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枫论坛 > ◆生活板块◆ > 生活百事



发表新主题 回复
 
只看楼主 主题工具
旧 Apr 25th, 2008, 18:14     #1
f2a
Senior Member
级别:40 | 在线时长:1819小时 | 升级还需:26小时级别:40 | 在线时长:1819小时 | 升级还需:26小时级别:40 | 在线时长:1819小时 | 升级还需:26小时级别:40 | 在线时长:1819小时 | 升级还需:26小时
 
f2a 的头像
 
注册日期: Aug 2006
帖子: 2,388
积分:21
精华:6
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王千源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走上不归路 (转载)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041802635.html

《MY CHINA, MY TIBET——Caught in the Middle, Called a Traitor》
Grace Wang Sunday, April 20, 2008; Page B01

“我学意大利语,法语和德语。而在这个我似乎无法再回到中国的夏天,我计划把这段时间用来学习阿拉伯语。我的目标是:在我30岁的时候,除了汉语和英语,再掌握10门语言。 ”
评:这个部分表明了这个姑娘是个很爱学习,并且抱有很好意愿的学生。读者会表示同情,有的可能还会肃然起敬。    

“我如此(饥渴地学习外语),因为我相信语言是通向理解的桥梁。拿中国和西藏来说吧。如果更多的中国人学习藏语,而更多的西藏人学习中国的更多事情,我相信,我们这两个民族(peoples)能够更深地彼此理解;而现在我们之间的危机,我们也能够和平地克服。 ”

评:这一段实际上强化了读者这样的一种感觉:中国与西藏是两个民族、社群、文化,语言都是不同的不怎么相互交流来往。中国人对西藏人很无知。西藏人也对中国人很无知,比如说不会汉语。这里要问,其一,中国的概念是什么?她不采用中国人爱采用的“多民族”的政治性的中国概念(56个民族),或者采用“汉藏”关系这种基于民族的叙述方式,而是谈“中国”与“西藏”的关系,把中国称为一个单一的、独立于西藏之外的民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当我试图在中国的和支持西藏的校园游行者之间调停的时候,站在中间立场的我被中国人抓住、诽谤和恐吓。游行结束之后,这种恐吓仍然在网络上继续着,而且我开始收到恐吓电话。然后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我在中国的父母也被威胁,不得不躲藏起来。我在自己的祖国成为了“不受欢迎的人”。 ”

“这是一段令人恐惧不安的经历。不过我决定,即使冒着威胁和辱骂,也把它说出来。如果我保持沉默,也许同样的事情将来什么时候会发生在另外一个人身上。 ”

评:这一段是在抢占道德高地。这个叙述非常容易引起西方读者同情:她是代表言论自由这种价值的;而且她的立场恐怕要接近许多不少西方读者的立场,这让西方读者想到,在中国,王也是代表真理的少数一部分人;只不过由于同胞的恐吓和压制,不得发表自己的言论与意见。不是我们西方听不见这种声音,而是这种声音被压制了。那么好了,你现在到了美国还不能说话么?你可以随便发表意见,把真相说出来!

“下面是我的故事。     
当去年八月我第一次来到杜克大学的时候,我曾担心我不会喜欢这里。杜兰姆,杜克所在的地方,只是北卡州的一个小城, 而我来自有430万人口的大城市青岛。但是最终我适应了,而且现在我深深地爱上了这里。这里的人们来自世界各地,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环境。圣诞假期时,所有的美国学生都回家了,但是对中国学生来说回家的旅费太贵了。因为宿舍和食堂都关门了,我在校外租房子住了三个多星期,和四个西藏同学一起。虽然我们来自同一个国家,可是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亲眼见过一个西藏人,更别提和他们交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每天一起做饭,一起吃饭,一起玩牌和下棋。当然,我们也讨论我们在中国的两端长大所经历的不同的生活。这种交流开阔了我的眼界。”   

我一直认为雪域高原是个浪漫的地方,很久以来都对西藏怀有好奇和向往,不过我从来没有去过那里。现在我了解了西藏人怀有一种和我们不同的世界观。我的西藏同学们是信仰坚定的佛教徒,他们的信仰启发了我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就像所有的中国人被教育而成为的一样,我曾经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不过我现在看到了更多的东西,看到了生命还有灵性上的一面。 ”

评:这一段是一个关键。它是全文的一个关键铺垫。这里试图解释
a) 她思想转变的过程;
b) 比起其他“无知的”中国人而言,她在这个问题上的发言权。
她这里描述的西藏完全符合西方想象的浪漫化的、香格里拉式西藏的原型:神秘的、浪漫的、宗教的、超脱的;这里没有涉及任何西藏历史、社会、现行政策、现实挑战(如发展与扶贫)。西方人对西藏的看法是很片面的,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强调宗教神秘之类的因素,而不谈经济社会发展等现实挑战与机遇。王的描述加深了这一成见。另外一方面,王称所有的中国人都被教育为(或者要求成为)“materialism“,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指控。这给人的感觉一是中国没有宗教自由;二是中国完全是一个物质的、世俗的社会。(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基督徒、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信仰程度不同的佛教徒)此外,王可能指的是唯物主义,采用了materialism这个词,但这个词在英文的含义有所不同;它有负面意味的,意指人是追求利益的,没有精神价值追求的。

这个叙述很有力,对于读者来说,一个来自世俗的、庸俗的、现代的、粗糙的、专制的、从来缺乏精神自由的社会的人,被来自西藏这样有崇高精神追求的社会的人感化了、升华了,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意义。这简直是一种恶的力量被善的力量克服了。这种叙述对美国读者而言,可能有强烈共鸣。(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宗教情绪最浓的国家之一,信教人为大多数;对于普通美国人而言,“世俗”几乎是一个坏的字眼)

几句话,王就用个人经历构造了我们前面所说的西方人想象的“西藏”与“中国”的两元对立。    

“在三周里我们谈了很多,当然我们交谈时都是用的中文。在好一些的中学里藏文都不是教学的语言,藏语现在已经是一种濒危的语言,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西藏人必须接受汉语教育来在我们的极端资本主义化的文化中胜出。这让我感到很难过,让我产生了愿望去学习他们的语言,既然他们已经学习了我们的。 ”

评:这里有非常多的事实断言。比方说,藏语是不是一种濒临的语言?我想任何谨慎的学者都会认为这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个人经历,似乎只有西藏流亡政府和藏独运动的人才会大胆做此断言。中国有许多的少数民族;其复杂性远超出西方的想象;除国家认任的外,还有许多汉民族下面的“子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如粤语、吴语、闽南语之类,这些语言几乎没有任何文化政策进行保护,但不是照样被保存了么?这些语言濒临灭绝了么?

另外,西藏人学习汉语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粤语学生还要学习普通话,在高考的语文考试中回答各种复杂的普通话发音题目;中国人还要学习英语才能在全球化中胜出;这是一个更广泛的全球化与竞争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更不是简单的人权问题,不能简单地政治化。严肃的观察者都会意识到,需要对它们进行谨慎地探讨。正因为问题的复杂性与政治性,在并不了解中国、成见很深的外国人面前谈论它们时,要尤其的谨慎。

但争论都是次要的,我们看王千源选择了什么样的观点,这些观点是不是全面的?还是偏颇的?她为什么片面地选择这些观点,而不探讨问题的全部?为什么这些观点刚好与西方的简单化的想象完全一致?我认为王很大程度地加深了西方
对西藏的一些既成偏见。在这样的公共媒体上发表这种意见,是不负责任的。 

“4月9日傍晚发生的事情让我想起了这些回忆。当我走在从餐厅去图书馆学习的路上时,我看到了广场上举着西藏旗和中国国旗的对峙的人们。在此之前我没有听说有关游行的任何事,所以我感到好奇,想去看个究竟。在两群人之中都有我认识的人,我在人群之间穿行,询问我的朋友们的看法。两群人站得泾渭分明,互相完全不交谈,我感觉这样很愚蠢。根据我的经验,这种局面经常是由语言障碍造成的,因为很多在这里的中国人是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他们都对自己的英语能力没有自信。”

“我认为我应该试图让两群人走到一起,开始一些交谈。让每个人能够用更宽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这也是老子、孙子和孔子教导我们的。我的父亲也曾经教育过我,观点分歧没有什么可怕的。不幸的是,现在的中国人里面有一种被广泛接受的看法:批判性思考和不同政见总是会造成问题,所以每个人应该保持沉默,营造和谐。 ”

评:这里,王首先把自己放在一个超越双方争论的制高点。加上前面的铺垫,人们认为,大多数中国人和王一样不了解西藏,而王通过其个人机遇了解了西藏,所以她是掌握真相的少数人,所以她是清醒的;加上她的理性,使她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调解人。这又让读者肃然起敬了,而且对王为什么能成为一个如此不同的中国人有了初步理解。

王又描绘了某种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图景:缺乏理性、缺乏宽容、不容异见,这再次迎合了西方人既定的负面想象。当然了,王不属于这群人中的一个,她是少数的清醒人。

王另外做了一个评价,说中国人都是理工科的,英语不好。同时表明她自己的英语水平比较高,所以能承担这个角色。我们看到,她反复的贬损她人,抬高自己,这种优越性是很明显的)。毫无疑问,这句话又会激怒很多人。
  
“很多事情都是由我在支持西藏活动的组织者后背上书写标语“解放西藏”引出来的,那位组织者是一个我认识的美国人。事实上我这么做仅仅是出于他要求我这样做,并且以我帮他写了之后,他才会和中国游行者对话为交换条件的。我怎么也想不到中国人会如何抓住这件清白无辜的事情作为把柄。双方的组织者确实一度进行了沟通的尝试,但是并不是很成功。 ”
评:这个事情当然是很严重的,第一,既然她声称理解时下中国青年的倾向与特征,那么为什么会对旁人对她做法的反映“怎么也想不到”呢?全然不可信;得二,这个抗议的美国人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否是合理?这是不是一种带有冒犯性的挑衅?我们看,王想出来做“中立的调停人”,他意识到王的这种“身份”,而且王是中国人的事实,却提出这种要求,我看是有恶劣的挑衅色彩的。我们换位思考一下,现在中国人和藏独人士对话了;现在有一个藏人走出来说要挑停。支持中国的示威者对他/她说,你首先给我们写我们的标语“一个中国”,否则不和你谈。反过来看,这个藏人及其示威群体会有什么样的看法?会不会把它解释为一种挑衅?如果藏人接受了这一要求,会不会在他们的群体里造成反弹?所以,第三,王千源为什么要接受对方提出的无理的、带有冒犯性的要求?这是不是代表了某种倾向?我想这里是有原则性的问题。在中国示威群体看来,王这样的做法使之丧失了“调停人”身份的合法性。这种反弹我觉得是很正常的。

其实这些都是常识。王这么聪明的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会对此“怎么都想不到”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她在淡化这个事情,把它轻描淡写地带过。而且不光是淡化,还是在狡辩。

“中国游行者们认为,作为中国人,我应该站在他们的一边。支持西藏游行者们大部分是美国人,他们并不真正了解问题的复杂性。事实上,双方都是闭目塞听的,每一方都拒绝考虑另一方的立场。我觉得我能够帮助大家,试图把一场吼叫的比赛变成一场意见的交流。这就是为什么我要站到中间,力劝双方心平气和、相互尊重地走到一起。我相信大家有更多共通的地方。求大同,存小异。

评:这个描述的客观结果是把中国的示威者对问题的了解程度下降到和支持西藏的美国人一个水平:双方都很无知,都不了解问题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则继续把自己描绘一个超越双方的调停人角色。
    
“然而中国游行者们——可能有100人或更多,远大于藏@独游行者的数量——变得越来越意气用事、大喊大叫,不让另一方说话。他们步步紧逼,推挤得对方——只有一打人的藏@独游行者群体——抵在了杜克大教堂的门上,高喊着“骗子,骗子,骗子!”这让我感到很难过。这太盛气凌人了,所有的中国人都该知道这句谚语的:君子动口,不
动手。 ”

评:她这个描述离事实如何,只能由参加过扎个事件的目击者来评价了。她的情感当然是支持藏独游行者的,觉得他们是“弱者”。可是事实上,在西方不少国家,包括美国,支持西藏独立的示威者一度人数远超于支持中国的,呈一边倒之势;在示威活动中(如火炬接力),也不乏暴力冲突。她是否有种同情心呢?很难说。但她是不是应该在叙述这一具体事件时,对此有所铺垫呢?    

“我感到很害怕。但是我相信我是在试图增进双方互相的理解。我在两群人之间来回穿梭,大部分时间都在和中国人用我们的语言交谈。我一直力劝每个人冷静下来,但是看上去只是令他们更愤怒了。一些中国年轻人——我们叫他们“愤青”——开始对着我叫骂。 ”   

很多人不知道,在中国人这一边,也有很多人支持我,说着:“让她说话。”但是他们的声音被少部分丧失冷静者的叫喊声淹没了。 ”
评:继续贬损支持中国的示威者。使用“愤青”这个词尤其表现出一种优越感、高姿态。愤青是盲目的、缺乏理性的。“他们”是愤青,而“我”自然不属于愤青,所以我理性、冷静。这里当然只字不提支持西藏独立的美国人中有多少是愤青。我们在这里也看不到他们使用了什么样的言论,有什么样的行为。
  
“因为我说了些英语,中国这边的一些人指责我,叫我只说汉语。但是美国人不懂得汉语。一些中国人认为不说英语是在体现民族尊严,我认为这样想很奇怪。语言是一种工具,一种用来思考和交流的工具。 ”

评:我觉得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其一,如果在没有外国人的场合中,比如美国人并不在旁听他们对话的时候,她当然应该使用中文;我不知道当时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其二,作为中国人群体,突然在自己阵营里出现了这么样的一个所谓“调停者”,那么当然要去先和她采用自己人的方式去勾通,了解她究竟是什么立场,摸摸她的底。这里使用中文也是正常的需求。总之,我觉得这些想法都很自然。而她对旁人心理的描述是一面的,“不说中文就不能体现民族尊严”,这就把问题简化为民族主义问题了,让读者感到这群人怎么如此的狭隘啊?    

“在游行的最高峰,一群中国人围住我,指着我, 说: “记得XX吗?所有的中国人都想用汽油烧死她,你看上去就正像她那样。” 他们还说我精神有问题,我应该下地狱。他们问我是从哪个地方来的,我是哪所学校毕业的。我告诉了他们。我没有什么好隐藏的。但是然后情形开始感觉起来就像一群愤怒的暴徒快要攻击我了似的。最后,我在警察的陪同下离开了游行。”

评:前面的继续,就不评价了。        

“回到我的宿舍,我登录了DCSSA(杜克华人学生学者联合会)的网站和邮件群,看看人们怎么说。Qian Fangzhou, DCSSA的一名干部,沾沾自喜地说:“我们确实给了他们点颜色看看!” ”

评:我想这个论坛不是内部的,也是准内部的,是中国人群体的内部信息网,用中文在小众传送,指定特定的读者。这很大程度决定了文风和内容。把这样的信息连带作者的姓名都公开了,是否征得了人家的同意?我估计是没有的。这是尊重他人么?是尊重权利么?同时这种引用也是剥夺语境的。“给颜色”是什么颜色?是指终于有中国的声音了,出来示了一下威,还是指打了人?这完全不清楚。结合上下文,读者容易联想,中国人打了人,然后回内部网站发文庆祝,而Qian Fangzhou大概为暴力参与者之一。
    
“我贴了一封公开信,解释我没有支持西藏独立,就像一些人指责我的那样。但是我支持西藏的自由,就像中国的自由一样。所有的人都应该有自由,基本权利受到保护,就像中国政府宣称的一样。我希望这封信能够引发一些实实在在的讨论,但是人们只是更厉害地指责和奚落我而已。”

评:王千源前后的行为已经使其在学生群体内丧失了可信性,或者说,别人基本已给她定性了。她在这篇文章中写则还有特别的意图,如继续使用“自由”这种刺激西方读者兴奋点的词汇,来博取认同、同情、支持。这段叙述也会创造这样一种感觉:其他中国学生对自由并不感兴趣,更倾向于支持专制。这当然迎合了西方读者的一些既有成见。    

“第二天早晨,一股风暴席卷了网络。我的照片被贴在了网上,我的额头上打印着“卖国贼!”的字样。然后我看到了令人惊恐的事情:我父母的身份证号都被贴了出来。我非常震惊,因为这些信息只能来自中国警方。”

评:这个指控就更严重了,王把中国政府也拉进来了:中国政府是“幕后黑手”。   

“我看到了我父母在中国的家的详细地址,和号召人们去给“这个无耻的狗”一点教训的帖子。然后我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我收到很多电话恐吓我的人身安全。这很讽刺:我努力去阻止的东西,全部加诸我的身上了。 . ”

“我第二天早晨和我母亲通了电话,她说她和我父亲要去躲藏起来,因为他们也受到了生命恐吓。她说我不该打电话给他们。从那时开始,简短的电子邮件成了我们唯一的联系方式。另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了我父母家的照片:门口倒扣着一桶粪尿。更加频繁地,我听说玻璃被打破和门被贴上猥亵标语的消息。并且我被告知,在集会讨论对我的制裁之后,我的高中撤回了我的毕业文凭,并且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 ”

评:我认为这种上述死亡或安全恐吓的做法、泼粪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而且也是违反中国的法律。但很可惜,中国人理性爱国主义从来得不到正面宣传,出现这样的很让人遗憾的事件,立即被西方媒体抓住成为靶子。王千源当然提供了珍贵的素材。

最后一句话则是点睛了:高中撤销其毕业文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这当然又完全符合了西方的想象:“中国的青年爱国主义都是专制政府进行宣传洗脑导致的”。这一一手例证不正是西方媒体千方百计想要捕捉的么?    

“我理解人们如此情绪化和愤怒的缘由:在西藏发生的事情确实是悲剧性的。但是要把我钉死在十字架上,这是不可接受的。我相信独立思考的中国人明白这一点。因为那些人彼此煽风点火,表现得像暴徒一样,所以事情才变得这么糟糕。”
评:这里,王千源当然又是“独立思考的”,掌握真理的少数中国人了。

在叙述事件上,她的偏向性是惊人的。从来看不见一个全面的图景。比方说,在西藏发生的事情确实很不幸;中国与西方在该问题上的冲突也很不幸。但是在这些问题上,她从来没有任何尝试从西方身上找问题,做一点公允判断地努力,而是一面地批评中国。

一方面看她选择讲了什么,另一方面要看她选择不讲什么。这种选择说明了什么倾向?   

“现在,杜克大学警方保护着我的人身安全,而中国网络上的打击还在继续。但是和那些诽谤我的人预期相反,我没有束手无策,偷偷逃跑。而我的回答,就是公开发表这件令人羞耻的事情,为了保护我的父母,也为了让人们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我再也不害怕了,我决定检验我言论自由的权利。”

评:这里又打出了关键字:言论自由。非常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读者想:好了,不管怎么样,你脱离了专制的中国,到了自由的美国,这里有真正的言论,你总可以说了吧?

“因为语言是通向理解的桥梁。 ”

评:从现点题。语言、沟通、交流,这些是她的卖点,也是文章的主线。在一群不讲道理、野蛮、非理性的人面前,这当然都是多么与众不同的品质啊。
   
结论:
王千源的文章确实让人吃惊,无论是在其偏向性上,还是在其结构上。
偏向性:
1) 文章通篇没有引述任何来自中国视觉的对西藏问题的看法;对中国处理西藏这一历史与现实问题上没有任何正面的评价
2) 一个多月来,文章在中国与西方在这次问题上的冲突,对西方的偏见、责任没有任何的触及,没有任何的批评;对中国也没有任何正面的评价;
3) 对中国社会多年来的发展没有任何的触及,更没有正面的评价;
4) 对海内外爱国者运动没有任何正面的评价;对爱国者也没有任何的正面评价;对其性格则一边倒的描述为偏执、狭隘、非理性、野蛮、暴力;对Duke大学留学生的支持中国的活动——当然都是负面的评价。

其一边倒的彻底性让人吃惊。这比西方媒体对华偏见极深的报道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次是逻辑、结构上的巧妙编织:我们说,传达信息观念需要构建有力的两元对立,对读者造成强烈冲击。我们看她所构造的图景:

1) 西藏 对 “中国”   

西藏:浪漫的、美好的,神秘的、自由的,温馨的,有精神价值追求的,人生充满意义的;
中国:世俗的、物质主义的、价值空虚的、赤裸裸的资本主义、拜金主义的、专制的、压制言论自由的、一元化的、单一的、枯燥的、强迫教育/洗脑的、个人不自由的;

2)藏人 对 “中国人”

藏人:亲切的、友好的、温馨的、有精神追求的、饱满的、平和的、宽忍的
中国人:世俗的、物质主义的、对西藏无知的、野蛮的

3)支持西藏的示威者 对 支持中国的示威群体

支持西藏的示威者:愿意对话的、弱小的、无援的、寡不敌众的、被殴打的受害者;另外没有什么不良特性

支持中国的示威者:从小受物质主义、爱国主义灌输的对西藏不了解的无神论者;无理性的、野蛮的、暴力的、压制不同意见的、专制文化的代表、难以对话的

王的这种勾画,是认真负责,客观理性全面的,还是偏颇的?

王千源的事迹与文章完全迎合了西方媒体的想象;王千源的出现简直是神来之笔,在西方媒体最需要的时候,为它们提供了最完美的素材,第一手地验证了他们既有的对中国的种种想象,以及他们所期望看到的对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解释——宣传洗脑。

王千源本人当然也利用了西方媒体出了一下名,泻了一下愤。

之前如果有人对她的立场还不清楚的话,我觉得这篇文章基本上就是她比较明确的摊牌了。

无论如何,从动机和结果上看,王发这样的文章都是错误的。从客观结果上看,她的文章验证、加深了西方媒体的既有的偏见。它的作用当然就远谈不上什么调停、调解了;这是对中国一面倒的攻击与丑化;它只能继续缩减中国在西方媒体本已不多的话语影响;最终的,它只能加深中外的误解、隔阂、矛盾;

从这个角度看,只能说王千源是虚伪的、机会主义的。
到这个份上,在许多老百姓心中,她"汉奸"这个帽子恐怕是摘不下来了。
当然,西方媒体很快会忘记她。但是中国人民是会记住她的。

注:1) 这篇文章 我只看见了汪在说" 我, 我,我,我,我, 我,我,我我, 我,我,我我, 我,我,我我, 我,我,我我, 我,我,我"
  2) 这文章不是汪某人的作品。她没有这个料!是洋专家的杰作,请看:
“我看见了汪千源事件背后的黑手”

怒放的生命
f2a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Apr 25th, 2008, 18:16   只看该作者   #2
f2a
Senior Member
级别:40 | 在线时长:1819小时 | 升级还需:26小时级别:40 | 在线时长:1819小时 | 升级还需:26小时级别:40 | 在线时长:1819小时 | 升级还需:26小时级别:40 | 在线时长:1819小时 | 升级还需:26小时
 
f2a 的头像
 
注册日期: Aug 2006
帖子: 2,388
积分:21
精华:6
声望: 35530013
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f2a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我看见了汪千源事件背后的黑手
本文由 胡鸡乱想 在 2008-4-24 01:32 发表于: 倍可亲.美国 ( backchina.com )


在April 20, 2008的《华盛顿邮报》的B01版面(仅次于头版),发表了汪某人的题为“MY CHINA, MY TIBET - Caught in the Middle, Called a Traitor”的文章,向美国公众交代了此一事件的经过。细看此文,我不禁对汪小姐有惊为天人的感觉。

详情: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 ... &extra=page%3D2

在汪千源事件发生后,她用母语写的公开信,思维紊乱,词不达意,欲盖弥张。但这篇英语文章,却是行文流畅,滴水不漏,以小节展大义。相信看完这篇文章的众多西方读者(该报影响力非同小可),都会为汪小姐的智慧和大度而折服。也同时,对过去数周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华人爱国行动,产生了”共产政府操纵下的狂热民族主义行为“的印象。如此,未来的中国不但可怕,而且不可理喻。

这是一篇非常出色的公关宣传杰作。

怎么汪某人突然才华横溢了?非也。功劳应当归于第二作者:Scott Savitt, 杜克中国媒体研究系的一位访问学者。此君何许人也?小生匆匆查了一下,资料如下:

1。最早在中国活动的美国记者。在6。4事件,与学生们呆在英雄纪念碑下,到最后一分钟。他仅仅是旁观者吗?按他的说法,当晚他“手上满是被营救学生的鲜血”。众所周知,当晚广场上没有发生枪击事件。那么用上窜下跳,左奔右跑来形容他当晚的行动,一点都不为过。他跟高自联的头头们有什么关系?他跟柴玲最后时刻的采访有没有关系?
http://www.dukemagazine.duke.edu/alumni/dm26/china.html

2。90年代中在中国办杂志。因在北京违反交通规则被中国政府关押数天,然后递解出境。据他自己说,整个过程,美国大使馆没有作出任何行动来营救他。有没有搞错?时常对中国内政指手划脚的美国政府,竟然对自己公民被无端关押置之不理?违反交通规则被关押数天?大概是另有隐情吧。
http://www.china-institut.org/ge ... Scene%20Savitt1.htm

3。 与中国民运人士和异见人士接触频繁。
http://archives.openflows.org/zhongguo/msg00096.html

看来,Scott Savitt可不光是”中国问题“研究学者那么简单,可能更是亲力亲为去解决”中国问题“的专家吧。

再联系汪某人获杜克大学全额奖学金学习政治,而且在事件发生时,由数名白人保护,等等。我们有理由怀疑汪某人是一个大计划的组成部分 - 美国政府正在大力培养为其利益张目的中国”精英“代言人。今天,暴露了一个汪千源,但在美国各大学校园里,还有很多埋伏着的张千源,陈千源,和李千源。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极其强大,极其狡猾的对手。

对於某些针对汪某人的过激行为,我一向持反对态度(大家可以翻一下相关帖子我的回复)。我反对侵犯个人隐私,反对骚扰其家人,反对对人身安全进行恐吓。不管有意无意,我们的任何错误都会被对手所利用。所以我呼吁大家,作为真正的爱国者,要态度坚决,头脑清醒,行为理智。只有在意志上,在策略上压倒对手,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与各网友共勉。
f2a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Apr 25th, 2008, 20:13   只看该作者   #3
小马甲
Senior Member
级别:17 | 在线时长:362小时 | 升级还需:34小时级别:17 | 在线时长:362小时 | 升级还需:34小时级别:17 | 在线时长:362小时 | 升级还需:34小时级别:17 | 在线时长:362小时 | 升级还需:34小时级别:17 | 在线时长:362小时 | 升级还需:34小时
 
注册日期: May 2006
帖子: 278
声望: 0
小马甲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看得出这是个高手, 佩服
小马甲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Apr 25th, 2008, 20:37   只看该作者   #4
GOOODGUY
相忘江湖~~~
级别:41 | 在线时长:1849小时 | 升级还需:83小时级别:41 | 在线时长:1849小时 | 升级还需:83小时级别:41 | 在线时长:1849小时 | 升级还需:83小时级别:41 | 在线时长:1849小时 | 升级还需:83小时级别:41 | 在线时长:1849小时 | 升级还需:83小时
 
GOOODGUY 的头像
 
注册日期: Dec 2006
帖子: 5,568
积分:12
精华:4
声望: 26284151
GOOODGU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OODGU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OODGU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OODGU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OODGU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OODGU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OODGU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OODGU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OODGU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OODGU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OODGU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分析得非常透彻. 显然花了很多时间. 这个女孩性格不成熟, 很自负, 自己认定的东西, 从来不从另一面来思考. 她没有社会经验,不懂江湖险恶, 又不知天高地厚 (说其他的人英语不行? ) 怎么有可能不被人利用? . 感觉她现在就是被人利用了.
但是第二篇, 把她的姓写错了. 是王, 不是汪.
GOOODGUY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Apr 25th, 2008, 21:06   只看该作者   #5
小南瓜
Senior Member
级别:24 | 在线时长:688小时 | 升级还需:37小时级别:24 | 在线时长:688小时 | 升级还需:37小时级别:24 | 在线时长:688小时 | 升级还需:37小时级别:24 | 在线时长:688小时 | 升级还需:37小时级别:24 | 在线时长:688小时 | 升级还需:37小时级别:24 | 在线时长:688小时 | 升级还需:37小时级别:24 | 在线时长:688小时 | 升级还需:37小时级别:24 | 在线时长:688小时 | 升级还需:37小时
 
注册日期: Dec 2007
帖子: 422
声望: 218358
小南瓜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小南瓜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小南瓜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小南瓜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小南瓜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小南瓜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小南瓜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小南瓜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小南瓜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小南瓜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小南瓜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引用:
作者: GOOODGUY 查看帖子
但是第二篇, 把她的姓写错了. 是王, 不是汪....
是故意的吧
小南瓜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Apr 25th, 2008, 23:08   只看该作者   #6
多轮拖
Junior Member
级别:0 | 在线时长:1小时 | 升级还需:4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5
声望: 0
多轮拖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其实,王这种垃圾也是我们当中某些人的一个缩影。在西方极近打压中国人的时候,我们总会找到那么一些受虐狂出来表达自己的是那么的优秀,是那么的与中国人不同。
但是,历史其实是很血腥的。在关键时刻,要么你去打压,要么你被打压,中间派在那瞬间是没有空间和舞台的。如果你疏远你本应当生存是你赖以生存的群体,那么被这个群体所抛弃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希望张千元,李千元等等应以为戒。
不过,请安静地等等,不久还将会有为王辩护和反案的败类出现。类似王这样,西方培养的“精英”总要找到他们能够在中国人的生存空间。
这次中国人总体表现出的抗争,则是这种被打压后的自然反应,是理智和平和的。这不是文明的冲突,是生存的冲突。
另外,对海外华人来讲,则更显辛酸。海外华人在没有话语权的国度,将在一个历史时间段内仍是一个二等公民的地位。如何要有强势地位?华人要有自己的英文媒体,而不要一味地去附庸所谓主流社会。这个恐怕不是第一代移民所能实现的。
多轮拖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发表新主题 回复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发表回复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启用 B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所有时间均为格林尼治时间 -4。现在的时间是 04:42

请尊重文章原创者,转帖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凡是本站用户自行发布的任何信息,皆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华枫网站不确保各类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也不承担由此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以及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4 Chinas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