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枫论坛

华枫论坛 (http://www.chinasmile.net/forums/index.php)
-   太极奥妙 (http://www.chinasmile.net/forums/forumdisplay.php?f=80)
-   -   抛砖引玉贴-太极拳的松究竟是为了什么 (http://www.chinasmile.net/forums/showthread.php?t=556265)

taichicat Sep 14th, 2012 13:09

抛砖引玉贴-太极拳的松究竟是为了什么
 
是个练太极的都知道,练太极要松。李雅轩曾说过要“大松大软”、“松了内劲自然会增长”。给人的感觉好像只要“放松了就能出内劲,那在人所有的姿势中,平躺在床上应该是最放松的姿势,那为什么躺在床出不了功夫?在我看来,松的问题不解决,莫说练出太极功夫,就是太极健身都是问题,要健身的话还不如去做其他运动。另外,太极要松,但“松”同时也是一剂“毒药”,往往成了不想下功夫练习又幻想有绝世功夫的人的借口。

haike Sep 14th, 2012 13:15

在太空舱里的失重状态下才是最放松的:lol:

taichicat Sep 14th, 2012 13:24

引用:

作者: haike (帖子 4695147)
在太空舱里的失重状态下才是最放松的:lol:

这也是一个好例子。

六成新 Sep 14th, 2012 15:08

我是局外人,凑个热闹:《功夫熊猫2》,就有对类似松的阐述,但我认为这英文表述的更精确,也是“inner peace”,内心的宁静,再加上已经具备的功夫,可以发挥超乎想象的能力。:biggrin:

smilejohn Sep 14th, 2012 15:57

引用:

作者: taichicat (帖子 4695125)
是个练太极的都知道,练太极要松。李雅轩曾说过要“大松大软”、“松了内劲自然会增长”。给人的感觉好像只要“放松了就能出内劲,那在人所有的姿势中,平躺在床上应该是最放松的姿势,那为什么躺在床出不了功夫?在我看来,松的问题不解决,莫说练出太极功夫,就是太极健身都是问题,要健身的话还不如去做其他运动。另外,太极要松,但“松”同时也是一剂“毒药”,往往成了不想下功夫练习又幻想有绝世功夫的人的借口。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大家都在说松,说松了能出功夫,越松越能出功夫,但却没有一个能把松和功夫之间的必然联系说的清楚。我就先说说,望Gary和其他高手们斧正。

松应该有身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功效。心理属于比较高的境界,留给高手们说吧。我就说身理上的作用。松一般跟松沉和松活一起说的,松了才会沉,沉到地下,这样根劲就有了。通过松,可以理顺身体的筋骨结构(此时还要慢,慢慢理顺,这就是练习太极拳要慢的原因;而且还要保持这种最佳理顺状态,甚至养成习惯,乃至成为本能,这也是练太极拳的人身形灵巧行走敏捷的原因),让劲力传递时不会耗损丢失,不会产生阻碍,以及不会产生内伤。松了,身体骨架自然就会活,结构体活了就能应变。在不丢根劲的情况下,结构体能按照太极图虚实应变,形成一个绞肉机把对方绞进来,再抛出去,这应该就是梦寐以求的太极拳了。

smilejohn Sep 14th, 2012 16:17

顺便说一点,太极拳不用手臂发力的原因也是跟松有关的。一旦用手臂发力,结构体的松活就会被破坏掉,结构体就僵。这样的话,根劲没了,变化没了,这太极图也就出不来了。

taichicat Sep 14th, 2012 16:27

加点题外话, 据说孙剑云功夫很好,但我一直对她驼背这一点不能理解。我看她年轻一点的视频,就是那个有吴图南等的。当时她应该只有5、6十岁,但背已经驼了。按理说,她从小练拳,而且是直接在孙禄堂的指导下练,不应该这样。

smilejohn Sep 14th, 2012 17:23

引用:

作者: taichicat (帖子 4695602)
按理说,她从小练拳,而且是直接在孙禄堂的指导下练,不应该这样。

莫非说,松多了以后就该这样?你已经走在我们前面遥遥领先了,就把你在前面看到的环境说给大家听听吧,然后大家再斟酌一下是否继续往前走。

witty Sep 14th, 2012 17:34

引用:

作者: smilejohn (帖子 4695564)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大家都在说松,说松了能出功夫,越松越能出功夫,但却没有一个能把松和功夫之间的必然联系说的清楚。我就先说说,望Gary和其他高手们斧正。

松应该有身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功效。心理属于比较高的境界,留给高手们说吧。我就说身理上的作用。松一般跟松沉和松活一起说的,松了才会沉,沉到地下...

大抵如此,不会还有更加玄妙的东西吧……?

smilejohn Sep 14th, 2012 18:42

引用:

作者: witty (帖子 4695738)
大抵如此,不会还有更加玄妙的东西吧……?

有,那个心理部分就有更加神妙的东西了。

taichicat Sep 14th, 2012 19:08

引用:

作者: smilejohn (帖子 4695720)
莫非说,松多了以后就该这样?你已经走在我们前面遥遥领先了,就把你在前面看到的环境说给大家听听吧,然后大家再斟酌一下是否继续往前走。

我自己刚好相反,以前背驮得厉害,现在好了很多。但是我从来不做那个什么“含胸拔背”,也许就因为这样我一直就练不出高深的功夫。还有我看网上很多练太极的大师把徒弟打得飞来飞去,但自己却驼着背,所以有此一问。

taichicat Sep 14th, 2012 19:11

引用:

作者: smilejohn (帖子 4695588)
顺便说一点,太极拳不用手臂发力的原因也是跟松有关的。一旦用手臂发力,结构体的松活就会被破坏掉,结构体就僵。这样的话,根劲没了,变化没了,这太极图也就出不来了。

你感觉松什么地方容易,松什么地方困难。

smilejohn Sep 14th, 2012 20:57

引用:

作者: taichicat (帖子 4695836)
你感觉松什么地方容易,松什么地方困难。

这个因人而异。对我来说都难,松肩松胯最难。

sunday Sep 14th, 2012 21:09

有中央电视台采访阎芳的录像。 记者站在徒弟的背后,阎芳就说徒弟不松。这不是瞎说,阎芳感觉到了徒弟没送。徒弟不松的原因是有记者在后面顶着。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阎芳对松的感觉是非常灵敏的。


阎芳的发放功夫肯定达不到很惊人的效果,但是阎芳对松的领悟应该是很正确的。她不能达到惊人的发放常人的功力只是因为她的外家功力不够。但是她对太极的高级原理应该是有正确的理解。

witty Sep 14th, 2012 21:31

引用:

作者: smilejohn (帖子 4695815)
有,那个心理部分就有更加神妙的东西了。

我是唯物论者;如你碰到因为更加神妙的心理部分而功高于世者,务请介绍过来。相信多伦多很多拳友都想见识一下。

witty Sep 14th, 2012 21:38

引用:

作者: sunday (帖子 4695906)
有中央电视台采访阎芳的录像。 记者站在徒弟的背后,阎芳就说徒弟不松。这不是瞎说,阎芳感觉到了徒弟没送。徒弟不松的原因是有记者在后面顶着。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阎芳对松的感觉是非常灵敏的。


阎芳的发放功夫肯定达不到很惊人的效果,但是阎芳对松的领悟应该是很正确的。她不能达到惊人的发放常人的功力...

她教的学生“松沉、松活”都做不到,很难说她本人对“松”有准确领悟。当然了,如都能做到,她的神功也就发不出来了。

smilejohn Sep 14th, 2012 22:09

引用:

作者: witty (帖子 4695935)
她教的学生“松沉、松活”都做不到,很难说她本人对“松”有准确领悟。当然了,如都能做到,她的神功也就发不出来了。

至少她的徒弟们的听劲和跳跃功夫很好,一听到师父的劲就噌噌地跳出去了。

smilejohn Sep 14th, 2012 22:14

引用:

作者: witty (帖子 4695927)
我是唯物论者;如你碰到因为更加神妙的心理部分而功高于世者,务请介绍过来。相信多伦多很多拳友都想见识一下。

其实唯物和唯心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定,不是所有看不到摸不到的就是唯心。比如,心到意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意气内三合,从这里能分得清楚哪个是唯物?哪个是唯心?

witty Sep 14th, 2012 22:29

引用:

作者: smilejohn (帖子 4695968)
其实唯物和唯心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定,不是所有看不到摸不到的就是唯心。比如,心到意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意气内三合,从这里能分得清楚哪个是唯物?哪个是唯心?

你我用了同样的词汇,却扯到跟太极拳理并无直接关系的不同话题上去了。

如一定要从哲学层面细究,心意气内三合的发生过程,按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仍然是人体聚集和发挥物质能量的特定形式。

怪我没有谨慎选词,导致歧义旁生,一滑就滑到十万八千里之外去了。

六成新 Sep 14th, 2012 23:28

引用:

作者: sunday (帖子 4695906)
有中央电视台采访阎芳的录像。 记者站在徒弟的背后,阎芳就说徒弟不松。这不是瞎说,阎芳感觉到了徒弟没送。徒弟不松的原因是有记者在后面顶着。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阎芳对松的感觉是非常灵敏的。


阎芳的发放功夫肯定达不到很惊人的效果,但是阎芳对松的领悟应该是很正确的。她不能达到惊人的发放常人的功力...

在录像中看,阎芳的举止风度不错,有练太极的样子。但她为什么用记者来做发功试验我真没想明白,难道她不知道对于不“松”的记者,她发功是无效的,这个事平时应该有偿试,她还要试,还是想证明她发功可以打飞人,从这一点上她头脑并不清醒。

引用:

作者: smilejohn (帖子 4695966)
至少她的徒弟们的听劲和跳跃功夫很好,一听到师父的劲就噌噌地跳出去了。

从“松”的角度看太极发功把人打飞,徒弟的“松”的功夫比师傅更重要,因为师傅只管动动,而徒弟要接收到师傅的“意”,并且适当地或飞或跳出去,如果那些或飞或跳的徒弟也来做主动发功,可能更容易做到,只是有师傅在,这事轮不到他们做,只能再找他的徒弟去做。发功表面看着威风,实际没显什么功夫,倒是徒弟飞出来的好好显功夫了。:smile:

引用:

作者: smilejohn (帖子 4695968)
其实唯物和唯心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定,不是所有看不到摸不到的就是唯心。比如,心到意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意气内三合,从这里能分得清楚哪个是唯物?哪个是唯心?

身体上的松大家有很多探讨,心理上内容我受《功夫熊猫2》的启发,觉得重要在于一个“静”上,而且“静”是“松”的基础,心静了,身体才能松得下来。如果没有静,只从松出发,有些人本来就心静,容易松下来;有人本来心不静,就难以松下来,那么就是付出同样的时间和努力,达到的效果也不一样。所以我觉得从更根本上入手,即心静。
想起写过的一篇小博文,与上面谈的有点关系,转个链接过来,请指教。各位晚安!:biggrin:
http://blog.51.ca/u-48172/2012/01/09...a%84%ef%bc%81/

taichicat Sep 18th, 2012 11:41

引用:

作者: smilejohn (帖子 4695896)
这个因人而异。对我来说都难,松肩松胯最难。

我感觉肘膝更难松开。

taichicat Sep 18th, 2012 12:15

引用:

作者: smilejohn (帖子 4695564)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大家都在说松,说松了能出功夫,越松越能出功夫,但却没有一个能把松和功夫之间的必然联系说的清楚。我就先说说,望Gary和其他高手们斧正。

松应该有身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功效。心理属于比较高的境界,留给高手们说吧。我就说身理上的作用。松一般跟松沉和松活一起说的,松了才会沉,沉到地下...

我目前松的程度还很不够,但是“松”的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以至于最近这几年我基本上都花在了这个上面。按我目前的体会,就像你说的“松有身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功效”,我自己总结的是“心静、体松”。从健康角度来说,人的健康分为心理和生理两个层面。一般的人都比较注意生理的健康,而比较忽视心里的健康。但这两方面对人对社会来讲其实同样重要。举个例子,那些制造枪击案乱杀无辜的人生理上可能很健康,但心理出了问题。而练习心静能养神,能增进人的心理健康。但要想心静就要象另外一个朋友说的“要有inner peace”。这个“inner peace”对我们这种为了生活奔波、每天都要面对各种问题的人来讲太困难了。另一方面就是”体松“,局部的体松比较容易,但全面地松就很困难了。有人认为心静了就能体松,我以前也这么认为。但现在看来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它把心静当成了体松的充分条件。其实在我看来,心静和体松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因为虽然心静能帮助身体的放松,但心不静的情况下也能放松身体。举个喝醉酒的人来做例子,醉酒的人心是不静的,但神经受酒精麻醉,身体却是松的。还有就像很多人提到太极的”松“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太极拳放松身体的目的就要打开关节,关节打开后,身体各个部分在运动中才能各司其职,协调运动,而不是相互牵制。关节打开和没有打开的人相比就好像一部润滑很好的机器和一部生锈的机器。同样从健康的角度来讲,关节开了,气血才能很容易的通过关节,身体也就更健康。回到”驼背“的话题,背驮的直接问题就是胸腹受压,我认为是应该避免的。

witty Sep 18th, 2012 12:35

引用:

作者: taichicat (帖子 4698996)
其实在我看来,心静和体松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因为虽然心静能帮助身体的放松,但心不静的情况下也能放松身体。

...回到”驼背“的话题,背驮的直接问题就是胸腹受压,我认为是应该避免的。

同意第一个观点;其实也可反过来说,没练过太极拳的人即使心松,也不见得就能做到身松,尤其在给其一点外部压力的状况下。

驼背话题则最好上两张照片,先精确定义“驼与不驼”之区别。

比如杨守中那样的拳架算不算“驼”?陈鑫拳论所强调的“背如龟盖”算不算驼?

标准与定义不统一,就不好讨论。

taichicat Sep 18th, 2012 12:47

引用:

作者: witty (帖子 4699016)
先精确定义“驼与不驼”之区别。

背弯而无法挺直或者伸直很困难,那就是驼了。其实对背的姿势有两个很经典的极端描述:说陈长兴是“牌位先生”和你提到的“背如龟盖”。我认为这两个极端如果是permenant的那都不好,也就是说背直但不能弯(我见过有人得什么叫脊椎强直症的人就弯不了),或者背驮但不能直。我认为练得好的人应该能在“牌位先生”和“背如龟盖”之间随意变换。

sunday Sep 18th, 2012 13:20

引用:

作者: smilejohn (帖子 4695896)
这个因人而异。对我来说都难,松肩松胯最难。

松肩必须先松胯, 松胯就要求腿上有力量能受得住力。一旦懂得松胯,膝盖就开始疼了。如果掌握的对,的确能够避开膝盖的痛点, 但是很难, 要求太精确。

并且在打拳过程中, 一热开了, 膝盖就不痛了, 就又开始承载复合。等到练完了, 又开始痛了。

sunday Sep 18th, 2012 13:26

引用:

作者: taichicat (帖子 4699030)
背弯而无法挺直或者伸直很困难,那就是驼了。其实对背的姿势有两个很经典的极端描述:说陈长兴是“牌位先生”和你提到的“背如龟盖”。我认为这两个极端如果是permenant的那都不好,也就是说背直但不能弯(我见过有人得什么叫脊椎强直症的人就弯不了),或者背驮但不能直。我认为练得好的人应该能在“牌位先生”和...

关于背, 太极拳讲究含胸拔背。
这个拔背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垂直方向要直, 如牌位。一个方面是水平方向要弓, 如龟盖。

taichicat Sep 18th, 2012 13:50

引用:

作者: sunday (帖子 4699074)
关于背, 太极拳讲究含胸拔背。
这个拔背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垂直方向要直, 如牌位。一个方面是水平方向要弓, 如龟盖。

多谢解释,我还真不知道这个“龟盖”指的只是水平方向。另外,这个“拔背”真的很容易让人误解,可不可以说“拔背”在上下方向有“挺直背”的意思?

还有能不能再解释一下那个什么“胸腰折叠”指的是什么?

taichicat Sep 18th, 2012 13:55

引用:

作者: sunday (帖子 4699064)
松肩必须先松胯, 松胯就要求腿上有力量能受得住力。一旦懂得松胯,膝盖就开始疼了。如果掌握的对,的确能够避开膝盖的痛点, 但是很难, 要求太精确。

并且在打拳过程中, 一热开了, 膝盖就不痛了, 就又开始承载复合。等到练完了, 又开始痛了。

补充一点,如果感觉到膝盖痛,那其实还是胯松开得还不够。胯真正松开后,劲就到小腿了,膝盖不会痛。

小慧 Sep 18th, 2012 13:56

我怎么觉着含胸拔背是同时的,拔背不是挺背,而是脊柱骨-到颈椎节节开/脊柱舒展的结果,由后腰脊到颈椎节节传递的。跟呼吸一起,一吸即起。

taichicat Sep 18th, 2012 14:09

引用:

作者: 小慧 (帖子 4699119)
我怎么觉着含胸拔背是同时的,拔背不是挺背,而是脊柱骨-到颈椎节节开/脊柱舒展的结果,由后腰脊到颈椎节节传递的。跟呼吸一起,一吸即起。

我想那是因为你的背没问题,象我这种背有问题的就要用力挺一下背才直得了,否则就是弯的。

小慧 Sep 18th, 2012 14:39

引用:

作者: taichicat (帖子 4699141)
我想那是因为你的背没问题,象我这种背有问题的就要用力挺一下背才直得了,否则就是弯的。

有的,我觉得原来是背挺直了气短、呼吸不畅。

taichicat Sep 18th, 2012 14:51

引用:

作者: 小慧 (帖子 4699160)
有的,我觉得原来是背挺直了气短、呼吸不畅。

觉得气短、呼吸不畅是因为挺直背的同时造成了挺胸而使膈肌上升。象Sunday说的背直但水平方向龟背就不会。Sunday不愧是“沟里出来的”,我用了这么久才明白这个道理,他一句话就搞定了。我要是早点明白估计脖子的问题早好了。

sunday Sep 18th, 2012 19:51

引用:

作者: taichicat (帖子 4699171)
觉得气短、呼吸不畅是因为挺直背的同时造成了挺胸而使膈肌上升。象Sunday说的背直但水平方向龟背就不会。Sunday不愧是“沟里出来的”,我用了这么久才明白这个道理,他一句话就搞定了。我要是早点明白估计脖子的问题早好了。

难得被你夸两句。

如果没有横向的龟背,就很难做到含胸。在陈式太极拳两个标准定式里 单鞭和揽扎衣 都要求含胸。每次练到这一点,老师都会要求停一下,给捏一下架子。在这种大开的架子中要做到含胸, 真的很难。


http://i47.tinypic.com/2888evr.jpg

http://i49.tinypic.com/34t1wds.jpg


http://i46.tinypic.com/vrgb5g.jpg


http://i45.tinypic.com/wkfwhl.jpg


这种看起来是大开的动作,实际上是开中寓合。 一般人的双手都开到一百二十度, 但是四大金刚级别的大师都能开到一百七八十度, 而陈发科的拳照就开到了一百八十度。 开到一百八十度依旧能合得住, 那就真的是:
唯有五阴并五阳,阴阳不偏称妙手

http://pic.taiji.net.cn/up_files/200...381718FrnL.jpg

smilejohn Sep 18th, 2012 19:55

引用:

作者: taichicat (帖子 4699111)
还有能不能再解释一下那个什么“胸腰折叠”指的是什么?

同问。哪位大侠给解答一下?

sunday Sep 18th, 2012 20:02

我一直以为我的单鞭架子摆得不错了。这一发帖,跟陈发科泰斗的一比,NND, 差的老鼻子了。不过这是06年的样子,现在应该有很大差别了。

sunday Sep 18th, 2012 20:15

引用:

作者: smilejohn (帖子 4699506)
同问。哪位大侠给解答一下?

胸腰折迭实际上是个立圆。 金刚捣碓和上步七星的翻手动作 都是很明显的胸腰折叠。 但是如果能在每一个动作中都体现出胸腰折迭, 就是高手了。

陈照奎父亲陈发科去世后,要求他回陈家沟取经学习器械。为完成父亲遗命, 陈照奎从北京回到家乡。
接风那天,按照村里的要求,他表演了新架套路。 当时村里的年轻人都说他晃动太厉害,拳架不好。 甚至有人不客气地说需要给他好好地正正架子。 当时有陈照丕等几位老人呵斥年轻人说:这才是太极拳的精髓,体现了真正的胸腰折叠。

我讲的都是有根有据的历史资料,有村里老人和陈照奎学生可以书面作证的。不像有些网上传闻, 净鸡巴瞎杜撰。 说什么”陈发科晚年回到故乡看到陈式小架,感叹自己功夫没学全“等。 陈发科一去北京,解放后就根本没回过河南!。

witty Sep 19th, 2012 09:45

引用:

作者: sunday (帖子 4699512)
胸腰折迭实际上是个立圆。 金刚捣碓和上步七星的翻手动作 都是很明显的胸腰折叠。 但是如果能在每一个动作中都体现出胸腰折迭, 就是高手了。

三代这个认识很到位。所谓“上下是功夫”的道理,就是它无法靠模仿求得,而必须依靠自己的磨炼积累。而且层次越高的立圆,外形所动越小。

sunday Sep 19th, 2012 10:17

引用:

作者: witty (帖子 4699841)
三代这个认识很到位。所谓“上下是功夫”的道理,就是它无法靠模仿求得,而必须依靠自己的磨炼积累。而且层次越高的立圆,外形所动越小。

这些概念都不是我自己的观点,都是老师们坼招式先分析讲解的

水哥 Sep 19th, 2012 14:51

引用:

作者: sunday (帖子 4699503)
难得被你夸两句。

如果没有横向的龟背,就很难做到含胸。在陈式太极拳两个标准定式里 单鞭和揽扎衣 都要求含胸。每次练到这一点,老师都会要求停一下,给捏一下架子。在这种大开的架子中要做到含胸, 真的很难。


http://i47.tinypic.com/2888evr.jpg

ht...

大师给捏架子啊,这个着实要顶了!

不能说不太象陈发科大师,人家打的是右单鞭, 人是扭的。但你的架子已经很象王大师了。

http://www.taijiquan.so/uploads/alli...22232254_1.jpg

http://i46.tinypic.com/vrgb5g.jpg

tjfan Sep 19th, 2012 23:42

陈老前辈的定架应该是“搂膝拗步”的定势,你的是“单鞭”。但是,焦点值得关注。
引用:

作者: sunday (帖子 4699503)
难得被你夸两句。

如果没有横向的龟背,就很难做到含胸。在陈式太极拳两个标准定式里 单鞭和揽扎衣 都要求含胸。每次练到这一点,老师都会要求停一下,给捏一下架子。在这种大开的架子中要做到含胸, 真的很难。


http://i47.tinypic.com/2888evr.jpg

ht...



所有时间均为格林尼治时间 -4。现在的时间是 04:33


Copyright © 1999-2024 Chinas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