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枫论坛

华枫论坛 (http://www.chinasmile.net/forums/index.php)
-   乐海拾贝 (http://www.chinasmile.net/forums/forumdisplay.php?f=79)
-   -   你谈我听 Yellow Magic Orchestra - 東風 (http://www.chinasmile.net/forums/showthread.php?t=539230)

annarosa Mar 8th, 2012 23:50

Yellow Magic Orchestra - 東風
 

annarosa Mar 9th, 2012 00:06


annarosa Mar 9th, 2012 00:31

传奇性电音流行乐先锋Yellow Magic Orchestra(黄色魔术交响乐团,简称YMO)早前出版了最新同名精选专辑《YMO》,作为一名的“老电音信徒”第一时间将其收入囊中。听过之后,让我大呼畅快(这也是近几年为数不多让我能听到畅快的CD之一),这张专辑也证明了YMO远在30年前所创造出的崭新电音流行乐是何等的不朽。

《YMO》是由乐团的3位成员坂本龙一、细野晴臣和高桥幸宏亲自选曲,部分收益会捐给日本红十字会作为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的赈灾基金。而这张以主打海外市场为前提的精选专辑,唱片之目的是要将YMO介绍给年轻一辈的海外乐迷。

去年年底,已故的“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出版了他的“遗腹专辑”《Michael》,收录他生前未经发表的歌曲,其中便包括他改编的来自YMO的1979年专辑《Solid State Survivor》内之经典单曲《Behind the Mask》——本来,迈克尔·杰克逊在灌录《Thriller》专辑时,已经附加上那首由他新增旋律与歌词而重新演绎的这首出自坂本龙一及作词人Chris Mosdell手笔的YMO作品,但由于版权的问题而一直未能收录在迈克尔·杰克逊的唱片内。直至28年后,迈克尔·杰克逊版的《Behind the Mask》经过重新制作,在《Michael》专辑里重见天日,继而还在今年2月出版成单曲。这首YMO在1970年代末的电音流行乐曲目,也再度在西方乐坛上火热起来。

别忘记在1980年代的时候,无论是迈克尔·杰克逊的键琴手Greg Phillinganes抑或吉他大师埃里克·克莱普顿,都先后曾在1985及1987年改编过《Behind the Mask》,所以此曲也是YMO于美、欧最广为乐迷熟悉的一首作品。

在电音流行乐革命的版图上,YMO的地位可谓仅次于德国电音教父“发电站”乐团(Kraftwerk),同样是留下无远弗届的影响力。当年,YMO一方面紧跟西方最尖端突破的电子音乐形态——从“发电站”的未来派电音到意大利制作人Giorgio Moroder跳脱的欧陆迪斯科舞曲,另一方面亦糅合了东方/亚洲音乐的矫饰美学,甚至是爵士乐、古典音乐的熏陶,开拓出他们别树一帜的东瀛Techno-Pop.

更重要的是YMO的声势早年已冲出了日本本土,进占美、欧音乐市场,以一队日本乐队的姿态影响着西方1980年代的电音流行乐到1990年代的Techno,也是何解在日本乐坛上YMO能够有着“神级”的地位。可是由于过去YMO的唱片在国际市场并非一直全盘交由美、欧主流唱片公司发行,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其影响力亦曾出现过断层。直至多年前YMO的唱片版权售给了索尼音乐,他们才再次重返西方市场。

YMO的合作终于1983年,在日本武道馆举行结束演唱会,数万乐迷座无虚席。然后3位成员亦分道扬镳发展。直至1990年代初他们终告复合,在1993年以“不是YMO”之名义推出了全新专辑《Technodon》并在日本举行了盛大的演出;近年又以HASYMO之名义再走在一起合作。所以在《YMO》亦有辑录他们在“不是YMO”与HASYMO时期的作品。2007年曾于富士山顶重逢演唱并拍摄Kirin Lager啤酒广告。

说到YMO,又会想起香港乐手刘以达在组成达明一派之前,他曾在1983年间昙花一现地有过一队唤作OEO的电音乐队,名字即“东方电子乐团”(Oriental Electric Orchestra)之意,所创作都是富有东方色彩的电子音乐。后来与刘以达谈到这队OEO,他都会以“翻版YMO”来形容之。

annarosa Mar 9th, 2012 00:37

坂本龙一
 
1952年出生。这位相信"自己是德彪西转世"的少年,上高中后对爵士和摇滚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予学生运动。

东京艺术大学音响研究专业硕士毕业后,1978年凭借专辑《千刀》(Thousand Knives)出道,并于同年参与组建YMO(黄色魔术交响乐团)。

YMO解散后,参与数部电影音乐的制作 如《战场上的快乐圣诞》》(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小活佛》(The Little Buddha)提名葛莱美奖,并因《末代皇帝》作曲而获得奥斯卡大奖、格莱美及金球奖。

除创作一些Bossa nova外,也曾为电子游戏 如《七武士20xx》的配乐。

在获得各类世界级评价的同时,他也在不断追求革新的声音。1999年制作完成歌剧《LIFE》之后,他也发表了众多政治言论,和小林武史、樱井和寿等人设立非盈利组织「apbank」等,也积极致力于环境问题。在9・11同时恐怖事件多发之际,监修了论考集《非战》。

他还创始了宣传提倡利用自然能源的艺人团体「artists power」。在2006年为表明对六所村核燃料再处理设施的反对,开设了「stop-rokkasho.org」,2007年7月发表设立有限责任中间法人「moretrees」,并参与策划防止全球变暖的启蒙活动,植树活动等多种活动。在06年,他设立了以创造新的音乐社区为目标的「commmons」。

2009年,因他为改善音乐活动现场付出的努力,在由联合国环境署举办的世界环保日中的一环节,ECHO Festival上获得Echo Award大奖;同年7月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文化二级勋章"将校";2010年获得由文化厅颁发的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等,他的活动广受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

2011年东日本大震灾后,他为支援受灾地复兴创立了「LIFE311 by moretrees」・「kizunaworld.org」・「孩子们的音乐再生基金 - School Music Revival」等项目并积极参与其中。

现住于纽约。

annarosa Aug 23rd, 2012 00:36




annarosa Aug 23rd, 2012 00:38

坂本龙一:我说故我在
 
  在相关的原理、原则还未经各界详细研讨的情况下,人们所做出的判断往往不是依靠“逻辑”,而是取决于某种“氛围”。特别是在日本这样一个国家,一直都有这样一种“潜规则”作祟,对此作法我一直难以苟同。

  野田首相便是这种矛盾的集合体。之前在菅直人当政期间,大众感觉不到灾区重建工作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于是只好通过民主党党内选举让野田接任首相。而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菅政权提出的“脱核”计划,也随着他的下台,在没有受到广泛关注的情况下“销声匿迹”。

  “作为执政者,决不可放弃保护国民日常生活的责任和义务。”野田在有关重启核电站的记者招待会上反复强调要“保护国民的生活”,但这里的“国民”指的到底是谁?在我看来,这里的“国民”指的是那些与核电有直接利益关系的“集团”成员们。

  “如果不重新启动大阪核电站,关西地区内将出现15%的电力短缺”,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恐吓”。而事实上,我们无法亲自求证它的真实性。

  如果电力公司继续垄断,那么市场竞争原理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普通民众长期以来抱有的不安心理也难以消除。

  据民意调查显示,质疑核电站(安全性)的人仍占大多数,政府却依然决定重启核电站。这个国家的民主主义就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主义”。虽然不是真的民主,但我对那些因核电站事故而受害的群众积极采取个人行动、公开发表言论的新现象仍抱有期待。

  既然政府、媒体都已无法信赖,不如自己亲力亲为,大家一起测量辐射量,然后在地图上制作数据库。又或者是把期待的目光投向年轻人,他们会通过互联网彼此交流意见,创造新“舆论”机构,广泛展开新模式的“示威”。这种市民个体的力量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在日本也是前所未有的。

  如果这种新变化也无法阻止核电站的重启,那么民众很有可能陷入绝望的情绪中。“无论如何努力自己的心声都无法传达(到政府那里)”“就算参与到政治和社会中去,也不能获得任何改变”。

  如果出现了上述心理,那么我个人最不愿意面对的结果就是,民众们好不容易重振起来的个人意志再次消沉,最后又回到过去那个毫无生气的“沉默寡言社会”。基于这样的想法,我本人预备在7月初举办一场名为“NO NUKES 2012”的音乐会,主旨还是“脱核”。

  或许示威、集会都是不错的抗议方式,但作为音乐人,我还是觉得用我赖以为生的音乐去传达“脱核”的意愿才是最真诚的方式。将表达意见视为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方式,我一直都没有放弃这样的信念。

  在欧美国家,无论是明星大腕还是无名小卒,对社会问题“各抒己见”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1960年代末、70年代,日本的摇滚乐前辈们也曾在政治舞台上有过一段活跃期。随着那个时代的渐渐远去,不知从何时起,即使是慈善事业也会被批判成“伪善”;而音乐家能做的也只有音乐,我们或者是被告诫或是有这样的自知之明,知道最好“不要去碰政治”。

  但3·11大地震改变了音乐家、艺人乃至各界人士的固有想法,大家从各个角度出发,以各自的方式支援灾区,这种微妙的变化令我感到欣慰。

  不要轻言放弃,不要对现状感到失望,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坚持不懈地朝改变社会的方向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成目标。

人物简介:

坂本龙一,1952年生。1978年组成乐队YMO。1988年获奖奥斯卡金像奖作曲奖。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开始从事各种灾区支援活动。现居纽约。

3331 Aug 23rd, 2012 12:53

慢慢看


所有时间均为格林尼治时间 -4。现在的时间是 12:38


Copyright © 1999-2024 Chinas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