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枫论坛 > ◆主题论坛◆ > 色友摄影沙龙



发表新主题 回复
推荐  
只看楼主 主题工具
旧 Mar 21st, 2011, 12:35     #1
ChinaSmileJoe
Senior Member
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
 
ChinaSmileJoe 的头像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79,350
积分:163
精华:102
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转帖】一个摄影烧友的自述

回顾1:起点的350D

06年中,准备出国了,一直对拍照片的爱好和朋友入单反的诱惑,让我决定也进套单反出国用,当时可以说什么都不懂,朋友劝我如果就拍个旅游纪念照还是用DC好,单反后期的投入太大了。我当时不那么认为,觉得DC还是不够,单反我上个最便宜的套机就用去了,反正没钱,也进不了别的东西了,不会烧的。于是,就这么踏进了这条不归路。

Canon EF-s 18-55mm 1:3.5-5.6 II
当时没钱,也不知道烧啥,就直接上的套机,那时也不觉得手感多不好,还是很兴奋,套头出片也没觉得哪不好,反而都觉得很新奇,终于也有自己的单反了。在350D上都没用过RAW格式,单从JPG看感觉其实套头还是不错的,除了广角的变形明显点,其他其实在这个价位上都完全可以接受了,至于后来出的带IS版的据说分辨率提升不少,因为没有实际体会也不好说,不过总体感觉套头室外用是不需要防抖了,室内光线好其实也完全可以用,而且因为最近对焦距离近,能有不错的近摄小微距体验.可以说入门用这个其实挺好,不但包括了最常用的焦段,还能兼顾很多常用的需要.套头现在我觉得唯一不好的就是不能用到全幅上,不支持EFS头的机身也不行,当然光圈小和做工差也是问题,不过毕竟就那么点钱,这样已经不错了.


Canon EF 28-135mm 1:3.5-5.6 IS USM
我这个人虽然平时不喜欢说话,但却比较奇怪,拍了东西就喜欢往网上发,而且因为拍的杂,所以质量也经常很一般,另外那时刚开始,水平就更差了,所以片子不好,别人的评价也差,开始不知道找自己水平的原因,觉得是器材不好,也经常潜水看别人用牛头拍的毒品,渐渐也就中毒了。可惜没钱,于是就开始琢磨性价比,然后就发现CANON的这个头似乎还不错,正好有到135的中长焦,还有IS和USM,价格还算可以,于是东拼西凑弄够钱去进了个(谁开始说没钱不会进其他头的?)

这个头第一感觉是挺大的,确实,和套头比不小,对焦速度其实倒没明显感觉特别快了,估计是套头的对焦行程短所以速度上差别不大,当然确实要安静了,配上遮光罩当时觉得也很亮骚了。做工当然较套头要好很多了,虽然还是塑料的。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头的焦段确实很好,尤其在全幅上,难怪在胶片时代这个头是CANON中端非常受欢迎的头。另外后来玩胶片,发现这个头估计确实在胶片上比数码表现好,毕竟胶片大家不会总放很大去看,而数码动辄现在就是1000W像素100%的去看,这头的直接锐度稍低,分辨率也不及后来的新镜头,这样就不容易体现优势了,也难怪CANON后来会出个EFS 17-85 IS USM来作为APS数码上的替代(视角折算成全幅正好是28-135)。而全幅的象素只能越来越多,这个头虽然焦段经典,但估计也不能胜任以后的要求了,所以CANON又弄出个24-105/4L IS USM来做5D的套头,其实无论是焦段还是配置上都和这个大同小异,当然多了红圈。

具体说,这个头成像其实还不错,作为旅游头或者平时玩用,还是完全够的,至少我现在还很怀念这个头的焦段。不过虽然标了有IS,实际使用却感觉效果不明显,直到后来我用了300/4L IS USM才知道IS的效果应该是啥样的。当然这可能和一代的IS技术,以及我的当时的菜鸟水平也有关,毕竟就算有IS,在室内时这个头还是不好手持的。另外因为这个头变焦时要伸出比较长的镜筒,而这个镜筒的做工感觉应该再提高,新的都不是太紧,有晃动,用时间长了可想会比较松。


Sigma AF 10-20mm 1:4-5.6 HSM DC EX
自从有了28-135,原来的套头就基本不用了,到哪都拿28-135了,配合350D就觉得很骚了。不过一个问题很快就出现了,28在350D上基本等于没什么广角了,于是又开始对于APS上的广角的探询(咋就没想着继续用套头呢-_-!)

经过权衡,觉得SIGMA这个10-20的超广角性价比不错,等于一下子有了16到32的等视角,价格也比原厂那个10-22便宜很多,另外当时在国外,也很少见TOKINA的头,而且对TOKINA总觉得似乎差点什么(TOKINA的拥护者可痛砸),那个12-24也就没考虑.结果,在进了28-135后不长时间,又东挪西借的去搞了SIGMA的10-20来.

应该说SIGMA这个头的做工还是很不错的,很结实,也挺沉的,变焦的阻尼也很均匀舒畅,对焦因为有HSM马达,也很迅速安静,但较CANON原厂的USM比还是要有点声音.唯一不好的就是那个所谓的EX涂层了,用时间长了就容易磨损,10-20这个倒没出现过被蹭掉的现象,但确实在包里取放次数多了黑漆有磨浅了的倾向.

至于画质,因为基本只用这一个超广,和其他广角使用之间的间隔也比较长,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很多人说肉,或者我一直对锐度要求不那么高吧,反正觉得还不错,色彩也挺好的,就是确实现在看来是偏暖,翻了翻,没发现有啥片子拍出了偏冷的效果,当然这个可能和我用350D直接出JPG有关,CANON的机器普遍感觉暗的时候偏暖.不过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头的畸变控制,非常好,基本只到边缘有可视变形.而非常近的对焦距离也让我经常那这个头来拍室内的东西,室外用超广的冲击力就更不用说了,只是现在看,很多片子似乎根本不需要那么广......


Sigma AF 70-200mm 1:2.8 DG Macro HSM EX
刚算入门单反,总觉得又是不够广,又是不够长,很多东西拍不全或拍不到,感觉很郁闷,套头自然是光荣2线了,10-20算是满足了广角的需要,基本没觉得拍不全的问题了,然后就是觉得28-135的长焦还是短,根本不够用,光圈也小,根本出不来网上那些DX们拍的焦外虚化柔美梦幻的片片(当然2.8也不一定能出来).于是就又迷了心窍似的到处找资料,看图片,给自己找理由进镜头(已经完全忘记当初买350D时的话了...或者说选择性失明了).可惜无奈原厂的XBIS太贵了,XB当时在国外很难见到,2手当时还不明白去哪买都,结果就基本只有SIGMA的这只XH了,综合的比较了半天这几代的XH,决定还是上最新款的了,也就是当时出了没多久的MACRO版.结果不知道哪来的钱,又去进了个XHM......

不过这头确实也非常的不错,除了现在看来样子似乎不是那么好看,其他都挺不错的(当然,还有SIGMA那个EX涂层的老问题,XH的脚架环那里就被我蹭下去一块...).对角速度很快,有HSM马达啊,不过稍微有点声音,做工很结实,金属的镜筒,可惜外面的涂层让他看起来和塑料似的...原厂直接带很漂亮的金属花瓣遮光罩(同样的EX涂层...),成像质量也很好,当时没觉得,但现在看,色彩还是很不错的,很浓郁,偏点暖,但拍人很讨好,拍阳光下的景物也都很好,锐度不错,层次也不错,200端的成像也不错,而且成像还是比较润的,背景虚化也很好.总之,确实是个不错的镜头,有点可惜没有一直保留下来.另外SIGMA的EX系列镜头送的那个镜头桶还不错,XH这个还带背带,可以直接背在外面,解决了大家包小的问题.

恩,对了,那个被标榜的MACRO功能,怎么说呢,这个头当时确实是这个焦段里最近对焦距离最小的了,但这个MACRO功能其实比较一般,首先的问题就是(当时不明白)如果用2.8拍,那景深太小了,如果收光圈,稳定性的要求就很高了,我当时图便宜买的架子支持起来有点困难,后来还专门为了这个买了快门线,结果因为室内还是用不开,最后也没用几次.出门后来也不大常带了,太沉太大了.完全失去了摄影的乐趣,全是累了.

哦,对了,还有个问题,就是太阳地底下用的话,XH镜筒会吸热。。。用段时间就发现了,虽然不烫手,但也有点担心,这时才明白CANON的长头为啥弄成白的,不过我后来用XGP,也是深色的漆,却没感觉发热,估计还是那个EX涂层的问题了。
帅哥 ChinaSmileJoe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Mar 21st, 2011, 12:36   只看该作者   #2
ChinaSmileJoe
Senior Member
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
 
ChinaSmileJoe 的头像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79,350
积分:163
精华:102
声望: 25766633
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回顾2:初烧1D

广角长焦全有了,用着也很HAPPY,不过很快又不满足了,差哪呢,就是350D这个塑料的小机身了,尤其配合XH时,显得太小了,持握感也觉得不好了,当时倒没想去买手柄,后来用过400D的手柄感觉还不错的,竖拍的手感很好,但正常。。。不提也罢。不过因为疯狂的进头,已经是囊中羞涩了,而那边的新机器都很贵,看了半天也不知道买什么,后来在城里转悠器材店的时候发现有些店是专门卖2手的,有很多老机器和镜头,价格不算贵(当然也比国内贵)。于是跟突然发现了新大陆似的,跑回网上查资料,看测评,找评论。最后终于在精神胜利法和自己找的无数借口中,确定进个最老的1D来。

当时想虽然像素少,但是是顶级的机身,一个1V现在还要差不多钱呢,等于买个1V的壳里面是数码的,而且还是CANON唯一一个用CCD的数码单反(严格的说和KODAK合作的那些也贴CANON的牌子卖过,比如D2000啥的,不过这个毕竟算是CANON主要自己弄出来的了,虽然CCD据说来自松下)。而1.3的倍率更接近135胶片全幅,广角头更能有更大的发挥.而且有8张每秒的连拍,这东西说起来一般真用不到,我几乎多数都是给别人炫耀这个功能时才用的。。。但那时对于一个才入门的菜鸟来说实在具有很大诱惑力和新鲜感满足感。

总之,一台还算比较新的2手1D被我搞了回来,那个兴奋,那个大啊,那个手感啊,简直了,没说的了.就差每天抱着睡觉了,350D比起来简直就是玩具了.所以很快就被打进了冷宫.在中间回国时很快就连套头一起被便宜出掉了.

而1D的成像也很不错,只是噪点的控制确实不如后来的CMOS机器了,尤其在暗了提亮时,那个噪点实在没法接受.另外在分辨率上400W确实不高了,需要裁切的话有限制.当然连拍挺爽,快门声也很好听(这个相对来说吧),不过1D的操作其实是比较麻烦,虽然可以防止误操作,但很多设置都需要两只手,同时按两到三个按钮和拨盘才能完成,尤其换对建点那里,45个点用两个轮子来回弄其实挺麻烦的,当然用熟也很快,也不觉得如何,但感觉还是后来的摇杆快捷和直接些.后来的使用经验就是,不需要拍运动就把他设置成11个对焦点的模式,还能点测联动很方便.另外1D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LCD没有图象放大,只能从那个小LCD上看个全图,基本不能确定到底对焦成功没有,不过老机器也都有这个问题,1DS和D1X也都只能放大一级,后来的1D MARK2确实能放大了,但那个操作不说也罢.另外1D也没有中文菜单,对于一部分人是个限制.当然了1D的取景器确实比350D之流大很多了,也亮,还有很多可换的原厂对焦屏(虽然很少见),尤其CANON还提供了其他厂都没有的DSLR用的裂像屏(也只有1系列的有),可惜一直没用过.对了,还有,电池是个问题,1D的耗电还是比较大的,原厂电池很贵,一般直接买来的2手机上带的电池都不大好了,买新的确实能强不少,但小1K的价格实在有点.....好在现在有了改装和国产的电池,要便宜不少,还是国内好啊.

总体上,1D是好机器,不过使用他,你要也要做好接受那些缺点的准备,毕竟,如果你付不了那么高的价格去弄新的顶级机,当然只能忍受那些老毛病了.


Canon EF 50mm 1:1.4 USM
前面说了,因为不够广,又不够长,然后陆续的,1020和70200都进了门,总算是又长又广了。不过这时却发现了室内用广角使的开,但光圈太小,长焦光圈不算小了,但却需要更高的安全快门速度,还是没法用,然后看论坛上都说没有标头的系统是不完整的,50头怎么也要有个,再加上还有大光圈(大光圈迷恋症从此开始),就有蠢蠢欲动了。结果自然不必说,当然是又进来个50/14。

其实刚拿到手里感觉是比较一般的,因为做工一般,至少来说都是塑料的,似乎也不那么紧凑,感觉还不如SIGMA的那俩结实。对焦环也比较小,对焦手感也很一般,虽然有FTM但用起来有点惴惴的。不过确实有了1.4的大光圈感觉是不一样,暗的时候也完全能拍下,比如去博物馆里,用着很不错,因为是1.3的倍率,长短也差不多(后来还是觉得有限制的).大光圈带来的浅景深和虚化也是前所未有(应该说70200的虚化其实比这个好),然后就拿着1D和5014到出跑,拍啥都用,这俩加起来也轻了很多(参考另外两支1020和70200),也就从这时起开始喜欢上了大光圈扫街,虚背景,就弄一点清楚的.

不过一段时候后,也同时在网上吸毒后,发现5014的全开并不好,成像一般,尤其焦外很比较硬,扫街拍到带建筑物什么的有线条的背景时那个难受啊,整个画面的注意力全被背景的硬线条吸引去了.而且色彩也不如SIGMA的浓(这个仁者见仁),然后就越来越注意这些问题,越注意越烦恼,反而讨厌起这个头来,同时也发现了50头在非全幅上使用很受限制,基本只能到中焦来用了,看了别人用5D配合标头拍的,竟然以为是广角....

不过,现在回头看来,公正的说,这个头还是不错的,虽然做工一般,但对焦速度还好,尤其准确度我觉得好过后来用的50/1.8.成象的话,确实1.4并不是很好,但其实和有些头比比还是不错了.5014这个头最大的感觉就是比较锐利,层次好,比较细腻.但负面的就是焦外硬,而且是那种不让人舒服的硬(这点我感觉5018比他都好不少,当然拍的时候注意控制也能改善),还有就是色彩淡,对比低点,这样直接出来看片就感觉不鲜明,不夺目.不过当然后期可以弥补这些.
但后来又看过有色友用5014拍的片子,感觉头还是在人用,在控制,也完全能用出很好的效果来.惭愧啊


Canon EF 85mm 1:1.8 USM
头一多了,又多了个1D,带出去太沉,简直成了负担,反而越用越不愿意用了。而且1020配合1D还用不了有成像圈。结果不知怎的就脑袋一热就把1020和70200都出掉了。5014的焦外又让我这个烧的有点迷糊的家伙感到很郁闷。不过又没钱,那些大牛头实在买不起,就琢磨便宜量又足的。结果综合来比较去,发现CANON自己的8518其实虚化就很好,做工也比5014好不少,还是内对焦。而且朋友那正好有个,于是就厚着脸皮给借来了,这头在我手里呆了不下两个月,几乎比有的正式买来的呆的时间还长。之后回国期间,把350D套机和5014都出了,手里很长时间就只有这个1D和8518。

8518确实是个很不错的镜头,不但做工还不错,而且对焦非常迅速,内对焦也感觉很塌实,FTM也很放心用。虽然口径和5014一样,但结构原因,却显得非常大眼睛,非常通透,那镀膜的颜色也很华丽。成像也十分锐利,1.8其实就完全可用,当然收光圈的效果更好。焦外也确实比较柔美。不过这个头的色彩比较淡,当然不是说拍什么都淡,但确实整体上要偏淡,当然这也有好处,就是拍人出来的肤色真的很讨好,我和朋友后来拿这个头和一只东蔡的58/2同时试过,当时天气很灰,58/2出来的就偏暗偏重,8518拍出来的人就显得的肤色很嫩,当时我看了都觉得不像自己了,可想拍个MM应该还是很不错的(一直没怎么拍过MM,所以具体如何还是等其他DX来说吧)。8518这头的另一个大优点就是对角迅速,几乎是我用过的最快的CANON USM镜头了,几乎就是按了快门马上就对上,而且没怎么发现过跑焦的问题。另外这个头要配合上遮光罩配合1D才更合适,不然因为口径的关系稍微有点显中间粗两头细,当然百微比这个问题严重多了。恩,另一个说不上是缺点的缺点吧,这个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不是太近,室内用不开,尤其如果想拿来拍静物是比较困难了,虽然成像是有保证,但室内实在使不开。不过似乎拿这个来拍静物的也没什么人吧,也就我啥都乱拍。。。。。


Voigtlander APO Lanther 125mm 1:2.5 Macro SL
恩,又回到CANON的系统吧,终于受不了操作和处理的各种麻烦,SD9在回国时被我廉价出掉了。于是本来有很多的东西,当时就剩下了1D和朋友的8518。8518用的还是很HAPPY的,就是室内用不开,想拿来拍个东西很不方便,然后就萌发了进个近摄能力比较强的头,光圈也不能太小。于是又开始了网络大搜查。结果不知道怎么的就看到了福伦达的这个125微要停产的消息。原来也听说过这个头似乎很不错,再有这个消息,就引起了好奇心,于是就到屋脊上找相关的帖子。这一看不要紧,马上被勾住了,看各位DX的片子焦内锐,焦外化开(那时认为焦外化的越开越好),色彩亮丽,层次丰富,真是越看越喜欢。
也许是自动头玩烦了,想变变花样了,也许是无意中中了DX放的关于味道的毒(这里不讨论125这个头是不是有什么什么味)。当时没怎么考虑百微,还坚定得认为这个头很有德味,其实至少,从名字就很能虎人啊,我还真有点中这个名字的毒。而且似乎是某种心理作怪,觉得要停产了,收个来有收藏价值,没准还有升值空间呢(当时确实都这么在说,现在看似乎是正确的)。

而且老天似乎也很照顾我,因为这头当时就很难买新的了,有也很多是要网购的,我实在不习惯网购贵的东西,然后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发现其实很多人淘二手的来用,也开始了在屋脊和蜂鸟2手区的搜索。正好就碰到有个同城的朋友再出几乎全新的,价格也不算高,就去见面,那哥们很热情,我是第一次买2手的东西,很多都不懂,他都告诉我,还给我建议。东西的成色和配件都很全,也就二话没说拿下了。

先说说外观吧,这个比较直接,全金属,和我以前用过的头很不一样,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冰凉凉的,很酷。方型的金属遮光罩也很另类拉风(当时不知道以前很多头都是这样的罩子),而且连镜头盖都是金属的(少见多怪)。唯一不大好的地方就是上了罩子就安不了那个金属的盖子了,原包装里倒是有提供一个可以扣在折光罩上的方型橡胶软盖,不过就是扣不大紧,如果从包里取放,很容易蹭掉。不过卖我头的兄弟给提了个好建议,就是去配个NIKON的内抠式的镜头盖就可以了。镜头的口径不大,正好把我出套头剩下的UV用上了,不错。镜片的镀膜非常华丽感觉。

操作上印象最深的就是超长的对焦行程,具体转几个圈不记得了,但基本是我用过对焦行程最长的头了。这个对微距拍摄很有用,可以非常精确的对焦,而且通过1D的大取景器,看起来也很明显,能清楚的看到焦点随对焦环的转动而移动。如果把125当长焦使也完全可以,拍远处的对焦行程也不短,也可以很精确的对焦,当然也可能造成抓拍慢,但用惯了其实还很好用的,因为是EF口,带了电子触点,机器可以提供合焦提示,只要选好焦点听提示音就好,速度其实可以很快的,提示也非常准,大光圈就很准,这个估计和行程长,不容易造成电子合焦误差也有关,因为我后来玩转接时经常出现大光光圈合焦提示不准的情况。
成像上,最大的感触就是细腻,非常的细腻,分辨率非常高,是我用过的分辨率最高的几只头之一了,最明显的,坐在KFC的桌子对面,我拍半个人脸,回去看图,竟然发现很多当时面对面没注意到的面部问题,这个和CANON的8518来比就更明显了,8518似乎倾向于把人脸部分的细节丢掉,而其他部分的细节却不错,似乎等于给你直接磨了点皮。当然大家肯定不愿意把自己的缺陷都暴露出来,所以8518这类的头还是公认的人像头。而如果用微距拍人的话,这个头虚化背景的能力不用怀疑,但要做好后期磨皮的准备了。细腻了,层次感觉也不错。色彩我对这头真说不好,当时觉得很好看只是,现在玩了些头,但还是总结不出这个头到底是个什么味,不大像日系的也不大像德系的,又似乎都有点像,或者这就是这个头的特点吧。当然色彩确实很不错也。唯一可惜的我一般都很少拍微距,这个头在我手里其实很浪费,单纯当长焦用吧,需要速度时不如8518,扫街又不大灵活,所以后来慢慢也用的少了,只是当个艺术品似的把玩。可惜我这个人容易中毒又没钱,最后还是被我出掉换了其他镜头。现在看看这头的价格,说后悔虽然不特别,但如果有当初那个价格的头,我肯定要再败个来。


Canon EF 20-35mm 1:2.8 L
自己用的第一只红圈头,先怀念三分钟。。。
进这个头其实原因很简单啊,当时手里一个8518,一个125微,全是中长焦,虽然125可以离很近,但毕竟视野都不广,室内用还是要架子配合。于是进个广角就成了迫在眉睫(说的跟真的似的)。不过当时已经迷上的大光圈,所以只想找个2.8光圈以上的才好。因为发现副厂头不好出,而且原厂的都没怎么好好玩过呢,就决定只在原厂头里找。看了半天的测评,似乎那些2.8的定焦评价并不太高(那会就注重看数据和测评),1.4的那几只是好,就是够不着....变焦里1740L觉得光圈小,试过回也觉得一般,1635和那些L定一样不用想.正在烦恼时,突然在论坛里看到了佳能的老L头这个帖子,进去看了看才发现自己对佳能的镜头了解的太少了,原来还有很多老镜头是非常不错的.其中就有这一款第一代的EF广角变焦L头.然后才发现很多测评里只有现在在产的镜头,对于老镜头的数据测评很少,基本只能搜索到评论,有的连片子都不多.不过还好论坛里还有些资源.这一看才发现原来CANON的老L头很多都被评价毕竟有德味(那时德味就似乎是一个标准,有了就好).而且这个2035还是被很多资深大虾一直保留的一个L头.于是这个兴奋啊,2035对于我来说就够广了(1D的1.3倍率),还有2.8的恒定光圈,价格因为只有2手的,和1740也差不多,还有德味的成像,简直就是为我的需要量身定造的啊.然后蜂鸟的2手区就成了我时常关注的地方了,最终从一位商家那里进了一只虽然外观不好,但镜片啥的都没问题的2035L.

这个头是CANON的EF系列里为数不多的金属壳头,其他的头看起来很不错,但其实外壳都是塑料的,内筒是金属的,当然这样有利于减轻重量,不过摸起来的手感就不一样的,这个头明显冷冰冰的.因为是老款的EF头,这个头没配备USM马达,用的是当时给高端头配置的AFD马达,虽然对焦声音不像USM那么安静,但却不觉得慢,而且很准确.成像上确实似乎和现在的CANON头不一样(非L),色彩浓一些,对比高一些,还确实有些不一样的味道.至少和那个8518比差别是非常大的.成像个人觉得很好,分辨率也挺高的,后来接在5D上也完全没问题.唯一不大好的就是最近对焦距离远点(0.5米),不过那时的同规格头似乎都这样.后来还试过CANON后来出的20-35USM头,确实对焦非常快,但色彩就不如这个了,但胜在轻便,似乎也不错.外观上当时是第一个L头,觉得很好看,很满足虚荣心.不过后来进了别的L头,才发现这个确实样子比较一般.但,我还是喜欢它.


Canon EF 28-70mm 1:2.8 L USM
当初想进这个头是为啥呢?有点记不起来了。总是是当时有点闲钱(把之前的很多头和机器都出了),然后又有点闲,而刚在2手市场上尝到甜头,就喜欢没事去看看(绝对是闲的没事自找)。但我这个人的毛病,不喜欢邮购,所以只看本地的。看到有感兴趣的就去到处查资料。忘了当时是看到什么头了,开始查资料,后来在老锦的帖子里看那些镜头的评论,后来不知怎么突然想进个标变来,看到老锦对2870L的评价甚高,也非常心动,正好上次我买2035L的那个商家那里正有几个2870。于是很冲动的把手里的一个很贵的东西卖了,然后去进这个头。现场试了试,觉得挺好,还选了个几乎新的罩子,还有个皮桶。整体是非常满意啊,配合上1D真是非常的骚。这里不得不赞下CANON的这个罩子和镜头的设计方式。CANON的2870和2470都是一样的设计思路,既最长端时镜头最短,镜筒不伸出,而最广时伸出最长,这样可以避免镜头不用时不完全收回底部(一般的设计似乎都是50左右最短,不伸出,两端都伸出,这样很不好把握到底哪里是最到底的位置,个人感觉),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28端时镜头伸出比较长(2470更明显),不过CANON的这个罩子设计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CANON的这个罩子(忘了是不是和XB的通用了,反正类似)很大,安上后,正好长焦时罩身覆盖最长,广角时遮挡最少,内部的镜筒伸缩从外面看不出来,能起到一定的防尘效果,而且还非常的威猛,真是个不错的设计。

这个镜头很沉,几乎一公斤,拿在手里很有分量,配合上1D倒很协调,看起来就像是一起设计的。外壳虽然是塑料的,但很结实,内筒是经书的,从伸出的镜筒也可以感觉到。镜头也很粗,配合1D的大也很合适。配合5D就稍显镜头粗了。这个头拿惯了,换XB什么的不会感觉沉多少的。另外因为镜身比较宽敞,对焦环和变焦环都很宽,用起来很舒服。不过这个头似乎有用时间长了内筒不紧的现象,有的会有在冲上或下竖直时自己伸出收回的,不过这样的设计似乎不好避免,毕竟这个前组也不轻。但如果有个锁定不是更好?

成像上这个头确实有点特点,色彩很浓郁,对比比较高,分辨率很高,层次也很好,全开的成像就不错了,尤其在广角段,70端收一点就很好了,全开稍软。而且这个头的色彩确实和后来的2470不大一样,有人说有LEICA味,这个我说不好,但这个头对于黄色和金色的表现确实很好,和其他的CANON头不大一样。如果拍暖色调的环境确实有非常讨喜的表现。拍人也很不错。对焦速度也很快很安静,很准。不过基本没用这个头手动对过焦,所以不好说手感了。

而且出国一圈后,回来发现这个头竟然涨了,2470的降了,我原来的价格根本买不到我这个成色的了,虽然还是因为一些个人原因出掉了,但以后有钱了肯定要再败回来的。
帅哥 ChinaSmileJoe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Mar 21st, 2011, 12:37   只看该作者   #3
ChinaSmileJoe
Senior Member
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
 
ChinaSmileJoe 的头像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79,350
积分:163
精华:102
声望: 25766633
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回顾3:X3——煎熬与魅力

恩,有点乱了,不过好象大概就是这个顺序,在没出SIGMA的1020和70200之前,也就是1D进门之后,因为1D确实机身很强,但色彩方面我感觉一般(那时PS水平更差些,也不会用RAW),另外连拍是很好用,但拍个景啥的并不觉得特别出彩,尤其是暴光不好控制时,暗部提亮不好看,没了立体感了。后来发现很多人都喜欢弄两个机身(350D那时觉得就不值得用了。。。),又看到很多人说SIGMA的机器的感光元件很厉害,是完全色彩还原的,有很多好处等等,也看了些片子,发现确实色彩很不错,于是又开始搜罗SD9/10的各种资料(当时还没有SD14,有也买不起)。结果发现使用X3技术的SIGMA单反确实很有特点,当然主要就是X3有特点了,比如三层的CCD,分辨感不同颜色的光,都好象胶片的原理了,所以理论上可以色彩无损失,也不是传统CCD那种RGBG的色彩分布,后期再通过算法还原实际色彩。看了这些那个兴奋啊,有这么好的技术真该赶紧推广开啊。于是也就开始寻摸哪里有卖这种机器的。

不过当时英国虽然卖SIGMA镜头的很多,但机身却几乎见不到。后来在EBAY上发现了一套,1个SD9机身,带手柄,两个镜头,还有闪灯,价格也不错,还是就在LONDON,不过当时不敢网上交易(也没PAYPAL,其实现在也不习惯不看东西就买),就和卖家联系去直接看东西,还看了看样片。那个卖家人还是很不错的,不但告诉我怎么走,还给我解释机器怎么用,交易完,临走还给我个大的不通明塑料袋装东西(都是原装盒子,很多很大,而且交易的那里是LONDON的黑人区,据说不大安全)。后来还把又找到的附件给了我。

SD9很大,加上手柄和1D差不多,似乎还要威猛些,但机身外面是塑料的,所以当然没1D结实了。机身的持握感还是很不错的。SD9的出片也确实很不错,色彩很纯净,也很有层次(矛盾么?不吧)。而且通过自带的调整软件,能很方便的调节色彩,让色彩非常的漂亮。非常适合拍风景,加上英国那里的天确实比较蓝,云也多,所以出来的效果很惊喜。

不过,同时,你需要忍受:只有一个对焦点,对焦性能一般,取景器小(1.7X的倍率),速度慢,非常耗电,SD9的双电池系统更是麻烦,不但电力不行,一种电池不行了就不能拍了,而且需要带很多电池,无形中增加了负担。回放效果一般,只能记录RAW格式的文件,因为文件大,拍一张,要记录很长时间。。。然后中间按啥钮基本都不好用,有时记录完了电池也就完了。。。另外就是镜头不行,配套的24-70色彩经常溢出,层次也不行,还有黄色突出的问题确实有。

总之,你得到色彩漂亮的片子的同时,需要忍受很多东西,有些几乎使摄影时的乐趣丧失殆尽。而另一个问题就是SA口的镜头只能用SIGMA的,而且很难买到,常见也就那几个,当然后来知道其实也可以接M42,PENTAX等等,还有把机身改成EF口的。 不过还是适用的东西少。


Sigma AF 15-30mm 1:3.5-5.6 DG DF EX
Sigma AF 24-70mm 1:2.8 DG DF EX
这俩就合到一起说吧,因为都是当时和SD9一起弄来的,都是SA口的,也算是SA口比较常见的两只了,玩X3的也大部分都玩过应该,我玩的不大多,所以体会也不是很深,这里就简单说说吧,有不对的地方大家拍砖.

哈哈,这俩头的第一感觉是啥呢,估计没用过的,或者对SIGMA有偏见的会不相信,那就是结实,重,大.这俩头别看现在感觉焦段和光圈都没啥特别的,但竟然都是82口径的(1530是加了镜头帽之后).还好上家有送82的UV,而且还是SIGMA原厂多膜的,似乎很不错,现在头虽然都出了,但这个UV却一直留下了,被我弄到CONTAX NX上面.口径是一方面,镜头的个头也都很大,配合本来就比较大的SD9,确实很威风,虽然外面的涂层有褪色,但能感觉到镜身是金属的,很结实,很沉.相对来说新买的1020确实也很结实,但70200就感觉镜筒壁有点薄似的.

这俩头都是DF的设计,也就是通过对焦环前后拉动来实现手动自动转换的,说起来似乎也是FTM了,当然现在SIGMA是不用这个设计了.2470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成像我也不大喜欢,总感觉色彩益出,细节不行,不过想想其他原厂那些动辄上W的同款头,这个也似乎不是不好接受.

15-30其实还是值得说说的,当时出来也是很少见的全副超广变焦呢,而且很早就做到了15mm,要知道原厂最近才出了14-24啊,当然SIGMA自己先弄出了12-24这个全副超广.怎么说呢,这头前面确实和那些14mm的超广定焦类似,也是一大灯泡,遮光罩是和镜身连在一起的,没法用前置滤镜,在后屁股上有能插滤镜片的地方.当然为了能盖镜头盖,这个提供了一个金属的圆镜头帽,可以套在遮光罩外面,然后再在前面上镜头盖,当然那里也有螺纹,可以拧UV什么的,不过全副上估计就有暗角了,好在SIGMA的是1.7X的CCD,就这么用也完全没问题.成像上怎么说呢,色彩确实偏点暖,锐度我当时觉得挺好,但现在看似乎全开还是差点,不过反正都是用RAW调,其实RAW里加加锐完全都挺好,另外色彩通过RAW里的调整也能出来很不错的质感,2470就感觉调不出来.当然15的超广透视变形是非常明显的,畸变控制个人觉得还不错,只是用在SD9上视角小了不少,出来的效果有点别扭.总体上感觉这是个不错的头,也很拉风,当然另一方面也是有点太大太沉了,现在用NIKON如果没合适的广角了,说不定再去进个这头.
帅哥 ChinaSmileJoe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Mar 21st, 2011, 12:41   只看该作者   #4
ChinaSmileJoe
Senior Member
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
 
ChinaSmileJoe 的头像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79,350
积分:163
精华:102
声望: 25766633
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回顾4:全幅之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摄影论坛里就经常是全幅的YY或者显摆帖了。其实这个东西说起来并不是什么画面格式,只是指的35毫米胶片的幅面大小而已。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呢?在数码SLR里主要就是因为主体上机器的感光元件都是比35毫米胶片画幅小的面积,一般叫APS。其实这个APS在胶片时代就有了,全名是先进影象系统,也是比35毫米胶片要小的,主要是为了开发便携和小巧的机器而出现的。而数码上的APS和胶片APS的大小还不大一样,不过差别不像和35毫米胶片那么多。而因为出现了这个变小的成像元件,我们在最终的图片上也就得到了比原来小的视场面积,从而也就出现了现在经常提到的转换倍率。目前主流的APS数码感光元件的转换倍率一般是1.5和1.6,也有少数为1.3。这个数字该怎么理解呢?当然一般习惯是把这个数字直接乘以焦距,然后得到的数值就被认为是在APS上的焦距了。当然这么理解其实很直接,好记,不过严格的说焦距在镜头生产出来后就不会变化了,变化的是什么呢?前面说了,因为最终成像面积的变小,镜头原来的视角被强制缩小了,而缩小到什么程度呢?这个不好一下子具体算出来,或者算出来具体的我们也不知道有什么用。但现在我们可以很简单的用这个等效视角系数乘以焦距,来得到镜头在APS数码上的等效全幅视角。也就是说原来50mm镜头的视角在APS上乘以1.5后就相当于原来全幅上75mm镜头的视角了,而其他东西还是50mm镜头的特性。

抛开成像效果因为成像面积大小而出现的差异,全幅这个概念其实更多的是胶片时代的延续,比如人们的习惯,比如庞大的传统器材体系和积累。如果直接是从数码时代才开始玩摄影的,尤其是小DC,其实这个东西并没实际的意义,只是为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器材厂家也都遵从这个规则,比如小DC上经常可以看到7mm到12mm的焦距,这其实才是镜头的实际焦距,而这个焦距放到我们习惯的35毫米单反系统上简直不可想象,但小DC的成像元件面积更小,这个焦距对它来说反而是非常普通的。但因为数码时代的画幅大小极其不统一,为了便于选择和理解,我们也都能看到小DC上有标明等效35毫米系统的焦距。当然这样的镜头是特殊设计的,可能具有等效35毫米镜头的其他特性。但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数码单反用的镜头都只能作到一个视角一致,其他的透视特性等还是和实际的焦距一样(奥林巴斯的一些镜头是例外)。这种情况就造成了一些问题,也是我认为除了成像因素外全幅的主要意义了。比如,典型的35毫米单反的标头是50mm焦距左右的(胶片的对角线长度),我们用50mm焦距的头在35毫米胶片上能得到不是特别广,也不是特别远视,同时所覆盖的视场面积和人所观察世界视场基本一致,这样我们得到一个虽然平常,但很舒服的视角。不过在APS,50的视角受成像面积的限制,变小了,我们得到了一个 中焦的视角,狭窄了,这个感觉显然对于我们希望得到一个正常的视野有了限制。那么如果我们用等效50mm焦距视角的头拍呢?比如35mm,28mm,确实视野范围差不多了,但我们却发现透视效果不是标头那样的平,有较强烈的透视效果,也不是我们想要的。这时,全幅的必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或者厂家应该单独出APS画幅的真正标头才对。

呵呵,扯了这么多,就算凑字数吧。说回器材。

全幅这个,其实我开始并没什么概念的,因为一直就是从数码过来的(以前用的傻瓜胶片机不算)。但不断在论坛里中毒受教育,也就认为全幅才是王道,才好。也就按耐不住要上个全幅来体会下。当然,不想现在,那时的选择很简单,就是5D。同样也是2手的5D就这么进门了。

外观上,这个机器很圆滑,没有突出的棱角基本,整体个头比30D大一点,比1D去掉手柄要小点,当然5D加上手柄整体上和1D差不多,但个人感觉CANON现在的手柄的设计都很一般,尤其是安上后很不协调,要还是原来胶片时那种多好。额头很突出,因为全幅用的五棱镜要大,没了内闪。其他方面其实和30D的外观都很类似了。对了,当然,这个外壳就是金属的。只是在CF卡的仓门那里是塑料的,感觉很不结实,尤其手持端重的镜头时,总有点不安。和后来用过的40D比,感觉还更不结实。取景器确实视野比较大,但现在感觉亮度一般,确实有取景器进灰的问题,CANON的其他机器也容易有,这个不如NIKON的顶级机器那中圆形的眼罩,拧上后和安了UV似的,可以防止进灰。反光板凋落的问题我没碰到过,但这个反光板的动作确实比较大,震动很明显,不好。还有个很明显的使用感觉就是对焦虽然准,但边缘的对焦点明显有的只对竖线条敏感,有的只对横线条敏感,反着用就是对不上。这个用1D就没感觉,原来的350D可能是不大注意这个,也没体会。当然5D的中心对焦能力还是不错的,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头在1D上从近到远走不动,但在5D上虽然慢,却能一直走,最终对上。不过5D的追焦能力感觉一般。连拍也不行。

哈哈,说了这么多不好,该说说好的了。那就是画质,这个其实我没什么评价的资格,因为我的各种设备都很不严格,但即使不严格,5D的出片依然能够脱颖而出。不论细节,层次还是色彩都非常不错,尤其色彩很讨好,不是像1D那样的朴素自然,是偏鲜活点感觉。1200W的像素拍个风景也能将就。加上CANON可以转接很多其他镜头,5D确实是转接的最佳伴侣,很能发挥镜头的特点。我也是从用5D开始走上转接手动这个更加的不归路的。另外5D的高ISO确实不错,我一般用到1600都可以,不过我的要求也不高,这个应该得益于这个大面积的CMOS了。当然也不全是好,有些老镜头在5D上面用能明显感觉到边缘画质的下降。5D的另一个说不上是好处的好处吧(和老1D比),就是电池很耐用,这点比350D强,如果再配上手柄,装两块电池,那经常要很久才充一回电。另外,说明书里有写,可以混用511和511A的电池,电量也不必一样。

总体上5D虽然有众多的缺点,但一个全幅的成像优势基本就可以使它傲视群雄了。虽然现在全幅的硝烟弥漫,但估计最便宜的全幅还会是5D(包括2手),虽然5D后来被我因为经济原因出掉了,但以后肯定还要进全幅,估计优先还是它了。

Canon EF 50mm 1:1.2 L USM
自己用的第一只L定焦,也是唯一用的比较详细的L定焦了。当时可以说是正在L头的毒瘾中,前面的2035和2870确实都很好,但又觉得定焦应该更牛,不玩玩确实不算玩过CANON了。其实当时并没确定一个目标,因为似乎L定的评价都很不错,也没想自己会很快进一个来。结果有次在2手店转悠,发现那时刚出不久的50L有一个全包装,和新的一样的2手,价格算比较合理。当时这个50L在国内还比较少见(国外也一样少,二手的里L头非常少见的,尤其定焦)。看到后那个激动啊,赶紧找地上网查资料,也不多,但实在是压不住欲望,最后还是进了这个头。

外包装没什么特点,和一般的佳能头的设计都类似。不过里面就不大一样了,主要就是L头比普通的多附带原厂的遮光罩和一个精致的皮袋。镜头的做工不错,虽然外观质感很好,但不是金属的,主体都是塑料的,并不重,当然手感也不如金属的感觉好了,当然,做工比CANON的另外两只标头是强读了。但相对这个价格,感觉应该再好点。另外这个头有防尘设计,是早期些的L头所不具备的。镜头的大小其实并不大,但和他的弟弟妹妹(1.4和1.8的那两只)一比,还是很大的。毕竟有72的口径呢,那俩都是58的。不过和很多标头的设计类似,实际的玻璃片并没72那么大的,看起来其实就比50/1.4那只大一圈而已。这个头很多人说很像85L的缩小版,还是很有道理的。样子和整体布局都很像但短了不少,结果就是对焦环那里比较窄了,对焦手感也很一般。同样的,也是类似85L的非内对焦设计,内镜筒是伸缩的,只是不伸出外镜筒罢了,按上UV可以当假内对焦来看。这样倒是防尘效果还不错。这头安上罩子后还是挺漂亮的。和5D搭配很协调。

成像上,我看写评论都说这个头不好,全开不锐,分辨率一般,还有暗角等等。不过估计是我没怎么用过好头的过。这个头我感觉非常好。全开是可用的,尤其后面有过一些早期的别家的1.2镜头后,发现这个头的1.2还真是不错了。不过1.2到2有明显的暗角是真的,当然也是在全幅上明显。2.8后就没什么了。而且这个头的特点是1.2到2之间的成像和2.8往后效果不同。1.2时的色彩很特别,并不艳,反而有点刻意压制的感觉,但并不闷,对比也并不高,但层次丰富,那个色调配合上强烈的暗角,确实如老锦所说的,很有中古味道,尤其适合拍欧洲的建筑城堡等等。而从2.8开始,图象的色彩突然就艳丽起来了,对比也比较高了,有些时候甚至觉得有点色彩鲜明的太数码了。或许是这个头比较个性吧,感觉有时出片立体感很强,有时又发平。总体上感觉是弱光时出片容易比较立体,反而光线强了出片容易没立体感。弱光时的色彩表现也更特别,强光时比较数码味。总体感觉这个头的分辨率还是很不错的,1.2时其实焦点的很多细节已经都有了,只是焦点的景深太小,一共也没多少细节罢了。另外这个头因为基本只用大光圈了,对小光圈的成像特点不是非常了解。不过话又说回来,买这个头谁是冲着F8去的呢?

这个头我觉得扫街非常不错,尤其是配合5D,真是让我明白了标头的力量,几乎它一只就够了。唯一就是不大能离太近,拍小小花草应付不大了,需要后期裁切,但派过蒲公英,裁出来一样很清晰。可能很多人很关心1.2头的背景虚化问题。怎么说呢,这个头的虚化我觉得挺好的,但也还是有2线性的,这个似乎是标头很难避免的问题了,当然,比50/1.4那个要好很多了。对于背静的线条虚化还是不错的,除非有比较亮的线条。另外这个头里有非球面设计,是用来矫正大光圈像差的主要。


Leica Summicron-R 90mm 1:2
恩,这就是我转接之旅的开始。这个头当时也是在国内时老上屋脊被各位DX们毒害的,觉得不玩下LEICA实在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似的。虽然当时在MLD看到了这个头,也试了试,但并没买下。但却买了个R-EOS的接环。很奇怪吧,当时就是想到国外淘淘东西,而且国外的接环又贵又不好买。果然到了英国后去转LEICA店时就看到了这个2手的R90/2,当时的标价比我在国内看到的还便宜。品相上标的算是良,但不知道是那里的标准严格还是怎的,反正我觉得整体都挺不错的,镜片也很好,除了有点灰。所以就基本没怎么由于的拿下了。

我这个大头九是偏早期的加产版本,当时不会分三刀两刀,编号现在也记不住了,所以一直也不清楚是几刀头,姑且就当两刀的吧。镀膜的色彩很好看。抗光能力也基本可以。当然镜头是全金属的,不过可能因为比较老了,对焦的手感不是非常的好,当然当时觉得很好,但后来和一些日头比较过后发现还是日头的顺滑流畅。我这个版本是自带一体遮光罩的,不过那里比较松,虽然不会自己滑出来,但感觉不牢靠。

成像上,怎么说呢,确实非常的好。全开就很锐利了,而且分辨率很强,在5D上一点也不显得跟不上趟。100%看都觉得依然很锐利,细节很丰富。直接的对比度比较高,出来的色彩很浓,但并不是艳的那种,或者说是深沉点的感觉。色彩上尤其对于金色和兰色的表现非常漂亮,拍那中蓝天下的金碧辉煌应该是非常的合适。所以也有说法是LEICA头很适合去拍皇宫建筑,出来的效果很华丽。当然对于黄色的表现也很特别,拍出来和实际的黄不大一样,但却非常耐看,有很强的层次和立体感。不像一般日系的风格对于纯色往往丢失细节和层次。不过大白天拍的话除了对于某些色彩的特点外,其他的效果并不很鲜明,如果在光线柔和的时候拍则会出来非常好的色彩和质感。90/2这个头全开在5D上是有暗角的,这个有点意外,但却也带来了和不错的味道。背景虚化很不错,但并不是那种很虚很散的效果,而是一种凝而不散的虚化,也很舒服,或者也许更有点胶片的感觉。

当时配合1D和5D用这个头,虽然用的是个没有电子触点的纯手动接环,但因为最大光圈是2,1D的取景器也比较大,所以并没太注意到对焦不准的情况。后来我用更大光圈镜头时才发现,其实佳能的机器标配的对焦屏是不能显示2.8左右光圈以上的实际景深的,这就导致了在大于2.8的光圈手动对焦时从取景器里看到的景深比实际的大,所以会出现看到已经对上焦了,但最终出片却发现焦点偏移。这个问题并不是设计缺陷,只是考虑的方面不同罢了。这种屏的作用是在使用各种光圈头时都能得到很好的亮度,尤其是最大光圈小于2.8的镜头时也能得到比较明亮的效果。但对于更大光圈的镜头则不能完全发挥其明亮效果和景深。因为CANON的系统本身就是真对自动头来设计的,这种屏对于自动对焦时的取景很合适。而CANON的中高端中的几款可换对焦屏的机器,一般都提供有超精细磨砂屏。这种屏的特点是能够显示出大光圈的实际景深,来方便手动精确对焦,而且可以使大光圈的头得到更明亮的视野。但随之的,小光圈的头就会相应变暗。也就是都显示出了自己实际的亮度和景深。NIKON的机器也有同样的问题的,我发现D200的屏就不如D1系列的磨砂精度高,D1系列也不如原来的FM3A的磨砂精度高,虽然差别不大。但NIKON目前没有提供超精细磨砂,标配都是增亮磨砂屏的,中高端的亮度上确实比CANON的要好。但景深效果一样不是很明显。如果有个带实时取景的机器,各个光圈都试下,就明白,这些区别。

当然如果配合精度高的电子转接环也能很好的对焦。这个就不详细说了。

前面说到LEICA头的成像好,是确实的。但个人用过一段时间后,觉得却可能是因为各方面都非常好,反而失去了些特点。或者说用多了,就从惊喜变成了习惯,而且发现自己拍出来的东西都很类似,没什么更多的感觉了。当然我水平也不高,但这也是我开始不端折腾其他家镜头的开始,为的就是玩不同的味道和特色。同样的,LEICA也要继续玩,因为很好很强大。


Leica Elmarit-R 19mm 1:2.8
这个头看起来很吓人啊,都是DX们放剧毒时用的。我当时刚接触LEICA,什么也不懂,就知道这个头好。但不知道LEICA的水有多深。结果在店里看到一个比28-70还便宜的R19,成色也不错,样子也很裤,尤其是那个方型的大个遮光罩,安上后,简直跟摄影机的镜头似的,没别的,酷毙了。结果也没经过仔细的分析和调研就冲动的下手了。但后来才知道这个头分好几版。应该是现在新出的经过重新设计的那版成像质量非常好。而我当时拿的是最早期的版本。早期版本的明显特点就是口径为82,前组巨大,后面收小。而后来的第二版就收小了口径,整体也更粗细一致了。不过单论样子,绝对是第一代的好看,尤其是那个方型的遮光罩。

对于这个头,我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欢的是外形,非常漂亮,手感非常好,金属的做工也很不错,当然有人说这个头里面是塑料的,不知道是指的新款还是都这样。我没拆过不好说,但从后口,感觉似乎是有塑料的成分。但整体绝对还是金属的多。82的大口径,前组的玻璃异常巨大,而且那个镀膜在灯光下泛出的奶油般的粉色,非常的诱人,就好象一个金属的酒杯中盛满了即将溢出的琼浆。成像上也非常锐利,对色彩的表现也十分浓烈。层次丰富。变形控制也很不错了,但因为是用在5D上,19mm的透视效果实在是很不好控制的。分辨率惊人,我曾经从5D的1200W像素的原图中裁出过三分之一的图,但和其他头拍的比依然十分锐利细腻。另外这个头的焦外也很舒服,虽然因为超广,即使有2.8的光圈虚化也不是那么的厉害,但却很漂亮。甚至我喜欢这个超过R90/2的焦外。另外因为是超广,可以很方便的使用超焦距,或者不使,无穷远到1米之间的对焦距离也很短,基本2.8时就有很大的景深范围了,偷拍也很好用,哈哈。可惜那会不怎么会玩,用的很少,现在有点遗憾。
说了半天好的,那忧的是什么呢?首先就是这个82口径的大玻璃比较突出,不好安滤镜保护,超薄的几乎都会碰到前镜片,普通的则肯定有暗角(全幅上)。后来没办法,就不安UV了,还好英国的空气也比较干净,倒也没发现明显的落灰,要是在国内肯定是不敢啊。但这个大玻璃不拿个东西保护上,总是不安新。当然可以安上那个罩子,但19用的罩子前面几乎没延伸,起不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另外,说不上是缺点的缺点吧,这个头的遮光罩是通过镜头上的两个小钉卡住的,但这种小钉并不是和镜头一体的,是拧上的,我开始没注意,结果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一个(非常小,即使当下掉了也一定能找到),罩子就剩一个来卡了,其实就等于卡不住了,只是平着时掉不下来,一冲下就很容易掉,加上感觉这个罩子起到的作用很小,后来干脆就不用了。

外部的缺点说完了,主要的,其实是镜头本身的问题。那就是抗光能力很差。首先当然是因为很光,容易受杂光的影响,白天拍经常会拍到太阳。而一旦包括进太阳来了,整个画面就会发灰白,或者有明显的耀斑,有次竟然还出现了跨越整个画面的大圆圈斑痕。这些都导致画面的对比下降,层次细节丢失。很郁闷。看来应该和早期产品的镀膜工艺不成熟有关吧。建议大家还是尽量买后期的产品。好在LEICA头可以通过编号查年份。

另外要说的是,这个头有个好处,注意是这个一代的头的好处。就是转接到5D等全幅上不打反光板。现在的新R头,基本50mm以下的镜头都可能会打板。需要磨镜头后口或者5D的反光板。这个头就没问题,因为对焦时后组不突出。

对了,另外对于LEICA镜头的标称的意思,也许大家都知道了,我也是最近才弄明白,写到这,就当凑字数了,R和M头都适用。
Noctilux 最大光圈大于1.4的镜头
Summilux 最大光圈是1.4的镜头
Summicron 最大光圈是2的镜头
Elmarit 最大光圈是2.8的镜头
Elmar 最大光圈小于2.8的镜头


Carl Zeiss Jena Tessar 50mm 1:2.8
哈哈,这就是玩蔡司的起点了,说起来我其实只玩过东蔡,后来的YC口一个也没具体玩过,T*头还是在CONTAX N的自动胶片机上体验过。所以或许我也不算是玩过蔡司的。这个头其实是我朋友的,M42口的,他原来有不少M42的头,还有个PRAKTICA的M42相机。同时他也用350D,所以还有M42转EOS的电子接环。当时正好他想借我的28-70L去瑞士旅游,我就把他的两个M42头和转借环弄来玩了。当时其实什么都不懂的,光知道这个上面有ZEISS的名字,应该很好,另一个头是PENTACON的29/2.8,觉得可能一般,就先玩的这个。

TESSAR的设计实在太经典,这个头也是TESSAR里最常见的了,我就不瞎掰啥了,省的说错了闹笑话,嘿嘿。我用的这个版本不是早期的PRE-SET版本,是后来的AUTO光圈版本了,外观不如那种银色的漂亮,不过反正结构都一样,可能镀膜工艺是有差别的,但具体哪个好我也说不上来,只用过这一版。镜头不大,只有49的口径,是我用过最小的口径了(呃,不算旁轴的)。整体的做工感觉一般,虽然也是金属的。对焦手感么,也不是非常好,不过老东西了,个体差异估计比较大了,我这个成色也一般。

至于画质,怎么说呢,好也不好。好的就是色彩非常惊艳。或者说让我当时觉得很惊艳。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色彩非常浓艳,而且有明显的冷暖色调对比。比如晚上,拍出来路灯照的地方暖,其他阴影冷,对比鲜明,非常的舒服有个性。我之前用过的头很少有个这个特点,或者没这么明显。以至于后来的一段时间特别爱把片子的色彩平衡动很多,来模仿这个效果,或者使劲把片子偏冷。这也开始了我对于ZEISS镜头的喜爱,也是我一直以来喜欢ZEISS多余LEICA的起点。或者说其实因为ZEISS头不但有鲜明的个性,还有有的有突出的一些缺点或不足,这样更能感觉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似的真实。LEICA的镜头却感觉过于完美化了。当然,这不是说两家谁好或不好,我用的也不多,体会也是受很大的限制,这里只是我自己的喜好而已。

哈哈,至于这个头的不好的地方,就是有时会对焦不准,好象这个也是TESSAR本身的问题了。还有就是全开的成像一般。对比和色彩不错,但锐度和分辨率感觉一般了,当时是在5D上用的。另外有个奇怪的现象,这个头在5D上用时,开始在对远处焦点时(镜组后移)打过两次5D的反光板,结果弄的我有段时间都不敢用这个拍远处,又因为还有50L,这个头就少用了后来。但后来发现又不打了,怎么弄也不打了,很奇怪,难道是打了打磨合好了?
不过这个头也非常便宜,以后弄个成色好点的早期银色PRESET来当个收藏也不错。


Pentacon 29mm 1:2.8 MC
这个头也是同时从朋友那里借来的。开始对这个头没在意,也没觉得会有多好。后来用了用才发现,这个头非常好用。不但在5D上的视角很舒服,正好适合英国狭窄街道的扫街和风景,而且出片也很好看。色彩很浓厚,也可以鲜艳。还比较有油润感。而且头非常小巧,轻便,带起来很方便。后来才查资料,发现原来PENTACON也是顶顶有名的大厂啊,也出了很多好镜头。应该说也是算在东蔡一系的。成像风格也是欧洲风格的。

我用的这个头是后来的红字MC版,这些版本之间真有什么成像差别,我还真说不上来,但PENTACON的镜头确实一般都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虽然往往是外观不大一样,当然也有光圈的自动和手动的变化。做工上么,还可以,但也就是还可以了,并不觉得很好。这个头的口径一样是49的,正好和TESSAR的50/2.8通用UV,不错。这个头的近摄能力也不错,具体多少记不大清了。后来接触多了才知道原来东蔡的很多头都要比以前和后来的同款或类似焦段的头最近对焦距离近,虽然它很少有真正的微距头。

成像上,这个头的中心分辨率非常好,在5D上一点也不显过时。但大光圈边缘的下降有时比较明显,当然可能和数码全幅本身的特点也有一点关系。而且直接的对比和锐度都不错,色彩也很好。对于冷暖色调的表达虽然不像TESSAR50那么鲜明,但也很明显。小光圈拍风景的色彩很分辨率都非常高,边缘成像也有很大提高,基本不觉得有下降了。我用5D拍过不多的风景片几乎都是用的这个头,也是从用这个的拍的风景片,感觉原来800*600的上图标准损失了太多的细节和效果,才开始尽量把图弄大,或者找外连来发大图。当然也慢慢开始明白原真要拍风景5D其实并不够,更多的细节还有待记录啊。另外扫街,博物馆内,都用的很好,有一阵,这个头几乎就成了5D的机身盖。直到后来把镜头还给朋友。

这两个头,都是让我领略到不同于CANON,不同于LEICA的另外风格,而且是非常喜欢的风格,也是我大量接触东蔡的起点和因由。


Canon EF 35-350mm 1:3.5-5.6 L USM
说到这个头,我以前和很多人一样都是觉得很不屑一顾的,毕竟有10倍的大变焦比,成像总不让人放心啊。可是最后我却自己搞了一只来。原因吗,其实很简单,因为当时手里都是定焦,还几乎都是手动的。成像虽然好,但用起来并不方便。于是似乎很自然的又萌发了搞一只能一镜天涯,覆盖全焦段的自动头来,其他都手动定焦,似乎也很不错。于是在看到一个2手店里有一只很便宜(但成色很烂)的35-350后,竟然禁住了傍边的300/4IS的诱惑而下手了。

这也算是我到现在真正拥有过的唯一一只红圈白头了。金属镜身,推拉变焦,大的花瓣罩子,其实还是很亮骚的。不过这个头刚拿到和预期还是有点差距。因为其实这个头不大,实际比安上罩子的28-70L也大不了多少。当然粗一点。这个头只有72的口径,并不是XB和DB那样的77,镜身也不长,即使完全拉开,也不是非常的长,所以整体感觉不大,或者说比想象的小。当然也就稍微有点不那么拉风。这个头的脚架环是和XB等一样的,结果我这个没有,想配个还需要订,而且非常贵。罩子是黑白相间的,很漂亮,很大气,做工虽然是塑料,但感觉很结实。感觉上比28-70L的要结实些。我这个头成色很差了掉漆比较明显。这估计是这个头的定位是给记者或者有专业需要的人用,用的都狠吧,2手里成色好的很少。当然这有就给这个头的继续使用寿命划上了问号。反正我这个感觉对焦上就不是特别流畅(指从最近对最远时),单只看对焦速度还是很快的,我拿这头拍足球,一点问题都没有,就是虚化有限了。不过白天时TV模式,1/250S,也都用到了F8以后,比如F11或13。所以真正全开也不是很常用。当然了没有防抖,也没大光圈,确实对光线有一定的要求。不能太暗了。另外这个头上有焦距锁定环,可以把镜头固定在某个焦距上,防止误推拉改变焦距。

说到画质么,怎么说呢,如果单看图的话,其实一般,一般在哪?主要是长焦端的锐度不够,对比度也稍差,分辨率上也确实感觉有点不足,比如我用5D,用350端拍,然后放大到原大看,在相隔一定距离的主体的头发感觉就不是那么丝毫分明的,有点感觉糊在一起,当然排除手抖的因素。不过这个东西也有DX说过数码的分辨率根本达不到胶片的水平,镜头在数码上是分辨率都完全够。这个我不大明白,也说不好,不过从实际的观感看是感觉不如其他的头。当然,也是看和什么比。在L头里,这个头的成像除色彩外就比较一般了,但和同规格或类似规格的镜头比,这个头又能显示出比较强的素质。这个头的色彩我挺喜欢的,依然保持了L头的水平,层次轨度也很算丰富。

从这个头的焦段,确实配合5D,一镜天下是可以了,但却又因为重量不适合到处走。成像上也不是非常的好,当然那种从35一下拉到350的感觉还是很爽。综合看来看去,确实这头更适合记者用,重要的是拍到,而不是拍的非常高质量。


Carl Zeiss Jena Sonnar 180mm 1:2.8
详细的介绍大家可以参考这个帖子,我这里就简单总结下:
180mm镜头的传奇故事——首期:一切的始端,蔡司松纳180的沿革
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91535

我用的就是其中的那只东蔡的战后初期版本.全金属.20片光圈叶片,保证任何光圈下都是圆形的,同时是PRESET式无级变换光圈设计。很沉,大概有1.4公斤,比XB还沉了,虽然其实比较短,但很粗。持握感很好。同时携带的脚架环非常棒,是我见过的最结实的了。但脚架环不可拆卸,反正我是没弄下来,当然可以旋转。这个镜头其实是两部分的设计,从脚架环的前面一点的位置可以整个把前组拧下来(不是坏了),就能发现其实光学部分全在前组里,后面只是一个空的带脚架环和后口的金属筒。前面的部分和战前的为原始旁轴设计的带反光镜室的SONNAR180基本一样,似乎应该就是一样的东西,可以接不同的后口。接了反光镜室就可以用到旁轴上,接目前这个后筒就能用到后来的单反上,比如我这个就是M42的后口,应该也有P6的中幅接口。是的,这个镜头是可以覆盖中幅画幅的。很强大。

成像上,这个头配合5D,出来的效果我很惊讶。分辨率非常高,全开的锐度就不错了,当然前提是你对好焦。收到4,就很不得了了,我曾经拍过一个中年妇女的背面,看那一头的蓬发的发丝都根根清晰,而且衣服的和金发的色彩非常的真实自然。不过在低对比场景,这个头全开对比度并不高,需要后期提高对比度。但对色彩的表达很漂亮,带有冷色调的艳丽,还可以浓厚。对于红色的表现很特别,我没学过美术,形容不上来是什么红色。但很好看。对于黄色的表现也很好,尤其有次拍过远处的黄树叶,出来的效果不但色彩饱和,而且细节丰富,树枝虽然是暗的,但也依然有很多细节。前面说到这个头的光圈,当然不能错过这个的焦外。这个头的焦外表现个人非常喜欢,因为各光圈都是园型的,所以虚化很柔美,但又有浓厚的色彩,这个结合很奇特。如果拍背景有光点的场景,那就可以出来非常漂亮的圈圈,柔和与圈圈的结合,也很抢眼。可以说这个头是风光人像小品通杀的。不过个人使用中觉得这个头适合在通透的空气里使用,我在北京冬天用时就发现出片灰的厉害,和在LONDON简直不是一个感觉了,以至于后来很少使用。但出又舍不得,最后低价给了朋友。也算是为它找了一个放心的归宿。
帅哥 ChinaSmileJoe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Mar 21st, 2011, 12:43   只看该作者   #5
ChinaSmileJoe
Senior Member
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
 
ChinaSmileJoe 的头像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79,350
积分:163
精华:102
声望: 25766633
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回顾5:升级还是倒退?

这个标题可能初看奇怪,那就继续往下看吧。恩,原因就是,我出了5D换了1D MARK II。
折腾吧,现在看看真是,不过当时也是找了很多理由的。当然最主要的就是,越来越感觉5D用起来不爽。什么时候这个想法比较明显的呢?我想想。应该就是用了东蔡的SONNAR180之后。首先的明显感觉就是5D不结实。其实这么说也许会被很多人反驳吧。但确实是有这个感觉的。简单的说就是接上1KG4的180后,5D虽然是金属外壳,也感觉握起来不大塌实。最主要的问题应该就是那个塑料CF卡仓门。这个仓门不但不是整体似的金属,而且做工很一般,还比较大(后来的40D这里就缩小加固了很多,虽然还是塑料的)。这么个又薄,又不结实的东西,因为所处的位置,反而在使用长焦镜头时是个比较主要的吃力点,当然或许是我的习惯问题。所以在用了这么沉的头后,每次握都觉得那里被压的很脆弱,总是提心吊胆的。

另外觉得5D不爽的就是机身震动大,可能主要是反光板那里的机械动作弄的不好,引起的震动。很多人说的掉反光板倒没遇到过,我这个5D还打过镜头的后屁股也没掉。另外就是感觉读写速度一般,或许是文件比较大的过吧,我用5D时已经迷上了用RAW。至于那个LCD倒还满意。至少,比我的老1D和350D都好吧(看这比的,也不比点好的)。取景器现在想想,没觉得明显感觉视野大了,亮了。和1D比,似乎却别不是很大。当然,我也没仔细的把同一个镜头在两个机身上比过。同时那段时间用超广也很少。当然,5D配合50L给我的感觉非常好,或许是我运气好,感觉跑焦基本不明显,而且全幅上的标头真的可以替代很多东西了。呃,继续说不好的地方。还有5D的追焦能力感觉一般,我拿1D拍足球,感觉追焦还不错,拿5D拍个不算快的仪仗队,反而还老虚。还有就是拿1D拍过回足球后突然迷上了拍运动,5D的连拍等性能实在是不行了。但1D的象素又有点少,色彩也不如5D讨好,也有点不满意。虽然可以同时带俩去拍,但毕竟是要分开,而且又回到了那时用1D和SD9双系统时的感觉了——沉啊。

所以又不安分了,又想换机器了。既然5D和1D都有不满意的地方,也都有喜欢的地方,那是不是可以找个综合两者的机器呢?本来我的想法是全幅配合高连拍速度,既有画质又有了速度(当时迷拍运动)。但当时是没有这么个机器的,即使是最贵的1DS MARK II连拍也不很快。而连拍快的则都是非全幅的。所以后来NIKON的D3出来时,我很喜欢,很符合我的要求,除了,除了价格,汗一个。呵呵,不要认为我考虑买1DS2却又嫌D3贵,是不是挺C贬N的。这个很没意思,两家我都用过,也都被别人B4过,都没觉得有什么值得特别有优越感的。其实是我从来没考虑过买1DS2,太贵了。同样,虽然D3便宜不少,但还是很贵,对我来说。所以,无奈,只能放弃最初的想法,妥协下,既然当时是迷恋连拍,那就首先照顾速度吧。这样,在重复了无数次的心情和模式中,发现了1D的后续机型似乎还比较符合要求。首先既然是1D,当然速度是没问题了。又因为是后来出的,电子技术也提高了,换了CMOS了,有了DIGIC II处理器了,高感和色彩好了(色彩这个,或许应该说接近后来的CANON风格了,比如5D或者1D2N)。这么看基本又速度又画质的也算满足了,唯一不是全幅,但也是1.3X的了,比一般的大不少了。另外1D2也具备了回放放大功能,虽然操作麻烦,但至少能用了。其它的诸如有了双卡设计什么的就完全是为自己折腾增加欺骗自己的借口了。恩,还有个原因是1D2的800W象素比1D多,又不象5D那么多,因为我后来发现5D的RAW文件太占硬盘空间了,而且处理起来机器很勉强(确实,电脑不好),所以也想着找个象素不那么高的,反正我也不怎么拍风景等需要高象素的东西。这个1D2的800W比较合适了。

当然,为什么不选1D2N,和5D同时发布,都有了新的照片风格设计,LCD屏也大了,双卡设计也更成熟了。而且据说1D2N的CMOS和5D的除了面积不同其他一样,画质也一样(注意是据说)。另外1D2N的外型我比较喜欢(那位说了,有变化么?呃,只当是有吧)。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价格。另外的借口就是有人认为1D2和N的CMOS是一样的,这么说应该和5D的也一样了(除了面积,嘿嘿,这个值得YY)。那么既然这样,其他的东西对我来说似乎不值多出的钱了,当然钱也不够本来。。。

于是,5D和老1D就这么被我在EBAY上出掉了,5D竟然有小赚,嘿嘿,鬼子的钱不要白不要啊。不过说实话,我还真的几乎就这次在出东西赚回了点,可惜因为PAYPAL转帐的手续费,真正到手里,也没多几钱(上帝干吗要在这时这么“公平”啊)。然后又去常去的店里淘到一台新的不能再新的1D2,全包装。真是爽。于是又回到了一机。。。几镜。
呵呵,扯了半天,还是说说到底1D2如何吧。

总体上,1D2是个很好的机器,DPREVIEW上的测评里写的也很明白:
“Is this the ultimate digital SLR? For now I have to say yes, it offers an amazing level of build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sealing, superb eight megapixels of resolution, low noise at almost any sensitivity, over eight frames per second (with a forty frame buffer) and near instant performance. ”

简单翻译就是说,1D2是不是终极的数码单反呢?目前说是的。它具有了迷人的制作工艺和防滴尘密封,有极强大的800W象素的解象力,在任何感光度上几乎都能很少噪点,超过8张每秒的连拍速度和近乎瞬间完成的反映速度。

这句也为我下觉醒上它的提供了很大动力。当然,这里面有个当时,现在看当然它不是最强大的。但至少说明了他确实很强大。实际的使用,基本可以印证上面的话。结实程度什么的就不多嘴了。800W的象素够么?够,至少对我来说,而且没觉得明显比5D的效果差,当然我也不出大图,既然它俩的象素密度一样,那么100%看起来当然应该差不多,至于出同样的大图,可能就有区别了吧。色彩上呢,很接近5D,但似乎还是5D的要讨好些。但我个人觉得比老1D的好点,不过也可能是我用过的那个老1D的CCD老化了?或者我当时比较喜欢CANON的那种CMOS色彩。连拍上,和1D的基本一样,虽然号称8点5张每秒,但实际感觉不出来,DPREVIEW上也说其实还是8点3张(据同样DPREVIEW,老1D实际也是这个数)。对焦上当然比5D爽多了,还能够点测在11点的模式下和焦点联动,当然这些和老1D比感觉差别不大。高感的噪点控制的确实挺好,但似乎感觉还是5D的要好一点。不过ISO800我是放心用了。5D基本ISO1600我也觉得可以,不过现在回头看看,似乎还是应该再低点好。双卡设计,我其实基本没怎么用,虽然特意买了个SD卡。LCD的回放确实有了,效果不错,就是,双拨轮再加按钮的操作很麻烦,还是5D的摇杆好使,要不后来的1D3等都换成这个了。50L配合1D2出片也不错,但还是,虽然只是1.3X,但还是限制了标头的经典视角。可惜进了1D2才发现拍运动其实很少机会的,反而是手动转接越玩越多了。结果发现5D和1D2从卡口到电子触点的距离是不大一样的,结果导致原来5D上很好使的环在1D2上非常的不准,基本远处就不行了,近的时候也时准时不准的。很郁闷。最后当都只剩下手动头时,也没钱的时候,1D2也就这么离开了我。其实现在想想,用普通环,再配上原厂的超精细磨砂屏或者裂像屏应该碗手动很好用了,毕竟CANON也是目前原厂提供数码单反可换裂像的唯一厂家了。可惜当时都没想到啊。现在后悔也没钱再进了。

突然发现好象有点跑题啊,题中的升级是说5D到1D看起来应该是从次一级升级到了顶级(或者说次顶极?)。倒退呢就是说从新的5D(想对的)和老1D的两台机器,又换回到半老不新的1D2一个机器。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说不上来,或许只有不适合自己的机器,没有不好的机器吧。

Helios 44-M 58mm 1:2
名字怪吧,其实也不怪,俄罗斯镜头前面都有个名字的,我还用过会鲁比艾尔的500折返。这个头玩俄头的朋友应该几乎都接触过吧。说起来我也算玩过俄头,可是其实也就是这个用的多点。想想,很多系统其实都这样。其实按我当时的玩法看进这个头其实很奇怪,因为我当时总认为俄头都是狗头,想想俄罗斯的产品也没什么能想起来的,尤其是这种精密的光学产品,更觉得不大靠谱,虽然说起来东蔡也酸是苏联那时的。既然说到东蔡,确实,俄罗斯的很多光学技术都是继承东蔡的。比如,这个58/2,就是和东蔡的BIOTAR 58/2同样的光学设计。这也是我当时进这个头的一个原因。另一个么,就是便宜,非常的便宜,就一顿简单的午饭钱。进了不用也不会心疼。所以就下手了。

其实当然当时是想找那个东蔡的BIOTAR 58/2,可惜很少见,国外就很少见,当时其实也是看了那个关于BIOTAR 75/15的旋转焦外的帖子,也很想找个来玩,可以75的头太贵,查资料就发现还有个58/2也是BIOTAR设计的,就想找这个了。但发现一样不好找。不过却很巧的在我后来常去淘东西的那家店的网页上看到有这个头,再一查,发现竟然是和BIOTAR同样设计的,又那么便宜,就觉得先搞个这个玩把,毕竟是一个设计。

具体到这个头,其实也经过了很多版,我原来也收集了这个资料,可惜找不到了,不过这个玩俄头的大部分都知道,也就不说了。好象是众多版本基本的光学结构都没怎么边,主要是外观和镀膜变化了,似乎还是后期的好?没具体用过,反正我手里这个似乎算是偏早一点的了。做工上,感觉还好,倒是挺大个,尤其是和后来终于买到的BIOTAR 58/2比了后,但是不细致,甚至稍显粗糙。基本上是符合我印象俄罗斯产品(其实也没用过啥,完全的主观意见,可无视)的风格吧。我这个是M42口的,因为当时我也只有个M42的环。哈哈说起来这个环,促使我玩了不少M42的头呢。

成像上,这个头挺锐利的我觉得,全开也可以,不觉得软,层次上,说不大出来,似乎不是太少,但也不细腻丰富。色彩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有个缺点,就是抗光不行,对光容易出现很灰白的画面。不对光还不错。没用过小光圈,不好评价了。至于最初想体会的旋涡散景,有,但不明显,不知道是不是光圈不够大的原因,旋的效果不明显,但确实还是有的。当然后来发现还是和拍的环境,和背景光点的距离有关系也,所以当时使这个头并没出来什么有意思的片子,而且很偶然的,竟然在进了这个头不到3天后就碰到了原始的BIOTAR 58/2在卖,结果当然是去进了BIOTAR,这个头也就很少用了。


Carl Zeiss Jena Biotar 58mm 1:2
虽然很多DX都认为东蔡不怎么样,不过我还是很喜欢的,或许是因为能买的起,能用到,也就喜欢了吧,毕竟那些贵的蔡司头现在也买不起了,当时也没什么地方能淘到。不过当时在英国却正好有这么个地方能够淘到很多当时觉得乱七八糟的东西(现在看,反而都是国内追捧的什么A、K、S牛头,当时的感觉就是跟破烂似的,哈哈,不知道会不会被人骂)。不过俺水平低,平时在国外也没人讨论这个(其实老外水平也比较洼),就都当破烂了,连注意都没怎么注意。反而是去看那些在国内被主流看不上的CZJ啊,PENTACON啊啥的。当然了,有些A头啥的似乎也挺贵的,但不了解啊,觉得不值当,也就没关注。后悔么?不后悔么?后悔么?。。。哈哈。

咳,咳。回正题啊,闲的扯两句凑凑工分就好了。别喧宾夺主了。

上篇说了,本来是想找个CZJ BIOTAR 58/2的,但无奈一直没有见到,正好看到个便宜的同样设计的俄头就买了,就为了体验体验啊。不过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俄头买了没几天竟然我常去淘东西的那家店里就到了这个BIOTAR(有人叫他小B?似乎不大文雅啊,还是BIOTAR吧,这么写也多骗点字数)。当然了,既然这个才是正宗的,那个俄头也没几个钱,素质也不是非常的满意,当然最直接的反映就是直奔店里下手了。到了店里才发现,这个头是和一个老的CONTAX单反一起的套机,还不拆卖(机器有问题,拆了机身就卖不出去了,当然即使拆了我相信光这个头的钱他们也赚的,毕竟很多东西其实我感觉都是很廉价收来的)。不拆卖的结果就是价格要稍微高点(不过后来发现不比国内单独这个头贵)。磨蹭了半天也没结果,只好(唉,自己就是不会砍价,出东西还老被死砍)乖乖交钱走人了。当然,东西肯定没忘拿。

回来后研究发现,其实这套东西还是有点意思的,虽然机器坏了(个人现在回忆,感觉似乎是对焦屏没有了,因为当时不玩胶卷,也没法看机器是不是能用,但从取景器看出去,看不到很实的影象,根本没法确定是不是对上了焦)。但这个机身来是挺有价值的本身。后来经过多方面查找,终于确定这个机身是代号为CONTAX D的单反机身,M42口,我手里这个上标了ZI(ZEISS IKON)塔楼的标志,应该是战后苏联区内的ZEISS工厂制造的,金属的做工非常结实,可能因为太老了,感觉到不是非常精密。外面的饰皮倒还都不错,持握感也很好,整个机器很沉。另外很特别的就是,这个据说是出口到美国的型号,似乎(记不大准了)外面的皮套上还有PENTACON的字样,而机身上的CONTAX D也是换成了PENTACON什么(具体记不清了,当时查的资料找不到了),我手里这个PENTACON的刻字整个被打磨掉了,只留下了五棱镜顶那个ZI塔楼的标志,同时在机背饰皮的侧面还印有“来自俄占区德国”的字样。哈哈,似乎很有收藏价值吧。不过当时虽然也觉得挺有意义,但却还是更关注那个BIOTAR的头(会不会有人说本末倒置?),再加上不拍胶片,这个机器又没法用,还很沉,最后被我回来前当垃圾处理掉了。。。没想到后来在国内看到这套东西有人卖5000RMB(比我进的高了快10倍的价格),虽然成色比我那个好很多,但却没了外面的皮套,也没有那个非常有意义的俄占德国字样。也不知道是该为此后悔还是该慨叹JS。。。
呃,似乎又扯了很多和镜头无关的东西啊,我太邪恶了,这么挣工分是不是不大合适啊。
说回镜头吧,这个BIOTAR 58/2就是早期的银色金属外观的PRESET式光圈设计版本了。不过没有一些镜头上带有个红T标志。不过似乎镀膜的颜色是一样的。这个银色和CONTAX D的机身颜色一致,很协调。这个头和之前说过的那个CZJ180有点像,都是PRESET式光圈,同样有很多的光圈叶片来组成非常圆的光圈形状,同样的做工扎实。好象这俩也确实差不多是同时期的产品了。都具有那个时期的明显设计特点。说镜头外观结构,有一点要说下,就是这个版本的BIOTAR 58/2后镜组不知道是为了保护镜片还是啥目的,有一圈突出的金属圈,说突出,也是在对焦无限远时,会比镜筒后部还伸出一截,就是这一小截,导致了转接在1D2上会打板,应该在5D上也打(似乎有看到有人说),在APS数码(可用EFS头的,反光板小)的机器上没事。其实差的很少,我稍微把头往外拧一圈就不打了,但合焦就受限制了。所以大家要想用在全幅或反光板大的机器上要注意这点。那个金属圈似乎也很难磨,不但离镜片很近,还似乎是和内筒一体的。

似乎,出片质量的内容是越来越少了啊,也是,写不出啥新东西,自己水平也有限,体会也就那点,挖掘不出来啦。凑活看看得了。这个头出片其实挺有意思,全开比较柔和,但也不是说完全的肉,拍人不错,收到4感觉就挺锐了,虚化还好吧,其实我也不是非常会看了,尤其是越看别人的片子和说法,越发现不知道什么样的才好了,可能都有不同的标准吧,除了特别不舒服的,其他都算好吧。不过这个头全开偏冷比较厉害,我曾经和一个朋友在同一个地方拍,他用的EF8518拍出来肤色就很好,色彩也很鲜艳,但这个头就很偏冷,稍微有点闷的色彩。当然这个很不严格,基本数据可能都不同,后来我自己把几个标头弄来比了比发色,确实这个头全开偏冷很明显,但收一档光圈,就变了,偏暖了,很奇特。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数码机器的色温引起的。至于开始很希望体验的焦外旋转,是有,但和那个俄头类似,都不是非常的明显,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需要一些条件和控制,可惜一直也没摸清楚。后来进了很多便宜的头,就导致了每个头用的都不多了,所以体会也浅。后来这头出给了一个用宾德的朋友。

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25mm 1:4
又是一只东蔡的镜头。在国外别的没怎么玩,东蔡的是接触了不少。比较经典的几只东蔡也算是摸过了。前面讲了东蔡的长焦(SONNAR180)和标头(BIOTAR58/2),这次讲讲东蔡的广角吧。提起东蔡的广角估计大家首先想到是Flektogon 20/2.8这只。确实这只很有名。不但畸变控制一流,就单看这个规格也知道这个头的地位了(参考西蔡的D21/2.8和徕卡的R19/2.8)。可惜,我还没机会把玩这个头。不过这次要说的是一个相对比较少见的广角,也是蔡司比较独有焦段。那就是Flektogon 25mm 1:4。

这只头可能一些人并不清楚有,人们普遍知道的是西蔡的Distagon 25/2.8这只,对于东蔡的25则相对不了解。其实开始我也不清楚有。不过随着接触的东蔡镜头越来越多,在查找相关资料时就发现了还有这只镜头。开始时并没在意,因为觉得F4的最大光圈有点小(可看我前面介绍的几个头基本都是大光圈的,最小也是2.8的)。不过后来因为镜头的出出进进,机身的换来换去,结果发现自己手头没了广角,没了全幅后标头的视角也受了限制。于是迫切希望能有个广角来用用。在搜索中就再次看到了这个25/4,仔细看看,突然就被吸引住了,为啥呢?因为别看这个头的规格似乎不大起眼,但却有着77毫米的大口径(这里可以对比下东蔡的20/4和20/2.8也都有77的口径,但要知道他们要广很多啊;而西蔡的25/2.8好象才是49的口径?),这么个并不是特别广,光圈也不大的头为啥就有这么大的口径呢?可惜了解的途径很少,这个头似乎有的人很少,网上的评论也很少,从只言片语中,只能大概知道这个头基本是最早的东蔡出的Flektogon设计的广角头(似乎20/4要稍早?记不大准了),这个所谓的Flektogon设计其实就是西蔡的Distagon,也就是由爱展能开创的广角镜头的反望远设计。

这里多扯两句,为什么会出来这么个反望远设计呢?其实从开始的旁轴时代并没这个设计,似乎理论上也是对称结构的才是更好的。但到了单反时代,由于多了反光板的位置,镜头后组不能离胶片很近,也不能伸入机身内很多,这就导致了对称结构的广角镜头的设计困难。不过人的智慧是无穷的,这个反望远设计就被开发出来了。确实从结构上看很类似把望远镜头的设计整个颠倒过来(后来的设计越来越复杂,并不一定容易看出来了)。那位说了,我怎么从结构图上看不出像倒过来呢?这个,这个,咳,咳,我也是忽悠,大家批判着看啊。不过有个地方我琢磨似乎可以说明点。就是这种类型的广角镜头几乎都是从最近(往往可以很近)到2米或3米左右的对焦行程很长,而从3米到无穷远往往就非常短了,而一般的望远镜头,则是最近对焦距离比较远,同时到3米或几米的对焦行程比较短,而从3米到5米到10米20米等等一直到无穷远都有很长的对焦行程。两者几乎正好是反着的。当然我不懂光学设计,这里只是瞎猜,比如广角无穷远行程短估计是和景深有关系等等,这里就当门外汉的胡扯吧。看看就得。不过后来的众多单反广角镜头,却几乎都用了这个设计。

扯的差不多了,回到这个25/4

前面说了查了很多资料,也就知道这个25/4出来的比较早,同时这么大的口径可能是用来矫正畸变的,据一些文字说,这个头的几乎是零畸变。也有说这个头和20/4都是非常锐利的。其他的,就基本没有了。样片也很少见。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头资料的匮乏,反而更加的吸引人,想要一探究竟。结果非常巧的,在不久后就被我碰到了一只,还是我常去的那家“杂货店”。这次可以吸取有些时候的教训了,他网页一登出来,我就打电话订下了(好象是夜里12点多?),第二天就急冲冲跑去了,生怕别人抢走了。

我这个头外观成色一般,使用痕迹明显,但值得庆幸的是镜片非常的完美,镀膜也是很完美,虽然调焦手感松了点,但也完全可以接受了。我这个是斑马纹的半自动光圈版本,也就是镜头上没有自动手动光圈控制钮,如果转接用普通接环只能通过镜头上的景深预览来收缩光圈,拍摄时也要一直按着,比较麻烦。好在我当时基本全用的最大光圈拍。后来回国后也很幸运得找到了一个带光圈顶针档板的M42-EOS环,这个头就能正常使用了,不过还是很少用小光圈

这个头的特点非常明显,首先就是前脸的77大口径,大玻璃。很漂亮。镀膜应该是单层的,似乎没有多层版本。有的话也是更少见(据说有黑色镜身的,可惜没见过)。最近对焦距离标的是0.2米,但实际我觉得至少可以到0.18米,本来以为这个非常近了,后来才发现ZF的25/2.8能更近,是0.17米。这个距离,完全可以让它当个小小微距来使使,当然只能拍死物了。这个头从最近到2米的对焦行程非常长,但从2米到无穷远就非常段,如果全开拍远处,容易对焦不实。最近看到的理论是35毫米的广角其实在无穷远都是靠超焦距或大景深来模糊覆盖的,本来就不精确,这种设计本身也没法对远处进行精细调焦,所以拍远景的质量似乎不如拍近景(这个似乎可以适合很多广角,尤其是大光圈广角)。不过好在我也不怎么拍风景。基本都是拿来扫街和近摄小品了。

成像上这个头确实很锐利。但不是NIKON那种第一眼就让人有很强的锐利感。其实锐利感往往是镜头的微反差和整体反差高,并不一定是分辨率高。这个25/4感觉反差就不是很高,但在这个偏低点的反差中,却保持了很不错的锐利感,同时分辨率很高,细节丰富,层次细腻。色彩上这个头我整体感觉还是偏点冷,但又不是完全的冷,同时在冷暖色交织的场景中,阴影区有幽蓝的冷调,高光区则是种说不出来的暖调,不是徕卡的华丽,却是一种把夕阳的照在物体上的调子表现的很特别的感觉,似乎可能还是整体的冷造成的?调子虽然是暖色,但却让人不觉得暖。似乎是一些德头特点的暖调?这个头对红色的表现也很出效果,尤其我觉得适合拍古建筑的红漆,红墙,表现的红色很有质感。光线充足时整体的色彩还原就比较忠实了,并不是非常的夸张,似乎还有偏淡的嫌疑(似乎也是一些德头的通病了?)但在光线弱点时,或者稍稍欠暴时,出来的色彩非常浓郁厚重,同时暗部的细节很多,不觉得因为欠暴而损失了什么(当然不能欠太多)。这个头的近摄能力很强,近摄成像也很不错,据说是也有浮动镜组的设计。我还同时买了一套三个M42微距延长筒,配合25/4拍微距。可惜不能全用上,不然取景器里就太黑了。一般用两个,虽然不知道具体是多大的放大比,但拍出来的细节很不错,完全可以当个微距来用,就是景深太小了,对焦也不方便了,不好控制。恩,说了不少了,还有啥没说呢?啊,对了,前面说到这个头零畸变。是不是呢?我没测过,我不喜欢测镜头,我觉得镜头就是拿来用的,测试你在严谨也不如在实验室里严格吧,没啥意义(当然意义对于每个人都不同)。具体这个头,确实使用中没感觉到畸变,当然我也不是非常的仔细去看了,也许有吧,但也非常小了。
帅哥 ChinaSmileJoe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Mar 21st, 2011, 12:48   只看该作者   #6
ChinaSmileJoe
Senior Member
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
 
ChinaSmileJoe 的头像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79,350
积分:163
精华:102
声望: 25766633
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回顾6:“尝鲜”是为了“用旧”(40D)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要回国了,中间有阵几乎把器材都出掉了,只留了1D2和几个手动头。可惜1D2玩转接很不方便,又没想到用原厂的裂像试试,结果身陷转接泥潭后,就越来越受不了那些使用上的麻烦了。不过因为回国的各种事务,有阵就没怎么花时间在这上面了。而且当时在国外也没什么觉得想买的。回来后,在北京配一起回来的朋友在北京玩,才发现用1D2接那些手动头太麻烦了,经常容易合焦不准,1D2的取景器也不觉得多亮了,再加上那时是冬天,北京的天气都是灰霾的,拍出片子很难受,一点也没有在国外时的感觉了(这里不是想说国内不好,两个地方的气候和风俗本来就不同)。郁闷中就觉得1D2实在是难用的受不了了,就又开始了新机器的搜索。

可惜当时钱已被造的差不多了,必须要出掉1D2先,但回来才发现器材市场和我走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特点就是数码相机都掉价很厉害,而一些老镜头却涨的厉害。比如本来我出去前在国内进的28-70L花了5800,但回来后发现同样成色的6500才能拿到了,当时窃喜了半天。不过还是没好意思加钱卖,就同样的价格出给了一个在北京巧遇的色友。说起巧来确实是很有意思的。前一天我和同回来的朋友去西单的CANON体验店去摸器材,结果遇到了一个也在那里试镜头的兄弟,我们聊起来,他还问想买标变,不知道CANON的哪个好,当然24-70L有点太贵了。后来我说一般用的话其实24-105L也不错,另外我当时正好挂着28-70L,也就从自己的使用感受说这个头其实很不错,就是只有2手的了。因为当时他似乎是要买新的,而且很多人是不喜欢2手的,所以也就没多说什么。当时也没打算出这个头。不过当天扫了扫街回到朋友住的旅馆就不知咋了突然决定出这个头,还在他那现拍的照片现传到网上的。没想到当天晚上就有人联系说是想看看头,约好第二天去中关村。结果见了面发现竟然是昨天在CANON交流空间那里一起聊的哥们,是听我说了这个头不错,就去查了查,发现确实是好头,就到蜂鸟上找的,正好我这个成色不错也不算很贵,就说看看。这下好,都说不如昨天直接买了好了,哈哈。当下就拍板没砍价就拿了。这也是我出东西唯一一次遇到痛快人,也是唯一一次没被砍价。。。

似乎。。。都快扯到爪洼国去了。。。回正题,回正题。。。

呃,到哪了?哦,是出1D2,之前先出的28-70L。1D2这个出起来就费了不少事,挂出来先是都说价格高了,后来不断调整,也一再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但每次都是伤心透顶,这似乎也就是我出器材的血泪史的开端了,最后在经过了一次想出给2手商的沉痛打击后,又发现自己还是需要出了这个机器,就终于把价格定的很低了。也终于有人决定买了,虽然还是在交易时又砍了500。。。。这里多句嘴。。。经过这次,和后来的经验,我发现现在买2手的人要么死砍,要么死细致。虽然也不是说不该这样,但实在是每次都被砍的很惨,而且2手的镜头不可能一点灰啊什么都没有。可惜每次都是需要用钱了才出东西,也没办法老等,只能被砍了。而且很多人都是见了面还要再砍,实在是。。。。后来反而发现还不如直接出给2手商了,价格也和出给网友差不多了,至少痛快很多,不至于受那个郁闷。

呵呵,又扯了点。其实出1D2之前就是已经发现目标了。那就是新(其实也出来个把月了)出的40D。为什么是这个呢?其实也比较简单了,CANON的机器基本从低到高都用过了。太低的不想要,太高的买不起,中间的1D2这样的已经用了不适合转接,也比较大了,5D呢,也用过了,而且当时价格不低(包括2手),我出了1D2(被砍的很惨的价)也就买个5D,就剩不下什么了。毕竟还想在北京多玩段时间,也想多折腾点镜头,所以还是选低一点的机器吧。而且5D我前面也说了感觉不结实。而且当时突然并不觉得全幅如何重要了,所以也不用局限在这个框框内,就想找个通用性强,适应性强的机器,毕竟我扫街,手持拍摄,经常用到高ISO,老的KODAK虽然有全幅机但高ISO不行。所以还是从新点的里找了。然后就发现了40D。新机器,机身比5D还大点,连拍快,速度快,各种新的电子功能,最重要的是,还有了新的实时取景功能,这个我当时就觉得很适合配合大光圈的手动头来对焦。所以十分的心动。而且价格不比30D当时贵很多,功能却感觉提升了不少,感觉是CANON这个xxD系列里提升幅度最大的一次了(目前看50D,似乎提升也很大,但感觉基本是在40D的基础上,而40D多了很多30D没有的功能)。唯一的问题是,这机器出的时间不常,用的人似乎也不很多,出2手的就更少了,找了半天都没有,好不容易有个,还很快就没了。然后就发现因为基本都是刚买的机器,其实不比新的便宜多少。于是就在在1D2出手的下午跑去MLD买了套全新的行货。

机器到手很兴奋,几乎都是符合了我的预期。最直接手感,就好于5D。因为40D的手柄那里是稍微加长的,正好适合我的手握满,小指也很舒服,而5D似乎正好就短那么一点,我的小指有时就没地方放了。而且整体的结实程度比5D至少高了一个层次,很接近1系列的风格了,虽然40D的外壳并不是金属的。还有卡仓那里的设计也是,不但有密封胶条,而且还有金属构造,还把仓门缩小了些,这些都使其和机身的整体感大大提高,结实程度也很有保证。取景器当时在CANON的体验中心也试了试,感觉确实不比1D系列的差,甚至还觉得更亮一点(估计是心理作用)。取景器标称的0.95X的放大倍率(CANON目前最大的)也使取景器看起来很不错。操作方面,因为一直都是用的CANON的机器,都很熟悉,根本不用看说明书就能上手,不过后来还是仔细看了看说明书,毕竟那些自定义设置还是要好好了解的。

其实40D从外观上还是很接近30D的,虽然有了很多细微的变化。但最主要的一个外观区别就在背面,也就是那个3寸的大LCD了,这个东西一出来,搞的背面的按钮都没空间了,结果上上下下的挤的不行,反而不好看了。我还是觉得5D背面的按钮位置比较好看些,虽然操作上没觉得有什么别扭。不过一直被大家诟病的就是这个LCD的分辨率低,虽然屏幕面积大了,但分辨率还是和之前的小屏一样。这样的问题就是图片放大后的细腻度很受影响。后来CANON提供了一次固件升级,说是有改善LCD的显示质量,升完后似乎是有点改善,但也说不好是不是心理作用。总之这个确实有点不爽,但倒也不至于影响使用。

另外40D多了以前机器(我用过的)上都没有的除尘功能,开关机都可以自动抖动CMOS来除尘。有人说400D上这个功能有噪音,我这个40D上倒没有,很安静的,就是会影响下开机速度,不过我对这个也要求不高,也就让他每次开关都弄了。至于效果,我说不上来是不是真有用,但确实没觉得发现灰尘,应该就还是有用吧。毕竟后来用别的机器就进过灰。
40D的整体速度非常快,不单表现在可以每秒连拍6张。其实就从平时使用就能感觉出读写速度都很快,几乎没什么延迟的感觉,这点老点的机器有的就不好。反光板那里是比5D好很多了,估计也小,所以不容易出问题。其他,就是多了个AFON的按钮,用于在LV时的对焦,平时也可以指派其他的自定义功能,很好用(似乎是从NIKON那学来的?)。

40D的高感还是很不错的,ISO800以下都可以放心用了(看个人接受程度),ISO1600我也偶尔用用,只要暴光充足了,其实也很好,就是怕暴光不足再提亮,就会出很多彩色噪点了,这个很郁闷,NIKON出的是亮度噪点还好接受点。不过低ISO如果提亮就好很多,所以一般尽量还是用低ISO好。不过40D(5D以下系列)都不提供ISO50,这个其实有时也有用,比如我这种大光圈爱好者,大白天也要用1.2的光圈,又不想要那么高的快门速度,或者不希望超过最快门的最高速度导致过暴,那ISO50就有价值了(当然,当然,ISO50其实价值主要不在这里)。

40D的整体出片还是很CANON的,呵呵,这么说其实等于没说。主要我也形容不大上来了,感觉和5D还是有点区别,似乎有时色彩更浓些?DIGIC III的问题?尤其用L头和一些色彩本身就浓的头时,感觉想后期的话色彩已经太浓了,尤其对于红和黄的纯色,稍微弄弄就过了。不过大部分时候都不错,层次很丰富,直接出片的锐利感不很高,但比较细腻。不过我一般还是用RAW调,虽然保存是R+J,但JPG只是为了当个预览图看看是不是有价值再进行后期,或者直接给别人用。后来觉得其实40D的千万象素我也不需要,就试了试新的sRAW格式。这个格式虽然象素少,但据说是因为4个像素合并成一个,所以出来的色彩,对比,锐度都很好。基本不用怎么PS了,至少绝对不用加锐了。但这样的小图,确实在分辨率上是有牺牲的,不如大图保留的细节多。不过40D比细节的话还是算了,一般用绝对够,但拍风景什么的,5D基本是最低要求了。40D拍远景的细节还是要差些,当然可能和我用的头也没什么特别这方面优化的也有关。当然和胶片就更不能比了。

不过40D对我最大的用处就是转接手动头。CANON因为自身设计其实本身并不是为了手动开发的,自己也基本没什么手动头(移轴还是手动的)。但机身却有很多方便手动头使用的设计,而且似乎还越来越注意这些细节。而40D上最大的好处就是这个实时取景了。我个人认为是非常适合大光圈的手动头对焦的。虽然屏幕显示效果差点,但使用完全没问题。这个LV不但可以放大5倍到10倍来精细对焦,还可以模拟暴光,更能显示出真正的景深(取景器里其实是看不大大光圈的实际景深的),还是100%的取景,真的是做到了所见既所得。另外我发现似乎这个LV时的模拟暴光,虽然说明书上说是平均测光的,但如果放大后,似乎是根据放大的那点的光来侧重的,也或许是这个平均就是指的LCD显示出来的平均吧。当然这个LV并不是什么都好。首先就是并不方便持握,手持拍摄必须保证比较高的快门速度或稳定性,尤其放大对焦时,其实手拿着就是都在抖的,最好是放大对完了焦,再回到全幅模式拍摄。另外LCD因为不能旋转,而且室外效果一般,所以大白天或特殊角度使用并不很实用。对微距拍摄是绝对有好处了,但更要结合架子。另外说明书上说高ISO时长时间使用LV,会带来噪点增多。这个实际使用倒不明显,但也可能是有的。另外如果长时间使用LV,其实还是很耗电的。比如我朋友使这个拍投影等的屏摄(LV+手动对焦+高速连拍,很好用,后来他都忍不住换了台40D),但一晚上电就没了。平时的话40D的电池还是很耐用的,而且比400D之类的耐寒能力好很多。我曾经和一个朋友过年时扫街,他的充满电的400D一会就没电了,我这个40D就用的好好的。

总体上,虽然40D有些毛病(后来有认识的人说内闪有问题),但绝对是个好机器,我很喜欢,而且非常适合转接手动头来玩,这个LV绝对是使老镜头焕发新生的良药啊。当然,如果40D里的芯是5D的CMOS,我觉得,这个机器就很完美了。


Carl Zeiss Distagon 35mm 1:1.4 HFT
其实一般认为的蔡司镜头(西德产)我并没用过什么,尤其是如雷贯耳的T*镀膜镜头,更是没用过德产的。唯一用过的T*头还是在后来推出的自动蔡司单反CONTAX N系列的一只镜头,还不好用在数码上,只扶在40D的卡口上拍过回。其他的T*头基本就等于没用过了。但说起德产的蔡司,还是用过一只的,却不是为蔡司自己的机身生产的镜头。而是给禄莱的35毫米单反生产的,使用的禄莱的HFT镀膜。这正是本文要介绍的D35/1.4HFT。
其实单说D35,已经很多介绍了,这头也是不用说的经典名头了。据说是什么蔡司里唯一标了使用非球面的镜头,而且德产的是什么手工研磨的非球面。还有说这个头就是当时蔡司在其他厂家都开始大量使用特殊镜片改善成像质量时,依然坚持走自己不使用特殊玻璃的路线而受到很多质疑时,推出的带有非球面镜片的大光圈广角镜头。此头一出就是技惊四座,力压群芳。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蔡司的设计能力和光学水平。还有说法是,即使LEICA迷们只崇拜LEICA,但在35毫米镜头上,也不得不承认D35的地位。当然这些都是传说,也不一定就是真的,姑且当个故事和演义来听,过过瘾就算。不过我确实也从认识的DX那里听说,他对比过几款135系统的35毫米镜头后,得出的结论是蔡司的D35在单反里是第一,算上旁轴的,是LEICA的35/1.4ASPH第一。这么说似乎是蔡司还是不如LEICA啊,这个D35有什么可吹的啊。不过大家要注意,旁轴因为没有反光板的限制,广角镜头的设计可以让后组离胶片很近,从设计上就是有优势的。排除了这个再看,LEICA的单反R系列里的35/1.4在这次的比较中却落后了。当然这也只是听一位DX说的,每个人的口味也都不同,或许也只是蔡司的表现更和他的口味而已。应该说放眼看去,但凡是35/1.4规格的镜头,各家的都是好镜头,而且都很贵。

其实说起这个镜头,就不能不说说禄莱的135单反系列了。禄莱的135单反系列开始都是标的福伦达的标志,包括后来的很多镜头也是福伦达的标志。其实这是禄莱收购了福伦达商标后的结果了。在禄莱之前,福伦达是先被蔡司买去了,蔡司也通过这个商标出了单反系统Icarex(Zeiss Ikon/Voigtlander)。这个单反的设计其实最开始使用的BM口,也就是“卡口”的英文缩写。不过当时的蔡司的这个卡口并没被广泛认可,后来蔡司就改成了当时最流行的M42螺口。但后来蔡司还是放弃了这个系列的生产,转而去和日本厂家合作出Y/C口的单反了。福伦达的商标也就转而卖给了禄莱(这里不一定准确)。而早期禄莱/Voigtlander系列单反也就延续使用了M42口,其实禄莱早期的35毫米单反和Icarex很像。后来禄莱似乎也意识到了罗口的一些自身缺陷,也开始使用了卡口,也就是常说的QBM口,而这个QBM口,其实就是原来Icarex的BM口的延续。于是禄莱的135镜头也就有了M42和QBM两种后口。当然禄莱也出过M42-QBM的接环来充分利用M42镜头品种多数量大的优势。禄莱自己本身开始不生产135镜头,都是蔡司和施耐德给他出的,当然也有别的厂家(比如似乎有ENNA),后来才在新加坡设了厂自己生产(但很多还是蔡司的设计),再后才和日本一些厂家合作出Rolleiner的镜头。其中最多的就要说是蔡司出的了,几乎135mm以下的YC口镜头都有相应的禄莱版本。其中不乏很有名的镜头,比如D15/3.5、D25/2.8、D28/2、P85/1.4等等。当然也有这个D35/1.4。

不过,M42口的禄莱头相对少,但有些却比其他口的要贵,比如M42口的D25/2.8就比其他口的都贵。当然可能也就是因为少见吧。不过这里说的D35/1.4似乎是没有M42口的生产过。都是QBM口的了。另外前面说了蔡司为开始不生产镜头的禄莱生产了很多配套镜头,而后来禄莱自己在新加坡设厂后,很多就转为禄莱生产了,不过还是标的CARL ZEISS的商标和PLANAR等的设计名。同时还有些,不知道是因为规格高新厂不能生产,还是蔡司不愿意把这些镜头的生产放给别人,总之是还有一些比较贵的镜头还只在德国生产。直到后来似乎蔡司就只是把部分镜头的设计提供给禄莱了,后来生产的镜头就都换成了VOIGTLANDER的商标和比如COLOR-ULTRON的设计名,但其实本身还是诸如PLANAR的蔡司设计。再后来禄莱和日本厂家合作出镜头时,基本蔡司就不再提供镜头给禄莱了。而这只D35/1.4就是只在德国生产的镜头之一。

道听途说和主观臆断的野史扯差不多了,咱还是主要聊聊这个镜头吧(汗,似乎篇幅上已经不是主要的了)。开始我以为这个镜头(应该说是整个禄莱单反的镜头)都是一个系统外观的,也就是大部分头都是金属的对焦环和光圈环,略窄,上面是车的均匀的竖条纹,同时在冲镜头前盖的方向,调焦环和光圈环都是被打磨成了亮金属面,而不是整体的黑漆(之所以是大部分,就是有些长焦镜头是有包胶皮的)。不过后来才知道,并不是这样,先不说后来的一些ROLLEINAR镜头的胶环,就是单说蔡司给禄莱出的这一系列镜头都至少是有两个版本的外观的。一个就是刚说的这种,另一种则是和YC口的外观设计一样。而这部分和YC口外观一样的镜头,都是后来出的,应该是蔡司为了节省成本弄的吧。早期的禄莱口蔡司镜头,都是本段前半部分所描述的那样。当然使我开始这么误解的还有个原因就是,禄莱自己在新加坡生产的镜头也是用的这种外观设计,让人以为一直都是这么一个设计的。而且似乎也是只有蔡司后来的产品和再后来的日本厂出的禄莱头的外观比较不同。呃,好象又成野史了。还是书接段首,这个D35就是有这两种外观的,不过大家从我开始的错误也知道了,我手里的版本就是早期蔡司生产的非YC外观的镜头了。也是直到最近我才发现确实有YC口外观的禄莱口蔡司D3514镜头。

当然了这只是镜头外观的特点,而真正这个D35和YC蔡司拉开特点的却不是这个外观,而是内在一部分——光圈形状。一般我们现在的常见的新镜头都号称自己有多少多少片光圈叶片,还要说是进行了圆形光圈设计(也就是收光圈后依然保证光圈是圆的或非常接近圆)。而老镜头其实不说这个,恩,应该说更老点的镜头反而比现在做的还好的,经常有十几片的光圈叶片,并真的是能看到从最大到最小光圈全是圆形的。但中间时期,不知道是为了节省成本还是什么,厂家似乎都不约而同的减少了光圈叶片数量,也不怎么追求是不是圆形光圈了。比如典型的蔡司YC口镜头很多都是6片光圈叶片,收小光圈后光圈形状是六边形的(其实很多家都是这样的)。但不论是圆还是6变形或7边形,都是比较常见的了,没什么希奇。而这个D3514的光圈形状却着实是有点奇特了,收光圈后竟然是三角形的。当然全开还是圆的,而且仔细看其实可以发现其实是有9片光圈叶片的,但三三分组,形成了三个大叶片,组成了这么个希奇古怪的三角形光圈。更加显得稀有的就是,目前我知道的这样的光圈叶片设计只还在同为禄莱蔡司镜头的Planar85/1.4HFT上见过。不够这样的光圈叶片到底设计目的是什么我是没考证出来,不过目前这个设计基本是把玩的意义大于一切了。而且实际使用这个三角形的光圈并没有使焦外效果变差,也可能是因为这个三角形其实本身并不是那种生硬死板的三角板形状,而是类似个欧洲式的盾牌的形状,除了在三边相交的地方有转折外,其他都是弧度的。这在拍摄背景带有较多点光源的作品时特别有意思,可以使画面上出来很多大大小小的“可爱盾牌”。

哈哈,其实本来应该重点说的成像反而似乎没什么可说的了,这个头的素质大家都了解的很多了,其实很类似YC口的同款镜头了。当然不知道是HFT镀膜的作用还是什么,这个头的发色和YC口的并不太一样(虽然有说法是HFT其实就是禄莱使用的T*镀膜的叫法),我个人感觉是有点施耐得中幅镜头出片的色彩感觉,也或者只是老镜头普遍的一些发色特点罢了。这个并没什么特别实际的根据。整体似乎就是觉得这个头出片可以在或沉稳或艳丽的色调中带有种透亮的凝润。

至于那些什么焦内锐,焦外柔美的话就不说了,说烂了,也都对。这个头确实是分辨率惊人,并且给人的锐利感是细腻中的锐利,而不是像一些NIKON镜头那样的整体的硬和粗线条。或者这就是得益于分辨率高吧,出片可以拥有众多的细节,细腻的层次更是让这种锐利感似乎反而不那么明显了。

另外一个很让我惊讶的特点是,这个头对于高光的控制是那么的出色(不排除是机身测光的问题,但别的头不这样,至少说明也是这个头带来的这种测光影响吧),在光比很大的环境中,可以做到高光不过暴,同时阴影暗部还很有层次和细节。似乎是一种整体被压暗或偏一点欠暴的处理方式,但你却能够在被“压暗”的暗部找到足够的细节。这样怎么说呢,至少是可以省很多心吧,哈哈。

不过这个头的设计特点其实也决定了她更适合小品近摄,不但有很近的最近对焦距离,还有1.4的大光圈,还有从最近到3米的长对焦行程。这些都让这个头在近距离使用时可以得到非常出色的效果,甚至在控制得到的情况下,这个头的焦外可以有长焦镜头的柔风。但对于人文扫街这样拍摄距离不远不近的,又可以得到凝而不散的焦外效果,很有写实风格。但这个头从三米到无穷远的对焦行程很短,并不适合拍远景的精细对焦,虽然可以收光圈来实现清晰范围的覆盖,但却似乎有时会有那么点不实着的感觉,而且不知道是数码机器本身的问题还是镜头的,小光圈时,这个头出片色彩有点发闷,大光圈时的透亮感没有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太喜欢这个镜头了,喜欢到什么程度?简单的说吧,我的镜头进进出出的很多,到现在都不用CANON的机身了,这个头还是被我留下了(我这个是被改成了EF口的,别的机器都用不了),而且还要准备给她找个全幅的机身来搭配。而且不管是不是会有机身了,因为其素质和其他一些因素,这个头都会被我一直保留下去了。


Canon EF 100mm 1:2.8 USM Macro
进这个头也许是纯属偶然,也许是早有预谋,但却都是一个结果。说起来,说许当时也是想进个自动的镜头来用,毕竟平时还是有些时候需要自动镜头的。那么既然是找一个自动镜头,就最好是和现有的镜头焦段功能进行搭配,同时还有比较强的通用性。那么,当时我有CZJ25/4,CZJ58/2,CZJ180和D35/1.4,应该说从广角到标头到长焦都有了,大光圈镜头也有了。但就是没有自动的。再看看,似乎是从58到180之间差的比较多,而且长焦的自动还是更有用些。而且当时似乎很不想用变焦,还是想再弄个定焦来。不过也没有具体决定买什么,或者还很考虑过CANON的100/2,就算现在也觉得很想玩这只头,可惜就是一直没怎么遇到有有出的,基本都是我想找时没有,偶然见到时已经没闲钱买了,郁闷啊。
那么说起来是有预谋了,但真正进百微却是偶然了。那还是年前时,本来和朋友约好去WKS转转,但后来一个朋友有事走的早,就剩我一个人在那里等另外一个人去参加个活动。无聊中,就在WKS挨个的2手器材店里转悠。这里不得不说WKS那的2手器材真是丰富,很多东西是不是你买不到,而是你没找到啊。但也有个问题就是感觉比较混乱,里面的光线也不好,整体就更感觉跟个黑市似的,价格似乎也差别很大(当然有品相的问题)。所以其实我是一直不大喜欢在WKS那买东西的。百微这个就是第一次在那里买东西了。也就是在我无目的的转悠进一家店里时,突然发现橱窗里摆这一只CANON的百微,一看价格才2600,我以为是老款的,但仔细看了看竟然是USM版本的,印象这个头一般2手都要3K多的当时,而且这个头的品相看起来还很不错。于是就问能不能拿出来看看,不过店家却不像别的店那样同意,而是说只有决定买了才能看。可问题是,你不实际看看,怎么决定买2手的东西呢。于是有点闷闷的走了。不过却还是老想着这个头,毕竟感觉挺便宜,据说还是带全包装的行货。不过店家的态度又让人觉得不放心。后来朋友到了,和他一说,他也想看看,都觉得确实比较值。朋友还出注意说就说是要买,让店里拿出来看看,真有问题他也不可能强卖的。于是又有了底,又跑到了那家店铺。最后拿出来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包装也很全,似乎也是行货的原来。试用中就感觉这个头全开就挺锐的,而且对角速度很快,虚化能力和焦外也不错,也就没再犹豫直接拿下了。当然还有个原因是我朋友说我要不想用了可以再原价出给他,嘿嘿。

这个镜头的做工我觉得挺不错,算是非L头里很好的了,拿在手里也比较有分量。而且是内对焦设计,整体的密封性很好,基本只有后口那里可以进灰。不过也因为是微距内对焦镜头,镜身弄的很长,而且为了统一的标准58口径,弄得镜头两头细中间粗,很不好看。不过加上罩子后就好看不少了,可惜罩子要单买。还好我倒不是很在意这个外观问题。这个头配合在40D上还算协调,粗细比较合适,手持感觉不错,对焦环宽大,手动对焦也很舒服。USM马达的对焦速度很快,或许是和手动头比的吧,反正我觉得很快,尤其在非微距距离使用时,非常快。微距时的对焦也不错的,速度也比较快,就是有时会拉风箱,不过比我后来用的NIKON的60微,速度和准确度都要高。当然有人说微距用手动才好使,确实是,自动有时候对的可能不是你要的点,但多数时候有自动还是很好的。配合上40D的LV功能,拍微距也很不错,就是需要结合架子了。不然抖的厉害。

可惜的是,我还真没怎么用这个头来拍微距,基本都是当自动中焦使了,最多就是用用近摄。不像福伦达的125微,我还确实拿来拍过微距。因为也没有架子,所以更没怎么试微距效果了。不过就从当中焦使的用途看,百微都是完全可以胜任的。不但对角速度快,而且全开出片就很不错了(当然有人说不好,可能还是看和什么比吧,另外每个人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色彩我觉得也很不错,说不上是什么的感觉,但和85/18,还有50/14这样的头出片色彩都不大一样。似乎是要浓郁深沉不少,润泽感也不错。或许是因为微距头的关系,出片的边缘锐利感较高,分辨率也高,看起来就是又细腻又有立体感的片子,配合上浓厚的色彩,确实很吸引人。

有一点百微我觉得设计很好,就是微距段和远距离段的对焦行程几乎是一样长的,也就是不像很多50焦段的微距那样出了微距段的对焦形成就很短了。这样我觉得是有利于把百微当中长焦来使。不但可以对焦准确些,还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虚化。因此百微拍人也是很不错的,我曾见过用百微拍出85L感觉的片子,当然有PS,但有些效果不是PS出来的。我倒是不拍人像,但扫街时用这个头感觉很不错,除了光线比较暗的时候2.8还是有点不够安全快门手持用,其他都很满意。

综合起来,百微这个头从做工,性能和成像上都非常值得购买,不但微距是一把好手,而且中长焦的通用性也很强。除了光圈如果一般用有时会有点限制,其他的头很不错。虽然很多人希望有IS版的,但,目前看,除了这个,其他别的都很够用了。


Fuji X-Fujinon 50mm 1:1.6 DM
对于是不是详细写这个镜头,我一直很矛盾,虽然这个头是我自己买来,并拥有了不短的时间,但却用的很少,了解也不多,可写的东西也不多,这么单独弄一节似乎是有点滥竽充数。不过最终还是写了,算是对自己之前既定规则的遵守,也算是告戒自己进了镜头就应该好好用用,不要因为便宜就买一堆而无暇细品每个镜头吧。那么可能有人问了,写这个的规则是啥?似乎前面没说,不过我是一直按这个来写的。这个规则就是把自己买过拥有过一段时间的镜头都详细写写,对于那些只是接触过,用的比较少的镜头,到后面惊醒简单的概括。不过目前看其实也可以在40D的这个回顾写完后,就进行一部分镜头的简单文字,毕竟我的器材也是不断在换,写得也慢,总等到写完再弄,似乎也不定什么时候了,嘿嘿。这里还要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

哈哈,上面就算是为这个短章节凑凑字数吧。这年头挣工分也不容易啊

从这个头开始,基本就是我决定尝试尽量多的使用各家镜头的开始了,所以这么看,似乎它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所以是这个头而不是之前那些蔡司徕卡镜头,就是因为按之前的想法是只玩那些被吹的神乎其神的镜头,比如L头,比如蔡司,比如徕卡。根本不会注意其他的牌子(这里不是贬低其他的牌子,只是个人的接触范围也有限,还是这几个牌子开始接触时被人提到的多些),而且更是不会注意那些非德头的手动,总以为只有德味才是王道。看看前面的章节,除了本家的CANON,几乎都是追求的德头,即使是本家的镜头也净是找那些被传说有点点德味的头子,迷失在那所谓的德味里。不过现在反而是越来越不知道什么是德味了,也不觉得德味就是如何如何了,日系就不能看了。其实都是不同的风格,没有什么味道上的优劣。当然或许因为我自己拍的东西都很类似了,什么头出来的味道也都差不多了,就更加的无所谓了。

当时当然没想这么多,只是想多玩镜头,钱又不多(似乎这个是主要原因?回国发现是买不起LEICA了反正),也就开始找能买的起的东西看,当时因为手里的镜头基本都没怎么出,还又进了D35和百微,所以手头的钱似乎是不多,在蜂鸟上看了圈没发现什么能买的,就上了淘宝。不过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不喜欢邮购,所以全是看北京的,然后去联系当面交易。也许就似乎因为有资金限制吧,看来看去,不知怎么就看到了个ZEISS的ULTRON50/1.8,但经人指点说那个价格不合适,这个头也不是原始的ULTRON,没什么大的意思。于是又作罢。然后发现这个卖家手里很多老的手动头,不过其他的似乎都比较贵。然后很偶然的发现了个不起眼的小头,FUJI 50/1.6。其实这个头放原来我是注意不到的,不过在论坛里不断的吸毒后,也算长了点知识,知道FUJI的EBC镀膜也是很强大的,而且忘了是什么时候听人说了句FUJI的1.6标头都是做的非常不错的。不过仔细看了看,这个头并没标EBC,再仔细看看是X-FUJINON的,也就是后来FUJI自己出的X卡口,据说是不好转接的。但在论坛里查了查,发现有的说法是后期的X卡口时代因为全都使用EBC镀膜了,所以不特别标明了,X卡口的一般都是EBC的。另外在看看那个镜头,是已经被改成了M42口的,可以很方便的转接了。这下又燃起了本来快要熄灭的购买欲望。当然了很重要的是价格不贵,不过,也是我自己认为的不贵而已,后来我想出这个头时,连一半的价格也没人要(严格的说不是没人要,而是被放了无数次鸽子,竟然有个兄弟一再打电话来说一定要,但就是没时间出来见个面,最后几个月后我把头扔给了一家2手店后,还打电话说要,实在很无语.....也是从这个头,我终于明白这些所谓的稀罕头的2手流通性实在是....更无语啊)。不过,当时还是很HAPPY的,这也就足够了。

这个头到手的第一感觉就是很精制。虽然说不上多么结实或坚固,但很精细。细节处理的很不错。对焦环的手感非常细腻顺滑,几乎是我用过的最好的了(当然这个可能个人感觉的成分很大,毕竟也没怎么自己比较,也或者只是正好这个头比较顺而已,我后来也摸过个TAKUMAR的,据说一般都是手感好,但我反而没觉得很特别,所以这个东西或者没什么参考价值吧)。这个头可能用料里塑料比较多吧,很轻,也很小,虽然谈不上饼干,但也挺小的,一切似乎都体现了小巧细致的思路。镜片的镀膜很漂亮,具体的颜色记不大准了,但似乎是和网上描述的EBC的颜色一致,也就当它有EBC吧,哈哈,很阿Q吧。光圈也片似乎是6片。最大光圈是1.6,很奇怪的数值,然后下面就着界是2.8了,似乎没觉得有半挡的卡位,当然收光圈时可以慢慢收,让他停在任何一个位置,只是不被卡住,也无法具体定位而已。这个头后面改的M42口,改的很细心,也很成功,无限远合焦正常,后口也很结实,反而感觉是整个头最结实的地方了,呵呵。

具体说到成像,反而是最不好写的了,因为体会实在不多,用的太少了,这头进来没多久就陆续进了几个其他的头,反而就把它给冷落了。当然也或者是我不大喜欢它的出片感觉?那么就说说这个感觉吧。这个头其实出片是很锐利的,甚至我曾觉得比后来用过的一个微距还锐。当然全开并不是非常的锐,不过收到2.8感觉就很锐了。在1.6时还是有一些像差的问题,比如慧差啊,还有焦外旋转什么的。是的,这个头全开时焦外也是有点旋的。不过这些都不是什么不好,全开也不是说非常的软。但问题在于,这个头的色彩似乎特别容易溢出,尤其对于绿色和蓝色,非常容易过饱和。而且白天拍出来的效果感觉有点奇怪,虽然说不上特别的干涩,但绝对是很不润泽,再加上色彩的奇怪夸张,出来的感觉似乎像是干粉画,不过我也只是看表面的文字意思,具体的干粉画是什么样我也没不知道。不过似乎在环境光不枪的时候出来的效果又不大一样,但如果环境里有比较纯的色彩,还是非常容易过饱和,纯成一个色块。或许也是不同的风格,但我是不大喜欢。不过这个头对于绿色的表现确实和别家的不同,很好看,但也是容易溢出。总体上感觉这个头有精巧的外观,成像也很有特色,但是不是被你喜欢,就要去实际体会了。


Pentax Super-Macro-Takumar 50mm 1:4 & Macro-Takumar 50mm 1:4
这次间隔的有点长,希望大家还在关注。主要是老去灌水了,没静下心来写东西。而且这次的也很不好写。主要是到了PENTAX了,P家的DX很多,不敢乱写,另外其实也是了解的很少,似乎总感觉写不出什么。那么,就还是按前面的办法,用灌水来填充吧,嘿嘿。当然了,既然没什么内容,也就尽量简短吧。

其实说玩过TAKUMAR就是玩过PENTAX了,估计很多人会嗤之以鼻。倒不是说TAKUMAR不好,而是后来的很多星头和LE头的光芒太耀眼了,没玩过实在不好说是玩了宾得。所以我也算是没玩过P家的。应该说是接触了下太苦马,或者叫大姑妈?哈哈,其实我喜欢后者,好记啊。接触这个也很顺理成章,既然有M42的接环,既然不拘泥于德头的范围了,日系M42第一人,当然就是我们的大姑妈了。

说起来M42的繁荣真是离不开PENTAX的,以至现在很多人还是吧M42叫做PENTAX SCREW MOUNT。PENTAX的众多机身和镜头,构成了其庞大的M42体系,再加上M42本身的通用性,实在是想不活都难。日系单反的崛起也正是从这里开始。可惜后来罗口镜头自身的缺陷也导致了其必然的衰败,而PENTAX也似乎有点过于坚持而在卡口时代反而屈居下风,NC成了后来居上的态势,一直到现在也没翻过身来。但其留下来的摧残的TAKUMAR镜头却一直在2手市场拥有很大的流通量。

TAKUMAR自身当然也经过了不断的发展,从手动光圈,到自动光圈,从单层镀膜到后来著名的SMC等等,具体的我也说不详细,不如参考其他M42的精品帖子了。这里比较简单的划分就是早期的似乎是直接叫TAKUMAR的,后来出现了SUPER-TAKUMAR,再到最后的SMC-TAKUMAR(还有些过度阶段标的是SUPER-MULTI-COATED TAKUMAR)。说起来应该是SMC的最好了,因为镀膜工艺最好,其他的光学设计似乎改变不大。当然SMC的2手也会最贵些,另外就是有些镜头到SMC时代时已经不生产了,更有甚者只能在最老的TAKUMAR时代才有。比如后面要说到的这个有1:1微距能力的MACRO-TAKUMAR 50/4。

我拥有过的TAKUMAR就是一只SUPER版的50/4微距了。其实进这个也是在蜂鸟和淘宝不断浏览的结果了。当然看到价格能接受的头后还要去查资料,看值不值得进个来玩,或者是不是和我先有镜头的功能焦段严重重复。其实本来也是很想体验下SMC的风采了,虽然摸过朋友的77LE,看出片也惊艳,但不是自己的没法仔细感受。但又买不起后来的镜头。进这个SUPER也是被忽悠吧,有说法是这个头正好是SUPER时代的后期,其实也是SMC了,只是没标而已(这种说法可以适用到很多厂家的头上哦),而且从能查到的资料看这我这个头的镀膜颜色确实和SMC的很像,而且后来我测试也发现抗光能力很强,咱姑且也当它就是SMC的吧(等等,我为什么要说也。。。)具体进这个头也是从北京的一个倒爷手里弄的,成色一般,但好在还算便宜。那会正好赶上快过年了,进这个头的同时看到了另一只大眼睛,结果就走不动路了,再加上JS的一再忽悠,竟然又跑回住的地方取了钱去买了,当然,这就是下一个故事了,嘿嘿。

具体到这个镜头,整体都是金属构造的,镜身比一般的50头要稍长些,从正面看镜片很小,而且凹陷在镜筒内很多。而且随着对焦距离的拉进,镜筒会伸长很多。这样倒是基本可以省了遮光罩的钱了。镜头的光圈可以通过一个拨抡很方便的切换到手动模式来方便转接时调整光圈(当然,这个不是设计初衷了)。光圈叶片是6个,收缩后是六边型的光圈形状。对焦环很宽,转动对焦环内镜筒就会不断伸出,同时内筒上刻有一条白色直线,垂直与相机,随着镜头转动,这个线会保持在最上面不变,当然了前镜圈也不动就是说,这样用CPL很方便。白线不动,而对焦环动,同时对焦环最前面刻有一圈数字,就是放大比,伸到最长时,也就是最近对焦时,能达到1:2的微距。注意了是1:2,不是1:1,而前面和标题中提到的更老的MACRO-TAKUMAR 50/4却有1:1的能力,这也是M42镜头中少见的微距头中更极其少见的带有1:1微距能力的镜头了。这个更老的镜头我摸过朋友的,这里就顺带提一下。外观上这两者基本差不多,1:1的老款要更长一点,同时光圈是PRESET式的,对于M42相机来说不能自动光圈,对于转接没什么影响。同样的老款头镜筒伸出更长,可以离得更进。但个人认为,或许厂家也这么认为,50或更广焦距的镜头1:1似乎并不好用,因为1:1时镜头就离被摄物非常近了(注意最近对焦距离要减去镜身的长度),很难对焦和布光了,拍虫子这中最常需要高放大比的地方,又不能离那么近。我曾经比过这两个镜头,在同为1:2的状态时,基本成象一致,对焦距离也差不多,当然也是很不严格的对比了。
说到画质,又成了话最少了的部分了。因为这个头其实用的也不很多,毕竟扫街光圈小了点,拍微距我还真不怎么拍。整体感觉就是色彩很浓厚,很有点德头的感觉,也算比较润泽,虚化也不错。分辨率不错,但全开的锐度稍低(微距状态),不过我那会也不常用架子,很可能是手抖引起的。我也是从这个头的使用中总结出,微距一定要架子,再高的快门速度离那么近还是可能造成成像不实。另外全开微距不合适,一般来说F8算是比较常用的,全开即使是4的光圈,景深也太浅了。
帅哥 ChinaSmileJoe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Mar 21st, 2011, 12:48   只看该作者   #7
ChinaSmileJoe
Senior Member
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
 
ChinaSmileJoe 的头像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79,350
积分:163
精华:102
声望: 25766633
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Minolta MC Rokkor 58mm 1:1.2
接上篇,我提到了在买TAKUMAR 50/4时还买了一个镜头,就是这只美能达的老手动标头了。当时本来是冲着50/4去的,虽然也知道那个倒爷手里有这个头,但因为查资料发现似乎不好转接,价格也不是很便宜,就没想买,钱都没带那么多。不过到了见面的地方,那个倒爷同时也带了这只头。也就顺便看了看。这一看可不要紧,就喜欢上了,那手感,那通透的大玻璃,都是让人爱不释手啊。然后估计那个JS是看出了我的喜欢,就使劲忽悠我说画质如何如何,转接其实很方便等等。我说我不从网上邮购东西的,他就马上说就去器材城就能买到,他前两天还给别人买过等等。结果我也不知道怎么就信了他的话,还马上就坐车返回住处取钱来买下。当时这个JS笑得那么和蔼可亲,说得那么诚实可信,实在是让我似乎什么顾虑都没有了。然后马上坐车去马连道找接环,结果,正赶上快过年,不但有的店铺没开,就是开着的也都没有,而且不是说很久没进过了,就是连听说都没听说有这种接环。这不就是当头一盆冷水么!我当时又没多少前,买了这个头其实手头就很紧了(也导致了我后来很快低价出掉了手里的百微)。于是从器材城出来就开始后悔了,马上给那个JS打电话,想退了这个头先,可以等先找到有接环了再买。结果这之间就差了不到2个小时,这个JS马上就变了脸,说什么卖出去的东西,当时看了没质量问题就不给退,接环不是他的问题。可明明当初忽悠我买这个头时说的好找的不得了,使用很简单,转过来马上就都不承认了。而且我没环,用不了,也不知道成像是不是有问题啊。人家很多干这个的还7天质量包退换呢,还有很多是当天就可以退的,又不是手我拿了两个小时就给你弄坏了。但人家就不给你退,也没地说理去,只好自认倒霉,等过完年在找接环吧。其实这个JS也不一定多么坏,但这么做感觉很不地道,你忽悠我买了,最后发现不是那么容易找到接环,又不承认,退给你你又不损失什么,就这么不讲情理。虽然我也没别的办法,但本来看到的其他几个有意向的头当然肯定不再去你那买了。你的名字我也不提了,我也知道你也上屋脊,如果有人私下里问我买东西的建议,我肯定告诉他注意你这样的作风。自己做的事自己清楚。当然你估计也不缺我这几个客户。

烦心的事不提了,提也没意思。说多说少的还容易惹别人不高兴。还回到这个镜头的话题吧。因为没办法退了,也就只能留下用了。但没有接环基本没法在我当时的40D上用。不过放这这么个大眼睛总是诱惑着你。要不说有东西吸引着人都是最有创造性和思维活跃的时候呢。虽然我倒没创造出什么,但还是在诱惑下直接把镜头对到机身卡口上扶着拍了几张。就为看看效果。这么弄虽然可以拍,但因为一手拿机身,一手扶镜头,已经没有多余的手去调焦和控制光圈了。所以只能大概估一个距离,然后来回移动身子对焦了。好在40D有LV功能,可以放大10倍来看,还算简单了点。不过当时是在崇文门新世界那里的仙踪林里,坐在椅子上来回动实在很让别人奇怪的,嘿嘿。当时试的效果除了全开时画面会发灰白导致对比度下降,观感不好,其他都很不错,收光圈就改善了灰白的现象,对比度和锐度也提升很多。最主要的是色彩很让人惊讶。这个我后面详细再说。这么试了试虽然对成像的味道很喜欢,但这样实在没法实际使用。只好暂时搁置了起来。这话说就到年后了。之间也在TAOBAO上联系过一个,但说的地方太远了,又不愿意去,而且似乎过年也很忙的样子。年后又在TAOBAO上看到有人出带矫正镜片的MC-EOS接环,而且价格还不算贵,虽然在望京,但好在地铁能到,也不算很不方便。于是就找去了。当然环就这么买到了。这种接环的做工很不错,上面的矫正镜片还有镀膜。镜头接上机身也很结实,也能无限远合焦。初试(当时是大晴天,光线足)感觉不错。试1.2光圈中心的成像也不错。就非常高兴。一扫对进这个头的后悔和之间为买接环而烦恼的郁闷。不过后来使用多了,尤其是和后来用过的一种不带矫正镜片的接环对比后,也慢慢发现了问题。这种带矫正镜片的接环虽然可以使无限远和焦,但本身对成像质量是有影响的。首先这种接环虽然不像原厂(MC-MA或FD-EOS)那样是2倍放大的效果,但也有一点放大倍数的,虽然不比较不容易发现(尤其在APS数码上)。然后,因为矫正片的大小不可能太大,导致了实际通光孔径的减小,大致和镜头的光圈收缩位置对比后,差不多相当于2到2.8之间的一个同光孔径。等于这个头虽然有1.2的光圈档,也可以实现1.2时的景深,但弱光时的手持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外就是,可能会产生更多眩光。最重要的,这种接环带来了很明显的边缘画质下降和明显的边缘像差(尤其是夜晚时的慧差)。这都给这枚1.2的弱光镜头带来了很多正好抑制其特性发挥的限制。

这也就促使我继续寻找后来得知一种由屋脊某DX开发的无矫正镜片的接环。不过因为我不喜欢邮购,也就没没抱很大的希望能找到。但机缘巧合下竟然还真让我碰到了有人出两个这样的接环,还是我一个朋友的朋友在出。也就马上拿下了。这种环看起来比带矫正镜片的要简单,或者说单薄很多。因为这中环是直接接在后卡刀到镜身后沿之间的,有点像是加了圈东西后把原来的MC的卡刀口换成了外圈是EF的卡刀口。而带矫正镜片的接环因为有矫正片的部分,厚度是非常明显的。当然只把卡刀换了并不能固定住镜头,于是设计者很巧妙得又加了层垫圈,上面有可以和接环的突起和EF机身卡口的镜头锁顶顶针都相咬合的凹槽,同时,在接环的主体(EF卡刀环)上,还和MC卡口的一个卡刀上的凹槽有对应的螺母孔,通过一个小螺丝,就可以把接环固定在镜头卡刀内侧,然后再通过垫圈实现在EOS机身上的固定。看起来很复杂吧,也确实是。但不得不佩服这位DX的创造力。实际操作也稍微麻烦点(主要在安装接环时,接环安好后可以在后口接个EF的后盖,就不用每次拆装了)。首先就是要把垫圈和卡刀环上的突起位置对号,使卡刀环和垫圈可以一起放进镜头的卡刀内侧并能随意转动位置,这里如果对的不准,卡刀环就不能在镜头卡刀内侧转,也就没法上螺丝固定了。同时还要保证垫圈上对应机身锁定顶针的凹槽位置正确。然后把接环上的螺母孔转到和镜头卡刀上的凹槽对应的位置。这就可以上螺丝了。但这个螺丝非常小,很容易丢,要小心。而且因为操作时的位置和58/12镜头后玻璃的具体,一定要小心不要让螺丝或拧螺丝的工具划到后镜片。等把螺丝拧好,也基本就大功告成了。呵呵,还是比较考验动手能力的。这种接环的好处就是没有矫正镜片,对成像没有任何影响,也不影响进光量。同时因为垫圈很薄,进和机身的结合更协调些。但同时带来的问题就是,合焦范围有限。比如这个58的头,全开时只能大概5米内合焦,如果利用小光圈的景深,合焦范围会有所提高。不过后来看帖子,发现可以通过镜组的整体移动来调整无限远合焦位置,也能实现无限远合焦。但这样等于还是要拆镜头了,其实改口或许更方便些。只不过我个人不大习惯改口(虽然我有改口的头)。

说了半天购买和接环的使用经历,才发现似乎根本没怎么设计到镜头本身的东西。惭愧啊。其实这个头还是相当有名的。至少来说在老美家也是响当当的名镜。老美能达手动时代的大三元就包括这只5812(还有3518和8517)。虽然这个头不是非常的少见(大三元都不很少见,其实现在也能看到各家的大三元变焦头都很好买到),但他们在美能达的镜头系列里基本都是该焦段最定级的标准。成像上也很不错,只是似乎更合适用家,对于器材发烧和器材玩家来说似乎更愿意去追求那些稀少的诸如24/2.8VFC或者135/2这样的头。这只5812以其1.2的最大光圈成为大三元里最收瞩目的一只。老美家的镜头基本分了MC和MD两种(当然前面还有AUTO好象),5812这只头应该算是MC时代的代表了。到了MD时代就被50/12替代了。而MC时代也分了几代,似乎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这个镜头内用的是带有放射形元素的玻璃,折射率高,但因为放射元素的衰变,玻璃会发黄,导致出片发黄。后来的第三代(至少是)就改换了不含有反射元素的玻璃,也就没有了变黄的问题。并且,一般来说后期的镀膜工艺要好于前面的。MC的几代镜头基本可以用对焦环的纹路和材质来分,最好的都是金属做的,车出来的竖先条,最后的就是我手里的这样的胶皮颗粒状的。当然还有ROKKOR-X版的,其实就是美国版的第三代,但其中黄色的ROKKOR-X标志的被认为成像较好。这个镜头的外观和NIKON的那只NOCT5812很像。都是进名是刻在滤镜口外面的,而且ROKKOR和NIKKOR也很相近,我就老和别人开玩笑说拿去找人把这个刻字改成NIKKOR冒充NOCT。当然了MINOLTA的这个头里没有NOCT设计。M的5812整体要比NOCT的大,不但个头要长要宽,而且玻璃口径也大的,美能达的标准口径是55,NIKON是52。别看CANON的标准口径是58,但他是把镜头名刻在滤镜内圈的,实际的玻璃口径并不一定大(我记的别人量过FD的5012,似乎前玻璃直径还不到50)。相对来说美能达的这只头还是1.2光圈标头里当时口径相对比较大的,也有说法是这只头是1.2标头全开边缘失光最少的,边缘成像质量很好。可惜在APS上这个体会就不深了。

这只头对于我的意义很大,正是这只转接麻烦的镜头促使我决定不使劲玩转接,而开始各家镜头配各家的机身来发挥其最大特点。体会更多更明显的差异和味道。这个头也是我因为一个镜头而专门进了个机身和开始使用胶片的起点。前面说了,虽然有了两种接环,但一种影响成像,一种影响合焦范围。都很麻烦。但有没有MC能用的数码机器。正好也开始被屋脊上的胶片PP所宣扬的味道、立体感、油润感所毒害。也就萌生了进一太便宜的MINOLTA胶片机玩的想法。也正好干上数码大潮,胶片机很多真是便宜的不像话了(当然了,买时喜欢这样,卖时就.....)。也就很快去器材城淘了个便宜的X700。后来还换过XD11(就是XD7)。可惜都有些问题。然后镜头就被一个朋友要走了。结果也就没拍几卷,胶片上的效果除了确实边焦的失光控制的不错,锐度和润泽感不错外其他也没什么太多的认识了。
哈哈,终于说到成像了,我觉得美能达的58/1.2确实是个不错的镜头,但是不是非常的好也不一定,只是我很喜欢罢了。说好,或者不如说有特点更合适。因为这个头的成像并说不上非常的好。当然他作为美能达手动镜头里的大三元组合还是有其能力体现的。呵呵,是不是前后矛盾?一会说好,一会说不是非常好。其实这个都是比较的结果,和我用过的CANON 50/1.2L比,这个58/1.2的成像素质其实要差点,尤其是大光圈时的锐度和分辨率。但其实差别也不是非常的大,毕竟1.2的光圈也就那么点景深,出来的细节也很少。但我见过对比,这个58/1.2和后来美能达的出的50/1.2比,在锐度和对比度上是要弱一点,但在焦外的虚化水平上却要高。所以似乎也很合理,往往都是锐的头容易焦外不好,柔一点焦外可能就好点。这或许也是厂家在设计镜头时需要做的选择之一吧。

作为老镜头,这个58/1.2在大光圈时接数码上可能会出现发柔发白的现象,具体说就是感觉图象象罩了层白纱似的。但这个的具体成因我也说不好,而且感觉不一定是镜头的问题,因为这个头我接到胶片上就没问题,1.2还感觉挺锐(6寸大小的照片,没放大过,扫描出来感觉也挺锐,不过胶片上感觉头普遍出来要锐点,或许是对比直接就高的过吧)。但当时和40D一起用时,因为开始没有转接环,直接把头扶在卡口上拍,出现过在1.2到2光圈时背景上有亮的点线时会出现我所说的白纱现象,而且对比度底,色彩也不鲜明;收到2.8以后对比度有显著的提高,色彩也突然很明丽鲜艳。但后来找到了个带矫正镜片的转接环后,这个现象似乎就不明显了。后来换用了一个不带矫正镜片的接环似乎也没怎么出现过这个问题,但也可能和我已经下意识的控制拍摄环境有关了。最近通过一些DX的发言,发现这种老的大光圈镜头可能设计用途本来主要针对的就是弱光,大白天并不需要用到1.2(当时机器的快门速度可能都够不上),所以在全开时,这种镜头并不大适合在强光下使用。

至于成像的特点。我是非常喜欢这个头的色彩的,或许也能代表一点美家的特点吧,可惜因为转接不方便,就用过这么一个头。这个头的色彩是比较明快鲜艳的,并不特别的浓或烈,但很清雅鲜明,也算是日头的风格,但比NIKON的艳要含蓄而调子明亮。这个头对于金黄橘红的色彩表现很舒服,尤其对于背景上有类似颜色的灯时,虚化出来的背景色彩非常漂亮华美(当然可能要经过PS的后期一定处理,比如提高对比度等等,直接也能看出来,但这样能加强效果,所以我这些形容词或许也算有点夸大吧)。而另一个很明显的色彩特点但是,对于阴影部分,尤其在有点斜逆光时会出现非常明显的蓝调,而且不是LEICA那种发重的蓝,是一种偏明快的蓝,感觉很活泼养眼。这个头拍夕阳照耀的画面,还可能会把整个画面渲染成一个蓝和粉交织的色调,很特别,很纯美。但这些似乎不完全是必定出现的,也许是我没完全掌握规律,总之有时这些效果就不明显,或者没有。至于其他的,大光圈时的成像是需要锐化的,不然数码上并不好看,但锐化完,再提高对比后效果也可以的,而且立体感还不错。另外这个头感觉成像是比较润,说不上油,但确实润,感觉是拿水泡过似的有时,有时还能出来类似水粉画的感觉。当然这些效果都是在用40D时出来的,可能也和CANON机器的一些成像特点有关,后来我用胶片拍的感受就不明显,当然用负片大陆的冲洗也很成问题,而且也基本没拍能体现特色的东西。焦外也很有特点,虚的比较厉害,不凝,也有2线性,但这个不是一般的标头那种硬线条,出来的效果很有意思,说不大清楚,但很特别。哈哈,对了最后说说这个头全晚上拍夜景出来的色彩也很华美的,就是有像差,毕竟不是NOCT设计的。

Olympus OM Zuiko Auto.W 28mm 1:2
让我们看看40D引领的这几篇文字,蔡司、佳能、富士、太苦马和美能达,竟然都是不同厂家的镜头,再看看这篇的标题,又是奥林巴斯的头了。实在是折腾啊。进美能达的那个头其实开始是在论坛里看到别人发的帖子里用此头拍胶片的质感那叫一个喜欢,才注意倒美能达以前的老镜头的。而这次的奥林巴斯其实开始也不清楚的,甚至都不知道O记在4/3系统之前是不是有单反系统。这次的起源就是因为在蔡司群里有人说OM的镜头如何如何,尤其说那只非常牛的OM 90/2 MACRO是怎么怎么厉害。正好看美能达的5812的大光圈镜头时,也捎带着看到了其他家的一些大光圈镜头的片子,比如OM的5512和5012,感觉非常有特点,色彩也很独特。然后慢慢才知道原来奥林巴斯的光学其实是很强大的,原来是做显微镜起家的,镜头的分辨率等等都是没的说的。另外一研究才发现,奥林巴斯原来的手动单反系统也是十分有个性的。机器小巧精致,镜头更是精巧别致。尤其是其F2系列镜头,不但规格统一,外观精美,而且素质极高。当然了,OM的东西也不都是小个头的,有很多比如180/2,250/2这样的大炮也是非常有重量有个头的,当然价格也是极高的。不过不知道OM的镜头为什么国内认的人很少,而且F2系列和几个比较有特点的镜头价格一直不低。这就导致了我想进的时候全是贵的,想出的时候又出不出去。很郁闷。当然出也不是因为镜头不好,往往是因为用段时间后要换新东西来玩才去换钱。其实网上也不乏一些便宜的OM镜头,一般都是同焦段里光圈小点的,或者配置低点的,也都完全可以找来体会体会。OM转EOS只需要一个很简单的接环就搞定了。这里不得不说OM镜头的另一个有趣的地方。那就是,或许是为了缩小体积,别家都是在机身上的镜头释放锁定钮被奥林巴斯放到了镜头上,于是在OM镜头的最靠接口的那圈银环上就有了两个按钮,一个是精深预览,一个是镜头释放。当然使用时也要注意,别误碰了让镜头掉下来。不过这个情况应该不容易发生,反正我是没遇到过。

总之是当时也很期待玩玩O记的镜头,这样当时除了NIKON的镜头,其他日本大厂的头也基本算摸过了。可惜当时北京很少有出OM镜头的,有5512这类的吧又贵,还和当时已经有的美能达5812及其他的众多标头焦段光圈冲突。倒也见到有个在卖90/2的,但那个价格已经超出了当时的承受范围。而那些21/2了,180/2了更是不但买不到,还没有卖的。不过还好,没多久,在蜂鸟上看到通州有位兄弟出一只OM 28/2的镜头,不但是O记经典的F2系列里的,还是我手头没有还很想要的28MM镜头。又听朋友说张是当时4大28/2牛头中的一只。还看到赌王兄的OM镜头测试帖里说这只镜头全开中心成像比蔡司的D28/2还好点(虽然其他不如),而D28的个头大这只OM头的可不是一点半点,价格更是没了可比性。还看到国外的OM镜头测试资料中这只镜头的得分非常高,而且测试者还专门在结尾写上了"One of the sharpest OM lenses"的论断。于是一切看起来都是那麽的美好。价格我也能接受,我也就按捺不住了,马上就联系了卖家,专门和他一起跑到通州的家里去看了镜头。确实如描述般成色很好,同时也见到了他使用的几只其他的OM镜头,都很精巧。还摸了摸他用的O记E400。非常惊讶与E400的小巧,比旁轴还小啊,还是个单反,手感也不错,对焦也还算好,而且感觉非常结实。弄得我差点想连E400也买了。只可惜当时没那么多钱,人家也不肯卖,毕竟玩O记的还是认为E400等作为最后使用KODAK CCD的机器,其出片的效果是后来的LIVE MOS所不能比的(当然对于这个有争论,而且E400的CCD的具体规格也有争论,这里不做探讨)。不过这让我改变了以前对O记机器的偏见。我现在认为4/3系统虽然CCD小,但一样可以做出好机器来,重要的是找好定位。而E400系列我就非常喜欢,到后来O记推出25饼干时还特别想弄一套E400/420+25饼干来随身带着扫街。可惜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多余的钱去实现这个想法。但张将会是我一直的一个目标。
不知道是见到这么多新鲜东西太激动还是怎么得,也没怎么砍价就拿下了镜头(当然我一直也不怎么会砍价)。结果到后来想出了换钱时才发现当时的欠考虑和斟酌,让我亏损了很多。不但问这个头的人很少,而问的还都是砍价,而且砍的那叫一个狠,竟然1K、1K的往下砍,实在是惨啊。最后实在是不想那么便宜的出掉,就拿它换了套CONTAX NX+24-85的套机。也算是聊以****,骗骗自己说因为没换成钱,其实没损失。当然了,NX也是很冷门的东西,后来想出时也很困难,而且正赶上数码全幅大潮的来临,胶片机是全面跳水了,这些冷门机器就更没法卖了,本来镜头还不错,也因为很难有效的用到数码上而无人问津。不过这是另一个故事了,我们放到后面的回顾里详细说吧。

这只28/2的镜头虽然光圈很大,但体积很小,比TAKUMAR的50/4还小。但做工很精细,手感非常好。挂在40D上更显得小。但这样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携带方便。F2的最大光圈虽然比5812小,但因为28焦距镜头需要的安全快门低,其实反而弱光手持的效果要好很多。反正在夜晚的路灯光线下用40D的LV手持拍摄的结果都很不错。这个头全开时确实如赌王兄的测试一样,边缘成像不大好,有点发散(但也许是焦点的偏移引起的,因为我用LV也拍出过边缘很锐的图),中心的成像不错。不过如果稍微收点光圈,边缘成像就改善很多,中心的成像更是扎实得不得了。我刚去器材城买好OM转EOS的电子接环出来就用F4的光圈拍了张对面的大楼,就在40D那个以低分辨率、低锐度著称的显示屏上都看起来非常的锐利扎实。其实想想也是,一直喜欢全开用大光圈镜头,当然大光圈时的成像再好也是会不如小点光圈的。而且这个头的变形控制也很好,基本感觉不出什么畸变。在室内拿它拍产品照,也让我朋友惊叹:怎么这么锐利。当然也有负面的效果,就是紫边比较明显。当然了,这个头不是只有锐利一个优点。它的色彩也非常有特点。我的感觉就是,它对于色彩的表现很纯,倒不是说缺失色彩层次,但确实对于大色块的表现很纯净,让人看了就喜欢,而不是觉得过饱和。尤其对于红色和蓝色的变现非常抢眼,也和其他家的镜头的偏向不大一样。另外对于夜晚时金属反射路灯的金黄色反光表现得非常好看华丽。而且焦外的虚化漂亮柔和。整体上这只头不但锐利鲜艳,还有点点厚重,但绝对不干涩(我后来使用的一些NIKON镜头虽然也锐利鲜艳,但确实和我之前用过大闸蟹头比要感觉片子发“干”),是细腻重的锐利,而且层次丰富,焦外表现不错,没什么2线性。虽然全开时的成像有些不足,但考虑倒这么小的体积就能得到这么高的素质,真是不得不佩服奥林巴斯的实力。


Canon EF 50mm 1:1.8 II
就是小痰盂啦,哈哈。这个是朋友的头,正好他比较少用,我就先借来玩了。玩了一圈手动,又用了下CANON自己的自动头,还是最便宜的。突然发现感觉也不错。除了做工是感觉很抵挡,其他还都不错。对焦速度还好,准确度一般都挺好,就是室内光线差的时候不准,或许可以通过网上说的那些方法来改善,但没来得及试,知道那些方法时,这个头已经还给朋友了。色彩很浓,不像很多CANON头那么淡,也或者是和40D配合的原因?至少我觉得比之前的5014和8518都浓。主要可能是对比度比较高,全开就挺高的。而且锐度很高,不像5014那么细腻的感觉,会偏点硬,但也绝对不是不舒服的硬,感觉似乎锐利感和细腻感平衡的不错。焦外呢,我觉得不错。控制距离可以虚的很厉害,平时的虚化表现似乎是种凝而不散的感觉,既让你知道是虚化了,又让你隐隐能看出点,而且没感觉2线性怎么严重,反而我觉得比5014那个要好呢。也或许是两者之间使用时间相差太多,环境也不同,体会差异吧。具体分辨率上是不是这个很厉害就不知道了,咱也不会测试。但感觉是这个头更适合直接出片,5014的适合后期。而且5018感觉全开就不错了的,收倒2.8就会觉得有点太锐了。尤其我喜欢后期,不敢怎么加对比饱和的,容易过。这点和NIKON的对应的两只标头似乎有点相反。NIKON的5018我感觉全开对比就不行,色彩也淡,锐度也一般,收倒2.8才好;而5014全开就很不错,色彩也很艳丽。当然都是个人体会,或者是个体差异,总之就是一家之言了。

哈哈,这段比较短,用的也不多,没太多可写的,就凑个章节,大家看看就得。哈哈。


Canon EF 17-40mm 1:4 L USM
又是一个L头,又写到L头了。到这篇,不算那些只是简单摸过的,我玩过的CANON L镜就写完了。其实用过的并不多。像那些经典的,诸如35L,24L,85L等都没摸过,有的甚至都没见过,说起来还是很汗颜的。不过也已经都这么腆着脸说玩过L头了,不好该了,就当虚荣虚荣吧。不过这只头和上面的小痰盂一样都不是我的,虽然我使用了一段时间。但都相对很短。拍片也较少,体会也较少。而且这个头应该讨论的也很多了,优点缺点大家一般也都有数。我也就简单说说好了,还是当灌水好了,哈哈。

L头的做工是没得说的,虽然不像老镜头那样全金属,但依然很结实。最重要的是,有了原来镜头没有的密封措施,使得镜头可以在更复杂严酷的环境中使用。当然了,一般的爱好者是不舍的这么去用了。这个头的外观和更高一档的16-35L很像,遮光罩也很像。出去挺能唬人的。不过个人觉得原来的遮光罩太大了,具体效果说不上来,但携带可是不方便。我朋友这个也是买得另一个朋友的,是带了个24-105L的遮光罩,在非全幅上用着没问题。大小可是减少了不少,携带方便多了。另外这个头虽然是内对焦,但不是内变焦的,变焦时是可以看到内镜筒在伸缩的,只不过位移很小。而且如果在滤镜口加上个UV或保护镜,就可以当假内变焦了,这样防护效果倒是很不错。对焦环和变焦环的手感都还不错。这个头因为有USM马达,广角头的对焦行程也短,所以对焦非常迅速。我配合40D真是指哪打哪,哈哈,不过可能和同时用的基本都是手动头有关系。说来也是,40D上我没用过几个自动头就。
出片的质量确实是不错的,色彩浓郁,对比适中,锐度也不错。而且可近可远,在40D上的视角也都很不错,拿它扫街是非常合适了。就是光圈稍微小点,全开如果不是近摄,学校效果也不明显。就比较考验你控制画面元素的能力了。镜头的变形控制也很不错。使用中没发现什么畸变。这个头虽然光圈不大,但再室内用也完全可以,因为如果打到17端,需要的安全快门很低,手持完全可以。我朋友是拿这个头拍产品和屏摄。产品用小光圈,出片细节丰富,分辨率很好。屏摄因为是拍大投影,所以需要室内全黑,用对大光圈,配合我的40D的LV模式,真是绝佳。不但对焦容易,而且位置架好后,可以得到没什么变形的图像,色彩还原也很准。另外一些无法暂停的动态菜单部分也完全可以通过40D的高速连拍来凝固住。真是非常符合他的要求,比他当时的400D是得心应手得多。弄得我朋友当时几乎把我的40D霸占去。最后也确实是淘汰了他的400D,而在我准备进D1X的时候,把我的40D收走了。同时我也终于明白器材性能的不同档次和分配是有道理的。有些工作和需要就是要用到高档器材的那些功能,而一般拍摄其实很初级的器材就完全够用了。更多的时候玩的人往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虚荣心。而工作的人则是要看自己真的需要什么。

是了,上面说了。这个镜头也是我写40D部分的最后一个镜头了。后来没多久40D就出给了我的朋友,我也拿这些钱去换了台成色不好的D1X和一只XGP。也就算是出佳为尼了。于是开始了慢慢器材新烧路。而且还在继续烧录中。
帅哥 ChinaSmileJoe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Mar 21st, 2011, 12:49   只看该作者   #8
ChinaSmileJoe
Senior Member
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级别:92 | 在线时长:8924小时 | 升级还需:97小时
 
ChinaSmileJoe 的头像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79,350
积分:163
精华:102
声望: 25766633
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hinaSmileJo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随心所欲器材折腾——Nikon D1x

本来标题想起出佳为尼,但似乎很俗套了,而且说起来也不算是真的出佳为尼。其实说起来并没什么特别或者必要的原因把原来的40D换成D1X,但还就换了。所以说是莫名其妙吧。但其实对于我自己,是随心所欲而至。为啥这么说呢?就是进D1X完全就是因为当时到春天了,用了一冬天的广角标头,突然想用用长焦,拍拍花拍拍人啥的。当然了太长的咱也用不好,就准备上个70-200/2.8这个规格的头。而我从这时起也基本上开始了比较胡乱的器材折腾。以前或许还考虑焦段搭配,或者还曾经想凑几种类似的头来比较比较,现在则开始随遇而安了,碰到啥玩啥,想玩啥玩啥(当然有经济条件限制),每个头都多用用,觉得没太多意思了或者有新目标了,就出掉旧的换新玩具。不再为镜头是否合适或者实用而烦恼,只是体会不同镜头的趣味。

当时是40D,自然是先看的C家自己的了。当然XB也就是第一选择了(XXB这种光圈小一点的,虽然是轻便了,但我不想要,我就喜欢大光圈,唉,BS我吧)。可是无奈当时手里的钱没那么多。当然我是只看2手的,当时差不多是6000多的2手成色差不多的小白。可惜手里只有2K多能用的钱。但又不想等了。这点钱也不够买副厂的,另外SIGMA的XH也玩过了,还是想玩没用过的。另外当时是比较有原头配原机的观点的,也不大想转接了玩,当然转接了也没自动了。也或者是当时玩转接太久了想换换味了吧。

然后忘了是怎么,就突然发现一个比较相熟的JS那里正在出一台当时我觉得很便宜的NIKON D1X,虽然成色很一般。另外还看到WKS有家在出一只2代的XGP,也不贵。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就想出可以把手里的40D出掉,然后加上手里的钱正好够买这两样。于是不就有了自动的80-200/2.8的头用了么?!现在看看,当时真是很能异想天开啊。不过也还算是有一定的条件。说起来也算是比较凑巧了都,正好当时我住在朋友家里。他用400D,而他因为工作需要,时不时得要拍投影的屏摄。因为是投影屏摄,所以拍摄环境都是黑的,只有屏幕是亮的(但也经常会有暗的画面),这样用400D拍对焦和取景都比较麻烦,而且有的时候是无法静止的动态画面,想拍到某一瞬间的画面的话,400D的连拍不够用。然后我说我的40D有实时取景,连拍也快,你试试。结果是效果很好,黑暗中LV用来手动对焦非常方便,而且因为是上的架子,对好后就不需要再调整了,遇到需要抓瞬间的画面,用40D的高速连拍也完全可以胜任。另外的结果就是,以后他拍屏摄时就都用我的40D了。另外他手大,我的40D拿着更和手。也就很想弄个,也和我开玩笑说拿他的400D换。搁到以前,我肯定是不会拿40D去换400D的。所以他当时只是拖我在网上出掉他的400D,他好进个40D。不过当时正赶上40D一下降了1千,其他机型的2手也都跟着有下降,他的400D也不好出。

正好我产生了出40D的想法,又和我还算熟的那位JS联系了下,说可以拿400D来换D1X。也好在我的40D也是行货一手买的,总共也就用了3、4个月,正赶上新的40D又降了1千。于是和我朋友一说,就皆大欢喜了。他那400D加钱换了我的40D,我拿着400D和我手里的钱去换D1X,正好400D和40D的差价又够我把那只XGP拿下。哈哈。当然了我手里那些原来转接玩的头就用不到D1X上了。不过当时价格较贵的一个OM28/2被我用来换CONTAX NX了,一个MINOLTA的58/1.2让我出给了(这也是我当时手里闲钱的由来,嘿嘿)。其他几个都是M42的便宜头了,在D1X进门后相继都出了,当然也是麻烦不清,这里就不详述了。当然我唯一留下了一个头,就是蔡司给禄来出的D35HFT,已经被改留EF口了,但还是被我留下了,因为这个头太好了,而且三角光圈很独特,另外成色烂也不值当出的。其实主要还是太喜欢这个头了,中间还曾经为了用她淘了个350D来,可惜不好用,只好又暂时把她搁置了。等到现在我又有了5D,这个头终于再次焕发了生机。

呵呵,扯远了。回到D1X。和朋友换了机器,我就拿着400D跑去换D1X了。说起来还都是很巧。我头天晚上和朋友换好机器,但第二天才能去和这个JS换D1X。结果我早上9点打电话去约见面时间(其实7点多就醒了,但怕人家没起),正赶上说又个人来他那看D1X要买的,我这个郁闷啊。不过还好,没过多久,他打来电话说那人没要,于是我就赶紧跑去了。也是有点怪我,没提前说好预留下来,总觉得是挂了好几天都没人问的,应该不会这么巧。到地见了面,我都没想到这个JS还记得我(我原来在他那买过20-35和28-70两个L头,不过都是1年前了,和他的关系也是这次买D1X才又接上的)。不过前面看机器的那位兄弟也是不愿意白跑,把D1X的原厂背带给要走了。于是交换的价格这个JS就自动让了100。其实当时他也完全可以不说背带的事,毕竟网上的图也没拍,我其实也不怎么在乎。包括后来D1X用了段时间胶皮开胶了,也都直接找他就帮忙粘好了。还有再后来,2个多月了,我都离开北京了,机器出过点毛病也都找他,很快就联系好修了。人确实很不错。当然为了避免广告嫌疑,是谁就不说了。不过这确实至少是个很好相处很有责任心的JS,哈哈。

扯了半天闲篇,该说说D1X具体如何了吧。说起来我对于D1X的感情还真是很深的,还特意为她专门开了帖子。也交到了不少朋友,而且帖子也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发展到了第二期。不过第二期才开始内容还不错,主要的讨论和资料都集中在第一期了,其中还包括DIY改D1X的锂电池的详细说明,大家可以移步这里看看:
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33931

其实也算很幸运,赶上了数码单反的普及大潮,原来只有专业用户才能买的起的老专业机因为换代停产等等原因,都放下了高贵的身价,让我们这些囊中羞涩的普通爱好者们也能体验体验了。当然作为妥协,成色和电子动能上肯定不如新东西了。不过还好还有很多机械指标可以拿来满足下虚荣心:比如威猛的造型,巨大而明亮的取景器,舒适的手感,1/16000秒的最高快门,1/500秒的闪光同步等等。反正都是那些同眼价格的新款中低端机器所不具备的。当然除了这些,最主要洗印我的还是D1X自己独特的CCD。虽然有说法是这个CCD是kodak给nikon设计的,但我个人并不是很确定,毕竟我没见到过相关资料。而且当时nikon和canon都有提供顶级机身给kodak出数码单反,nikon自己出的这个D1系列则正是冲着kodak一直以来占据的专业数码单反市场的。如果是kodak给提供的CCD,那他自己又没有相应产品,难道全给nikon做嫁衣,给自己增加对手?当然也许换个角度,nikon给kodak提供了机身,kodak反过来给nikon提供个CCD也不是不可能。但这些也都是商业的事,和咱们玩说起来也没有实质的关系,只要东西好就得了,其他就当是饭后聊资了。

D1X独特的CCD设计请参考DPREVIEW的详细测评:
http://www.dpreview.com/reviews/NikonD1x/
(相当于1000W像素时的水平分辨率4028,和相当于270W像素的垂直分辨率1324,通过运算得到正常的530W像素的分辨率3008*1960。既本身的像素分布不是3:2模式的)

而具体到D1X的使用体会,我觉得可以先把我之前在D1X俱乐部里写的东西拿过来看看,我再加些新的体会来丰富。

初入D1X的一些粗浅体会。
好的方面:
取景器大而明亮,虽然不如全幅的视野大,但同样明亮,和低端机器比明显是取景器大了很多,眼睛看东西舒服多了,螺口的目镜片可以防止取景器进灰;
手感好,和我的手配合很好
带竖拍手柄;
基于F5和F100的机身结实大气;
原厂可换对焦屏;
相对重量不大,参考CANON 1D的1.5KG;
反应速度一流;
丰富的操作按钮和锁定功能,很多设置都可以直接通过外部按钮组合完成(不像低端机器老要进菜单);
防止卡仓误开和方便带手套打开卡仓门的设计;
测光准,点测范围小;
NEF文件不大,但质量很好,可节省存储空间,可选多种RAW文件格式;
丰富的用户自定义功能;
自动白平衡基本准确,只在光线弱时偏冷;
可通过设置通过带有光圈环的镜头来控制光圈,不过只能1档步进;
RAW格式色彩和层次不错,很奈看,数码味少,有点胶片的感觉(自己拍出来的片子受水平限制可能体现不好);
宽容度不错,尤其是欠暴提亮感觉还不错,个人可接受,不过没和更好更新的机器比过;
高ISO不差,至少比我想象的好不少,800也时不时有用,但都是RAW,并在RAW调整软件中有类似降噪的操作;
虽然只有500W像素,但图片细节很好,据说用NIKON CAPTURE可以还原成1000W像素的图片,但个人没具体试过;
支持几乎所有的NIKON F口镜头,手动镜头可以实现合焦提示和测光;

不好的地方:
原厂电池贵且续航能力差,尤其使用RAW拍摄时,可换改装过的国产电池,性能好些还便宜;
机身的整体设计嫌粗糙,主要是数码部分,后面和现在的DSLR比简直像DIY的;
屏幕小,只有两寸,色彩也一般;
LCD对电池影响很大,如果经常回放耗电快很多;
没有中文菜单,这个对我倒影响不大,不过网上的中文说明书也翻译的不好;
回放时放大只能一级,基本和CANON 1D的不能放大没多大区别;
回放速度一般;
JPG出片很一般;
不能RAW+JPG同时记录,这个对我很重要;
CF卡取放有点麻烦;
只有5点对焦;
手动时的合焦提示在下边,不方便看,和CANON相比,CANON的直接是对焦点闪烁提示;
没有合焦的蜂鸣提示,有这个手动和看不清焦点时也很方便,似乎D50就有了,可能我原来用惯CANON了吧;
竖拍手柄上没有前拨轮,F5也这毛病;
大量的突起按钮容易磨损;
缓存小(我这个是没升级缓存的版本),RAW短时间内最多记录6张,出现过一回存满后缓存不倾空的问题;
对CF卡的支持少,有些牌子或新卡会有问题,另外对于大卡不支持,好象最大是2G;
左肩拨盘的PLAY模式没什么必要;
饰皮容易松动;
成色好的机器不好找,相关配件也不好找;

现在对D1X的新体会:
取景器确实很明亮,比5D亮不少。当然取景范围现在看比5D是小不少的。当然还没和1D系列比过。不过印象1D系列的也就是能达到这个水平。当然取景范围小了,对焦点反而覆盖的比例更大了。另外或许是用惯了非全副了,全幅上取景反而有时会觉得看不全。

前面说的宽容度不错或许有点不准确,D1X的宽容度我觉得还不错,但似乎和5D比,不知道是镜头的差异(D1X用的NIKON自己的头,5D现在转接的蔡司头),还是机器确实有差距,似乎5D的宽容度还是要好的。

不过高ISO欠曝后提亮的效果D1X的主要是亮度噪点,不像佳能是很多彩色噪点,这点比较好。当然用RAW拍,后期在调整软件里进行消除杂点的操作,效果都不错。另外也看到有文章说D1X其实是1000W像素的设计,但当时的水平不足以让1000W像素的噪点控制达到要求,所以就吧D1X设计成500W像素的机器,但高感光度的表现就很好,甚至比后来的很多机器还好。似乎尼康现在的D3也有类似的说法。

现在对比5D的画面特点,D1X的100%大图确实还是稍微粗糙了些,或者还是当时电子技术的限制吧。不过D1X的色彩确实很不错(这也是很多人说它的CCD是kodak弄的主要原因吧)。不好说是不是就比5D的色彩好,但确实有不同的质感。我觉得要比5D的更透更鲜一些,5D的整体质感有些凝暗,当然这或者也和镜头有关。当然也可能是CCD和CMOS的差别,不过我用D50就没这个感觉了。或许还是D1X的设计本身确有独特之处吧。不过D1X和D50的出片质量确实是有差异的,D50的色彩并不如D1X的鲜活,当然这里说的是RAW的,D1X的JPG出片很一般。

确实D1X支持几乎所有的F卡口镜头,但早期的AUTO和K型如果不改动上上去会损坏机身的光圈联动部分。这里不得不说尼康这样保留原来卡口形状的做法确实很方便了后来的用户,有了很多的手动选择,而且D1X支持自动测光和合焦提示,用起来很方便。但也有个问题是,尼康的镜头卡口做工似乎差异比较大,我接触的过尼康镜头卡的松紧程度都不大一样,而且有得很紧,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机器的机身光圈控制功能还坏过。

对了,这里再说说D1X这个合焦提示吧,开始我觉得不好用,因为位置不好看到,而且我眼神不好,有时看不大清。不过后来的使用发现,这个功能很棒。位置虽然是偏点但用习惯了也没问题。最主要的是这个合焦提示其实很准,我用85/1.4和35/1.4全开都能得到很准的结果。当然如果对着反差小或太细微的物体对焦,合焦提示也起不到太大作用(这时会提示无法给出合焦提示)。不过或许是因为有两边的指示箭头,和D50这种只有绿点的机器比要准很多。而且箭头指示的是转动对焦环的方向,这在对焦屏没法显示大光圈实际景深的时候真是太有用了。当然后来我用5D换了超精细磨砂后,全屏都能显示大光圈实际景深了,似乎更好用,但取景器就暗了。另外尼康的合焦提示不像佳能必须有电子触点才能支持,这点好。

虽然LCD小,而且回放功能差,但用惯了也完全可以确认大光圈焦点的准确度。不过可能也是靠经验了。另外常见的D1X中文说明书实在是翻译得很差,还是英文的好看还好理解。

这篇的回顾主要是讲我用过的一些尼康镜头和器材的了,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支持,谢谢!
帅哥 ChinaSmileJoe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Mar 21st, 2011, 16:22   只看该作者   #9
六成新
Senior Member
级别:50 | 在线时长:2788小时 | 升级还需:17小时级别:50 | 在线时长:2788小时 | 升级还需:17小时
 
六成新 的头像
 
注册日期: Mar 2006
帖子: 3,209
积分:41
精华:13
声望: 22017980
六成新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六成新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六成新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六成新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六成新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六成新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六成新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六成新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六成新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六成新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六成新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作者中毒身亡,我等读贴累死,信息真不少,就跟着活一回了。
六成新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Mar 21st, 2011, 17:19   只看该作者   #10
eglington
Senior Member
级别:35 | 在线时长:1384小时 | 升级还需:56小时级别:35 | 在线时长:1384小时 | 升级还需:56小时级别:35 | 在线时长:1384小时 | 升级还需:56小时
 
eglington 的头像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3,628
积分:178
精华:56
声望: 439181
eglingto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eglingto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eglingto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eglingto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eglingto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eglingto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eglingto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eglingto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eglingto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eglingto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eglington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这厮真能折腾,就是不知道片子拍的咋样。直接5d2, 85F1.2,17-40,70-200F2.8,估计早就踏实了。

Shooting 是一门技术
eglington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Mar 24th, 2011, 09:44   只看该作者   #11
-GoGoGo-
流狼.土狼屯
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级别:74 | 在线时长:5783小时 | 升级还需:142小时
 
-GoGoG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Jun 2005
住址: 土狼屯
帖子: 27,020
积分:26
精华:12
声望: 21685773
-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GoGoG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发送 MSN 消息给 -GoGoGo-
默认

钱多人傻,都不明白这斯究竟会不会拍照。随便哪一家的入门机身, 50F1.4,17-50F2.8,70-200F2.8,踏踏实实的,真佩服那些N来C去什么O什么M的自掏腰包的去做了十来年摄影器材测试的义工.

[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流狼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帅哥 -GoGoGo-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发表新主题 回复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发表回复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启用 B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所有时间均为格林尼治时间 -4。现在的时间是 04:05

请尊重文章原创者,转帖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凡是本站用户自行发布的任何信息,皆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华枫网站不确保各类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也不承担由此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以及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4 Chinas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