把练拳中某些相对的要求,变成一味的追求是很可悲的事情。
各位看拳击比赛的时候,感觉那些拳王出拳松吗?僵吗?如果感觉他们的出拳和动作还是很僵硬的话,那么请您试着把原来追求 松 与 不僵 改为追求自然协调吧。

annustc Apr 20th, 2007 23:50

不一定是杨保守
可能水平和眼光有限, 杨可能对武保守,但绝对不会对子孙保守
我想问题可能是:
别人教给他的重要的东西,自己认为不重要
结果自己是练成了
后代弟子,越来越差
杨家的第三代, 已经不能打了,一点也不能打

民国时候, 有个武术大赛,
其中有个太极大师(好像是三代杨)批评一个得奖得人: (他得武术) 不合国术
当时, 就被人挑战, 要请教他得太极拳, 吓的他冷汗直流, 无言以对
-----------------请杨式太极拳fans合适, 是否确有此事?
杨式的第四代 李雅轩 也参加了比赛, 是所有太极拳手中名次最好的
第二轮(可能是第2场)就被人淘汰
-----------------请杨式太极拳fans合适, 是否确有此事?
以前, 看过一篇吹捧文章".....李雅轩忠义传拳", 后面有人问: 何谈忠义?:tongue:
我也没看到忠义, 只看到他长年追随三代杨, 杨死后,入蜀避国难, 一生中没做恶没做善,
精于算计自己的得失(好像是李本人自我评价的)比同门田XX好很多
我看了就烦, 这人是穷命练富贵拳, 想练拳换命, 可惜天变了

最近,认识了个洋人, 说: 你可以和我学杨式太极拳:belial:
洋人就会杨式太极拳啊
这洋人告诉我,他的传承: 传到马来西亚, 中医世家, 杨太极, 陈太极
传三代, 到他的师父, 2岁开始练拳
传给他
:belial:
杨太极是有名
我觉得关键是广告好
大家都吹啊,杨家才四代,传到马来就三代?

说能打, 一个 杨无敌(陈式太极拳弟子)
说养生, 杨家寿命都一般

BTW: 我了解太极拳 从这个论坛的广告开始
没练过, 也不是 陈拳的fans
只是不喜欢练富贵拳的人 自做富贵, 对我们根红苗正的人瞧不起





引用:

作者: qianqianann (帖子 1729766)
估计武禹襄练过其他的, 跟杨禄禅练过, 杨禄禅保守, 后跟陈清平练.

----------------------------------------------------------...


咖啡事点 Apr 20th, 2007 23:52

引用:

作者: qianqianann (帖子 1730698)
太极拳手慢打手快?

我认为,从来都是快的打慢的,有力的打无力的。虽然太极里有四两拨千斤的说法,但那只是对一些技巧使用的形容,不是练拳的目的。

annustc Apr 20th, 2007 23:52

引用:

作者: qianqianann (帖子 1729744)
我应该改变我的问题 -- 太极拳的训练方法有没有问题?

拳是没有止境的!!! 练一千年后我就是仙.


:smile:
我啥也不干,200年后, 全世界把我:smile: 当神仙

积 木 Apr 20th, 2007 23:57

太极拳本身应该没有问题,毕竟太极初传也是几个前辈高人打出来的名声.如果有问题,也是练的人练的不对了.

qianqianann Apr 21st, 2007 00:34

应该是吴鉴泉
 
[QUOTE=annustc;1730818]杨家的第三代, 已经不能打了,一点也不能打

民国时候, 有个武术大赛,
其中有个太极大师(好像是三代杨)批评一个得奖得人: (他得武术) 不合国术[QUOTE]

应该是吴鉴泉, 是杨家的第三代, 说吴鉴泉不能打不准确, 对手是朱国x, 高手一个.

sunday Apr 21st, 2007 09:19

引用:

作者: qianqianann (帖子 1728102)
Sunday?

几天来出差加电脑坏, 只能看,不能说,错过了激烈讨论。

其实这篇文章写得挺好的, 主要是针对了目前社会上对太极拳的的一种偏见与误解。

社会上普遍认为太极拳是一种健身运动, 打太极拳可以治疗很多慢性病, 并且是一种有氧运动, 不需要作剧烈的活动, 适合体弱年老者锻炼。

我们在这里参与讨论的人一定知道这是一种误解。 但实际上, 通过练太极拳而去追求技击技术的在所有练太极拳的群体中只占少数。无论你是否承认,这种比例还是悬殊很大。

在陈家沟有好几个武术学校, 都是练的太极拳, 人数最多的也就是有个百八十人。 但是在少林寺的武术学校有上百家之多, 随便找都可以找出常年拥有万名学员的学校。通过这种对比, 就可以看到,人们在追求技击效果的时候, 普遍还是认为外家拳的效果好。并且,大部分的人是认为太极拳就是一种可以治疗慢性病的用于健身的一种运动。 是那些“又没钱又想长寿”的人练的东西。

我同意原文作者的一种观点, 就是追求健身效果的时候, 不能通过松沉来达到目的。 “长期求慢求松、用意不用力、缺少剧烈运动的练拳方法其结果极可能是人体骨骼、肌肉、心血管系统发生废用性萎缩退行,人体剧烈运动能力下降,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而容易发生。”这段话绝对正确。
在练太极拳只是纯粹为了健身效果的时候, 就会犯以上的毛病。
剧烈的运动是产生赫尔蒙的动力, 这一点在医学上已经得到了证明。 因此, 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 只追求其健身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第二点就是,在普及的时候, “太极拳与摔跤、拳击、体操、打球等运动项目一样,其原理、机理、要领等皆可用现代世界通用的科学知识和理念来解释和论述。”凡是出书立传者, 无不想尽可能地显示自己的水平, 所以尽可能地讲出高深的理论。 但是对于一些几百年来传承下来的词句却不去详细地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解释。往好的讲是出于表达能力有限, 往坏的讲, 就是出于保守。
对于保守的观点, 有时候我也认同。 为什么要把这一中华神秘的技能毫无保留地公开呢。 中国的川剧里变脸技术已经是国家二级机密了。为什么中国的内家拳就不能保守机密呢? 话又说回来, 变脸技术是用来表演的。 而太极拳是咱们自己要推广普及的。 和着咱们只推广表面技术, 不推广实质内容? 但是反过来讲, 美国的电子技术不是一样保守么?美国与中国合资在天津建摩托罗拉工厂。 几年过去后, 中国能够独立生产的能力只是传呼机上的链子。算了, 越扯越远了。

在出书立传中,由于名家们一定要表现出高深的理论知识, 却又始终未能逾越前人的论点。所以, 就一直套用着那种半文言文的金句, 如葵花宝典一番。有时候, 我就一直有一种打算就是将那些经文拳论找一个老外来, 给他解释了, 让他翻译成英文, 然后, 再去找个翻译, 翻译成中文, 这样就会出来一本类似太极拳内功说明书般的论著来。

中国的内家拳神秘之处不在于其招术与套路, 而在于其内功, 不然为什么叫内家拳?内功修练的的科学解释就是锻炼人的神经系统。 用内家拳的说法就是内三合, 心与意合, 意与气合, 气与力合。

我用一个小例子烦叙:
内功讲究练任督二脉, 打通小周天。基本练法就是吸气时, 沿着丹田, 气往下走, 经过会阴, 沿着脊椎冲上头顶百汇, 呼气时,沿着头顶,走印堂,人中檀中,汇入丹田, 完成一个周天。这是小周天,大周天则是完成全身七经六脉的运行。 六脉神剑就是源于此。

练习周天运行有什么用?任督二脉何时谓打通?用什么方法能快速打通?这就是内家拳的机密了。
没练过的人一定想, 周天运行有什么难?不就是吸气走后面, 呼气走前面么?与正常的呼吸有点相逆, 但是注意一下, 三五分钟就转换过来了。

对!能够做到这一步, 就已经开始走入内功意识范畴了。为什么要注意一下? 这就是开始了意与气合。此意, 就是神经。用自然科学的词讲就是:现在就已经开始锻炼你的神经了。
再往下走, 就已经到了内家拳的机密了。在吸气时, 意念沿着丹田往下走, 走到会阴,沿着脊椎往上走到天顶百汇穴。此过程很关键,要做到,意念走到哪里, 哪里的脊椎骨就凸出来。意念走过哪里, 哪里的脊椎骨就要凹回去。此时的感觉脊椎如同一个浪涌一般, 从下到上,在一个吸气间完成。第一步,逆式呼吸三五分钟就转换过来, 而此步的脊柱浪涌恐怕要两三个月了。 为了完成此浪涌运动, 就要提到放松了。 如果腰椎胸胯不能放松, 此动作就很难完成。
完成此动作的目的何在, 为什么要练这个?
首先, 这种练法可以锻炼神经的控制能力, 就是说,意到哪里, 哪里就能动。
齐次, 就是人体的力量从下肢发出来的时候, 如同一股浪打来, 一直传到末梢, 毫无阻涩地发出。

这种锻炼方法与外家拳的练法大相径庭。但是, 练到最后都一样效果。 拳击高手的每一拳, 也是浑身放松地将拳弹出, 而不是硬梆梆地杠出去的。但是有一点不同的就是, 内家拳练的时候, 是从呼吸着手, 加上意(神经)的指导, 这样就使人的精神有内涵。


有人练太极练了一辈子,也放不翻人。 陈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之一王西安的俩儿子十七岁便拿全国推手冠军。 全国推手冠军啊!
为什么? 人家有秘传!

beginning Apr 21st, 2007 10:57

sunday 会脊椎涌浪?这个例子好极了!
 
才想脊椎会动是干什么用。原来如此!!!

taichicat Apr 21st, 2007 13:21

此帖于 Apr 21st, 2007 17:51 被 taichicat 编辑.

taichicat Apr 21st, 2007 13:55

引用:

作者: sunday (帖子 1731163)
我同意原文作者的一种观点, 就是追求健身效果的时候, 不能通过松沉来达到目的。 “长期求慢求松、用意不用力、缺少剧烈运动的练拳方法其结果极可能是人体骨骼、肌肉、心血管系统发生废用性萎缩退行,人体剧烈运动能力下降,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而容易发生。”这段话绝对正确。
在练太极拳只是纯粹为了健身效果的时候, 就会犯以上的毛病。
剧烈的运动是产生赫尔蒙的动力, 这一点在医学上已经得到了证明。 因此, 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 只追求其健身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所以要全面系统学习太极,我现在耐力就不行,要多练习动步推手和剑。

咖啡事点 Apr 21st, 2007 17:10

耐力训练还是从跑步和跳绳方面提高的更快,这样的运动对心血管机能的提高是很见效的。
只靠套路里的东西是很难练出好耐力的,因为那样的强度根本达不到训练耐力的目的,只靠套路来练耐力也是不好的,人在没有力气的时候做的动作是走形的,长期这样练习,耐力没有增加多少,套路还可能打走形了。
每天的练习应该在有力量的时候练习技术套路,在体能下降没力量的时候才开始练习耐力。

qianqianann Apr 21st, 2007 23:17

太极拳有没有快速步法训练? 猫步有没有问题?
 
太极拳有没有快速步法训练? 猫步有没有问题?

beginning Apr 21st, 2007 23:52

太极没说打架要慢阿
 
引用:

作者: qianqianann (帖子 1731903)
太极拳有没有快速步法训练? 猫步有没有问题?

出拳的时候我感觉也挺快的。步伐练也可以快。不过也不能一直练快步。不然很多细节的东西自己没练到。会给省略。快步练习感觉是为了跟上对方的步伐。不然对方要一直很快的进攻或者是退步,自己都跟不到对方或者是自己退的慢早被对方给打着了。
太极感觉是慢练,快打。真正进身出拳打还是很快的。不过出拳的规律是按照太极的方式打出来。就是一打出去就是整体劲打出去。
慢练得过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整体劲不好练,要在慢练中体会进步才比较快的缘故。


所有时间均为格林尼治时间 -4。现在的时间是 03:19


Copyright © 1999-2024 Chinas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