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单个帖子
旧 Jul 2nd, 2010, 23:17     #49
smilejohn
Senior Member
级别:40 | 在线时长:1768小时 | 升级还需:77小时级别:40 | 在线时长:1768小时 | 升级还需:77小时级别:40 | 在线时长:1768小时 | 升级还需:77小时级别:40 | 在线时长:1768小时 | 升级还需:77小时
 
smilejohn 的头像
 
注册日期: Jan 2007
帖子: 1,853
积分:5
精华:1
smilejoh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milejoh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milejoh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milejoh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milejoh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milejoh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milejoh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milejoh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milejoh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milejoh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milejoh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引用:
作者: President2004 查看帖子
您前半段的意思我明白,也基本赞成。真正实战的时候,很难讲招式,一些进攻及防守的套路,是平时训练时养成的一些本能反射。

但这不表示太极拳的理论本身,就没有问题了。首先,还是反应时间问题,后发制人本身就最大问题,就在于时间是否足够。在对方开始攻击的一瞬间,你就要首先知道那是真实攻击还是假动作,还要知道攻击的真实目的,还要知道攻击的部位,还要知道这种攻击的所暴露出的对方弱点,还要因势利导地利用这种攻击,还要避开打击,还要反击对方弱点。

这种攻其进攻弱点的发生,在普通的格斗中,是非常难找到的,偶然一次两次,十分精彩。一般理解成进攻方速度太慢,被对方打了空档。这是有的。但问题是,这是非常少见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你没有时间去做出反击,能利用常规躲避去避免打击,已经是很好的情况了。太极拳居然把这种情况作为常规情况,去要求什么后发制人。这是我不能理解的地方。也是我认为太极拳作为搏击术时的理论缺陷,即完全忽视反应时间的限制。

这可能也是您说的所谓练成者人极少的原因吧。真的有人所谓练成吗?那么炼成的标准是什么?比如说,可以和同级别的泰拳选手对抗吗?

所谓懂劲,我理解您说的意思是,比如我一拳打到你身上,你立刻就能协调自己的身体,顺着我拳力量的方向去移动自己,根据动量= FT的原理,增加作用时间T 以减小受到身上的力F 的强度。那么我就有问题了,我出拳,到收拳,比如说0.4 秒,这已经算比较慢的拳了,您最多只有0.2 秒时间去做出反应。这已经是人体的极限了。太极拳也不能突破神经电传导速度的极限吧。那么在这0.2 秒时间里,你说是简单地完成一个低头躲避动作或直接后退的保险系数大呢,还是去协调自己去“卸”敌人的劲道保险系数大呢?有什么资料能显示,一个太极拳的习练者的躲避反应速度,能快过一个拳击手的呢?

那么为什么不能反过来问一句,太极拳理论本身,是不是错了?我感觉您好像是在虔诚信仰着太极拳理论绝不会出错。但是,为什么不可能出错呢?允许问吗?
后发制人不是对方先打,我后接,然后再打回去。这样的打法,肯定是挨打的。后发制人其实是在对方还没有出手,但身形已动,此时我方就根据对方的身形,判断对方的攻击方向,同时调整自己的身体骨架。这样的话,是不是就有很多的反应时间了?如果,要在对方的拳头快到自己的脸上时再反应,估计神仙都难逃。

对于拳击手的攻击,如果我练成的话,也不会招招都要沾粘随,后发制人,毕竟判断不是百分百的可靠准确。据说,足球守门员扑球,也都是靠事先判断,然后孤注一掷地扑向一边。在这种情况下,我会不凡退一步,对方再进,我再退,等对方急了冒进之时,我方就会增加判断正确的几率,那时再后发制人,胜算就很大了。

太极拳懂劲入门之后,离大成还有很大的距离。此时,主要是练神意方面的内容,这个神意不是虚玄的东西,按现代语来说,就是情报学,战略学。之前练得,可以说是战术学。谁都知道,打战如果只有战术,没有战略,没有情报,这战肯定是打不赢的。
smilejohn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