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枫论坛 > ◆主题论坛◆ > 太极奥妙



发表新主题 回复
 
查看全部 主题工具
旧 Dec 14th, 2010, 21:31     #1
dashu
Senior Member
级别:6 | 在线时长:71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级别:6 | 在线时长:71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
 
dashu 的头像
 
注册日期: Feb 2009
帖子: 128
dashu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把打拳的录像放到网上,让大家来点评,是提高功夫的好办法。

只是楼主做个好事,也用不着换身新马甲啊。
dashu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Dec 15th, 2010, 00:27     #2
dashu
Senior Member
级别:6 | 在线时长:71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级别:6 | 在线时长:71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
 
dashu 的头像
 
注册日期: Feb 2009
帖子: 128
声望: 0
dashu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引用:
作者: smilejohn 查看帖子
以气催形,而且到了懂劲阶段,好功夫!
你这石头最给力
dashu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Dec 15th, 2010, 23:23     #3
dashu
Senior Member
级别:6 | 在线时长:71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级别:6 | 在线时长:71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
 
dashu 的头像
 
注册日期: Feb 2009
帖子: 128
声望: 0
dashu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引用:
作者: xiaoxiaodi 查看帖子
不懂你什么意思。
误会误会
dashu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Dec 23rd, 2010, 00:35     #4
dashu
Senior Member
级别:6 | 在线时长:71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级别:6 | 在线时长:71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
 
dashu 的头像
 
注册日期: Feb 2009
帖子: 128
声望: 0
dashu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引用:
作者: 太极与八极 查看帖子
整劲是陈式拳的特点,和杨式拳全无关系。因为陈式拳外家的特点较浓,所以练习者容易偏离而走捷径,用肌肉的力量作为发力的基础。这点,我们在陈家沟的拳里见的还是不少的。而整劲则是在全身完全放松后发出的力,比单纯肌肉的发力强大很多,而且全不费力,更无需发声以舒缓被憋住的内气。整劲在一路里比较含蓄,多在手里含着...
一直疑惑为什么你的陈式与陈家沟的不一样,现在明白了。
dashu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Dec 23rd, 2010, 19:19     #5
dashu
Senior Member
级别:6 | 在线时长:71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级别:6 | 在线时长:71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
 
dashu 的头像
 
注册日期: Feb 2009
帖子: 128
声望: 0
dashu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气功其实分为五种类型:儒、释、道、医、武。各家气功追求不同,练功原理也不尽相同。

现在我们常见的养生气功,基本上都是脱胎于儒、释、道、医各家。至于武术气功,其实与养生气功大不相同,其功理与练法也完全不同。形意、太极等内家拳对内劲,内功的理解与练法与养生气功并不相同,他们有自己的锻炼方法。

在打内家拳的时候,把内气象养生气功那样的运来运去,对身体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Witty的经验很值得借鉴。如果在打拳的时候出现了养生气功那样的气感,气场,最好是顺其自然,不求不弃。

我见有的人打完一套太极拳下来之后气喘不止,我猜有可能是把太极拳原来的呼吸吐纳方法进行了修改之故。其实,每种拳有其本身的呼吸方法配合,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简单地把一种拳的呼吸吐纳方式移植到另一种拳上,难免会出现偏差。

其实双方推手时感觉到对方的气场,应该是一种心理作用。我在大学的时候做过试验,与同学面对面发功,同学可以感到我的气场,可是我在同学背后的时候,同学就感觉不到我什么时候发功了,什么时候没发功。

随便说说,嘿嘿。
dashu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Dec 24th, 2010, 08:32     #6
dashu
Senior Member
级别:6 | 在线时长:71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级别:6 | 在线时长:71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
 
dashu 的头像
 
注册日期: Feb 2009
帖子: 128
声望: 0
dashu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引用:
作者: smilejohn 查看帖子
很久前也曾在其他的论坛上争论过类似的这个问题,我也是不赞成打拳时走小周天的。打拳有拳意,走周天也有意,如果这两种意参和在一起,会乱的,也很危险。不过,也有一种解决方案,既能兼顾拳意,也能走个比小周天小一点的“小小周天”,那就是开合。我的理解,开合就是呼吸,而且是一种特殊的呼吸法,也叫逆腹式呼吸。大致...
为什么一定要走周天呢? 大小周天和丹田等都是道家养身的术语。如果真想练周天功,可以在打拳之后,盘腿而坐,五心朝天,让气走走周天,很是舒服的。但是打拳的时候,最好还是抛开周天这个念头,除非你把太极拳当作了五禽戏来玩。

大家千万不要把养生气功和打拳的内功混为一谈。
dashu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an 10th, 2011, 19:50     #7
dashu
Senior Member
级别:6 | 在线时长:71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级别:6 | 在线时长:71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
 
dashu 的头像
 
注册日期: Feb 2009
帖子: 128
声望: 0
dashu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杨诺宾,自称为北京陈式传人,不知道太极与八极是否认识,他对打太极拳时发声有一篇专门的文章,在他的博客里,见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80f4c01007jap.html

我不认识杨,但我觉得他的文章说得很对,很好的解释了太极不发声与陈式发声的缘由。

那么,太极与八极对太极不发声是怎么看的呢?能不能解释一下?您是否与杨诺宾的观点一致呢?

太极发声与否,毕竟法律上是没有规定的,个人怎么练,旁人自然无法干涉。但是,我担忧的是,练太极时,该发声的时候不发声,或者不该发声的却要发声,对身体是否有什么害处?这个本来也是个人的私事,有没有害处,与旁人无干。但是,如果要开班授徒,我想还是认真点好,毕竟不是一个人的事了。
dashu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an 10th, 2011, 21:03     #8
dashu
Senior Member
级别:6 | 在线时长:71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级别:6 | 在线时长:71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
 
dashu 的头像
 
注册日期: Feb 2009
帖子: 128
声望: 0
dashu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引用:
作者: fridayuwo 查看帖子
虽然我不懂太极,不过我觉得你们实在是有点杞人忧天了。就好象古人做诗一个字都要"推敲"好半天,那是百年难遇的几个天才干的事儿,境界到了。要是在论坛上看别人发个贴子,也要说敲好推不好,简直是有病。

这发声不发声,如果古往今来几十位顶级宗师都没有定论的话,你们就爱干啥干啥吧,没影响的。不好意思,鄙视...
其实,练武如果姿势不对,还没什么,反正也不是上阵厮杀,就当是体操锻炼身体了。

但是,如果呼吸与发声不对,对身体就有害了。

再说,这发声不发声,不是没有定论,而是早有定论了,没听见这里的大师们都在哼哼呀呀的吗?
dashu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发表新主题 回复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发表回复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启用 B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所有时间均为格林尼治时间 -4。现在的时间是 05:29

请尊重文章原创者,转帖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凡是本站用户自行发布的任何信息,皆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华枫网站不确保各类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也不承担由此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以及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4 Chinas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