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单个帖子
旧 Apr 1st, 2011, 14:09     #1
张三的四
华枫首席感慨哥
级别:22 | 在线时长:614小时 | 升级还需:7小时级别:22 | 在线时长:614小时 | 升级还需:7小时级别:22 | 在线时长:614小时 | 升级还需:7小时级别:22 | 在线时长:614小时 | 升级还需:7小时级别:22 | 在线时长:614小时 | 升级还需:7小时级别:22 | 在线时长:614小时 | 升级还需:7小时
 
张三的四 的头像
 
注册日期: Oct 2007
帖子: 1,233
积分:1
精华:1
张三的四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张三的四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张三的四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张三的四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张三的四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张三的四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张三的四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张三的四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张三的四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张三的四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张三的四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推荐】齐泽克,拉康,真实与象征秩序 ( 附:“厌女症”词)

链接出处: http://www.lw23.com/paper_1638121_5/

齐泽克,拉康,真实与象征秩序
论文作者 吕彤邻

斯拉维奇·齐泽克(Slavoj Zizek)是一位东欧的理论专家,被西方左翼知识分子,如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等人称为当代几十年来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①他曾经参加过1968年红色风暴的学生运动,60年代末在南斯拉夫办杂志钻研德里达、德鲁兹、拉康等人的学说,20岁时写了一本哲学理论的书。当时铁托当权,他被认为是在宣传异端邪说,反正统马克思主义,因而被取消教书资格。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齐泽克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以传统马克思主义自居的思想家。他找了个大学的研究职位,反而因祸得福,有充裕时间搞研究,仅英文著作就有上百部。 ②1989年,其首部英文著作《意识形态的超越客体》一发表就引起西方学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北美。③在这之后每年出版数本书,备受知识界尤其是年轻人的欢迎。他的作品一方面哲理性很强,一方面通俗例子数不胜数,给人一种似乎很容易懂的假象,形成了西方知识界大众文化的一种奇特现象。齐泽克自己解释, “我自己生怕自己的思想不够清楚,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千方百计把每一个论点解释清楚。”④他的书已有十余种译成中文出版(江苏出版社版),但译得相对来讲并不十分准确。
  为什么齐泽克会在当代知识分子中间有这么大的影响呢?这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从个人经验来讲,齐泽克既经历了所谓的现实社会主义,对其制度本身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又不像大多数西方知识分子那样普遍使用单一的方法居高临下地给这种制度下结论。同时,他由于长期与西方接触,对后期资本主义的逻辑有极准确的阐述。他虽然不曾“跨文化”,却是跨政治,跨意识形态,对表面看来相互对立的两种意识形态都有极为深刻的批评。
  第二,齐泽克对西方文化融会贯通,有极好的哲学底子,同时又有广泛的科学知识,还不乏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对大众文化了解透彻。他的书包罗万象,从黑格尔、康德到歌剧、好莱坞电影一直到黄色笑话,无所不有。他从一个领域过渡到另一个领域,得心应手,随心所欲。这种跨领域、跨学科、跨文化的理论家自然不乏其人,但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三,齐泽克在理论上独树一帜,有很大的突破。他的理论组成部分也很有创意,以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点,用传统马克思主义及政治经济学来理解文化社会现象。精神分析理论过去常常被看作与社会脱节,而他却以此解释社会现象。传统上,一些社会批评家不屑于问津弗洛伊德,他们步启蒙主义后尘,以理性分析为主,对本我不感兴趣,而齐泽克却以本我作为基础来解释社会秩序的形成。当然,法兰克福学派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也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但阿多诺和本雅明等人并没有把精神分析理论真正吃透。⑤齐泽克把这两种表面看来毫无关系、甚至相互对立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分析社会文化关系的利器,既用经济基础来解释文化现象,又通过分析潜意识来理解社会本身的荒谬性。
  第四,他的作品虽然理论性很强,非常严谨,但又风趣幽默,举各种各样大众文化的例子,有东欧的灰色幽默,有好莱坞的电影,有流行玩具。举个例子,他的一本书就叫做《你想知道的有关拉康的一切又不敢问希区柯克》。⑥拉康是所谓高深的心理学分析理论家,而希区柯克却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大众文化在这个书名里变成了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诠释。
  真实
  齐泽克最常用的精神分析概念就是拉康所谓的真实(Real),此概念主导齐泽克的哲学思想。从拉康的理论出发,齐泽克认为只有人类才有这种概念。拉康关于真实的解释是一个很有趣的课题。
什么是真实?对动物来讲,没有什么真实与虚假的分别。这种区分来自于语言,也就是象征秩序,所以说真实本身就是象征秩序的一部分。什么是象征秩序?象征秩序产生于旨在解释自然环境的语言、法律、文化等象征符号。一方面,没有象征秩序就没有真实,另一方面,在象征秩序与自然界之间,也就是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之间有一个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道理很简单,任何象征秩序都用它自己的系统与逻辑去解释一切事物,而自然世界却有它自己的法则和规律。象征秩序充其量只能在可能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逻辑以抽象思维的形式去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时间和空间本身是我们理解外部世界的基础,但是时间和空间概念本身就是对事物的抽象。
  其实,真实世界与我们理解的世界总是有一段距离。齐泽克康德的不可知论出发对这种距离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来自于抽象概念的理性理解与客观世界本身有距离,理性对世界的诠释以思维逻辑为参照,而不是以物体本身为参照。我们对事物的理解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我们的理解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特定的历史时期。换句话说,我们的理解建立在我们视觉听觉印象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事物本质的基础上,事物本质对我们来讲是不可知的,因此才有了康德先验唯心主义(transcendental idealism)意义上的先验幻觉(transcendental illusion)。用齐泽克的话来讲,人类依靠象征秩序、从语言演绎出的现实与真实客观世界之间总有一段差距。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本身勾勒出我们的人性,因为人类是唯一生活在象征秩序之中的群体动物,人类进入象征秩序所留下的创伤内核就是人性的标志。这一创伤内核,也就是拉康所谓的真实。
  超我与父姓的淫荡性
  根据弗洛伊德的分析,人类本身由超我、自我、本我三个层次组成。超我代表社会权威,也就是法律,是象征秩序的参照物。⑦拉康称超我为父名,也就是父亲的名字,即中文的父姓,因为在西方语言中姓和名都用name或nom等词来表达。为何父姓?婴儿出世,脱离母体,父权社会总以父亲的姓来命名新生儿。孩子与母亲之间存在着自然的关系,而与父姓的关系在很大意义上却是文化与社会强加的。⑧以父姓来命名婴儿,是使其脱离与母体的自然联系而进入文明社会的开始。父姓在拉康的学说中就成了人类社会化的根基、法律的基础,也是人类语言的参照物,即象征秩序的最终参照物。
  父姓本身是象征性的。同时,弗洛伊德从原始神话的角度,用象征性原始暴力概念来解释超我的形成。原始社会的父亲既粗暴又独裁,独占着包括异性在内的一切,一天到晚欺负他那几个儿子。儿子们忍无可忍,终于合伙把父亲给杀了。但杀父之后,儿子们似乎良心发现,产生负罪感。由于负罪感,死后的父亲反而在儿子们的心目中成了权威的象征,比生前更有影响。这种权威的形成,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起源。超我,即象征性的父亲,实际上隐喻着父亲的缺失。父亲的肉体已经死亡,而代表父权的超我只存在于儿子们的想象世界中,以负罪感的形式出现,起着压抑原始欲望冲动,即对母亲的乱伦欲望的作用。所以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文明起着压抑个人的作用。⑨
  而且,这一想象中的父权形象就像希区柯克电影《惊魂记》中死去的母亲一样,保持着生前暴躁嫉妒和随心所欲的暴君性格,但她的一切行为,包括以儿子之手杀死儿子所爱的姑娘,都是儿子自己想象死去的母亲如果在世会逼迫自己怎么做。超我象征父亲形象的背后实际上是一无所有,它之所以存在,恰因为父亲的肉体已不复存在,超我仅仅是个招牌,后面空空荡荡,但却由于被负罪的后代内化而变得强大。尽管这个超我并不真正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却能让社会成员在想象中尽可能去满足他的要求,而正因为他是想象出来的,超我的要求漫无止境,无所不在。⑩
  小他者
  从拉康的角度来讲,脱离母体,以父姓进入社会,这实际上是对孩子的暴行,这种暴力是人类进入以语言沟通为特点的象征秩序的必经之路。同时,这种暴行造成的创伤又永远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不能真正进入象征秩序,但是象征秩序没有这一原始创伤就不可能存在。而由于象征秩序永远无法用语言吸收这一创伤,又与这一创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就会经常回到这个创伤周围转圈。这就是所谓我们不是讲语言,而是被语言所讲。或者说,我们不是控制语言,而是语言控制我们,因为是语言使主体的形成成为可能。有了语言,我们才有了自我。但是,自我的形成与进入象征秩序而造成的创伤内核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无法被象征秩序吸收的创伤就是拉康所谓的真实(Real)。可以说,真实永远在与象征秩序抗争,在这个抗争的过程中,永远无法被象征秩序吸收的真实就无形地控制了象征秩序,让它在自己周围打转。这种重复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快感,往往与痛苦连在一起。我们与这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真实的关系,常常通过与小他者的关系得到迂回的表现。(11)
  何谓小他者?拉康归纳出三种关系,第一是象征关系,以超我为主,它在拉康的语言中也被称为大他者。超我以伦理、道德、法律等形式表现出来,以约束主体的行动。第二是真实关系,以自我为中心,自我通过内化社会现实对我们的期待,使我们的所作所为接受现实世界的限制。自我用理性调节自己的言行,去适应现实,同时又反映出本我的欲望,起到这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第三是想象关系,以小他者与本我为中心,主体在想象空间中得以享受快感。这三个领域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小他者起的作用是使主体能承受人类自然母体分裂、进入象征秩序所带来的创伤内核。小他者占据着欲望对象的想象空间,齐泽克第一本英文书的题目《超越的客体》代表了它的特点。什么能成为小他者呢?任何东西或任何人物都可以成为小他者。这一客体本身有什么品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人或这物恰恰占有了我们想象空间中超越客体的位置。一旦占据了这个位置,普普通通的一个人或一个物件就戴上了神圣的光环。但是,超越客体一旦离开了这一想象空间,就变得普普通通,失去了任何吸引力。所以要想在想象空间中保持快感,唯一的办法是不能真正满足主体对超越客体的欲望,使这个占据想象空间的普普通通的人或物永远保持着超越的光环。(12)
  中世纪骑士文学中的女士就是这种超越客体的很好的例子。为了得到美丽的女士,勇敢的骑士接受各种各样的考验,女士愈显得高不可攀,骑士对她的欲望也就愈强烈。骑士虽有强烈欲望,但也会把心目中的女神保持在不可接触的地位,女神也千万不要轻易接受骑士的热烈追求,一旦骑士和女士之间不可逾越的障碍消失了,女士就变成了普普通通的女人,不再对骑士有任何吸引力。在《唐吉诃德》中,主人公把平凡的村姑看成美丽的淑女,因为这位骑士受了魔法的蛊惑,不能清醒地看待现实。实际上,骑士文学中的男主人公大多受到某种魔法的影响或蛊惑,这个魔法就是想象空间中的超越客体光环。
  互换主动与互换被动
  超我的幻灭性使权威常有一种很淫荡的性质。为什么说淫荡呢?就是主体永远不知道这个社会权威到底要他做什么,老是自己凭各种各样的想象与猜测去迎合超我的需要,以支配自己的行动。超我就像个十分任性的情妇一样,永远不满意,常常使主体不知所措。(13)在今天的消费社会中,很多传统的权威都失去了感召力,从表面上讲没人告诉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这种现象从资本主义初期就有,像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所说的那样,所有成型的都化为空气,所有神圣的都受到亵渎。只是在后期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现象变得更加严重了。
  比方说在消费社会中,我们不需要做出任何牺牲,个人幸福成了生活的准则,但是怎么做才能幸福呢?感到不幸福是不是就不对头了?好像做错了什么事。超我把享受变成了一种命令,一种很难执行的命令,快乐似乎也带有一种强制的性质。就像美国式的电视情景剧一样,总把现场观众的笑声录下来,让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跟着一起笑。这样,即使我工作了一天,累得不得了,也可以跟着电视里的笑声一起大笑,哪怕我并没有反应过来他们到底在笑什么。这样别人替我享受了。齐泽克称这种别人处在主动地位而我处在被动地位的享受为互换主动,就是说我本身很被动,但别人代替我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我就产生了一种幻觉。什么都不干,也在干事,什么都不想,也在想事,本身很麻木,别人替我感受各种各样的感情。(14)
  这种互换主动也可以变成互换被动。90年代日本发明了一种电子玩具,叫做电子宠物(tomoguchi)。这种玩具显示在电子屏幕上,不成形,但是像个宠物一样,总是向他的小主人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吃饭,穿衣,喝水,玩儿,等等。铃一响,孩子就得按不同的电钮满足这个无形的宠物的各种要求。如果照顾不周,宠物就会死去。这样,孩子虽然很忙,但不成形的玩具却处在一种被动状况,孩子的忙也成了一种被动的忙,去满足一些不知从哪儿来的要求。这就是齐泽克所说的互换被动。(15)我们在物质社会的强大压力下,时间就是金钱,忙于奔波,甚至与邻居老死不相往来,同时在照顾这个不成形的玩具宠物时,却似乎对他人充满了同情心,造成了一种人情味很浓的假象,用这种无生命力甚至无形的玩具代替了已经逐渐消失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玩具在一定程度上是消费社会的缩影。表面上,没有人逼我们干这干那,但我们却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却并不是为了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而忙。那些要求经常莫名其妙,不知道是从哪儿来的。这也是所谓超我的不知所云的想象空间。
  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
  与此同时,齐泽克对真实的理解也受到黑格尔的影响。对黑格尔来讲,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就是因为一般动物的一切欲望都建立在基本的求生本能之上,而人类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在这些本能的欲望之上,我们最想得到的就是他人的承认。为了得到他人的承认,人甚至不惜冒着牺牲自己生命的危险。从这个角度来讲,人类的欲望与动物本能的求生欲望是相互矛盾的,而这种得到他人承认的人类欲望本身也是矛盾重重的。
  为什么是矛盾的呢?黑格尔讲到主子和奴隶之间的关系,主子之所以能成为主子,是因为他冒着生命危险征服了奴隶,而奴隶为了求生向主子妥协。主子得到了奴隶的承认,而这种承认的代价是,奴隶失去了主体意识,以服从主子的欲望为自己一切行为的纲领。结果奴隶的承认由于没有主体意识,对主子来讲也没有真正的意义,因为这种承认只是主子本身欲望的反射。换句话说,主子得到的不是他人的承认,而是自己意识的一面镜子。与此同时,奴隶为满足主子消费的需要,不断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反而在另一层次上,在与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主体意识,而主子却成了奴隶劳动成果的被动消费者,失去了主导周围世界的能力。马克思所谓的奴隶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就是从黑格尔这个有关主子和奴隶的关系中演变出来的。但对黑格尔来讲,这种奴隶用劳动换来的主体意识是非自觉性的,并不能成为纯粹的主体意识。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否定之否定是黑格尔辩证法的精髓。黑格尔认为否定本身就是对事物的肯定,因为没有对立面的界定,任何事物在象征秩序中都无法成立。因此,否定本身就起着证实被否定者存在的作用。这也是黑格尔对齐泽克影响最深的地方,齐泽克一本书的书名就叫做《与否定周旋》。(16)
  无论是拉康也好,康德也好,黑格尔也好,对齐泽克来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与世界本身的差距,这个差距实际上就是人类在象征秩序中形成主体的成因。换句话说,如果在一个象征秩序中,一切都照着老规矩运转,所谓的主体就只能成为历史环节上的符号。从这点来讲,齐泽克对主体概念的分析不同于后现代主义对主体的否定,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回到了康德与黑格尔的传统哲学,对主体作出了重新肯定。但这种对主体的肯定与启蒙主义的理性主体概念大相径庭,这一主体不是理性的主体,而是产生于象征秩序与真实抗争时的失败。这是因为,如果一切都按部就班,历史只是重复以往,那就没有创造历史的主体了。当某一事件出现,象征秩序无法用传统的符号、传统的语言来解释时,主体就在这种意料之外的情况下形成了。新生的主体起着冲击历史的作用。(17)
  视差转换
  2006年初,齐泽克发表了一部力作,题为《视差转换》(The Parallax View)。(18)所谓视差就是由于视角的变化,物体本身的位置似乎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表面看来是客观的,但实质上却完全是主观的。一个领域与另一个领域实际上并不相通。比如对一个事件可以从理性的角度来看,也可以从经验的角度来看,但理性分析与经验总结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并不能真正互相翻译。从根本上讲,综合这两种分析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不同的面,碰不到一起去。要想把它们揉合在一起,只有通过视差转换。齐泽克把视差转换这一概念用于不同领域的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上,往往只有通过错位才能把不同领域之间的表达方式揉合在一起。
  从根本上说,语言是人类理解真实世界的渠道,而人类是地球上唯一掌握了复杂语言系统的生物。齐泽克认为,人类把现实转化为语言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视差转换,因为语言系统和真实世界属于两个互不接轨的领域,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一鸿沟导致人类本身对其客观环境永远无法真正适应,因为我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不可避免地要通过语言的视差转换把客观世界概念化。
  同时,人类在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内的表达方式也有特定的系统和规则,往往不同系统根据自己的规则与其他表达方式沟通时也造成视差。如果硬要把两个领域的表达方式拧在一起以消除这种视差,就会得出表面上似乎合理、但实际上荒谬的结论。这个表面上似乎合理的现象实际上出自视觉失真。由于视差转换无处不在,表面上看起来是理性逻辑的推论,往往有可能谬以千里。比方说,有人把列宁的革命和现代艺术联系在一起,好像从结构的角度讲两者有相似之处。实质上,列宁的革命性与现代艺术的颠覆性之间根本没有任何可以接轨的地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列宁与不少列宁主义者爱听古典音乐,欣赏古典艺术,而现代主义的艺术家往往政治上十分保守。换句话说,革命不是先锋艺术的摇篮,而先锋艺术也不以革命作为自己的意识形态的根基。把意识形态与艺术想当然地联系在一起,就是一种典型的视差转换。尽管得出的结论不能证实其理论前提,人们往往还是继续作这种推理。在生活中,这种视差转换的情形到处都有,我们往往只是不自觉而已。
  本文主要涉及齐泽克理论中的精神分析部分,通过对精神分析的应用,齐泽克揭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的荒谬性。既然有这种荒谬性,是否我们就可以无所顾忌地做任何事情了呢?换句话说,既然上帝已死,主体也失去了存在意义,是否一切都可以做了呢?齐泽克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如果上帝不存在了,我们就更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必须接受这种看起来荒谬的生存条件,在这种环境中寻找自己主体的位置。主体本身形成的原因就意味着干扰,包括抵制象征秩序的正常运行,以期改变历史运行的正常轨道。这类似于康德所提出的伦理主体:我们接受不适应的客观环境,不是根据利害关系,不是根据人云亦云的外部法则,而是根据我们自己的思考去选择我们的伦理原则。一旦做出个人的选择,就要坚持到底,始终不渝,不管有多危险,不管别人说什么。(19)这就是为什么齐泽克在今天的环境下,在后现代理论大谈主体之死的情况下,重新强调主体的作用。但是这个主体已经不是启蒙主义以理性为中心的主体了,而是在接受了象征秩序的荒谬性,也就是人类社会的荒谬性之后,以个人伦理为参照物作出选择的主体。
  在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今天,尤其在冷战结束之后,已经没有任何意识形态可以与当今的主流象征秩序相对抗。今天的主流象征秩序就是全球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这就涉及到齐泽克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成分:传统马克思主义。这也是齐泽克之所以要重新强调主体形成的重要性的原因。这种对主体的重视使齐泽克更接近于康德、黑格尔等古典哲学家,而不同于德里达、福科等解构主义者或后现代主义者。只不过齐泽克的主体是建立在拉康所说的象征秩序无法吸收的创伤内核基础上的自我,也就是取决于与所谓真实之间的关系的自我。
  齐泽克很赞赏康德的伦理主体,康德所谓的伦理与道德有本质上的不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反道德的。对康德来讲,一个人选择什么原则无关紧要,只要这一原则不与人之常情相违背就行。关键在于,这个理论主体不依从现存的道德标准、现存的法律,不被动地随波逐流,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自己的选择,并在做出个人选择之后能够坚持下去。姑且以股票市场为例。当今世界股票市场的风险投资,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股票市场的逻辑是投机逻辑,没有什么实证可查的根据,与资本主义所宣扬的理性高于一切的启蒙主义的宗旨格格不入。然而这种投机逻辑又是资本主义存在的无法被其象征系统所吸收的拉康所谓的真实。虽然我们根本无法用全球资本主义象征系统中的语言来解释这一投机逻辑,股票市场的投机却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人际关系、家庭组合,等等。(20)这里面随投机之波的现象太多,伦理的主体太少。
  齐泽克在全球化的今天重新运用康德的伦理观念,使我们想起了两个似乎毫不相干的概念。一个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生活本无意义,人要以自己的行动赋予生活以意义。另一个是毛泽东的反潮流理论。在当今全球资本流通的冲击下,消费主义、新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甚至投机主义,共同促成了难以阻挡的潮流。面对这种情况,以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心理学为支柱,提倡“反潮流”,将我们自己选择的新的意义赋予自己的生活,还是颇有意味的。从这个角度讲,齐泽克今天对全球左翼知识分子的影响之大绝非偶然。
  注释:
  ①Terry Eagleton, After Theory(London: Basic Book, 2003).
  ②"Opening the Space of Philosophy", in Slavoj Zizek and Glyn Daly, Conversation With Zizek(Oxford: Polity Press,2003), pp. 23-51.
  ③Zizek, Sublime Object of Ideology(London: Verso, 1989).
  ④Zizek, Interrogating the Real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Publishing Group, 2006), p. 15.
  ⑤Zizek, "Repressive Desublimation", in Metastases of Enjoyment: Six Essays on Women and Causality (London: Verso, 1994).
  ⑥Zizek, 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Lacan(But Were Afraid to Ask Hitchcock)(London: Verso, 1992).
  ⑦Sigmund Freud, The Ego and the Id, trans. James Strachey (New York, Norton, 1962).
  ⑧Jacques Lacan, "Du sujet enfin en question", in Ecrit, Vol. 1 (Paris: Point, 1970), pp. 227-34.
  ⑨参见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
  ⑩Sigmund Freud, 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
  (11)Lacan, "Au dela du principe de realité", in Ecrits, Vol. 1, pp. 72-92.
  (12)Zizek, Sublime Object of Ideology.
  (13)Zizek, For They Know Not What They Do: Enjoyment As a Political Factor(Phronesis)(London: Verso, 2002).
  (14)Zizek, "La réalité sociale en rant que symbolisation", in Le spectre rode toujours(Paris: Vertige Graphic, 2002).
  (15)Zizek, "La réalité sociale en tant aue symbolisation".
  (16)Zizek, Tarry With Negative.
  (17)Alain Badiou, L'être et l'êvénement(Paris: Seuil, 1988).
  (18)Zizek, The Parallax View(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6).
  (19)Jacques Lacan, Kant avec Sade: Review of Marquis de Sade, Oeuvres Complètes(Paris: Minuit, 1963).
  (20)Zizek, "Le spectre rode toujour', in Le spectre rode toujours.
====
厌女症百度词条: http://baike.baidu.com/view/1136874.html?goodTagLemma

张是张三的三,三是张三的张
帅哥 张三的四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