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枫论坛 > ◆主题论坛◆ > 色友摄影沙龙



发表新主题 回复
 
只看楼主 主题工具
旧 Jul 15th, 2012, 20:30     #1
soccer
Senior Member
级别:29 | 在线时长:987小时 | 升级还需:33小时级别:29 | 在线时长:987小时 | 升级还需:33小时级别:29 | 在线时长:987小时 | 升级还需:33小时级别:29 | 在线时长:987小时 | 升级还需:33小时级别:29 | 在线时长:987小时 | 升级还需:33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307
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Post ZT 杂谈: 摄影及摄影的未来 (From xitek)

摄影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图象的采集、记录、储存、显示等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最终的表现造成影响。单纯地评价某一局部,而忽视了对全局的把握,都是不客观的。无论我们评价系统的哪一个环节,都应着眼于对最终表现的影响,而不是环节本身。

  本文试图通过列出的几个话题探讨摄影及其未来的发展,其中的许多观点并非作者首创,只是集中地在本文提出、引用。欢迎善意的探讨,拒绝恶意的辱骂。因为篇幅所限,许多技术上的问题没有展开,并不表明作者是在感情用事。

  时间有限,人也不勤快,先把标题列出,正文再慢慢追加。文章已发展到很长的篇幅,有耐心看完的朋友不多,帖子很容易沉下去。如果您兴趣看完了整篇文章,请帮忙顶一下,谢谢!

  1. 胶片及胶片时代的摄影师很快将成为历史 (2005-09-04 发表)
  2. 未来相机的主流不是单反
  3. DC与单反的鸿沟
  4. 小型化的必然趋势与小型化的极限
  5. 心态奢侈的摄影人      (09-05 发表)
  6. 相机系统必然走向开放。
  7. 3CCD在数码相机的应用前景  (09-06)
  8. 虚幻的高象素        (09-30)
  9. PS问题的一家之见      (10-04)
  10. 非典、禽流感与“系统工程
  11. 病态的评价体系 ---音响、电脑与摄影发烧友的“发烧”
  12. 媒体的良心和责任      (11-10)
  13. 对初学者的启蒙       (11-15) 
  14. 摄影轶事
  15. 以讹传讹的“理论”       (11-24)
  16. 论“专业”与“业余”      (12-22)
  17. 穷人的发烧路          (12-23)
  18. 国产器材的困境和前景      (12-24)

  19. 索尼“质量门”事件杂评(2005-12-27最后更新)

  20. 谐语诤言说摄影 谈古论今话未来 (结束语,即将推出)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一:胶片及胶片时代的摄影师很快将成为历史

  胶片的确是很优秀的,今天的数码在许多方面或许还不如胶片,但这并妨碍它成为今天的主流和明天的霸主。所谓人无完人,凡事不能苛求十全十美,数码也许永远也无法在所有的指标上超过胶片,因为它们本身就不是一回事,许多方面并不具备可比性,但就我们的摄影目的而言,数码已经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如果说今天的数码有什么明显的缺点,个人认为价格是最大的问题。如果同档次数码系统的价格只有现在的1/3,激战正酣的数码/胶片之争或许早已偃旗息鼓。

  相对于历史悠久的胶片,数码只是一个新生儿。如果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已经具备了与成人一决高下的实力,可以想象他的未来将是如何的强大。数码的发展只是时间问题,目前还没发现明显的技术性障碍。象经常受到胶片派指责的宽容度、清晰度等问题,其实根本都算不上是问题。现在的数码可以轻松地胜任从夜空到烈日的所有光线,完全可以通过简单的软件技术,使它在按一次快门就完成对应所有光线的拍摄,然后把这些图象“叠加”到一起,如此做下来,你说它的宽容度该有多大?至于清晰度则更简单,一个普通的DC都已经做到了800W象素,那么更大尺寸的2.0X 、APS乃至全幅系统还怕象素做不多吗?这一切仅仅是时间问题。很短很短的时间内,这些问题的争论都会尘埃落定,不妨拭目以待。

  由于技术的进步,今天一个普通爱好者的作品,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摄影早期那些“专业选手”的质量。对质量的要求,也随着技术和时代的进步在逐步苛刻化,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摄影的数码化,必然带来摄影本身及后期“暗房”技术的巨大变革。胶片时代的老一代摄影师如果还只是固守当年的构图、用光、光圈、快门等等那些东西,不学习、吸收最新的电脑及摄影新技术,被淘汰只是迟早的问题。

  以前的摄影,在一个完整的流程中摄影师能控制的环节很有限,象冲洗、印放等重要环节多数要交给他人处理,这在无意中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就好象整天关在笼子里边等待喂养的老虎,一旦放其归山,等待它的命运或许只有死亡。对于人过中年、小有成就,且正在自鸣得意的那些胶片时代的大腕,让他在新时代更进一步,容易吗?面对猝然而来的数码大潮,除了利用自己的“影响”而滥加抵制,他还能做什么呢?

  数码并非完美无缺,但绝不是某些人所说的那么“烂”,对数码的种种指责,更多的是处于自身的无知(当然也就无畏);从技术上,胶片也还大有潜力可挖,但胶片的发展已经只剩下“理论上的可能”。胶片将首先被市场无情地淘汰,然后被厂家无奈地抛弃。没有了胶片,胶片时代的摄影师自然将不复存在。有人可能在幻想,来它个凤凰涅磐再求新生,跟上数码时代的步伐,但是,这,很难!数码只属于“年轻”人。

  附注:电脑的DOS时代,在中国的程序员队伍中有几个风云人物,象求伯君、吴晓军、鲍岳桥等,这些人现在已经全部离开了原来的程序员岗位,要么当上了老板,要么销声匿迹,因为,在Windows时代,他们其实已经不会写程序了。一个不会骑自行车的人,可以很快学会骑三轮;而对于已经会骑自行车的人,却很难再学会,摔跟头几乎是必然的。两轮与三轮看起来非常相似,其实却大不相同,甚至许多方面是互相排斥的,数码与胶片的对比有时也是这样。

[2005-09-04 11:38 补充如下]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二:未来相机的主流不是单反

  单反系统完美地解决了胶片时代的取景问题,功不可没。在那个时代,它很完美,但在数码时代,我们有更好的选择,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单反的继承人就是电子取景系统(EVF?,对其缩写不确定是否如此写,暂且以此代替)。EVF在小DC已经摄像机上成功地运用了许多年,好处不必多说,所谓的不足,下文将一一列举并探讨,先批判一下单反的不足。

  单反很成功地解决了取景与拍摄的一致性,但它也带来了许多问题。1.同步速度。单反系统使用帘片快门几乎是必然的,而且还带来了高速快门这个副产品,但在速度超过其同步速度的时候,某一时刻感光的只是照片的一个局部,无法理想地与闪光灯配合;2.巨大的震动。按下快门的时候,单反机器都会发出一声许多人听起来很“爽”的声音,其实,就这喀嚓一声,我们的照片已经被大大地污染了。许多人发现单反相机更容易拍模糊,很多时候的罪魁祸首就是这块反光板;3.影响连拍。反光板的机械动作相对于电子系统,自然是慢了许多,有人认为某些机器的每秒8张已经非常快了,但比起摄像机25帧的速度来,不还是慢了许多吗?4.跑焦。单反的AF系统与感光器件是独立的,两者的一致性很难保证。可以武断地说,单反系统跑焦是必然的,不跑是相对的。所谓聚焦准确的高级系统,其实是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但也没有做到真正的准确,只不过是把误差控制在了一个较小的范围而已。5.取景限制。小DC可以把显示屏翻来翻去,取景几乎不受限制,而单反就做不到。如果引申一下,小DC及摄像机可以很方便地把取景画面在远方显示,随便遥控拍摄,单反就不可能了。6.光线适应性。许多推崇单反的自然光取景,没有显示系统造成的延迟等等,但是,在黑暗的环境下,你能看到什么?你还能看到红外线吗?EVF就能,照相机能拍什么,它就能显示出来什么。

  摄像机从诞生的第一天起,EVF就是唯一的配置,这并没有影响它的使用,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为什么相机就必须用单反呢?

  许多人对EVF颇有微辞,大约有如下的问题:1.反应慢。相对于直接的光学显示,它的确慢,而且永远不会超过光学方式。但是,它究竟慢了多少?假如它以电视扫描方式工作,每一帧的延迟大约是50ms,这大约也就是人眼所看到的延迟。我们知道,刘翔在夺得奥运会110M栏金牌的时候,他的起跑反应速度大约是160ms,一般人从判断出触发快门的时机,到实际采取动作,这中间的时间不会比刘翔更快,如果比较单反与EVF最终的表现,大约就是160ms与210ms的区别,两者基本是一致的;如果考虑到反光镜引起的快门迟滞,最终拍摄时的延迟几乎是一样的。其实,如果采用了EVF,相机的感光系统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它甚至可以拍下来你按快门之前的场景(如果你需要的话),因此,它表现出来的快门延迟完全可以接近零,甚至小于零!这不是什么天方夜谭,在许多专业的摄像机上这早已是常见的功能。

  至于EVF会费电、使感光器件发热而产生噪声等问题,根本就不值一提。

  其实,现在DC普遍使用的EVF没有取代单反系统,还真的有一个现实的障碍,这就是AF系统的问题。现在DC的AF系统普遍比较迟钝,与专业的需求有着相当的差距。这或许才是问题的实质,但也不是什么不可克服的问题。以下将专文论述:《DC与单反的鸿沟》。

  对于取景,EVF或单反只要其一即可完成,两者基本是互相排斥的关系,对于现在的C/N厂家来说,他们在单反上进行了巨大的投资,并具备了成熟的技术,所以对EVF采取冷淡的态度也属正常,但这并不表示EVF存在技术障碍或没有未来。C/N的封闭系统不会永远垄断专业相机的未来,开放才是大势所趋(下文将专门论述),EVF必有出头之日。

[2005-09-04 12:22 补充如下]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三:DC与单反的鸿沟

  现在区分家用DC与数码单反,似乎CCD/COMS的面积是重要的特征,小的为DC、大的是单反。不难想象:如果把DC的CCD换成大面积的,镜头改成可更换的,那么DC不就成了EVF取景的“单反”了吗?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推论,实践上似乎也完全可行,可这样一个很容易实现的产品怎么一直就没有出现呢?看来问题不是刚才想象的样子。

  通常情况下,大面积的CCD/CMOS对于更高的图象质量,更高质量的图象也基本对应更高档次的相机,这是合乎逻辑的。但是,DC的自动聚焦(AF)方式,制约了它的反应能力,现有的AF难以提供快速、准确的对焦,这成为提高相机“档次”的瓶颈,从产品的定位来讲,它不采用更大的CCD/CMOS是可以理解的;同样,单反方式可以提供快捷的对焦,在感光器件已经成功大面积化的今天,它也不会使用很小的CCD/CMOS来降低自己的身份。

  单反的AF系统是独立的组件完成的,采用相位检测方式工作,它不仅可以提供合焦的方向,甚至还可以给出合焦的距离,有了这些检测到的数据,相机可以以此为依据,一步到位地使镜头达到合焦的位置,加上超声波马达的广泛使用,单反机器的聚焦的确做到了“快、准、狠”,令人满意。而DC采用的Video AF工作原理则大不相同,它所有的判断依据都来自与感光器件,如果没有对比,仅从一幅扫描来的图象上无法得出偏离焦点的方向及距离等信息,所以,它必须要让镜头做一个扫描的动作,即俗话说的“拉风箱”,通过对这一过程得到的一组图象清晰度的判断,来确定焦点的位置,再使镜头调整到位,显然这比起一步到位来要慢了许多。

  如此说来,似乎DC的VideoAF永远无法超过单反相位式AF,其实也不尽然,VideoAF在摄像机上的成功运用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大约仅仅是DC设计上的一个小小的误区。相机是拍摄单幅照片的,它的设计也就“自然”地设计成了适合这一点:半按快门之后才开始繁琐的聚焦动作,而不是象摄像机那样设计成连续聚焦。VideoAF大约可分成捕获与锁定两个阶段,前者需要一个漫长的扫描过程,后者则只需要很少的时间。一旦DC相机采用连续聚焦方式,随时按下快门拍照是完全可行的,甚至可以比单反更迅速。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许多DC已经可以连续聚焦了,但反应还是迟钝。这大约不是什么技术问题,而只是与产品的定位有关,现在DC的镜头/聚焦组件还都是比较简陋的,完全可以大幅度改良。甚至,因为连续聚焦,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连拍问题,这比单反系统(在反光镜的动作间隙实现AF)要容易许多。

  因此,单反与DC的鸿沟不在感光器件的尺寸,而在于两者聚焦方式的不同。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完全可以消除的,这将意味着EVF“单反”时代的到来。

[2005-09-04 21:33 补充如下]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四:小型化的必然趋势与小型化的极限

  总体上看,相机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小型化的过程,现在广泛应用的135系统是120被革命后的产物。随便看一眼大家手中“好一点”的器材,不难发现,小型化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就胶片系统而言,也在进行着小型化的努力,APS就是其努力的结果。如果不是数码大潮的冲击,APS在今天或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气候。

  数码系统的发展轨迹却似乎是相反的,从小体积起步,然后努力向大发展,在许多人眼中,“全幅”似乎是近一时期的终极目标。这似乎与小型化的追求背道而驰,却也不难理解:初期因为技术的局限,CCD实在是太小了,许多指标无法满足基本的需求,CCD的大型化也就自然地成为这一时期的首要任务。随着大型化的不断进展,直至全幅器件的成功,其进步的动力由技术的需求已慢慢转化为对市场控制的要求。全幅的推出,更多地不是对成象质量的追求,而是对市场的把握。

  就个人的感觉,无论是2.0X的3/4系统、N的1.5X还是C的APS 1.6X系统,现在的成象质量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完全可以满足非极端要求的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系统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完成有成为未来主流系统的可能。而许多人推崇的“全幅”,除了在指标方面有限的提高之外,真正的价值或许只是对原有135系统投资的继承。

  人都有对“更快、更好、更高”的追求,这无可厚非。如果达到这样的目标是没有代价的,我们当然不会拒绝;如果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就需要恰当的权衡。不花钱的东西人人都会白拿,要花钱买的东西就需要好好地考虑一下,生活的常识同样适用于对现在的话题。

  全幅系统固然好,除了价格的因素,体积还是太大了,尤其是追求长焦效果的时候。如果说来,似乎机器是越小越好,小DC的成功好象也印证了这一点。但是,如果综合评价相机的体积与成象的效果,未来的主流应该是介于全幅与DC之间的某一种规格。或者说,小型化是有极限的,这个极限与我们经常提到的清晰度、噪声、光角镜头等几乎无关,而是与一个被忽视了指标直接相关:背景虚化能力。

  大光圈下的虚化背景是许多人追求的效果,但很多用户恼火地发现,在DC上焦点前后几乎都是清晰的!因为同等光圈、视角的情况下,虚化能力与感光器件的尺寸成正比,太小的CCD几乎失去了虚化背景的能力。这是现有摄影体系的先天障碍,无法通过技术手段来改变,未来的系统必须在小型化与虚化能力取得一个适当的平衡,这也将是小型化的极限所在。

  全幅系统可能在未来几年受到一定的追捧,某些有全幅心结的人可以得到相当程度上的满足,但他们很快将发现自己手中的大家伙并没有特别的优势,别人手中的APS或2.0X系统照样能拍出相同甚至更好的片子(器材条件相近的时候,技术水平的差别就会明显的表现出来),这时候再主动地抛弃“全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话说得有些绝对,但过分追求器材的人往往不会有太高的水平,这种推论也算是合理的。人人都希望娶一个美女做老婆,但真正娶回家之后却发现并非完全是自己期望的结果,甚至还可能离了之后再娶一个不漂亮的。追求是一回事,追求到手之后就是另一回事了。^o^

  话说回来,我们只是普通的用户,将来的市场是否能准确地发展到上面预言的结果,相当程度上还取决于厂商的意愿。就今天的状况看,C在用5D打压N,更多地是在显示自己的“实力”,并不代表真正的需求;N或者以全幅应战,继续被动,或者干脆全力做好1.5X系统,明言这就是明天的方向,这或许还能给N冲出一片新的天地。

  全幅之后,CMOS还会向更大的方向发展,但会更远地脱离主流用户。C在全幅上取得了领先的优势,但别人很快将赶上来,就象今天的液晶技术,不再垄断在少数的厂家手中。一旦CCD/CMOS扩散到C、N或S之外的厂商,数码相机将再没有核心技术可言,就象当年的APPLEⅡ系统的诞生一样,开放系统的数码摄影系统必将应运而生(下文专述),那时候,将真正由“需求”来决定系统的规格,而不再是个别厂商的“意愿”。

  C现在在两条线上投资(或说是观望),即1.0X和1.6X系统,后者只提供了中挡以下的能力(机身、镜头),但这并不代表1.6X能力的极限,N的D2X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未来C可能会继续限制1.6X的发展,但不会放弃,因为这正是小型化的方向。C的1.3X是向1.0X努力过程中的一个中间产物,不太可能再为它发展出一个新的系列,事实上也是如此。虽然还有1.3X的新机器发布,但很快就会放弃。

  凡是技术上能改良的,未来都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唯独现有体系中的背景虚化能力是无法改良的,因此,未来机器会更小,但不能无限小。以目前的发展判断,未来的主流将介于1.5X~2.0X之间,或许还能再小一点。

[2005-09-05 11:53 补充如下]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五:心态奢侈的摄影人

  论坛就象一个广场,什么人都可以来,都可以无所顾忌地吼上两嗓子而不必承担任何责任。在生活中,我们能看到许多穷人,但在无忌上却几乎看不到,或者说看不出来。、这些“看起来是富人”的人,大约可以分成三类:真富的、充大头的和瞎起哄的。真富的人就是有钱,十万八万在人家眼里不过是九牛一毛,家里的高级器材大约是应有尽有,只有不知道的,没有买不起的;充大头的人还是有些家当的,不管这钱是用腰带勒出来的,还是背着老婆攒出来或是其它的来路,总之是咬牙吐血置办上了豪华的装备;瞎起哄的那些人,大约是最激进的,买不起夏利,却看不上富康;吃不上窝头,却总是在评论着大肉。那些张口宝马、闭口奔驰的,或许只骑着一辆二手的自行车。在论坛上吹牛是不用上税的,正好给这些人提供了施展口才的大舞台。

  玩摄影,无论是蜻蜓点水还是发烧痴迷,但人总是要吃饭的。来到无忌,想不“中毒”很难;一旦中毒,离倾家荡产恐怕就不远了。无忌上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买你买得起的最好的器材”!就这一句话,不知道坑死了多少人。有一大学同学,毕业后很快结婚了,小夫妻用两人有限的积蓄,买了一台当时“最好的”彩电,等发现还要睡觉的时候,却没钱买床了。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但来到无忌之后都或多或少地被洗了脑子,顺着这些或真或假的富人们的“指点”,败起了器材。

  高级的器材有可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这一点没有异义,但对于一般的用户,它值吗?相机与汽车不同,汽车的享受在于过程,而摄影的享受却是结果。享受了拍照的过程,却得不到期望的结果,有意义吗?夏日,青岛海边,钓者众多。与全套豪华装备的众人不同,一位老者,用的是自制的、土得不能再土的钓具,却只有他能钓到鱼,咬钩的频率简直让别人眼红得恨不能跳海。器材与收获的现场对比,简直是莫大的讽刺。

  不能否认装备的作用,但把全部的期望寄托在装备上显然是不妥的。美式装备的国民党不是被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给打败了吗?讲道理大家都懂,但具体到自己身上就难得不糊涂了。

  有相当一批人,非牛头不买、非胶片不玩儿、非全幅不入眼,其实,他们也挺可怜的,除了有钱、甚至是除了认识钱,就真的没别的什么了。

  如果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偶尔“奢侈”一下并不为过。可怕的不是奢侈本身,而是奢侈的心态。

  我们曾经追求过“高保真”的音响,但现在多数人用的却是效果差得多的MP3随身听;在终于天天可以享受大鱼大肉的时候,却又怀念起了当年的窝头咸菜。等穿过了名牌的西装革履,回头看看短裤汗衫在很多时候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您是真正的大款,如果您是用相机吃饭的专业人士,或者,如果您是真正的高手,请对上面的文字嗤之一鼻,然后转身离开;如果您只是普通的发烧友,请接受一句忠告:尽量省省吧,努力用好现有的装备才是正道儿。

  我们无法让富人自律,却可以让穷人自省。找准自己的定位,攥紧自己的荷包,让“富人们”嚷嚷去吧。

[2005-09-05 20:46 补充如下]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六:相机系统必然走向开放。

  一位老兄,有一个特色的动作,每喝一口汤,都要用勺子左右各刮一下自己嘴角,原来这是小时候父母喂饭的时候养成的习惯,现在人长大了,这样的动作显然已经多余,但作为习惯,却顽强地保留了下来。

  相机也是如此。今天的数码相机,继承了太多胶片时代的东西。象数码单反,完全可以被EVF取而代之,当年必须的、甚至引以自豪的反光镜,今天成变成了系统的拖累。以今天在器件、工艺、软件等所能达到的水准,完成可以制造出更好、甚至是革命性的机器,但人家厂家跟咱想的却不一样,咱们关心的是技术、产品,人家关心的只是钱;咱们着急,人家不着急。

  前面论述过,电子取景EVF比单反更有优势,但未来数年来在C/N的产品中大约都不会出现。两家在胶片单反上都积累了成熟的技术,只要简单地把胶片换成CCD/COMS就能来钱,谁也不会傻到放着现成的钱不赚去开发技术还不成熟的新产品。两家虽然在市场上竞争激烈,但在对付用户方面却是步调一致的。

  传统相机本质上一台高度精密的机械产品,即使是增加了AF等自动化功能的相机,充其量也只是机电一体化而已,本质上还是机械的,这是日本人的强项,恐怕也是日本相机能胜出的重要行业特征。未来的相机,机械性的部分将越来越少,硬件部分也将日益简单化,更多的功能将通过软件来实现。这不是什么异想天开,看一下从录像机到VCD/DVD的变化就会明白。相机有自己的特殊性,演变过程不会与VCD相同,但趋势是一样的。

  对于高端的数码系统,现在最难做的部件就是CCD/CMOS了,Canon的FF已经基本过关,Sony、Nikkon的1.5X也有了几年的历史,再往下的演变,大约就是相关生产技术的遍地开花了。解决了感光器件的问题,再用EVF代替反光镜,传统的单反机身将几乎不再存在精密的机械加工问题。只要不涉及精密的机械加工及零件之间的精密配合,完全可以想象,就象今天的电脑DIY一样,用一把螺丝刀攒出一台相机的时代即将到来!

  上面的设想还是大胆了许多,人人都攒相机其实是不太可能的,真正的意义在于相机系统将从封闭走向开放。对比一下今天的情况,与APPLE诞生的前夜是何其的相似?!不要觉得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合适的土壤,什么样的苗都可能长出来的。

  如果没有个人化的PC,电脑绝不可能象今天这样普及;如果没有开放的PC体系和操作系统,也不可能有如此宽泛的应用;如果没有开放的相机系统,我们的许多愿望或许永远无法实现。开放系统一旦问世,无论是电脑还是相机,必将带来一场全新的革命,我们期望的东西,也终将成为现实。

  实际上,无忌里边的高手已经开始了类似的尝试:"《1400万象素CMOS测试及相机DIY》"这或许就是新革命的开始。或许有人觉得那样的系统实在过于简陋,根本不具备实用价值,其实,跟上面经常提到的一样,这“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第一次看到产房里的的婴儿,一个个奇丑无比,根本无法想象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会成为将来的帅哥美女;看到刚出生的熊猫宝宝,实在无法想象旁边的庞然大物竟是它的妈妈;至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小蝌蚪长成了大蛤蟆,也不过是应了那句老话: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已经发生了的,都已不再稀奇;即将发生的,才值得期待。

[2005-09-06 10:22 补充如下]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七:3CCD在数码相机的应用前景

  用过摄像机的人大约都知道,3CCD有着比单CCD更好的技术指标,按理,数码相机也完全可以采用3CCD方式,但时至今天却没有看到。作者也经常思考这一问题,现在似乎找到了答案。

  看摄像机的宣传广告,3CCD在颜色等方面会有更好的表现,但对比一下现在数码照片与视频的表现,前者的颜色并不差甚至更好,单CCD的滤色片已经很满意了,就这一点来讲,不需要更复杂的3CCD方式。

  真正的原因,或许是对光线的需求。我们知道,摄像机拍摄的是动态的画面,一般情况下必须在1/50s或更短时间内完成一幅画面的成像;而照相机则不然,光线不足的时候可以降低快门速度,甚至用闪光灯来补光。在摄像机上用闪光灯几乎是不现实的,用稳定的灯光照明也需要很大的开销。这就决定了摄像机需要更强的弱光线适应能力。

  做一个简单的估计,RGB滤色片大约只利用了1/3的光线,即通过对应颜色滤色片的那一部分,其余的2/3都被“滤”掉了;而通过棱镜分光的3CCD方式则可以收集到几乎全部的光线。如果考虑到RGB滤色片之间需要隔离,单CCD方式浪费的光线应该更多,对比下来,两种滤色系统的差距大约是1:4,即两档快门的速度。这样的差距,对于照相机可以通过前面提到的方式弥补而保证成像质量,但对于摄像机却几乎是致命的。

  现在许多很小型的家用摄像机都广泛地采用了1/6”尺寸的3CCD,与其说是普及,倒不如说是无奈:1/6实在是太小,如果是单CCD,恐怕大白天都拍不到什么了----这就是小型化的代价。

  如此分析,光线对于摄像机显然更宝贵,所以,付出大一些的代价是值得的,而对于照相机,付出如此代价的动力明显不足。

  还有一个问题,两者对3CCD“对中”的精度要求不同。与照片的数百万象素相比,只有约40W(PAL,720x576=41.5W)象素的视频显然粗糙了许多,这就对3片单色CCD互相对中的要求降低了许多,在工程上更容易实现。对于现在的数码相机动辄数百万、上千万的分辨率,要把三片CCD上数百万个象素都一“点”不差地匹配到位,恐怕还真不太容易。

  结论:在数码相机上,单CCD方式的画质表现已经满意、对弱光线适应能力并不迫切,以及3CCD对加工精度的更高要求,这三方面决定了摄像机上广泛采用的3CCD在数码相机上没有充足的推动力,暂时没有明朗的应用前景。

  ----等数千万象素的竞争趋于无聊、等ISO6400、ISO25600的呼声空前高涨、等厂家吃饱了撑得没事情再玩儿的时候,3CCD数码相机还是会出现的。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八:虚幻的高象素 【2005-09-30 17:15发表】

  拍过许多照片,总觉得不是很清晰,在排除了聚焦不良等干扰之后,觉得相机的抖动对清晰度的影响似乎比想象的还要大很多。大家都知道有一个“聚焦倒数”作为快门速度的说法,可按照这一近乎圣经的指点,甚至再高几倍的速度,出来的片子还是不理想。为了彻底弄明白“安全速度”的问题,日前设计了一个小实验。

  先用300D+300mm镜头对准一景物,确定视野范围,然后使用PD150摄像机对此视野拍摄并录像,将视频图象转化为静止照片,选择其中的某一点作为参考,采集它在每一帧图象中的位置,然后对此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到一条拍照过程中的抖动曲线及其它相关数据。

  折算下来,照相机与摄像机都相当于35mm相机的500mm焦距,摄像机的防抖关闭,分别使用手持、独腿架和把摄像机靠在墙壁拍照,每次记录2秒钟,共得到3组、共6秒长度的视频。在此假设两种机器的抖动情况是一样的。


  为了行文方便,定义两个名词“抖”和“晃”。抖:小幅度、高频率的抖动,在下面图表上为两幅画面之间的差值,以红/绿线条表示;晃:幅度较大、速度较慢的抖动,下表中为实际的坐标,以黄/蓝线条表示。以下为得到的数据。

  晃动情况分析(PAL制720X576象素时)

  手持:2秒内,摆幅超过60象素(PAL视频),摆动频率高,约7次;
  独腿架支撑:摆幅约为手持的一半,35象素,频率近似。
  墙壁支撑: 摆幅大大降低,约为10象素,频率约为前两者的一半,且波动曲线非常光滑。

  抖动分析(提到的数值已折算为600W象素相机,比PLA视频放大4倍,以求较好的显示效果)

  手持:半数情况下超过10象素(等效于600W象素机器),最大值约40象素。2秒内平均值为12;
  独腿架支撑:约为手持量值的一半,最大值约20。2秒内平均值为7;
  墙壁支撑:最大值约为10,平均值约为4。

  三种拍照方式对比,手持抖晃最严重,使用独腿架次之,约为手持的一半;借助于墙壁支撑的效果最好,约为手持的1/4。曾经对独腿架的效果寄予厚望,但实际使用时感觉不太明显,测试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它只能比手持提高约一档的快门速度;而使用墙壁支撑却可以提高近两档快门速度,这稍稍有点出乎意料。

  因为测试条件的限制,只能采集到1/50s时间内的数据,更短时间(比如1/1000s)内的情况无法窥视到,对于在这么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情,只能进行“合理”的猜测。

  假设抖动规律是最简单的正弦波,且周期与1/50s相当,对于手持、600W的相机来讲,在1/50s的时间内抖动已经达到了40象素(最大)或12象素(平均),推算下来,如果要求抖动量限制在一个象素的范围,对应的快门速度应该分别是1/2000和1/600。而一个象素的抖动量,对于600W象素来讲,它实际表现出来的分辨率只有150W象素的水平。

  当年学过的高等数学已经几乎忘光,现在无法从数学上得到合理的答案,即:究竟多么小的抖动量才能接近感光器件的分辨率。做一个认为非常保守的估计,抖动不超过1/3象素应该是最起码的要求,如此算来,要达到号称600W(500mm焦距时)的分辨率,相机的速度不应该低于1/6000s!

  即使是这样一个看似“惊人”的数据,还是做了许多简化得来的:在1/50s的时间内,相机是按照最简单的正弦波方式在抖动、象素虽然重叠了1/3,但还是认为它是清晰的,显然这样的假设条件都过于“仁义”了。从数学上讲,引起模糊的抖动,其幅度的影响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极快的频率。在1/50s的时间内发生了什么,我们还不知道,但显然不会太“简单”。如果考虑到这些复杂的情况,1/6000s的速度恐怕还是过于保守了,能把600W象素分辨率完全发挥出来的快门速度或许是数倍、甚至10倍于这个1/6000s。如此推算下来,即便是50mm的标头,要完全消除抖动的影响,快门速度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显然,这是一个十分悲观的结论。

  前面提到过,对于单反相机,由于原理性的问题,聚焦完全准确是不可能的,跑焦是绝对的,不同的机器不过是程度的区别而已。顺便提一句,许多人期望通过缩小光圈、增加景深来掩盖跑焦的问题,其实也基本是自欺欺人。我们看到的景深计算方式,其中对“弥散圆”的定义是幅面的1/1000,这在视觉上是正确的,对用于“跑焦”的讨论就错了,对于600W象素的机器,它的象素直径是幅面的1/3000。如果把清晰的标准从视觉清晰定义为象素清晰,那么弥散圆的直径连1/3000都不是,而是一个更小更小的数值,显然一旦跑焦,靠“景深”基本是无法弥补过来的。对于镜头的影响,笔者手头没有现成的资料,但许多人所说的因为镜头分辨率不够而导致感光器件分辨率“吃不饱”的情况应该是普遍存在的。

  偶然看到一篇谈镜头的文章,谈的也是吃不饱的问题。:"《你的DC分辨率到底是800万像素,还是80万像素?》" 按照作者的观点,以最好的标头、其分辨率为70线对/mm计算,35mm系统对应的分辨率不过是420W左右。如果是其它的镜头,或者将这些镜头用于更小一点尺寸的1.X系统机器上,能发挥出来的分辨率显然将更低。

  噪点对分辨率也会有影响,其它的因素也还有许多许多……把这些因素总结起来,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所谓的600W、800W,甚至更高的象素,它们对应的高分辨率我们基本是得不到的,或者说,“高象素,听起来很美”。

  再罗嗦一句,从实用的角度来讲,过高的“分辨率”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当然这是对绝大多数的“非专业”人士来讲的。一般人的“作品”几乎没有印杂志封面或挂历或画报的机会,就普通的应用场合来讲,实在找不到足够的理由,让我们有如此苛刻的(其实也几乎是达不到的)需求。高分辨的照片需要更大的储存空间,照片数量多到一定程度,这也将是不小的负担。

  笔者用了一年多的300D,平时相机就设定在300W分辨率、普通压缩程度的模式,片子也印过杂志的封面,也使用喷绘出过一米的大照片,从视觉上讲效果真的非常满意,没发现许多坚持认为的“不够清晰”。片子好不好,更多的是与内容及拍摄条件有关,与器材的关系不是象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这话题太大,就不敢多说了。很多人就是能生生地看出800W与600W照片的“区别”,笔者只能表示佩服,因为自己实在看不出来。

  以前因为工作的关系,使用自己的软件采集过“真正”200W象素的照片(1600X1200,来源于仪器,从更高分辨率的原始信号降低采样率得来,所以能认定是“真正200W”),说实话,这200W的片子要比许多号称800W的照片还要清晰。或者说,如果“真的”达到了200W,照片已经非常非常清晰了。

  对于单反系统,机器的底子还好一些,虽然象素吹得比较高,但感觉好歹还靠谱。现在800W的DC已经铺天盖地,甚至连某款手机也做到了700W象素,如此的指标,就有些搞笑的味道了。

  许多地方现在还有一种简单而原始的交通工具:毛驴车。一头小毛驴加一个简单的小板车,简单、便宜,却很实用,毛驴比大牲口便宜,也好伺候,所以在一些地方很受欢迎。其实,毛驴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好糊弄。为了让毛驴更卖力地拉车,许多车夫都会在毛驴的眼前吊上一捆草,毛驴以为多跑一步就会吃得到,因此就使劲往前跑,它就不明白,那草其实也会跟着跑,因此是永远也吃不到的。人、驴之间的这种游戏已经上演了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可怜的毛驴一直就没明白其中的奥妙。

  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象那毛驴呢?
soccer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l 15th, 2012, 20:33   只看该作者   #2
soccer
Senior Member
级别:29 | 在线时长:987小时 | 升级还需:33小时级别:29 | 在线时长:987小时 | 升级还需:33小时级别:29 | 在线时长:987小时 | 升级还需:33小时级别:29 | 在线时长:987小时 | 升级还需:33小时级别:29 | 在线时长:987小时 | 升级还需:33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307
声望: 300033
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九: PS问题的一家之见【2005-10-04 13:45发表】

  谈PS问题之前,先讲一段亲身的“恐怖”经历。80年代中后期的某个冬日,受命赴东北的边陲小城丹东出差,出火车站的时候正好是清晨,天刚亮,数米之外的人看起来还有些朦胧。

  当独自一人走到出站口的时候,看到外边站了许多接站的人,人群中有很多中、青年的女士,模样看不清,但脸上好象普遍地画了厚厚的脂粉,大致的印象就是“青一块、紫一块”罢,反正之前没见过那样的人,不好看、甚至有点吓人。不知怎么,突然把她们同以前电影里边看到的妓女联系到了一起,以外眼前的这些人就是真正的妓女,想到这些的时候,身体也随之因紧张而开始发抖。现在想来当然很好笑,即便是真正的妓女也不会吃人的,根本就用不着紧张甚至发抖。笔者当时刚走出校门不久,人很年轻也没见过多少“世面”,或许与此有关。等战战兢兢“平安”地走出车站,来到大街上再看到同样化妆的市民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都是良家妇女,这不过丹东的“特色”而已。

  后来,东北的一同事给解释了其中的原因。东北地区天气非常冷,为了保暖需要把妆化得更厚一些;因为技巧不行,太厚的脂粉涂在脸上甚至还会有掉渣的现象,看起来有些恐怖也算是可以理解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化妆是为了使自己更美(虽然效果可能相反),PS也不过是为了使自己的照片更美一点。从这一点上讲,两者的动机是相同的。

  自从PhotoShop诞生之后,美化、修饰甚至修改照片变得轻而易举,一幅平淡无奇的照片一经PS,可能产生惊人的效果,这正是PS的魅力所在。许多人把PS归功或归罪于数码,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在胶片时代,同样有许多修版的高手,甚至官方的媒体上还发生过“换头”的政治事件。不过,那是摄影还不普及,PS的问题更是不为大众所知罢了。

  对于一个人,如果她是天生丽质,对化妆可能会淡然处之,即便化妆也不过是略加修饰、点到为止;如果不是天生的美女,却又想对自己、对悦己者“容”一把,显然简单的处置已经无法满足要求,于是,“纹眉”、“丰胸”、“拉双眼皮”,甚至“换肤”等等的招数也就“应运而生”了。对应到照片上也一样。如果是高手,他的照片可能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就能赢得一片喝彩,但对于正在发烧、且渴望“成功”的芸芸大众来讲,因为前期在装备、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无法拍出来理想的片子,要想“出彩”或许只有PS这唯一的法宝了。

  于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天生的美女被“人造”的比了下去,PS过的照片居然比高手的作品更吸引人的眼球,美女和高手们便不乐意了,嚷嚷着 “这不公平”。是的,这的确不公平,这世界上本来也没有很多的公平可言。

  高手或许是胶片时代的大师,或者是仅仅熟悉摄影而不懂得电脑知识,不屑或者不会PS,在这些不懂摄影却会玩儿PS的新人刺激下,自然会愤愤不平。"隆重成立:所有 DSLR 无 PS 俱乐部!"便成为这种心态的代表性产物。这一口号的提倡者或许是想建立一种“公平”的评价体系,但他可能忽略了一点,从广义上讲,所有的照片其实都是PS的产物。

  如果讲究绝对的公平,或许只有大家用眼看到的才是最原始的东西,一旦变成了照片,本身也就成了PS的产物。对胶片,不同的片子有不同的感光曲线和色彩特征,不同的感光条件也导致出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对数码,是感光到数码量化再到按照某种设置进行的压/扩运算处理并保存,无论哪一部都是一个“再加工”的过程。有人觉得,从RAW格式直接导出照片该算是没有PS过的原版了吧?其实也不是。每一种感光器件都有它不同的特征,只要不是人眼,它一定要经过一定的PS过程才能让我们以照片的方式看到。说到这里,连自己也觉得有点抬杠的感觉:人眼跟人眼还不一样呢。 ^Q^

  罗嗦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明一个观点:PS只有程度的不同,没有绝对的有、无之分。

  以前的某个暑假,与朋友带着各自的小孩去大连旅游,其中一个项目是领孩子去乘座一下国内不多见的有轨电车。等车的时候,顺便介绍了一下小电车的背景,告诉孩子们这原来是日本人留下的东西。朋友的孩子当时在上小学,显然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起了作用,听到这电车居然是日本人的东西,死活就不坐了。眼看着远处的电车越来越近,一旦因为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耽误到下一趟,还不知道要等待多长的时间,情急之下就给孩子下了猛药:“乖孩子,知道你是爱国的,但是现在已经晚了,你们家的电视、冰箱还有录像机都是日本人做的!在你坐电车之前,已经用了许多日本人的东西了,现在不坐电车也来不及了……”一通忽悠,终于把孩子骗上了车。

  我们从相机中得到的片子,已经不是什么原汁原味的东西,再抵制PS还有多大的意义呢?你是喜欢素面朝天呢,还是略施粉黛?你有天生丽资的资本,自然可以对粉黛不屑一顾,可对于众多的普通人呢?再说得绝对一点,我们日常的刷牙、洗脸、梳头、换衣服,难道仅仅是为了健康么?前面的章节中提到过,技术的发展已经革命掉了许多前人的观点和做法,在新的时代,除了“与时俱进” 我们别无他法。

  通过PS达到美化照片或体新创意的目的,完全可以理解,但应该注意不要过“度”。化妆是可以的,但化成前面所说的“妓女”的形象,就很失败了。许多PS的作品引起人们的反感,并不是PS本身的错误,而在于对它的滥用。笔者很赞同美国地理学会出版的《使用摄影手册》里边的说法:“在广告和艺术上,我们容许创作者在形象上‘恣意而为’(请做出适当的注释);但如果你自诩为新闻报道者,就应该信守较高的道德标准”。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十:非典、禽流感与“系统工程”【2005-10-30 11:10发表】

  秋风起,菊黄蟹肥。凉爽的秋风送走了夏日的酷热,也带来了人人自危的禽流感。对待这一新兴的“问题”,各国政府的措施不可谓不得力:一经发现,疫区周边数公里之内的家禽必将遭受灭顶之灾,侥幸逃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问题是,禽流感的根源在哪里?比起前两年的猝不及防,我们现在至少明白了一点,这是由天上飞着的候鸟带来的毛病,祸根并不是家里养着的那些无辜的鸡和鸭。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可这世道就是如此不公平。我们拿天上飞着的没有办法,就只好拿家里养着的开刀了。

  前年的非典也有类似的情况。非典最早发生在广东,感谢精明的广东人很快研究明白了它的一些特征,虽然一时无法治疗,但至少知道了它是通过飞沫等方式传播的,这给后来的北京等地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即便如此,天子脚下的“北京人”还是显得不那么聪明。在谈“飞”色变的时期,人们对非典的恐惧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医院里,最典型的防护措施就是一层又一层的防护服,一层不够加到三层;觉得不保险又加到10层,还觉得不保险……最高的记录好象是18层!这是一个恐怖的记录,但同样没能避免遭受传染的噩运,我们那些可爱又可怜的医务工作者,还是一个个地相继倒了下去。记得当时的“重灾区”北京人民医院的一位负责人痛哭流嚏地向人们诉说着“我们不是专门的传染病医院,我们没有专门的措施……”。

  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被传染上非典是无辜的,因为他不懂;但作为一名医生,哪怕不是传染病方面的医生,被传染就有点可悲甚至可怜了。非典当时虽然不能治,但至少在相当程度上可以预防,作为一名普通的医生,至少应该明白防护非典这样通过飞沫传播的疾病应该从哪个地方入手。显然,18层的防护服是徒劳的,正确的方式应该是隔绝病房中的空气!当时笔者就在想,只要背上一个普通的呼吸器,哪怕光着屁股进病房也应该是安全的。可惜,当时全北京那些傲慢、自大的专家、名医们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这样艰难的时刻,甚至还在蔑视广东人早已得出的正确结论。笔者是业外人士,也无法与圈里人有合适的渠道沟通。也好在通过政府象今天对付禽流感一般的强力措施,非典终于受控并根除,全北京的人民才得以新生。

  摄影与非典、禽流感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作为“系统工程”它们还是有许多的共同之处。摄影的最终目的是获得高质量的照片,在没有理想的结果之前,我们的许多人就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在无忌的队伍里边,能找出原因再对症下药的好象不多,更普遍的表现是认为自己的器材不够档次,然后开始新一轮的败器材。或者,就象对付禽流感一样,“我没有技术,但是,我有钱!”。

  做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方法不尽相同,对于某些“有钱人”来讲,花钱是最直接的办法。如果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能解决一点问题倒也罢了,可许多问题并不是花上钱就能解决的,象禽流感,我们花费的代价有目共睹,但问题并没有真正地解决,充其量算是在被动地应付吧。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换一个顺序就变成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不是万能的”。

  笔者开篇的时候提出了摄影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概念,有的朋友很不以为然,觉得“有点象是博士后的论文”。其实,“系统工程”只是一个普遍的概念,它既是论文当中的命题,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摄影也一样。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十一:病态的评价体系 ---音响、电脑与摄影发烧友的“发烧”【2005-11-02 11:50发表】

  时代进步了,对人的要求也苛刻了许多。老祖宗时代,只要能认得几个大字,就算得上是有学问了;现在却不行,甚至不懂电脑都是“现代文盲”。本事不光要大,还要“全面发展”才行。如果只是文章写得好,没人把你当作家,还必须会写几句酸诗,人家才觉得你真的有学问;只会演电影的,算不上艺术家,还必须要会画上几笔画;只会说相声也不行,还得会演小品;跳水拿了奥运冠军也是不够的,只有再整出几段绯闻,那才能算得上是“明星”……

  俗话说,“工夫在戏外”。这话现在已经被异化并蔓延到了音响、电脑、摄影等所有能发烧的领域。能放得好音乐的,算不上好音响;只有能逼真地还原“真正的大炮声”才算数。好用的电脑也不能算好,必须能“超频”,并连续超频玩“极品飞车”若干小时不死机、CPU不发烫才算是“真正的电脑”。对相机系统的评价就更热闹了,不能有紫边、暗角,更不能有崎变,ISO3200不能看出来噪点,CCD必须能自动除尘;塑料的机身当然不行,没有真皮包裹的机器,手感“差得没法说”,足以影响“创作”的“灵感”;5D比1D MarkⅡ的CMOS小了那么一点,“所以不是全幅”;对于“严肃的创作”,数码当然不行了,还是胶片有“味道”。如此的论调,并不是作者的编造,在无忌上绝对是一抓一打把,显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不禁要问一句:我们玩摄影的目的是什么?坐好车,身体可以得到良好的感觉;吃美食,肠胃可以得到愉悦的享受。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过程”。而摄影则不同,评价的目标不是过程而是结果:用照片说话!任何顶级的器材,只要在你手中拍不出好的照片,它实质上只能算是一堆垃圾。

  容不得紫边、看不得噪点的那些人显然是是苛刻的,按理讲都是些理想主义者,这样的心态应该贯穿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创作的每个环节,推论下来,这些人也应该是出手必属精品、大作的“大师”,最起码也是作品拿得出手的高手。可事实却是如此的滑稽,这些人往往连最起码的知识和水平都不具备。别看他们谈起器材来振振有词,但作品却从来是羞于示人的。你对手头的器材是如此的苛刻,对自己的作品怎么就这样的“宽容”呢?

  其实,玩的那些名堂并不能带来多少的“效益”。折腾了半天电脑,不外是超频、摩电源、换风扇之类,对电脑的性能不会带来实际应用中的提高,充其量是一种虚幻的成就感的满足;当年有人把PC1500的BASIC语言程序改成了用汇编写的模块,速度提高数10倍;“中文之星”通过“欺骗”的手段,让windows3.1乖乖地显示中文,这才是真正的电脑高手!震耳欲聋的大炮和地动山摇的“超低音”,只能带来自己的听觉上的痛苦和邻居的抗议,能听得出“玻璃满地打转跑”的音响,对欣赏音乐也不会带来任何的改良;有点紫边、有点崎变,甚至带点噪点的照片,不会冲淡对内容的欣赏。只要善待器材,CCD并不需要除尘,金属的机身也不会让你的水平有任何的长进。

  苛刻的心态,只能给自己平添许多莫须有的烦恼。因为病态的评价体系,对广大的爱好者造成了极大的误导。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造相机的高兴了,随便升级一个新的型号都会带来一大批的追随者,无忌的论坛也因此热闹了许多。

  古人“邻有盗斧者”的故事可以给我们一点启发。即便是人家没偷你的斧头,心里想多了还跟偷了一样,何况相机还的确有那么一点“毛病”,那更得越想越难受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将心态放得平和一点,心思从这些不着调儿的地方转移到真正的拍摄,有时间多学一点真正的技术,会丢掉许多的烦恼,得到真正的乐趣。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十二:媒体的良心和责任【2005-11-10 13:00发表】

  岳母身体不好,视力也难以看清楚电视上的内容,于是孝敬了老人家一只很便宜的收音机。选型号的时候特别排除了那些小巧玲珑、功能复杂的品种,而是相反地选择了个头很大、闭着眼都可以选台的那种,声音很洪亮,使用的一号电池也很耐用,不必经常花钱换电池,因为是投其所好,老人自然非常喜欢,自己也因此得意了一阵子。可惜好景不长,“麻烦”接踵而至。

  买收音机之前,只想到了有个东西能陪老人解闷而已,谁曾想老岳母一下子就成了电台的“俘虏”!有了收音机之后才知道,现在的电台竟然变成了卖药的店铺,各式的“好药、新药、特效药”,一个个轮番轰炸,说得自然也是天花乱坠,加上老人身体的确不好,许多药品吹得象是救命稻草一般,于是就由不得老人家不掏钱了。大家见势不好,赶紧使出浑身解数想把老人“拉回来”,无奈电台的手段虽不高明、却极其有效,大家的努力只能一次次宣告失败。现在许多年过去了,虽然买来的“神药”基本无效,却一点也没有影响到老人对电台的“信任”,仍然一如既往地以每月一千余元的速度和数量去给那些广告主送钱。一台20多元的收音机竟然有如此的魔力,实在让笔者悔不当初。

  这虽然是一个有点极端的例子,但媒体的“杀伤力”却是不容置疑的。尤其对那些涉世未深的青年和没有多少文化的老人而已,媒体的文章与圣经几乎是等价的。

  就媒体而言,读者和广告商(厂家)都是他们的衣食父母,离开了他们,媒体将无法生存。但这两者又有所区别。读者群需要长期的积累,真正的价值是他们的眼球而不是腰包,而广告商却是荷包鼓鼓、当场兑现,只要把人家的内容印发出去,“印报纸比印钱更实惠”!这也就决定了媒体在两者之间取舍时的态度。

  显然,只要不是“太出格”,广大的读者是可以“得罪”的,而广告商却万万得罪不得。现在的广告商也精明得很,严重犯规的事情是不会做的,只要媒体能做到“好事传万里,坏事不出门”就行了。在这样一种默契之下,媒体是很容易操作的,我们能看到的结果就是:所有的产品都是如何如何地好,就是没有哪怕一点儿的毛病。

  笔者与无忌的渊缘就多少与“媒体”有一点关系。去年的时候,准备买一台新的机器,经过一番综合评价之后,看中了很红火的canon 300D。为了慎重起见,搜集了当时能得到的所有关于300D的资料,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当机器到手的时候,却发现拍出的片子非常不清晰,经过了一段时间才确定是机器的问题,这时已过了可以换货的期限,只好非常堵心的勉强对付着使用;等知道并来到无忌之后,才知道那就是著名的“跑焦”,可一切为时已晚。当时就很感慨:一个在无忌等论坛上闹翻天的话题,在我们那么多的专业、非专业的媒体上竟然没有哪怕只言片语的提及,果然是“坏事不出门”。直到今天,许多350D和20D的入门用户还在论坛上不断地询问着跑焦的问题,而我们的媒体依然无动于衷。“集体失声”作为今天中国媒体的一种普遍现象,也远远超出了300D与摄影的领域。

  玩过电脑的人都知道兼容机与品牌机的概念,在媒体上,我们看到的评价是:只有品牌机是可靠的,而兼容机则有如何、如何、如何的毛病,所以“是不能买的”。笔者就纳闷,所谓的品牌机其实也都是一些组装货,都是Intel的CPU、昆腾或希捷的硬盘、韩国的内存、日本的光驱、台湾的主板和深圳或江苏的机箱、键盘,无非就是换了一个拧螺丝的主人,就会带来那么“大”的差别??答案其实很简单:做兼容机的都是些小厂家,没人会到媒体上做广告。谁给了钱自然得替谁说话了。可怕的是,“三人成虎”,谎言说上千遍就成了“真理”,众多的读者听众,包括笔者的老岳母就成了这些谎言的牺牲品。

  在金钱和良心面前,媒体普遍选择了前者。这是社会的悲哀。

  当然,也有个别良知尚存的媒体,偶尔也会抖出来一点让厂家不开心的事情,但随及会导致厂家“经济大棒”的打压,如果没有足够的胆气和财力,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不是什么奇闻,今天大名鼎鼎的联想,当年就曾经用这样的手段“修理”过某家不乖的IT媒体,并使之最终就范。

  我们幸运或不幸地处在信息泛滥的时代,面对这些鱼龙混杂的东西,在政府的强力干预到来之前,您真的要学会18般的武艺,擦亮那双本已明亮的“慧眼”,去挑选出真正正确的信息,而不被无孔不入的垃圾和谎言所毒害。假冒伪劣不仅在毒害我们的肠胃,也同样在毒害着我们的大脑。应该说明一点,许多放毒者其实也是受害者,也是善良的群众,只是自己没意识到已经中毒罢了。这样的人在无忌上有许许多多,他们在振振有词地宣传着自己所掌握的“真理”,对许多东西做着自己“独到”的评价。他们的心或许跟大家一样是善良的,但结果却的的确确是在放毒。说无忌是一个大毒坛,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在金钱面前,正义很难保证不被强奸。“笑贫不笑娼”就是最真实的写照。当今社会,刚烈贞洁者早已是凤毛麟角;只要不是主动地投怀送抱,能在淫威或诱惑面前稍微表现出一点“半推半就”的意思,就得算人家还是不错的“良家”。媒体也一样。

  曾几何时,将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是许多梦寐以求的事情,也衍生出许多有志于此的“文学青年”之类。作为媒体的从业人员,名字和文字变成了铅字无疑还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在这同时,你知道自己的责任吗?你的良心还在吗?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十三:对初学者的启蒙【2005-11-15 11:50发表】

  无意中听到一段对话:“学摄影,用胶片好还是数码好?”“当然是胶片!胶片清楚啊”“对对对”……

  这是03年年底的事情,问者显然是未入门或刚入门的初哥,答者是一位已具备相当水平的高手,在前者眼中,后者是当然的大师。虽然只是一段很随意的对话,但这位初哥显然极有可能会按照这位大师的“教诲”开始他的摄影之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很多时候,我们随便的一句话,在别人那里就成了圣旨。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启蒙是错误的。他们对话的时候,家用级的数码器材已经达到了很理想的程度,一台2、3千元的入门级器材足以完成学习的使命。数码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即拍即得而且再没有后期的开销,快速的“反馈”可以让摄影者立刻看到自己的“作品”,并随时修改所发现的错误,大量免费的实践机会更可以使他很快地走过前人(胶片时代)曾经花费了大量时间的入门旅程。可以武断地说,在数码时代,只要初学者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良好的智商,完全可以在几天的时间内使其跨入摄影世界的大门。

  如果是胶片则不然。且不论实习胶片的开销,仅仅是今天拍照、明天看照片所造成的时间延误,就足以大大地延缓其成长的过程。对于一个连正确曝光和聚焦都茫然的初学者,每天用大把的银子换回来一大堆的废片,甚至会完全动摇他继续拍照的信心。胶片并非一无是处,在某些特定的场所,或者作为摄影师的特殊爱好,它目前还有存在的价值,但它用于初学者的启蒙是非常不合适的。

  今天许多具备一定水平的“大师”可能是从胶片时代启蒙入门的,但这样的方式不应该遗传给今天的初学者,因为时代的进步,使我们有了更好的选择。

  如果有幸成为他人的师傅,还应该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而不是把自己的好恶传递到学生身上。如果一个初哥能从师傅那里学到了真正的摄影知识,那么他是幸运的;如果他只是学会了败器材,那就只能是一个倒霉蛋了。学生不过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是否能成材,一方面取决于他的运气,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师傅的“良心”。

  对于初哥而言,信心和进步是最重要的。一台廉价的数码相机,足以陪伴他走完从入门到提高的全部过程。因为廉价,所以不必心疼,也就不会缩手缩脚,可以放心大胆地做任何的尝试;因为数码,所以可以随时把握自己学习的进程,而不必经过长时间的等待。只要有良师的恰当指点,神速的进步是必然的事情。

  当今的教育,大有神秘化与庸俗化的趋势。对于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要么弄得神秘兮兮,要么就是庸俗不堪。比如现在流行的学驾照,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把一辆汽车开走,其实没那么复杂,随便找一块空地,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什么人都可以学会。就是这些幼稚的东西,却恰恰是现在众多驾校的“标准”课程;而真正需要培养的如安全、经验、应急措施等内容,驾校却撒手不管了,得靠自己上路之后再慢慢摸索,其结果就是一批批马路杀手的诞生。这样的教育显然是失败的。

  笔者曾经仅用一个小时就教会了孩子游泳,并在另外几个孩子身上取得了同样的成功。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从浅水开始,让孩子慢慢适应对水的感觉,消除内心的恐惧,再逐步加大难度,一直到最终完全学会。整个过程把握住了门槛低(从30CM的浅水开始)、进步快(巩固了前期的成果,立即转入更难一点的阶段)、有信心(循序渐进,保证孩子不呛水)等几个要点,再加上不断的鼓励,每个环节只需要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就可以完全掌握。在孩子开心的戏耍过程中,就顺利地完成了“教育”的过程。

  还曾经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教会了孩子溜旱冰,办法就更简单了:设法把毫无阻力的旱冰鞋上的轴承“固定”住,随着孩子从站立、迈步、慢溜的过程,每次松开一点,孩子没有了摔跟头的恐惧,学起来自然就快了许多。

  对于许多“课程”而言,学习的过程并不是那么神秘与复杂,也不需要花费高昂的代价。摄影入门也是这样,根本不需要代价昂贵的器材,也不需要长途跋涉去采风,只需要用好手头的器材、拍好身边的场景即可。当然,还需要正确的“指点”。

  摄影,说到家就是一个把场景变成照片的过程。一旦掌握了场景与照片的“换算”关系,你就入门了!如果把入门的过程分解成几个阶段,大致是这样的顺序:清晰的照片、正确的感光、合理的构图,再到了解光线、了解器材并合理运用。现在器材高级了,拍下来一张清楚的照片很容易,但拍好一张照片,还是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知识的积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实践,这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作为师傅,如果想对一个已经入门的学生再“扶上马、送一程”,那么应该教会他如何正确地评价照片。很多病是确诊比吃药来得困难,只要能确认病症,吃一片就可能治好;如果没确诊而瞎吃药,就可能带来很大的麻烦。如果能教会学生给照片“看病”而不是“吃药”,那绝对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十四:摄影轶事【2005-11-24 11:10发表】

  与其它的章节相比,这一章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只是自己经历过的一些与摄影有关的轶事,不看也罢。

  洗照片

  因为喜欢摄影,“洗照片”之类的词汇大约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近墨者自然黑,还在上小学的弟弟也知道了照片是“洗”出来的。于是,某一天家中无人的时候,摩拳擦掌的他果然偷偷地开始了“洗照片”的伟大实践。办法自然是“顾名思义”得来的,就是把底片放到水盆里边“洗”!结果自然可想而知,照片没洗出来,家里那些珍贵的底片倒是被“洗”坏了许多。

  擦镜头

  最早属于自己的相机,是一架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120海鸥4A。新相机到手之后,自然是格外珍惜,镜头上哪怕是有一点的尘埃,也要坚决地擦拭干净。某一天,发现放在桌子上的相机镜头上有一道浅白色的痕迹,于是找来工具轻轻地擦拭;结果却不理想,于是加一点力量再擦。但奇怪的是,一直到镜头快被擦花了,那条浅浅的白道道却还顽固地留在那里。无意之中将相机挪动一下,发现白道居然还会动!有点茫然地回头一看,终于恍然大悟:原来那是背后日光灯的反光!

  毛玻璃

  4A之后又换了一架海鸥的DF-1单反,但喜欢“干净”的毛病还是没改过来。某一天发现取景屏的毛玻璃上有几颗灰尘,虽然不影响拍照,但看着就是不舒服。用洗耳球吹,没效果;用干净的湿布擦,结果越擦灰越多。无奈之下,想到了最后一招:用超声波清洗!
卸下取景屏,找来有超声波设备的同事,吩服人家先把那块毛玻璃泡在酒精里,再用超声波如何如何清洗。第二天,看到清洗后的取景屏却傻了眼:好好的一块毛玻璃已经被腐蚀得一塌糊涂了。到这时才明白,毛玻璃原来是有机玻璃制成的,根本不能用酒精洗。以前却一直错误地认为,那是磨砂的普通玻璃。

  “先人一步”的包公脸

  大学时有一同学,脸比一般人黑许多。平时看习惯了也没觉得什么,但某次在冲印一组合影照片的时候却发现了“问题”。几个兄弟在暗房里忙活着,不知谁先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每次显影的时候,这位黑脸的同学总是先“出来”,再过一段时间才轮到其他脸白的慢慢现身。发现了这一规律后,大家对每次显影的过程充满了兴奋的期待,抻着脖子等着黑脸的出现,然后狂笑一通!

  因为担心这同学在照片上看起来太黑,对不起人家,所以每次显影还不充分的时候就把照片早早地捞了出来,结果就他一人的脸看起来是正常的,其他人的都发灰。以后每次看到这些显影不足的照片,都会想起当年在暗房中的这段趣事。

  “二手货”

  有一很好的朋友,是玩业余电台的高手,很早就拿到了最高级别的BA字头的呼号和证书。玩电台跟玩摄影相似,同样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器材。这朋友尤其喜欢折腾二手的器材,看到那些稀罕的二手货眼睛就放光。日久天长,弄回来一大堆近乎破烂的二手器材,塞满了家里的各个角落。夫人自然不喜欢他这样,颇有微辞,某次两口子吵架的时候就骂我这朋友:“你既然这么喜欢二手货,当初娶媳妇的时候,怎么就不娶一个二手的呢?”

  超长的胶卷

  早些年冬日的一天,平时难得见面的兄弟姐妹连同家眷聚到了一起,正好是雪后初晴,大家一致同意去离家不远的一片小树林那里拍雪景。随手拿了其中一位带来的海鸥DF相机,检查一下计数器,大约只拍了三、五张的样子,感觉胶卷还够用,就一路杀到了小树林。

  大家兴奋地摆出各种POSE,很快就拍到了36张,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再转一下过片扳手试图多“抢”出来一张,37!居然成功了,大家一阵欢呼。再抢一张,38!又成功了!!连续“抢”出来两张,感觉这胶卷可真够“长”的,赚了便宜,大家自然高兴。

  还不死心,继续过片。39? 40??到这时候,大家突然都傻了眼,对着相机面面相觑,终于明白不是胶卷长,而“好象是哪儿有问题了”。

  赶紧跑回家,把相机藏在被窝里检查一下,才发现相机根本就没装胶卷!在场的人里边不乏(自诩的)“高手”“大腕”“专家”之类的人物,竟然犯下了如此低级的错误,自然被另外几位不懂摄影的外行狠狠地奚落了一番。

  霸道的央视记者

  因为工作的关系,两次遭遇过央视记者,与之同场拍照。人家是大牌,大约也习惯了吃独食的待遇,一人打着贼亮的新闻灯,另一个扛着机器大摇大摆地随意拍摄,却从不考虑对其他同行的影响。第一次遭遇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在那最关键的几秒钟里,手中机器上那小小的闪光灯根本“压”不住新闻灯的强光;因为角度不同,自己的照片上就留下了许多讨厌的影子,以致后期花了很大的精力才把照片修复,心中自然十分窝火。

  当再次与他们遭遇的时候就多了一个心眼,先主动上前打招呼:“请考虑对别人的影响,尽量不要开灯。”人家听了却很不以为然,于是自己也不再客气:“如果再开灯捣乱,我就给你拔电源!”。喊来一个朋友盯在插座旁边,吩服他“只要我一声令下,你只管把他们的插头拔下来!有什么事情我担着!”大约是见我们动了真格的,大牌们的表现不再那么跋扈,大家也都顺利地完成了各自的工作。

  还有一次,去拍照一个签约仪式。现场来了许多记者,因为担心大家都冲到前面拍照会互相干扰,就提前招呼了一声“大家都后退两步,彼此方便”。大家果然都后退了一些。当签约的主角开始握手的时候,又有一位不自觉的老兄扛着机器窜了上去,眼瞅着良好的秩序要被打乱,来不及再说什么废话,上前一步抓住这老兄的衣服就给拽了回来!这家伙被拽回来之后倒也没再吱声,乖乖地呆在原地,与大家一起互不干扰地拍完了下面的镜头。

  重获“新生”的300D

  今年国庆节的时候,用了一年的300D终于罢工了,最下面的那块小反光板翻不起来,于是送到了位于北京保福寺的佳能快修中心。之前已经因为相机的其它毛病去过几次,早已轻车熟路,与那边的人也都熟悉了。确认故障之后,维修中心建议顺便也把已经使用了4万多次的快门更新,同意后商定了价钱和取货日期。改天取相机的时候,顺便拍了几张并检查效果,却发现机器送不上电源了,无法开机,于是留下来再修。重新修好之后,再检查,又出现了类似的故障,只好等着他们在现场处理。一直过了两个多小时,还是没修好,维修中心只好主动地借给笔者一台350D,先回家应急。

  又过了许多天,被告知“终于修好了”,而且,“相机换了主板、换了快门,还换了……”。大约是除了外壳,里边都是新换的零件了罢。换了这么多的零件,感觉增加的费用一定少不了,正准备与在一旁算帐的小姐“理论”一番呢,里边走出来一位管事的先生,告诉小姐:“费用全免了”。“全免?”,“是,全免!”一句话,连维修小反光镜和换快门的钱也一概免掉了,当时心中就一阵窃喜:爽啊!

  连续折腾了几次都没修好机器,大约是连他们自己也觉得有点脸上有点挂不住,所以破天荒地大方了一回。拣了这么一个不大不小的便宜,因为被折腾而在心中积攒的怨气,当时就烟消云散了。拿回去之后再检查,连以前调过几次都不怎么见效的跑焦现象,居然也给治好了,高兴! ^Q^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十五:以讹传讹的“理论”【2005-11-24 11:10发表】

  早些年有一句顺口溜: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广东不知道钱少,……现在看来得加上一句:不到无忌不知道自己学问小。无忌高人众多,来到这里还真的长了不少的见识,许多知识也的确是书本上所学不到的,这一点上,论坛功不可没。

  既然是开放的论坛,就难免鱼龙混杂,今天一个“重大发现”,明天一条“独家新闻”。越是嗓门高的人,似乎越占据着理论的制高点,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一经他们渲染,就会引来一片的追捧;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经过反复的讹传,最终也就变成了“真理”。

  下面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说实话,笔者的水平也十分有限,见解未必正确,甚至本身也是一次放毒的过程。请各位注意批判地阅读。

  象素与照片尺寸的对应关系

  见过许多表格类的东西,详细地列出了多少象素的照片可以打印多大尺寸的对应关系。就它们的理论依据而言,这并没有错,但相当程度上也仅仅是一个数字游戏而已,这些“表格”普遍忽视了重要的一点:观看距离。

  照片最终是给人看的。当尺寸比较小的时候,我们一般的观看距离是30CM左右,当照片大到一定程度、比如数以米计甚至是巨幅的时候,人眼与照片的距离必然将拉开,眼睛与照片之间最终将趋于一个较恒定的视角,比如60度(大约是眼睛与照片两端呈等边三角形)。显然,这时再以30CM观看距离推算需求的象素数量是不合适的了。

  考虑到人眼大约0.015度的角分辨力(引用网络资料),当照片的象素数量增大到1000W的时候,“从观赏的角度”已经足够了(60度视角),更大的照片不再需要更高的象素。毕竟,我们是在看照片,看的是整体;而不是看地图,去关注每一个细微的局部。另外,是否感觉“清晰”,象素数量也仅仅是一方面的因素。

  CCD/CMOS的发热及噪声问题

  CCD或CMOS只是一个集成了感光及相关信号处理电路的器件,既没有拖动沉重的负载,也没有高速密集的开关动作(相对于CPU等器件而言),显然它自身不会产生多少的热量。退一步讲,即便是有了若干度的温升,相对于室温300K的绝对温度来讲,其增加量也是非常有限的,对应到对热噪声(与器件的绝对温度成正比)的增加量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就这么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却经常地被提出来,如“CCD连续工作造成的耗电、发热是一个大问题”、“EVF方式的R1,因为CMOS是连续工作的,它的高ISO表现要比单反相机差一挡”、“EVF的CMOS会发热,所以不能取代单反”等等。在本文的跟帖当中也两次有朋友提出了类似的问题。

  究其原因,大约基于这样的推论:CCD会发热,因此会增加热噪声;如果让CCD连续工作,发热量必然更大,因此热噪声会“急剧”地增加。定性地考虑,这样的观点是成立的;但如果定量地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错误。热噪声的问题本来没那么严重,但被许多人的“感觉”无限地放大了。

  说实话,以前对CMOS不会发热的判断也基本是凭一种直觉,没有更多的实际数据来旁证,这次为了回答朋友提出的问题,专门到sony的网站查了一下相关数据,知道了R1的APS尺寸CMOS的工作功耗是200mW。显然,这不是一个能导致发热的功率。

  还有人提出过冷却感光器件来降低热噪声的办法,其实也不现实。专业的天文观测部门的确在使用温度极低的液氮(77K)或液氦(4.3K)冷却CCD器件,大大提高了CCD的感光能力,但这绝不是一般民用设备能承受的代价。

  CCD与CMOS的优劣之争

  如果不是大幅面CMOS的成功,我们不可能拍摄到今天如此高质量的数码照片,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固执地认为“还是CCD更好”、“CCD更有胶片味”,并一味地期盼着大幅面CCD的问世。

  从原理上讲,两者前端的光电转换部分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感光之后的部分。CCD是将感光后的电荷通过移位的方式,最终移动到寄存器的末端,然后放大并进行AD转换;移位电路不需要占用较多的硅表面即可实现,可以腾出更多的面积用于感光,噪声相对低一些,因为感光的电信号最后集中进行处理,还能保证较好的一致性。CMOS则是基于标准的半导体工艺,对感光后的信号直接进行放大,再通过X-Y矩阵直接选中某一象素送到最终的AD转换部分,优点是制造工艺简单,个别失效的象素不会干扰整个器件的工作,缺点是因为信号分别处理,一致性差一些。

  如果把两者的感光部分看作是窗户上的玻璃,那么它们的信号处理部分占用的硅片表面就相当于窗户框,只是CCD的框窄一些、CMOS的框更宽一点而已。早期的CMOS器件确实比CCD差了许多,但随着半导体加工技术的进步,CMOS的框可以做得更窄,大幅面、高密度的CMOS器件也因此成为现实,并表现出良好的图象质量;而CCD因为需要一些特殊的工艺,大幅面器件的成品率难以提高,在应用上落在了CMOS的后面。

  显然,就感光性能而言,CCD与CMOS本质上是一样的,不过是对电信号的处理方式不同罢了,反映到最终的照片上,两者也不会有明显的区别;至于“CCD更有胶片味”,不知道是哪位老兄的首创,更是无从谈起。

  镜头的颜色问题

  经常看到一些说法,某某镜头的颜色好、某某颜色准确等等,心里就纳闷:不同的镜头还有不同的颜色?

  如果说某款镜头成象更细腻,某镜头更锐利等,这容易理解,但具体到颜色问题似乎难以解释。在黑白胶片时代,对颜色没有要求,镜头带有某种颜色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彩色普及的今天,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任何镜头,最起码的要求是对可见光有良好的透过能力,反映到最终的成象上,只会有象质的高低,实在不该有颜色的变化。

  从极端的方面考虑,不同的光学玻璃可能会带来细微的颜色变化,但它与摄影时光线的千变万化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胶片分为“日光型”和“灯光型”,即使通过附加的滤镜也难以适应所有的光线,所谓颜色准确,不过是一种粗略估计的结果。数码相机好一些, “手动白平衡”在理论上可以得到真正准确的颜色,但这时它已经“考虑”了镜头的影响。

  因此,镜头对颜色的表现,或者是基本不产生影响,或是相比之下影响甚微,或者是影响已被(手动白平衡)消除。所谓的颜色表现如何,会不会是成象细腻或锐利或有其它特征的另一种感觉呢?

  专业出版社还在用胶片,说明“仍然是胶片最好”

  一般人并不熟悉专业的机构和作业流程,总觉得有些神秘。因为他们代表着权威,所以难免会有些崇拜甚至迷信。看到他们还在一如既往地使用胶片而排斥数码,自然就会联想到数码不如胶片。问题的实质,可能并不是数码不好,而更多地是因为工作上的“惯性”。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同样的一张报纸,现在的电脑组稿与当年的铅字排版完全是两回事;习惯了手写稿件的记者,当无奈地用上电脑的时候,稿件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失踪,甚至 “习惯性流产”;笔者甚至见过更极端的例子:某家使用激光照排的杂志社只接收纸质照片却坚决不收数码文件,因为他们只会使用自己扫描的格式(大约是TIF吧),朋友的一份稿件中的数码图片,到了杂志社之后,就经历过先打印成照片再重新扫描的荒唐过程。

  就出版物的内容及质量而言,出版社无疑是权威的,但在编排、印刷的专业知识方面则未必也那么权威,甚至可能非常低级。数码化是一场完全的革命,对于这些习惯了传统作业方式的部门而言,要在短时间内适应这一变化恐怕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如果没有来自市场或竞争对手方面的强大压力,他们主动求变的动力也不会十分的充足。

  单反镜头也跑焦?

  从canon的10D开始,“跑焦”一词开始流行。在后期的一些讨论文章中,逐渐又细分成了机身跑、镜头跑和两者都跑的“现象”。本来似乎挺明白的问题,如此一分,却又糊涂了起来。

  单反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镜头的无关性。无论什么镜头,只要能接上,它与胶片/CCD、取景屏以及AF系统的光路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如果出现跑焦,只能说明是机身不合格,与镜头却是一点关系也不该有。至于调跑焦还得连同镜头一起调,更是荒唐无比。

  笔者在以前写过一篇关于300D跑焦的文章。"《可能找到了佳能系列相机跑焦的真正原因》",专门讨论过跑焦的问题,就不在这里重复了。

  网上有一个关于大学生做实验的故事。几个学生为了研究青蛙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设计了一个实验:捉一只四肢健全的青蛙,吓唬它一下,青蛙一跃而起,蹦出去四米之远;抓回来之后割去青蛙一条腿,再唬,这回蹦出去三米;再割一腿,能蹦两米;剩一条腿的时候,还能蹦出去一米的距离。他们把青蛙的最后一条腿也割下来之后,无论怎么吓唬它,青蛙再也没有任何反应,一动不动。最后,他们在实验报告上写了下面的结论:“当把它所有的腿都割掉之后,青蛙就聋了”!

  同样的事实,却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出版社坚持使用胶片稿件,不一定就是胶片真的比数码更好;镜头“也”跑焦,却未必就是镜头的问题。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十六:论“专业”与“业余”【2005-12-22 14:30发表】

  专业与业余,是一对比较泛义的概念,可指器材,可以指水平,也可以指职业或摄影对象或其它。水平高低的问题不必多说,职业与否也可以简单地划分开来,倒是专业器材与摄影师及其作品的问题可以罗嗦几句。

  多数人都有追求专业器材的倾向,有条件的,尽力收入囊中;没条件的,也得多看几眼,顺便流下几滴口水过过瘾。这本是人之常情,倒也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分地追求专业器材,那就不太合适了。

  相机从诞生至今,一个很重要的努力目标,就是拓展对光线的适应能力。摄影刚诞生的时候,只能用多半天的时间拍一些绝对静止的场景,进步一点之后可以拍人像了,但必须把人捆在椅子上,以保持长时间的静止;再后来是速度提高到可以手持拍照的程度,开始便捷并普及起来。今天,高速摄影技术的进步,甚至可以拍下来高速飞行的子弹。

  如果是依靠摄影吃饭,在工作的时候,面对的第一挑战往往不是拍“好”,而是拍“到”。比如新闻,无论照片的质量如何,必须能拿回来可以交差的片子,否则就是严重失职,即便是质量差一点,问题倒不算太大。毕竟,许多场景都是过时不候的,一旦在现场掉了链子,严重的话将要遗狠终生的。因此,在专业人士眼中,器材的可靠性通常都是第一位的追求,除了不会掉链子之外,更大的光圈、更快的连拍速度等,也可以归于这一类。

  所谓的专业器材,就是给上述的专业人士准备的。显然,就一般爱好者的使用环境及拍摄要求而言,把大量的金钱浪费在“可靠性”方面实在是有些可惜。对于一般的爱好者,如果能拍到一张自我感觉不错的片子,足以沾沾自喜好一阵子,至于片子的时间、地点、内容往往都不重要,只要片子本身“好”就足够了。光线不好的时候,可以等一等;相机偶尔出点问题,可以修好了重新拍;因为不是特别重大的历史事件,所以也不需要多么高的连拍速度,能拍到一张也就可以了;即便是专业的器材,也未必是每一张都清晰到毫发毕现的程度,所以,一般器材、清晰度差一点也完全可以接受。“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此算来,专业器材实在没有多大的必要。

  当然,器材的用途不仅限于摄影。早些年的时候,凡是能画上几笔的,一律头上带一顶忘记名字的小帽子,以显示自己是“画家”;后来又看到一些满脸脏兮兮大胡子的“导演”,再后来就更普遍了,凡是梳着不男不女的小辫子的,那是歌手;拿着大哥大使劲吆喝的,那是老板;不修边幅、举止怪异的,好象是诗人;至于满大街紧身上衣、超短皮裙的,大约就是“小姐”了。在整个社会都普遍脸谱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也去起这份哄吗?

  尼康的专业机器,结实得可以砸核桃,但未必比一把几块钱的榔头更好使;眼花潦乱的“大大白”、“小小白”,固然可以用来唬或泡MM,好象不如999朵玫瑰来得实在;虽然"“大一点”让我更自信!",但要是身怀绝技,就是赤手空拳也同样不心虚。器材固然有“亮骚”的作用,但这样的功能,不用也罢。

  许多人对器材有严重的依赖性,但再好的器材也无法代替你的大脑。如果脑袋空空,只是单纯地依赖豪华的器材,肯定不会有理想的结果。别说是“普通人”,就是许多拥有了专业器材的“专业人士”,同样制造了许多令人哭笑不得的垃圾。

  上半年的时候,收看过一次重测珠峰高度的现场直播,印象最深的是在峰顶的摄影记者。虽然使用的好象是PD190(或类似)这样的刚算得上专业级别的“小”机器,但传回来的画面却非常出色。尤为可贵的是,虽然画面的背景是大片的天空,但其中的人物却不是经常看不到的暗灰色,而是鲜亮的很。这就说明摄影师是“会”用机器的,而不是完全依赖机器的全自动功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位藏族的特约记者完成的,既能登山又能摄影,非常难得。(题外话:看那些测量队员在山顶上摆弄设备,总觉得不踏实:那数据,可靠吗?虽然峰顶的工作条件极其困难,但那些人怎么看也不象是在进行严谨的科学测量。)

  相对于珠峰拍摄的艰苦,倒是在《新闻联播》里经常看到环境良好,却质量糟糕的片子。无论是地方台,还是中央台,许多“专业”记者拍摄的片子实在是不敢恭维的。如果画面有大片的天空,下面的人物主体一定是发黑的,甚至完全看不清;室内的逆光人像也经常给拍成了剪影,至于镜头的推拉摇移,更是不着四六;甚至连他们谈起国外的同行也露出一副半羡慕、半献媚的姿态,觉得人家水平有多么多么高,其实,自己稍微花一点功夫或者找明白人指点一下,完全可以大大提高画面质量,至少对得起手中那些不知道值多少银子的高档机器。这么说有人可能觉得对这些“新闻”记者来讲过于苛刻了,但人家能做到的,他们为什么就做不到呢?且不说与大电视台比较,在香港回归的时候,中央台号称进行了若干天不停机的现场直播,但就内容和质量而言,很多地方都比不过当时还是小弟弟的凤凰卫视,那么多豪华的设备,基本是被他们给糟蹋了。暴殄天物啊!

  新华社的图片则是另外的情况。他们拥有一只国内堪称一流的摄影队伍,从手中的器材到发回的画面都有很高的水平,但唯独《新华网》的编辑不敢恭维。连无忌的网友都非常熟悉的简单PS像调整亮度、缩小尺寸之类的事情,在他们那里却是一塌糊涂,其结果就是大家看到的:画面灰暗、锯齿纵横。如果是用photoshop软件调整,完全不可能产生锯齿,可人家就是不知道用的是哪路神仙提供的“专用”工具。好好的片子就这么被糟蹋了,而且至今还在每天如此这般地继续糟蹋着。

  无忌上大约没有几个“专业”的人士,但许多照片的质量显然大大超过了所谓专业机构的水平,看到这一点,真是感慨万千:既为业余的叫好,又为专业的悲哀。“业余的专业,专业的业余”,这大约是国内摄影界的一大特色。

  用来攀比的时候,档次很重要;用来创作的时候,则很不重要。用专业的器材做出专业的作品,那是应该;用业余的器材做出业余的作品也是正常;用业余的器材做出专业的作品那叫本事,用专业的器材做出业余的作品,那只能算丢人了。

  对于一般的爱好者而言,如果具备了相当的水平,指望更专业的器材提高一点有限的画面质量,可以考虑;如果不是这样,还是暂时省省罢。
soccer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l 15th, 2012, 20:33   只看该作者   #3
soccer
Senior Member
级别:29 | 在线时长:987小时 | 升级还需:33小时级别:29 | 在线时长:987小时 | 升级还需:33小时级别:29 | 在线时长:987小时 | 升级还需:33小时级别:29 | 在线时长:987小时 | 升级还需:33小时级别:29 | 在线时长:987小时 | 升级还需:33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307
声望: 300033
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socc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十七:穷人的发烧路【2005-12-23 16:10发表】

  这世界上,大约还是穷人占大多数,笔者也是其中的一员,虽然还不算是特别的穷。买不起豪华的器材,是不是穷人就不能玩好摄影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摄影已经有了两百年的历史,“真实”地记录了这个世界的发展里程,也流传下来许多经典的摄影作品。就器材水平而言,几十年前甚至更早的器材是无法与今天相提并论的,哪怕是今天许多入门级的器材,在绝大多数的指标上也远远超过了当年的顶级装备,显然,作品是否经典与器材没有多大的关系。

  作为穷人中的一员,笔者也经常考虑一个问题:如何用廉价的器材拍出质量较高的照片?其中有些杂乱的心得,简单整理一下与大家分享。

  脸皮问题。器材就象是唱戏的行头,太寒酸了还真有点无脸见人。好在器材最终是为照片服务的,对自己的水平尚有点信心,加上在其它一些领域也取得过一点说得过去的成绩,脸皮自然就厚了许多,各种场合倒也应付自如。

  评价一种器材,或者某种事情,常见的有两种方式,即“成绩评价”与“名次评价”。象去年的刘翔,一举在奥运会上拿下了110M栏的金牌,一时成为世人瞩目的明星;其实他的成绩呢?也就是比后面的几位快了那么一点点。用普通人的标准去衡量,站在决赛跑道上的8位选手绝对都是顶尖的高手,但人们最终却只记住了第一名。还有一个相反的例子,84年奥运会的时候,我们的另一位高手朱建华只得了跳高第三名,虽然他前面还破过3次世界纪录,但因为没拿到冠军,所以突然变得一钱不值,愤怒的观众甚至差一点砸了他们家的电视。

  如果用“名次”去评价器材,除了最好的那一种之外,其它的都是“垃圾”;如果用“成绩”去评价,“垃圾”里边其实还是有许多“金子”的。比如服装,名牌固然好,其实一般的牌子也差不到哪里去。如果不考虑脸皮的问题,任何器材都是拿得出手的。

  心态问题。许多摄影人,水平未见得有多高,但心却是高得离谱,“不鸣则罢,一鸣惊人”的想法大约也不是个别的现象。为了一鸣惊人,在自身水平难以提高的情况下,只能求助于器材的升级。其实,一些极端的器材,象鱼眼、大炮、120画幅,乃至1.0光圈的镜头,能变出的花样实在是很有限的。鱼眼只适用于特殊的题材,除了视觉的冲击之外,并不怎么讨好,相对于海阔天空的选择空间,这样的题材不拍也罢;焦距超过中焦之后,对透视和虚化的影响已不再明显,大炮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动手,只要设法更近一点,完全可以使用短一点的镜头;在胶片时代,120的片子的确更细腻一些,但在数码机器上,120的镜头实在“喂不饱”2000W的象素(刚看了一款新120数码机器的样片,1:1的画面明显不够清晰);1.0的镜头比1.8的镜头有更强的虚化和弱光能力,其实完全可以用更长的焦距或更慢一点的速度“补”过来,只要不是极端的场合,基本没有优势,但价钱却太有“优势”了。

  升级的诱惑。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早已成为历史,衣服不再是穿破才淘汰,相机也不是用坏了才会换新。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器材,想不升级还真得需要非凡的“定力”才能保持住。大家也许有了许多升级器材的切身体会,出手之前的期待和到手之后的感觉往往不是一码事儿,从期望到失望的过程也许就在拿到器材的那一瞬间。可惜人的记性都不那么好,在下一次诱惑来临的时候,以前的事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其实,少升级就是省钱,努力榨干器材的最后一滴油水,就是最大程度的省钱。如果考虑到国货的尴尬,少升级还是很好的爱国行动呢。

  题材问题。“黄金周”的出现,带来了旅游的热潮,每到此时,有限的那几个景点就成了人的海洋,除了“大人看脑袋、小孩看屁股”之外,几乎什么也看不到。摄影题材的选择也有类似的问题,要拍风光,只能到西藏或坝上;要拍人物,得专门去下乡;要么就拍小得看不见的昆虫或者远得够不着的飞鸟。总之,都是一些花钱的买卖。

  如果是穷人,在身边的人、物、景那里同样可以找到摄影的“感觉”。人跟人只是模样不同而已,物跟物也只是品种的区别;至于景,郊区的景色未必就比那些知名的地方差多少。只要不是追求极端,摄影的题材比比皆是。没有微距拍昆虫,可以拿花花草草练练手;没有大炮拍飞鸟,用普通的镜头拍拍身边的鸽子、麻雀也不错。只要片子感觉好,内容不必局限在一些特定的对象上。

  我们也想过上跟富人一样的好日子,但我们穷。因为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我们必须更努力,这也几乎是唯一能追赶上富人的办法。如果是又馋、又懒、又没钱没本事,干脆什么美梦都不要做。

  廉价的器材不是拍不出好片子,只是要付出除了钱之外更高的一些代价。因为钱少,只能通过其它的措施来“弥补”,这应该是很简单的道理,不必再罗嗦。要拍好片子,办法当然多多,基本都是一些扬长避短的招数。厚着脸皮列出自己的一点心得,权当抛砖引玉。先说虚的-----

  勤学苦练。“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伟大领袖当然伟大,张嘴就是真理,而且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论坛上关于人头与牛头、狗头的问题已经说过了许多,不必重复。总之,多学一些真正的本事,比在论坛上吵来吵去有意义得多。与其在一些盲目的“实践”中摸索所谓的规律,还不如多学习一点别人的知识。你在迷惑中的问题,往往早已有了现成的答案,只是自己还不知道而已。多看看别人的作品,多从中悟出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也有助于水平的快速提高。

  在金庸小说里的武林高手,信手拈来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致命的武器,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无道理。同样的器材,在不同人手中的表现会有天壤之别,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无论如何,脑袋是最重要的因素,艺高也不压人嘛。

  提高鉴赏力。鉴赏力可归类于技术问题,却又不完全是,所以拿出来单独说两句。许多人可以拍出来感光准确、画面清晰的片子,但看起来却总是差那么一点的味道,就象有的厨师,什么工夫都会,可就是做出来的菜不好吃,这大约就是鉴赏力的问题。北京有一块很著名的招牌“谭家菜”,发源于一家姓谭的大户人家,其创始人却是一位什么菜都不会做的甩手大爷。别看人家不会做,但是却会吃,能品出其中的味道,专门顾来的厨子都是他用来实现自己创意的工具。可见,鉴赏与实现是完全不同的技术问题。没有出色的鉴赏力,不可能造就高质量的作品。如果能找到作品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却经常是很简单的。

  不追求极端。无论是极度夸张的鱼眼,还是极度虚化的长焦,都需要花费不一般的金钱,得到的效果也只能是偶尔为之,不能作为日常的题材。如此费钱却未必讨好的事情,不拍也罢。

  内容取胜。如果画面引人入胜,观众的注意力自然被吸引到内容上来,而忽略对质量的挑剔;如果没有吸引人的内容,自然注意力会分散到挑剔质量上。一张报纸,如果头版头条的内容做好了,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多半。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时候,世界主流的媒体被发生在伊拉克的战事所吸引,当时就有评论指出,“中国在抓紧时间审判政治犯”。那是中国的人权等政治问题经常成为国外关注的焦点,但在战争期间,因为还有更“重要”的新闻,所以大家也都无暇顾及了,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摄影内容的选择。

  资源共享。不知道国人到底是穷还是富,贪大求全的现象比比皆是,中国一个城市的CT机数量能顶得上人家一个英国的总和。摄影器材有许多,但常用的也就那么几种。如果有几个志同道合、能爱护器材的好友联合起来,集资买一点平时不常用的器材,也许是个不错的办法。以前许多照相馆里可以租到相机,对于一些穷学生之类的消费者是一种挺实惠的选择,现在大约都富裕了,一直没再看到哪里还有这样的业务。

  说完了虚的,再来点儿实的-----

  离得更近一点。好象有句名言:如果拍得不够好,说明你离得不够近。这话还是有相当道理的。当焦距超过中焦之后,透视的变化就不再明显,虚背景虚化的能力也足以令人满意,这时长焦唯一的好处大约就是把被摄对象拉得更近一点了。与其抗着笨重、昂贵的器材去打鸟,还不如想办法更接近一点。要真正拍好野生动物,除了代价不菲的器材,还需要足够的时间、耐心和技巧,这大约不是一般人能同时具备的。对于一般的爱好者,拿身边的鸽子、麻雀过过瘾也就可以了。

  多拍特写。在电视节目中,近景甚至特写镜头居多,难得见到电影中那样千军万马的“大”场面。电视与电影在表现手法的不同,是与电视屏幕小、清晰度低有直接关系的。认识到电视的劣势之后,大家选择了适合电视的镜头表现方式,同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一点同样值得“穷人”借鉴。

  善待逆光。再好的镜头,也经不起逆光的折腾;强烈的逆光,无论是胶片还是数码,要兼而顾之强、弱两端都非常吃力。通过选择合适的光线,将光比控制在比较理想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保证较好的效果。

  适当的小附件。一个最次的三角架也好过最好的铁手功。如果没有大光圈的镜头,没有良好高ISO效果的相机,用低一点的速度同样可以达到要求的效果。一只几百元的闪光灯也将在光线不足的时候发挥巨大的作用。灯头应该能转动,光线应有较高的强度,反射或离机的闪光,要比从机身上方的直射光有更出色的效果。

  保持器材最佳状态。一个满是污渍的牛头不会比一个清爽的狗头有更好表现,状态最佳的机器才能拍出质量最高的照片。如果机器有跑焦、测光不准等毛病,应该尽快治好,而不是带病工作。

  收缩光圈。牛头在最大光圈的时候往往也不会有多好,狗头在最佳光圈上也会有不错的表现。

  用好标头。比起各种的变焦镜头,标头是最物美价廉的东西了。买不起昂贵的变焦头,玩一玩标头也不错。在APS的机器上,50mm的标头对应相当于75~80mm的大光圈中焦,拍一些人像类的题材应该是很好的选择。

  用好光线。一日三时、一年四季的光线都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没有合适的光线,再好的器材也白搭。自己多辛苦一点,把握最佳时机,完全可以拍出来更好的片子。某一天看到过央视的一个节目,拍长城最好的居然是一位当地的农民,器材显然不会有多么高档,但花的时间是一般人所无法比拟的,他的成功也说明了许多问题。

  适度的PS。PS的好处太多了,绝对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利器。平时拍照片比较多,许多新闻性的照片因为种种原因,总有一些欠缺的地方,如果不是PS,还真的难以交差。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失望:原来都是些小儿科的招数嘛!是的,笔者也没有更玄妙的技巧。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招数,能用好的话应付一般的情况应该是够用了。

  器材固然有优劣之分但只有在构图、光线、时机等等问题完全到位的时候,才会有比较的可能。而这些要素一旦完全具备,无论器材优劣,其实你已经完成了一件很成功的作品。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十八:国产器材的困境和前景【2005-12-24 17:50发表】

  国货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一个个败下阵来并走向沦落。据说凤凰还在给别人代工做镜头,至于海鸥在做什么就不知道了。

  笔者曾经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过一家类似的民族企业,颇有感触。这也是一家光学设备厂商,不过是电子光学――生产电子显微镜,跟海鸥一样,也是上海的企业。80年代初的时候,他们利用完全自主的技术和国产元器件开发成功了当时算得上比较先进的产品,并占据了相当规模的国内市场,后续开发的系列化产品也着实赚了一笔,一度相当红火。好日子总是短暂的,90年代之后,随着国内用户的逐渐富裕,国外产品的入侵,价格低廉但质量总是比进口货差一些的这些国货,再也难以得到用户的青睐,就象做相机的“两只鸟”一样,慢慢地走向了衰败。几年前,去上海看看这家厂子,基本已是人去楼空。期间,他们也曾通过合资、改制等国企常用的招数,试图东山再起,但最终都没有成功。

  话分两头说。国人的消费心理很有意思,别看买一件东西不容易,甚至得好几年节衣缩食,但“要买就买最好的”。越是贵重的东西,越是如此。对个人用户,东西便宜了会“丢人”;对单位用户,反正钱是国家的,不花白不花!这样的后果很简单:国货哪怕只比进口的差那么一点,也会因此而被打入冷宫;甚至因为人们对进口货普遍的迷信,更好的国货有时也会遭遇冷眼。

  再说厂家。国内的众多没落的厂商,除了用户的因素之外,自身的不争气是更重要的原因。日子难过的时候,使劲地怨天尤人;日子哪天突然好过了,不是借机会改良自己的技术和产品,而往往是“萝卜快了不洗泥”,拼命地偷工减料,“捞一把再说”!当年国内有近百家的彩电企业,到今天已经所剩无几;今天红红火火的汽车生产厂家,也难保不重蹈彩电企业的复辙。

  就上面所说的那家上海企业来讲,也是怪可怜的。他们的产品源于仿造。在一种产品的技术基本成熟、配套器件能保证供应的时代,基本是可行的,他们也因此取得了成功。但是,这样的模式存在着相当的风险:自己不掌握前沿的技术,说得难听一点就是“虽然会造相机,但未必会设计”,加上国内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同样的图纸但造不出同样质量的机器,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产品永远不可能超越他人的水平。在新一次技术革命来临之前,大家都是同一代的技术,差距还不算明显,一旦发生革命,因为短时间内无法仿制出新一代产品,很可能就遭受灭顶之灾。这个厂家就是在产品的技术从模拟电路向数字、乃至电脑化过渡的时候开始没落的,海鸥和凤凰的历史也相似,从全自动相机的诞生,他们就开始走上了漫无尽头的下坡路。

  如果仔细地看一下他们简陋的生产条件,也许你不会相信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居然还能早出如此“高级”的产品!从这一点上看,这些厂家的没落倒也在情理之中:他们曾经以惊人的方式创造了奇迹,只是这些奇迹没有再三地延续,到今天终于回归“正常”了而已。

  如果说国内的厂家最怕什么,个人认为他们最怕的就是“革命”。辛辛苦苦创下了一摊家业,悠忽之间,一切又重新洗牌。一次创业成功还有些侥幸的成份,连续成功就比较困难了。

  乐凯的情况与海鸥、凤凰略有不同。相机基本是一次性的投资,而胶片则是常年累月都需要的消耗品,从民族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后者显然更重要一些。这就像汽车可以进口,但汽油必须得自己生产的道理一样。在这一点上,国家还是明智的,因此对乐凯给予了相当程度的扶持,这才使得这块招牌得意生存下来。

  今天的乐凯,谈不上是成功,也谈不上已经失败,大约算是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早期,进口货相对非常昂贵的时候,乐凯的彩色胶片实在是不争气,明明是感光正确的底片,颗粒巨大且不说,甚至连颜色都几乎看不出来,真不知道这样的胶卷该算彩色还是黑白;大约90年代中期,等他们的胶卷终于有了质的飞跃、完全可以与柯达、富士一决高下的时候,众多的用户早已被进口货洗了脑、被老乐凯伤了心,谁也不再对它有兴趣了。有市场的时候没技术,等有了技术却没了市场。一个好端端的乐凯,就是辉煌不起来。

  乐凯的未来,笔者倒是不怎么悲观。胶片在今天已经江河日下,柯达、富士生产线的关门只是迟早的问题,而那时将给继续留守的乐凯带来新的生机。虽然胶片市场萎缩,柯达、富士难以为继,但对于乐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是有利可图的。接触过乐凯的几位管理人员,得知他们的黑白胶片市场最近“很不错”,就是类似的原因。世界上最后的胶片,也许就是乐凯生产的。今天的乐凯也不只是在生产胶片,他们的相纸、磁卡、精细化工等产品,据说都还是不错的。

  至于海鸥、凤凰们,前景就不那么乐观了。在日子最好过的时候,也只是做好了照着葫芦画葫芦的事情,完全没有储备下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和人才。即便是有那么几个老师傅,在全新的数码时代也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中国的企业最缺的不是资金,而是人才,尤其是跨专业的人才。原来的相机属于机械行当,现在却成了IT产业,相信无论是海鸥或凤凰都不会有这样的人才储备。

  那么,国货是不是就没有希望了呢?答案却是否定的。应该是有希望,而且希望非常大!

  在“中国制造”充斥着世界每个角落的时代,谁也不会否认更进一步的可能。相机跟飞机毕竟不是一回事,真的下了决心肯定能造好。国人其实是很聪明的,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到、做不好。老外也没那么“可怕”,笔者也曾经在某技术领域取得过超越老外的发明,只是现在已不做技术了。我们没做好,不是因为自己不聪明,而是因为心态太浮燥,一些政策、体制性的问题制约了自身的发展。不过,现在这些事情在慢慢好起来,所以有理由保持乐观。象神舟飞船、龙芯CPU、华为交换机等,这都不是一般的国家能做出来的东西。我们不但能做相机,而且能做得更好。

  相机正在发生数码化的革命,是一个正在重新洗牌、且相对“混乱”的时期,应该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个人预言,新一代的中国相机或许就会在几年之内诞生,并很快成长。制造相机的企业不会是海鸥或凤凰,而是象联想之类的IT企业。Cypress的CMOS已经推出,其它的问题都不再成为制约因素。限于篇幅及时间,不再过于展开,各位不妨拭目以待。

  关于国货,还有一个真诚的愿望:等到新生的那一天,各位能以宽容的心态,给予更多的呵护而不是苛刻的指责。韩国的汽车、电子等产品已经大大地走在了国货的前面,实在让国人汗颜不止。他们在几十年之前基本上都是一些“农民”,但很快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功,除了厂家的努力,大约还得归功于国民的支持。尤其是后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人家的孩子再好,毕竟是人家的。我们跟尼康、佳能多么多么的亲,人家跟咱亲么?

  《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十九:索尼“质量门”事件杂评【2005-12-27 10:50发表】

  时近年底,索尼的6款相机不合格事件一时间闹得沸沸洋洋。微观上讲,这只是一起普通的相机质量事故;宏观上看,却是远远超出了相机、乃至一件普通产品的范畴。问题的核心,与其说是质量问题,倒不如看成是一次公关事故。索尼一开始大约是没把杭州方面放在眼里的,但随着事态的发展,才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知道自己其实应该是“乖”一点的,可惜为时已晚。

  近些年,发生过许多形形色色的关于质量的事件,记忆中以下面的几件比较有代表性。

  南京娃哈哈事件。很多年之前,杭州的娃哈哈还远没有今天红火,在质检部门对南京市场的一次抽检中,所有娃哈哈乳酸奶均严重不达标,消息传出,娃哈哈遭遇了空前的退货危机。判定的依据,好象是其中的奶含量大大低于标准的要求,而问题的来源,却是质检部门采用了酸奶、而不是乳酸奶的标准。双方在当时各执一辞,娃哈哈在吃了大亏之后好象也就不了了之。

  色带事件。也是比较早的事情了,某次对市场上的几种打印机色带产品抽查,发现全部不合格。消息公布后,引起了生产厂家的强烈反弹。因为,“按照采用的标准,市场上所有的产品都不可能合格”。

  东芝笔记本事件。事情涉及到一些技术问题,话扯得略微远一点。在90年代初的时候,微软和IBM公司联合开发了“下一代的操作系统”OS/2。两家的合作最终是分道扬镳,微软利用系统的核心,加上当时已经成熟的Windows3.1界面,开发出了WindowsNT(以后发展为Win2000和WinXP),而OS/2则由IBM一家最终完成并用于IBM的服务器产品上。现在OS/2已经基本被淘汰,只是偶尔在一些涉及文件格式的地方,还能看到OS/2的影子,比如在PS中保存BMP格式的图片时,会出现一个带有OS/2选项的提示。

  东芝事件发生在世纪之交,但起因却是10年前的OS/2开发。在开发OS/2的软盘驱动程序时,技术人员发现,由于当时大量使用的软盘控制器普遍采用的一块NEC的芯片有暇疵,在理论上,当多个任务同时处理软盘的最后一个扇区的最后一个字节的时候,会出现数据丢失。其实,在实际应用当中,就象中国足球队的出线一样,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根本不可能发生;相对于软盘损坏等造成的后果,这样的问题也确实不值一提。

  许多厂家在后来的产品中都更换了这块NEC的芯片,唯独东芝,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却一直坚持了下来,并最终酿成了后来的惨祸。当美国有人开始以芯片暇疵问题向东芝发难时,就象这次索尼的表现一样,东芝一开始也不以为然,并向用户解释这样的概率是如何的微乎其微,以至根本不可能发生,但没料到事情竟越闹越大,在美国的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势。等美国的联邦法院做出裁决,要求必须赔偿的时候,东芝这才慌了神,但为时已晚。最终的结果是,东芝被迫大放血,向美国的50万用户支付了总金额高达10.5亿美元的庭外和解赔偿。

  东芝笔记本事件是当年IT界的一大新闻,各种评论铺天盖地,但普遍忽略了其中的主角:IBM!以笔者观察,事件真正的幕后“主持”就是IMB。原因很简单:1.暇疵问题,除了IBM的技术人员之外,没有几个人知道,对于普通用户,也没人会明白;2.IBM也造笔记本,虽然它的台式机是公认的标准,但在笔记本领域,当时的老大却是东芝;3.IBM虽然知道暇疵的问题,但一直引而不发, “忍”到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时机才突然出手,并立刻置对手于死地。这是最“聪明”的地方,也是最“阴”的一招。

  也许有人对此分析不以为然,其实,笔者也没有什么内幕消息,更多的凭一种直觉。今天的中关村市场上已经基本看不到东芝的笔记本了,一代霸主就此淡出江湖,这或许就是最好的旁证。而导致这一切的,竟是那一块不值几个钱的小小芯片。当然,更重要的,是IBM在幕后的推波助澜。

  质量问题,在许多时候更多的是一种借口,而不是事件本身。娃哈哈的问题,是用错了标准,甚至有故意用错的嫌疑;“色带”的问题则是出在标准本身,不知道是谁订了那么一个莫名其妙的标准,完全脱离了市场的实际;而东芝的笔记本事件则是一起“完美的策划”,完全与质量无关。对于厂商而言,质量问题就象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甚至以想象不到的方式发生”。

  标准的问题,完全可以写成厚厚的一本书。一个良好的标准,应该是“合理的”,而绝不应该是“严格的”。很多时候,严格的标准只是让我们付出了更高的代价,却被没有给生活品质带来与此相对应的更高的质量,这实在是有违初衷的。一项标准中未列出的项目,很可能使得整个质量体系完全崩溃,象夏天的苏旦红事件就是这样。

  以“质量问题”为借口,美国政府帮助了自己的企业。可惜,索尼的机器再差,还是没有国货取而代之,这恐怕是“质量门”事件的小小遗憾了。

  倒下的虽然只是一个索尼,但也同时给更多的厂商敲响了警钟。这有点象是打击卖淫嫖娼:我定了制度,可以不去抓你,但也可以随时抓。某种程度上,这对于普通的用户是一种不错的保护性措施:虽然我不懂,但你也不能胡来。

  如果与佳能相机的跑焦对比起来,索尼倒是有些“冤枉”了。自动白平衡本身就没有可靠的理论基础,边角暗一点PS一下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佳能不一样:没有了清晰的焦点,便没有了一切!在这一点上,佳能显然比索尼“贼”得多,至少,它的运气好了许多。

  DC相机的CCD普遍较小,大变焦镜头的体积可以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动辄8倍10倍甚至更大的变焦比,究竟效果如何,还真的有点玄。别说是800W的指标,能有200W的实力也算不错了。事件的发生也给一些不怎么明白的普通用户提了一个醒:所谓名牌产品、最新技术,其实也不是那么厚道。

  升级,对于用户可能只是锦上添花的选择,但对于厂商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如果一台相机好到能用一辈子,相机还没坏呢,厂商早就死掉了。所以,频频推出升级产品也是无奈的选择。在升级的问题上,微软至少还能给出一个“合适的理由”,而手机、相机的厂家基本就是纯粹在玩数字游戏了。形象、口碑固然重要,但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事情。

  事件本身,还说明了一个问题:政府的权威是不能挑战的。如果说有什么例外的话,Intel通过美国政府的力量,把中国的加密无线局域网标准废掉大约是其中之一。只是,美国政府能做到的,日本政府未必做得到,尤其是在中日关系进入冰期的今天。

  “质量门”事件现在还不是曲终人散的时候,也许又是新一出的“不了了之”。
soccer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共 3 位会员
感谢 soccer 发表的文章:
Abo (Jul 20th, 2012), bugu (Jul 18th, 2012), vwgolf (Jul 15th, 2012)
旧 Jul 16th, 2012, 12:14   只看该作者   #4
-GoGoGo-
流狼.土狼屯
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
 
-GoGoG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Jun 2005
住址: 土狼屯
帖子: 27,020
积分:26
精华:12
声望: 21685773
-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发送 MSN 消息给 -GoGoGo-
默认

谈的有点长, 先MARK一下, 计划在未来五年之内攻读完全文

[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流狼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帅哥 -GoGoGo-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l 17th, 2012, 17:41   只看该作者   #5
qqcpu
Senior Member
级别:5 | 在线时长:57小时 | 升级还需:3小时
 
qqcpu 的头像
 
注册日期: May 2012
帖子: 107
声望: 0
qqcpu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Thumbs up

花了个把小时,终于看完了。对其观点非常认同,虽然目前来说电子取景还赶不上单反,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或许哪天单反终将被淘汰,也使我前段时间购机时纠结于要不要上全幅最终没舍得多花一倍银子而上了D7000感到一丝欣慰。呵呵,或许全画幅单反未必是将来的发展方向,谁知道呢?
qqcpu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l 18th, 2012, 10:13   只看该作者   #6
-GoGoGo-
流狼.土狼屯
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
 
-GoGoG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Jun 2005
住址: 土狼屯
帖子: 27,020
积分:26
精华:12
声望: 21685773
-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发送 MSN 消息给 -GoGoGo-
默认

引用:
作者: qqcpu 查看帖子
呵呵,或许全画幅单反未必是将来的发展方向,谁知道呢?
全幅单反铁板钉钉的不是将来的发展方向, make my words!
帅哥 -GoGoGo-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l 18th, 2012, 11:41   只看该作者   #7
qqcpu
Senior Member
级别:5 | 在线时长:57小时 | 升级还需:3小时
 
qqcpu 的头像
 
注册日期: May 2012
帖子: 107
声望: 0
qqcpu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光场相机还没有公布,我相信这种先拍照后对焦的光场相机才是照相机发展的未来,尽管现在还不成熟。没听说过或不太了解的请看http://www.lytro.com或者Youtube上的宣传视频http://www.youtube.com/watch?v=wRQcCVY5wIo.

此帖于 Jul 18th, 2012 11:45 被 qqcpu 编辑。 原因: 补充内容
qqcpu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发表新主题 回复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发表回复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启用 B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所有时间均为格林尼治时间 -4。现在的时间是 13:58

请尊重文章原创者,转帖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凡是本站用户自行发布的任何信息,皆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华枫网站不确保各类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也不承担由此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以及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4 Chinas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