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单个帖子
旧 Mar 29th, 2005, 03:07     #34
积 木
Senior Member
级别:22 | 在线时长:575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2 | 在线时长:575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2 | 在线时长:575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2 | 在线时长:575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2 | 在线时长:575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2 | 在线时长:575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
 
积 木 的头像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1,577
积分:5
精华:1
积 木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积 木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积 木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积 木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积 木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积 木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积 木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积 木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积 木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积 木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积 木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引用:
作者: SNOWDOWN
我很愿意聆听一下你对内力的解释。
我只知道另外,除了小说,电影,电视外,好像还有很多真实的搏击例子,本坛里就有中外高手挑战泰拳的帖子。麻烦你读一下,再以内行的眼光为大家评讲一番,也让我们领略一下高手的风采。
难道出战的没有内家高手?
很高兴能这样讨论问题,首先声明我根本不是什么高手,只是有幸见到一些和大家所知不同的中国内家功夫。您说的一点没有错“所有的搏击比赛选手都是以力量,速度,技巧,斗志取胜,没有人在他的胜利因素里加上内力。”所谓的内家拳的内力,完全不是什么武侠小说中的那些东西,而是经过一些训练而产生出来的常人没有的特殊的劲力。内家拳所研究的不是什么断碑开石,千里之外取人首级,而是如何更合理、更科学的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最大。比如说用拳击打对手,各门派所用招式可能在外型上看来没有什么差别,但其中使力的方法却相差很多。比如拳击,大家可以看到很多高大拳手都是用直拳点刺对手,直拳只有在达到其发力点的时候才有其效果,也就是说:躲过其攻击点,直拳就失去其效力,而他的下一次攻击只能是在手收回后才能发出,为了不为对手造成可称之机,就要求自己加快出拳的频率。而我们很多的内家拳是不用收回手就可接着发力的。
所有的搏击都要解决频率问题,早在明朝我国著名的抗倭将领余大酉在《剑经》中就提到“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
所有的搏击,在激烈的对抗下如何抵抗对手的攻击同样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大家都看过拳击比赛,基本就是磕挡,躲闪,而内家拳在此项有其独到之处:整体支撑,充分利用力学原理,使自身的骨骼间架更趋合理,尽量减少肌肉承担的压力。这种间架技术在形意、太极、八卦、大成等内家拳上的表现更加明显。这个技术的具体训练方法就是站桩,首先使自身的间架在最合理的状态下能够保持固定。检验桩架是否正确的方法很简单,操作者摆好桩架,一个人对其双臂任意方向部位击打,其击打力都会被弹开,而站桩者无须用意去抵抗。这完全利用拱形力量的传导,整体的连通。
当然只是静态的保持整体的连通还远远不够 能在运动中保持并能作用到对手才能产生作用。
大家可以观察大多数的运动项目,其运动大多为自觉或不自觉的与重力相抗,很少有利用重力的。举个例子,足球运动的守门员对地滚球的处理反应最慢,为什么?因为人在自然状态下一直是在对抗重力,当他要向下时首先要调整自身,然后才能做出向下的动作。而我国原传的内家拳法有些是利用重力做功的。比如披挂和我以前所学的五子拳。我现在所学的更是把自身重量的大部分都用来作为打击力量的来源。

作为一个运动项目,还有一个为人类服务的功用就是健身养生,我想作为一个运动爱好者我们的目标不止是战胜对手,更要提高自身的健康。在这方面内家拳更有其优势。
关于泰拳,我承认他是一项凶猛的搏击运动,而且出了很多高手。但他并非不可战胜,盲目的迷信任何东西都是不对的,对于任何一种搏击项目来说,规则限制其技术。我手头有资料讲大成拳门人张礼义随湖南武术代表团访泰,战胜过泰拳选手,但泰拳手很不服气,说他不懂拳,因为他们觉得他没有一拳一脚的较量,而是用整劲一下子把对手撞出去。
曾经泰拳手与我国散打进行较量,分为2次,一次用散打规则,一次用泰拳规则,结果用散打的,泰拳手被我国的快摔摔的很惨,用泰拳的,我们就不行了。
积 木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