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枫论坛 > ◆主题论坛◆ > 太极奥妙



发表新主题 回复
 
只看楼主 主题工具
旧 Sep 25th, 2011, 15:59     #1
Cenpeace
Senior Member
级别:41 | 在线时长:1846小时 | 升级还需:86小时级别:41 | 在线时长:1846小时 | 升级还需:86小时级别:41 | 在线时长:1846小时 | 升级还需:86小时级别:41 | 在线时长:1846小时 | 升级还需:86小时级别:41 | 在线时长:1846小时 | 升级还需:86小时
 
注册日期: Jun 2009
帖子: 195
Cenpeace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我学太极拳的不平凡经历 (三) ZT

我学太极拳的不平凡经历--第21节
2011-06-19
各位拳友,作为太极拳入门技术要领的“注阴不注阳、注后不注前、下在上先”等,你听说过吗?很遗憾,绝大部分练了多年大架的,是一脸茫然。
2011-06-20
只要把握好上面所述的初学拳三点,你就掌握住太极拳的要领了,就算是学会走路了,继续往下学套路也是水到渠成的事,起码你练的不是空架子了。但是本来如此简单的学拳步骤和内容,学员往往学不到!即便国内几家非常著名、权威的拳馆也没有把这三个步骤的技术要领和功法教个明白。为什么?我至今不知道答案。有时候去那些大师们的拳馆,看着来自全国各地一两百名痴心学拳的朋友,满怀渴望地一团团地跟着教练身后模仿比划着架子,一遍遍、一天天重复着空洞的套路,在错误的方法上越练越偏离方向,心里很不是滋味,既惋惜又无奈。他们是在穿着新鞋走在我走过的老路上。
金钱、时间、精力都大把大把投入了,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所以,别吹嘘自己已经练有多少年的拳了,那并不代表什么。也许你已经把套路练得“动若游龙、行如流水”煞是好看,但可能你练的没有一个动作是正确的。只想告诉你,别再练了,别再自欺欺人、糊弄别人了。
2011-06-20
有个很让人寒心的事儿:去年春节临近,一位湖北的陌生人专程找我交流。来人35左右,形象上看是属于典型的忠厚诚实型,自我介绍是某位知名太极拳大师的磕头弟子,跟师父6年了,与师父交情比较深的。我让他练了一段老架一路,看了他的架子,心里猛然一酸,内心里长叹一声。我料想他应该有一定的功底和水平的,但没想到竟然是关键要领没有一个是正确的!毫无内功可谈!!对这个执著憨厚的汉子,我不敢直言他的问题。他诚恳地征求我的意见时,我很斟酌地说:不错,看得出来你狠下功夫。想违心地恭维他几句,却又说不出口;想直言相告,怕对他打击太大。当时的情景、内心的感受,至今清晰。我心里很沉重,俩人喝着普洱,尽量回避和他谈拳法,闲扯了一些江湖轶事。客人临走时,我故意显得轻描淡写地说:你已经练得时间不短了,健身已经够用了,做任何事都不能过于痴迷。以后把它作为业余爱好,够享受一辈子了.......
其实, 像他这样的基础的,只需半个月指点,就应该能豁然贯通,立即入门,功夫突现。但是,人家是拜过师的,局外人是不能置喙的,武林就是武林。

我学太极拳的不平凡经历--第22节
2011-06-28
四、静心练拳:练拳时,须凝神敛意,心无旁骛,细心揣摩。真正的练家子,是不会在广场公园人多处而是在幽静无干扰之处活动的,心系一处,专注于身心合一,至诚运动。所以,你看到的公园里那位在酣畅淋漓地耍太极的拳师,除非他已经是功夫到了入化境界,否则在此情景,势必容易分心于顾盼他人,甚而会出现虚伪虚荣心态,涉于炫耀表演了。陈鑫有言“心不敛束,如何能学艺”?
陈鑫经谱:“不滞于迹,不涉于虚,至诚运动,擒纵有余。”稍涉虚伪,就是自欺欺人,练拳的人都懂得的。
2011-06-29
好多人爱在人多处练太极,不是练给自己,而是在表演给别人看,你说可笑不可笑?尤其练大架的,不少人刚学会没多久,金刚捣硾就使劲跺脚,掩手耾捶伴随着哼哈一声,将右手扔出去,真格的“力拔山兮气盖世”之雄威,博得行人驻足观看,心里荡漾着几分自豪。陈太极小架一路基本不提倡发力的。有的人说小架没有大架的动作好看,那是因为大架的表演性强。
2011-06-29
经论曰:“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就是说,练拳时是以意带形,意念专注,则内气自然腾升,若一味地注意内气的运动,则气易丢易滞。
太极拳需明阴阳学说之空空色色的道理。拳者,用武之术也,学太极拳,本旨就是打人。然太极拳之不同于其他拳种的显著特点就是:学拳时,不能心存打人之念。谁执著于一招一式如何打人,谁就偏偏练不出功夫。欲求至刚至猛,必先练至柔至松;有心求柔,无欲成刚;有心尚意,气自贯足,无心打人,周身是拳。不执着于学打人,则自然就会打人;越是想着如何打人,越是不会打人,很难达到高层次水平。
形而上者道,形而下者器,这是个很浅显又很重要的道理。目前市面上流行马虹的《拆拳讲劲》光盘视频,王西安撰写的《老架技击秘法》等,看似很有价值,其实误导大批爱好者,无非商业一行为而已。太极拳如此练法,自然降低到“术”的层面,而丧失了“道”的境界。

我学太极拳的不平凡经历--第23节
2011-06-30
形而上者道,形而下者器,这是个很浅显又很重要的道理。目前市面上流行马虹的《拆拳讲劲》光盘视频,王西安撰写的《老架技击秘法》等,看似很有价值,其实误导大批爱好者,无非商业一行为而已。太极拳如此练法,自然降低到“术”的层面,而丧失了“道”的境界。
有的拳师在公园收几个学员,教如何用太极拳招式打人的方法,这是个噱头,是江湖把戏。事实是:毫无实战作用,更无助于提高功力。
有的很有名气的职业的太极拳学校,竟然同时教起了少林拳、长拳。太极拳即便是每天学练还直嫌时间不够用、进步不够快呢,又增添了这些花样来,为啥?各位去猜想吧。
2011-06-28
四、静心练拳:练拳时,须凝神敛意,心无旁骛,细心揣摩。真正的练家子,是不会在广场公园人多处而是在幽静无干扰之处活动的,心系一处,专注于身心合一,至诚运动。所以,你看到的公园里那位在酣畅淋漓地耍太极的拳师,除非他已经是功夫到了入化境界,否则在此情景,势必容易分心于顾盼他人,甚而会出现虚伪虚荣心态,涉于炫耀表演了。陈鑫有言“心不敛束,如何能学艺”?
陈鑫经谱:“不滞于迹,不涉于虚,至诚运动,擒纵有余。”稍涉虚伪,就是自欺欺人,练拳的人都懂得的。
2011-06-29
好多人爱在人多处练太极,不是练给自己,而是在表演给别人看,你说可笑不可笑?尤其练大架的,不少人刚学会没多久,金刚捣硾就使劲跺脚,掩手耾捶伴随着哼哈一声,将右手扔出去,真格的“力拔山兮气盖世”之雄威,博得行人驻足观看,心里荡漾着几分自豪。陈太极小架一路基本不提倡发力的。有的人说小架没有大架的动作好看,那是因为大架的表演性强。
2011-06-29
经论曰:“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就是说,练拳时是以意带形,意念专注,则内气自然腾升,若一味地注意内气的运动,则气易丢易滞。
太极拳需明阴阳学说之空空色色的道理。拳者,用武之术也,学太极拳,本旨就是打人。然太极拳之不同于其他拳种的显著特点就是:学拳时,不能心存打人之念。谁执著于一招一式如何打人,谁就偏偏练不出功夫。欲求至刚至猛,必先练至柔至松;有心求柔,无欲成刚;有心尚意,气自贯足,无心打人,周身是拳。不执着于学打人,则自然就会打人;越是想着如何打人,越是不会打人,很难达到高层次水平。
形而上者道,形而下者器,这是个很浅显又很重要的道理。目前市面上流行马虹的《拆拳讲劲》光盘视频,王西安撰写的《老架技击秘法》等,看似很有价值,其实误导大批爱好者,无非商业一行为而已。太极拳如此练法,自然降低到“术”的层面,而丧失了“道”的境界。
2011-06-30
形而上者道,形而下者器,这是个很浅显又很重要的道理。目前市面上流行马虹的《拆拳讲劲》光盘视频,王西安撰写的《老架技击秘法》等,看似很有价值,其实误导大批爱好者,无非商业一行为而已。太极拳如此练法,自然降低到“术”的层面,而丧失了“道”的境界。
有的拳师在公园收几个学员,教如何用太极拳招式打人的方法,这是个噱头,是江湖把戏。事实是:毫无实战作用,更无助于提高功力。
有的很有名气的职业的太极拳学校,竟然同时教起了少林拳、长拳。太极拳即便是每天学练还直嫌时间不够用、进步不够快呢,又增添了这些花样来,为啥?各位去猜想吧。
2011-07-01
看了张志俊先生写的关于太极拳的文章,现转载几段,与各位分享:
1、张先生:“练好“沉肩坠肘”总会有个开始,开始你不用力,你固定不了,不知不觉中肩肘就跑了,你不用力它就跑,那我就用手不让它跑,这是可以的......就是要不择手段做到“沉肩坠肘”,要不了多久,你只要一固定,功夫就突飞猛进地上去了。事实证明,所有进步快的人,都是真用心的人,肩肘就是不让它起来,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练,一个早上他可以就练这一个动作。”
评注:张先生练“沉肩坠肘”的确吃大苦了,因为他没有得到方法技巧,全靠自己苦练觉悟的,可敬!其实就是只是几句话,当场立竿见影让学生掌握住“沉肩坠肘”。师父不肯直言点化,也足以证明秘诀之珍贵而不轻传。本人初窥门径,本无资格妄自鬻技,奈芸芸拳友练太极拳之苦心,在此粗略点拨,赖有缘者自然觉悟:注意自肩至肘至中指的经络和穴位。

我学太极拳的不平凡经历--第24节
2011-07-01
2、张先生:“就一个“沉肩坠肘”,人人都知道并且说了几百年,但是真正做到“沉肩坠肘”的又有几人?“沉肩坠肘”是练习太极拳最难也是最基本的,做到了今后技击就会起作用,做不到顶多算是活动筋骨而已。因此如果你整个过程都是错误的,程序都是错误的,结果会对吗?
因此当学生看到老师没有“沉肩坠肘”时这个学生肯定就不服气了。你老师都没做到,而老师仍然还在强调“沉肩坠肘”,可想而知学生当然就不能理解了。既然太极拳提出并反复强调了“沉肩坠肘”的概念,就一定有它的道理。而今天的人如果做不到,或者你以为学得像某些大师或大家,还以为那就是“沉肩坠肘”的话,那只能说您还被蒙在了鼓里,所以初学者正确的拳势定形是关健之处。”
评注:所见略同。现在许多“名师”“传人”“冠军”满嘴的“沉肩坠肘”,自己却是“耸肩架肘”,可笑,可悲。
2011-07-01
3、张先生:“说现实点,目前太极拳有真功夫的人是越来越少,而且技术发展越来越粗糙。它为了迎合现在这个快餐时代,技术发展必然粗糙。我们看看电视台搞的各种擂台赛或者什么武林大会,那些拳手一般都有摔跤技术,上去一抱就摔。其实他们平时太极拳就练个架势,当然也可能是不知道该怎么练。平时练得最多的反而是摔跤技巧了,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拿成绩,手段不计。我看这是一种对传统武术的讽刺,这种现象也不光是太极拳,其实各个拳种也都是这路子。我是不太理解的,也许是因为社会就需要这个的关系吧,我是看不懂。”
评注:我也看不懂,嘿嘿。在这样下去,太极拳就沦落成纸老虎,所谓的“太极拳神功”退化成皇帝的新装啦。看到一批批怀着虔诚膜拜的心情去陈家沟学拳的爱好者们,心里不是滋味啊。

2011-07-01
4、张先生:“从那以后,陈家沟的情况就不太美了,陈照丕已经没了,陈茂森又决不教拳,这个仅剩的陈照奎又被请到郑州看病并留下来开班教拳,这就可怜了陈家沟那些后生们被无辜耽误了,直到如今一个“沉肩坠肘”大部分都没有完全解决。”
评注:这是大架传承上的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当初本人也是一样的遭遇,练了十几年老架,始终不会“沉肩坠肘”。
5、张先生:“不过要想顺利地传下去就需要有好的传承人和好的被传承人,冯友兰先生说过一段话,他说比如一棵树,木工说它可以做成家俱,园艺师说它可以做成标本,艺术家说它可以做成精雕的艺术品。但是,你这个材料定下来了没变,谁雕琢你呢?你要让木工来做,他把你雕成了个板凳,树抗议木工,于是改一改变成桌子,你不还是个家俱吗?所以问题不在于这个材料,而是看谁来雕塑你。
.......陈老师教拳的最大特点在于他将古老的太极拳原理给予了现代科学的全新解释。比如古人说太极拳的高层功夫是:“一羽不能加,蚊蝇不能落。”而他描叙太极拳的高层功夫及形成却很科学、唯物和客观。他说:通过足够时间和合理训练,在速度、力量、耐力、准确性和精密程度等各方面的极限范围之内,太极拳习练者能够掌握相当灵巧、准确、迅速、多变的博斗招数。
陈照奎老师在陈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技击技艺、教学方法等方面均达到了相当高的造诣。即使在今天,他先进的教学方式,他在拳架中对太极拳要领的完美而细腻地体现,他的推手技艺与搏击之妙,仍然使人难以望其项背。”
评注:无明师传授,宁可不学;无良材可雕,宁可失传。象陈照奎这样的明师依然不少,只是被商业化的太极拳市场排挤到局外了。

我学太极拳的不平凡经历--第25节
2011-07-02
6、张先生:“太极拳从陈氏14代到现在已经约150到180年的时间了,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这个拳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了。早年陈家沟有个人叫陈永辉,和陈永恒,这两个人是当时陈家沟功夫最高,天赋极佳的两个人。他们根据老架创了一套陈式“小架”,这就是“功夫架”,这个“功夫架”严格地说是陈式太极拳的简化拳,没有“老架”这么复杂。但是当再往下传了两代的时候,他们的孙子陈鑫、陈姚对“功夫架”的精妙和精华之处掌握出现了缺失。因为陈鑫有文化,为了怕祖宗的玩意失传,于是就写了两本书叫《太极拳图说》和《三三六拳谱》,陈鑫去世的时候就把这两本书交给他的侄儿陈春元,说:“可传的传之,不可传则焚之。”
《太极拳图说》所载的“功夫架”就是陈发科所练,而陈照丕所练却仍是“老架”。“功夫架”“老架”之间有招法相同之处但也有完全不同的地方,也有名称相同但用法不同。”
评注:张老师到底是练大架的,在大是大非面前,也不能客观立场了。此段谬误太多,误导严重,哈哈

2011-07-03
其一:早年陈家沟有叫陈有本和陈有恒,这两个人是当时陈家沟功夫最高,天赋极佳的两个人。
其二:“他们根据老架创了一套陈式“小架”,这就是“功夫架””这句话就是严重误导。老架是陈有本创编出来传授给陈耕耘的,小架是陈家沟最传统的太极拳。
其三:陈鑫去世的时候就把《三三六拳谱》一本交给陈克忠,一本交给他的侄儿陈春元,此后传给陈立宪,陈立宪传给了陈沛菊兄妹。
其四:你也承认《太极拳图说》所载的“小架”就是“功夫架”,但是陈发科所练的决非小架而是大架(当时还没有“老架”这个名词)。
其五:后人为区别陈发科和陈照丕的大架,把陈照丕拳架称为“老架”,陈发科拳架为“新架”。
谨此修正,以正视听

我学太极拳的不平凡经历--第26节
2011-07-03
7、张先生:“实际上,“太极拳”是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被一些天赋极高的人不断发展的。它是经过几百年的不断修改,慢慢进化,越来越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其实近二三十年“老架”的面貌也有所改善了,1980年以前“老架”非常难看,近些年随着太极拳的社会声望越来越高,社会对太极拳也有新的期望了。全世界都在欣赏你的拳术,你那么难看怎么行?因此很多陈氏太极的大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如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等等太极名家也都在不断地完善这个架子,往尽善尽美上去做。”
评注: 呵呵,张先生这是明褒暗讽呀。你其实是想说: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等等太极名家也都在不断地美化架子,极力地在往花哨上去做。
2011-07-07
不少盆友来信问站桩的要领,特此讲述,以供大家参考:
初学站桩,不拘任何一种常见的站桩姿势,百会与会阴、肩井与涌泉相对应,胯、膝、脚和肩、肘、手依次放松,肩窝和腿窝要圆、往里掖,尾椎微泛,自然呼吸,一念代万念即可。
2011-07-09
五、诚实练拳:诚实,不仅是对老师,而且还是对“太极拳”应持有的态度,内行练家子们都有这个深刻的认识的。一举动中规中矩,弄通弄懂技术和理论,这样才是真正的练拳者。但是现实中的大师、高人们很少持这样的态度。打开“优酷”、“土豆”等网站的太极拳视频,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天龙八部光怪陆离故弄玄虚神乎其神自吹自擂不知羞耻的太极高手粉墨登场,兜售其盖世神功。本人也曾佩服得五体投地向往之至,随着对太极拳的不断深入学习、了解、对比验证,现在觉得甚是可笑。
有不少拳师,在当地收徒如云,颇有名气,说是XX著名大师入室弟子,太极拳XX代最最正宗传人。看了他们的拳术表演,发现有两个心知肚明的玄机:张三磕头拜师学拳数载,学费礼金开销时间精力都没少付出,结果仍然是拳架优美动人,功夫空空如也。怎么办?进,师父不愿意教或没真东西教;退,与自己的初衷很矛盾,怎能甘心?!张三失眠、苦闷、失望,最终无可奈何。肩上扛着盖有师父鲜红大印的弟子证书、XX冠军证书,表面风光内心泣血地返回故里。
众乡里闻讯而来,捧若明星,一致恳请张三传授所学的太极拳盖世神功。为了生计、为了维护形象,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张三就在当地开馆授拳了。
2011-07-09
因为张三毕竟是XX著名大师入室弟子(有弟子证书和与大师的合影照为证),是太极拳XX代最最正宗传人,还有一堆冠军证书悬挂在拳馆里,张三的隔空打人、丹田功、沾衣十八跌等神功更是让大家惊叹不已,所以慕名求学的学员日趋增多。跟着张三学拳一年、两年、三年,学员们不但没有尝到所谓内功的滋味,更不会实战技击,反而落下了膝盖疼、胸闷、脸青等病症,就忍无可忍,一起去找张三讨个说法。张三知道这一天早晚要出现,面对众人,泪牛满面地坦白:“我的太极拳是皇帝的新衣呀!”
2011-07-09
另一玄机:
李四拜在某个大师的山头,苦练数载,荣归故里。一日,见到王五在耍太极,风格功法与自己所学显然不同,神色骤变,随邀王五切磋。一搭手,李四顿觉如绳束缚,进退不得,以前跟师父学的种种技法功夫此时都用不上了。再一搭手,被王五双臂微扬,掷出丈外。李四面色苍白,心里困惑:“我以前学的是太极拳吗?我学的是神马太极拳?”李四苦闷,三月闭门不出,思来想去,形象重要,面子得要。随后在众人面前谈到王五时,大加贬损:“他的拳架一点也不好看,几乎连个发力动作都没有……他的拳架不好学,很难练。”但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李四手提礼物来到王五家,深鞠一揖:“李某深知走错路,且越走越远,今捐弃门户偏见,特来诚恳求学。”于是,李四平时白天教自己的一大帮弟子旧时所学,晚上悄悄跟王五练功。
这个玄机说明:宁吃鲜桃一个,不吃烂杏一筐;宁学一招正确的,不学一套错误的;拳是练给自己的,不是用来炫耀的,能快速出功夫才是硬道理。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对的就学,错的就改。但是象张三李四这样的,仍然练不出功夫的原因就是缺少诚实。这类人突出表现在已经练拳十年八年了的,或自大,或自欺,或无知,渐渐地丢掉了诚实心,不能正确地客观地提高自己的功夫水平了。望诸后进诫勉

我学太极拳的不平凡经历--第27节
2011-07-10
那些每天坚持练拳且已经练拳五年以上的拳友,一般都要向诚实与虚伪这两个方向分化,成为“一览众山小”型或“登高自卑”型。“一览众山小”型的拳友一方面是坐井观天,一方面又极力张扬;“登高自卑”型的拳友一方面知不足而勤学苦练,一方面又因缺明师指导引路而自卑,有人甚至最终放弃。两个月前,一位自80年代初期就开始来河南学太极拳的江苏拳友马先生,Q聊了一个多小时。他的经历大致如此这般:每年来河南拳馆学习一个月,连续数载。日练不辍,书刊光盘无所不买,越学越知不足,重要环节,苦无明师指导,突破甚难。弃之而不忍,持之而无获,爱恨交织。无奈,时断时续地拖拉至今,而自认为功夫平平,远非所望。马先生就是一位典型的诚实练拳者。
2011-07-14
诚实的人练拳是练给自己的,虚伪的人练拳是让别人看的。每个练拳的人都应该深刻认识这一观点。你练拳多年不进步,就是因为你不诚实练拳。拳不明,问良友;理不明,访明师。抛弃门派隔阂与成见,虚心求教于明师,也许只需三五天的提耳点化,功夫自是突飞猛进。
2011-07-14
【人云我云】1、自陈王庭创拳,完善于敬柏,纯粹于有本、长兴,名闻于仲甡,衰败于捻军,颓废于文革。杨、武、吴、孙,其宗源在于陈氏,其所学无非得陈氏真传之二三,然亦能自成一帜,足见陈氏太极拳理技之玄深精妙。
长兴公首传外姓,青萍公效而广之。陈有本公撰《十大要论》、《用武要言》、《战斗篇》》,首现太极拳文字理论。陈鑫公撰《引蒙》、《图说》、《三三六拳谱》,首揭太极拳体用之秘。陈氏高手,历代不乏,功夫之绝,神乎其神。然时代变革,其功夫达到五层者,竟止于文革时期。
  
当代最闻名者,莫过于“四大金刚”。然考究其所学,有“名过其实”之嫌,至于陈氏真传技能,四位皆尚未窥其巅峰;至于太极拳理论,莫衷一是。
陈家沟太极拳目前分为两支,大架和小架;大架又分为新架、老架。针对大架、小架哪个是陈王庭之原创的传统拳,不仅在陈家沟,乃至整个陈氏太极拳界争得不亦乐乎。陈家沟三百年的良好的传拳风气已经是昨日黄花,门派成见严重阻碍了太极拳的全面传承,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啥要争?利益所在!
小架和大架先后的考证。现在人出版的太极拳书籍中,有不少人云亦云的说法:小架是陈有本创编的,大架是陈家沟的传统拳。西安有不少抗战和抗战后逃难去的陈家沟村人,按照他们的说法:小架是陈王庭的原创拳。其中有说服力的证据是,曾跟陈发科学拳多年的陈西照大师回忆说,当年发科公曾对他讲小架在先,大架在后。 当年陈立清为求证此事,亲自拜访杨露禅后裔杨振铎,问当初杨露禅跟陈长兴学的是大架还是小架,杨答:小架。
解放初期止,陈沟大部分人练的还是小架,仅耕耘公一门习练大架。文革时期,陈太极被列为四旧,传承人成为批斗对象,尤其小架传承人们大都成份不好,被游斗抄家,被整得噤若寒蝉,朝不保夕,谈何练拳教拳!大架代表陈照丕顶着被上纲上线批斗的压力,毅然培养了一大批包括四大金刚在内的大架人才。
2011-07-15
【人云我云】2、陈家沟目前流行的大架,主要是由陈照丕传下来的老架拳架。陈发科的新拳架经陈照奎回陈家沟有所传授,唯有陈瑜全面传承了其父陈照奎的大架功夫。洪均生和冯志强等陈发科弟子的拳架与也与陈家沟的大架差别很大。从走劲行架的特点上看,杨、孙、武、吴、洪等更相似于陈氏小架。没有陈照丕,就没有陈氏太极拳老架今天的繁盛,在此诸位练老架的务必诚心感谢。但是,陈照丕一不该将陈有本所著的《太极拳十大要论》《打手要言》等篡改为陈长兴所著(仍有陈有本原作为证),以致后人以讹传讹;二不该丢失陈鑫的《太极拳讲义》手稿。
现实是一个玩笑:当代一些大架太极拳代表们都一致著书说明大架先于小架,陈氏祠堂也这么铭记,包括里面的先世塑像的位置主次都弄颠倒了,所绘的太极拳图画也主次颠倒,有关小架的传承内容用的笔墨更是吝啬。这样做是多么的不尊重、不严肃。
小架(即陈氏传统的拳架),历经300年来的锤炼,理论完整,技术臻善,虽经“破四旧”“文革”浩劫,依然得到稳当的保存和传承,陈鑫的《图说》理明法备,成为所有门派太极拳的学习宝典。大架作为中途一分支,尚无形成文字的理技体系,尤其至陈照丕晚年回村教拳时期,老架的高层技术几乎堙没。文革后之所以选择推广大架而不是小架,其一是由于陈照丕前期在村内的推广,当时的年轻人大部分跟他学大架;其二是小架的几个代表都还是诚惶诚恐,不敢出头,不敢与大架的代表们抗争。但是,陈沟人们心里都还是最清楚不过了。以“四大金刚”为例,初跟陈照丕学老架,后师从陈照奎学新架,最后都在努力学小架。
到陈照丕时期,老架出现了断代。就连陈照丕本人,村子里有“他不会推手”之说。所以四大金刚后来求学于陈照奎,他们学到了多少东西暂且不表,但看与陈瑜的拳架相比,功夫层次相差不少,后来就转向学习小架,这也是四大金刚开始拉开距离的转折点。他们谁也不声张各寻拳师,悄悄学习,收获各异。
2011-07-15
【人云我云】3、现在的老架强调的是胸腰折叠,所以练老架的普遍都不会用腰裆胯,不会腰裆胯,就不会转关过节,就只能拿膝盖拧转。这样重要的基本技术在老架中失传了,所以你想通过练老架练出功夫,是画饼充饥,这已经是个明摆着的现实。全国各地有许多这样的人,练老架十年二十年不会功夫和技击。
80年代以来这30年,大架(老架和新架)在全国遍地开花,极为盛行。人们一提到陈氏太极拳,就等于是大架,认识小架的寥寥无几。而大架也越来越偏离“功夫和技击”的主题了,流行成娱乐和表演。所以,大部分人学到的大架,都是身子乱舞,作势作态,外行人看得眼花缭乱,实际是毫无内涵,腹中空空。包括马云、郭广昌、吴京等,也是练的老架,娱乐还是可以的,他们是否能达到“理明法备”、修身养性的层次我很怀疑,吴京是否会用太极功夫技击也是个疑问。英文有句谚语"mud is mud",直译的意思是“泥巴就是泥巴”。
小架是陈氏家族真正的传统拳还有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证据:陈家沟有“五层功夫五套拳”的传统拳法,目前仍然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小架拳家庭内部严格传承,而大架自陈耕耘以来一直就是两套拳:一路和炮捶。 有拳友来信想了解小架大架的区别,最近不妨一谈,以飨大家。
小架精细,要求静有形、动有法,一招一式必有理有法,讲究内在的、无形的心法,而你练太极拳不正是要学习这些东西吗?你若掌握不到这些核心要领,又谈何功夫、悟道?!大架粗糙,浅显外漏,陈家沟村人称其为“马房架”,小架理法高深,村人称其为“书房架”,不是没道理的。
各种武术套路、拳架,本无优劣之分。但看其中有无内涵,拳架之层次高下就立见分明,习拳者有无收获、有多大的收获不问即知。小架所传的“注阴不注阳,注后不注前,宁进不退,下在上先”等很基本的入门要领,许多练大架的闻所未闻,很多年仍然不会功夫,甚至练出一些病症,就是直接证明。陈发科的功夫造诣名震京师,晚年时回到陈家沟,看到陈克忠练的小架拳后,大为叹服,震动很大,说自己“走了大半辈子弯路。”大架传承至今,因为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以及历史时政的影响,技术丢失严重,甚至发生了邀请冯志强来陈家沟传授大架太极拳的荒唐事。
现在练大架的代表传人,都是练大架的技术,学小架的理论。有人想练小架,遗憾的是,时代不同了,当今商业化时代,小架的传人们抱着葫芦不开瓢。毕竟,在陈家沟,族内的大架和小架无言的利益冲突已经积淤成鸿沟,他们宁愿传给外姓人。
喝贯假茅台酒的人,你给他真茅台酒喝,他会说是假的,太极拳亦复如是。小架的外形朴实无华,干净简洁,毫无娱乐性成分,所以,习惯于大架的拳友,初看小架,常有不以为然,甚至排斥。也有人出于利益,诋毁小架,误导拳友。
在当今非尚武时代,大部分人练太极拳的目的是保健养生、修身养性。都知道太极拳保健养生效果好,能懂其理习其法者,寥寥无几。所以,练拳,要练个明白,要掌握其内涵,一静一动,皆有法度,一招一式,皆有妙境,非明师无以成学,非勤练无以顿悟。

我学太极拳的不平凡经历--第28节
2011-07-16
【人云我云】4、看拳知人品。择师学拳,技艺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老师的品行。你的师傅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潜移默化地被其洗脑。为师者乃谦谦君子,你自然就会觉得纯洁高尚,久之自有乃师之风范。若为师者品质下流,你跟他习拳日久,渐而毒化成一丘之貉。这是必然。师如父也,你跟什么样的拳师,如有什么样的父亲。
跟无德拳师学拳愈久,德越沦丧,品愈低下,纵然技艺拔萃,仍是奸邪之辈。一拳师,恶棍流氓之名昭彰于外,其拳法亦是狠凶毒辣,然投其麾下者,不乏来人。久而观其徒众,大多是奸猾叵测之辈。梅超风的九阳白骨爪端的厉害,而为武林正义之士所不齿,盖其阴邪狠毒之功法也。若有欲跟她学的,定非神马好鸟。
陈鑫的《太极拳述真》有言:“心歪拳不正,拳正心自端;其心外显于拳,其拳内修人心。”也就是说,看他练的拳,就知道他的品行性情。同时,长期练拳,可以改变、涵养心性。所以,四大金刚虽然同出师门,而拳风迥异、彰显了每个人的个性。
练拳时要始终保持心态沉稳平静,心越松,身越松。95%的学拳者不知道怎样放松,苦苦寻找各种方法,其实是在内不在外。心放松,就是基本要求。若松静达到身不复身的感觉时,练拳效果最佳。
2011-07-17
19个月19名知名企业高管老总离世
发布时间:2011-07-12 阅读:3次
2011年07月12日01:14每日经济新闻
近期以来,上市公司、知名企业的高管频频出现早逝案例,据《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统计,从2010年1月到2011年7月的19个月时间里,就出现了19名总经理/董事长级别的高管离世。
如此密集的不幸事件,让人们不禁扼腕叹息。到底是哪些原因引发了这些高管们的离世?而生命的离开,是否对其公司造成了影响?诸多疑问,不仅引发了股民的担心,也让部分身体欠佳的高管“人人自危”。
突发疾病成死亡主因
统计发现,自2010年1月至今,知名的上市公司或者企业中,离世的总经理/董事长级别的高管多达19名,其中11名高管就职或与上市任职关联。包括百视通COO吴征、德尔惠股份创始人兼原董事长丁明亮、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民、成都百事通总经理李学军等12位高管,因疾病离世,在这些“元凶”中,主要是癌症和心脏病,其中,像吴征、李学军等近半数为突发疾病逝世。这些人中,患疾病而离世的比例高达63%。
此外,包括华光股份总经理贺旭亮、万昌科技董事长高庆昌、珠光集团浙江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立强、包头惠农集团董事长金利斌等四位高管系自杀而亡,占比为21%。上海大众总经理刘坚、致远协创CEO黄骄俭系发生意外事件而亡,还有一位高管被他杀。
对于这些财富顶尖的企业家来说,英年早逝颇让人遗憾。据了解,2月22日因病去世的成都卫士通总经理李学军平时是个精力充沛的人。记者曾采访其家人得知,去世前一天,李学军和同事在外面吃饭,中途,他感觉头疼不适,提前离席回家休息。下午两点多的时候,还有一名同事和李学军通了电话,谈了一些工作上的事。然而,当家人回家时,发现李学军枕着自己的胳膊趴在扶手上,“我们当时都以为他只是在休息,等我走过去叫他的时候,才发现不对劲……”
兴民钢圈证券事务代表刘兴博也向记者透露,王嘉民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人,“没有什么业余爱好,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据他表示,王嘉民平时身体良好,没有什么大的疾病,去世前一个月都在工作,“他的离世非常突然,抢救无效。”
记者统计发现,这19名高管年龄最大的为万昌科技董事长高庆昌,享年68岁,年龄最小的为百视通COO吴征,年仅39岁,19名高管的平均年龄为50岁,对于正处于事业发展中的男人来讲,50岁,依然是公认的黄金年龄。
生前最高财富超14亿
由于此次统计范围为知名企业或者上市公司,记者根据最新的公告和相关报告计算,“一把手”基本都为千万富翁或者亿万富翁,不是超级富翁的,其薪水也都比一般白领高数倍。
在19名高管中,至少有8名高管持有公司股权,其中,中国消费安全集团(在美上市)创始人、原董事长李刚进的财富堪称最高,据福布斯2009年中国富豪榜统计,其个人财富超过14亿元。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民的财富位列第二,兴民钢圈于2010年2月登陆中小板,公告显示,王嘉民持有兴民钢圈9152.40万股,还不包括领取的年薪、房产和其他固定资产。根据万昌科技《招股说明书》显示,今年5月23日跳楼的万昌科技董事长高庆昌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3296.3万股,持股比例高达30.44%,以身前一日23.54元/股的收盘价计算,高庆昌的身家达到7.76亿元。
作为知名的体育用品德尔惠的创办人和董事长,丁明亮从150元起家,目前营收超过10亿元,2011年6月28日,丁明亮在与癌症抗争一年后去世,其财富早已过亿;江民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王江民2010年4月去世前,持有公司65%股权,财富也过亿。
不过,如2011年4月和5月分别去世的惠农集团董事长金利斌和浙江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立强,却是因身前纠缠于数亿债务而自杀。
引发高层组织体系变革
虽然离世之人都为公司的重要骨干,但在死后,其公司面对媒体和股民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
关于华光股份董事总经理贺旭亮、万昌科技董事长高庆昌、浙江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立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数次致电公司寻问死亡原因,采访均被婉拒。贺旭亮7月6日死后,公司并未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在被媒体曝光后,在死亡第二天晚间,仅发了不到50字的消息。
今年5月23日,上市才两天的万昌科技董事长高庆昌从家中跳楼死亡,但公司也用简单的约百字公告处理,死亡原因等重要信息至今成谜。
高管们的离开,或多或少都引发了公司高层的变动。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民在2011年4月21日的猝然辞世,给公司带来了较大影响。去世当天,兴民钢圈的成交量为500多万股,较前一天增加了约六成,成交明细显示,该交易日共有5个主卖大单被挂出。
同时,随着王嘉民猝然辞世,让这个市值近40亿元的家族型上市公司,悄然开始谋划财富传承的大局。目前,担任兴民钢圈董事长的为一位80后的年轻人高赫男,即王嘉民的女婿。此外,记者发现,原来的5个副总保留了60后的崔积旺、邹志强、王兵三人,刘云利和张波两个50后退下来了,同时,还有张文峰、张涛两个70后登台坐上副总经理的位子。
万昌科技董事长高庆昌跳楼后,公司的股价走低,从事发前上一交易日的23.54元一度跌到17.16元,其董事长由儿媳接位,目前关于该公司的新闻依旧不断。
对公司影响最大的,还属中芯国际董事局主席江上舟的去世,其去世后,公司高层变动成为焦点。在日前公司召开的股东大会上,CEO王宁国意外落选董事会,令市场大跌眼镜。据报道,中芯国际的最大股东不支持王宁国,希望另推高管代之,分析人士认为,中芯国际短期内难以走出高层动荡的局面。
部分省市要求企业高管强制休假
19名高管,12名因疾病去世,这也使得高管“过劳死”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部分网民在微博上表示,“员工过劳死,企业家何尝不是这样,大家都不容易。”
兴民钢圈证券事务代表刘兴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王嘉民的确没有业余爱好,一心都在工作上,是个工作狂,发生此事之前都在工作。”
  
而成都卫士通总经理李学军的家人也告诉记者,李学军非常热爱工作,就在去世前的几个小时,还和同事通了电话,说了工作的情况。
根据《中国企业家》杂志针对中国企业家阶层“工作、健康及快乐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有高达90.6%的企业家处于不同程度的“过劳”状态。作为一名企业家,平均一周要工作6天,每天的工作时间将近11个小时,而睡眠时间仅为6.5个小时。
一位企业家改编的歌词或许更能让人形象地感受到企业家的生活:“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应酬最多的人是我,休息最少的人是我……”
据记者了解,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民因病辞世后,山东证监局及辖区上市公司皆表示深切的惋惜和悲痛,为此,山东证监局今年4月曾发过监管通报,提醒企业家注意身体健康。
山东证监局相关人士昨日(7月11日)对记者证实,的确曾下发过监管通报,主要是“要求各公司建立健全高管健康管理制度”。同时,要求“辖区公司特别是民营控股公司,正确处理长期发展与短期业绩之间的关系,为高管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组织高管定期体检,实行强制休假,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高管健康管理制度。”
在任企业家热议 部分提前退休
高管们的突然离世,引起了部分企业家和网民的热议。
巨人网络董事长兼CEO史玉柱7月5日发微博称,他将和阿里巴巴马云、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科瑞集团董事长郑跃文以及恒基伟业的张征宇等集体举办一个追悼会,每个人给自己致悼词,以“结束过去、开始未来”。史玉柱在微博中还透露,从此每活一天就净赚24小时,为此将珍惜每一天,充实每一天,快乐每一天。
许多网友评论说,“大佬们看来被吓怕了”,不过,史玉柱对记者表示,“这只是一时兴起”,拒绝评论最近发生的多起老总离世事件。
7月5日,金山软件(03888,HK)发布公告,47岁的求伯君正式辞任董事会主席职务,此外在未来半年内辞去金山软件CEO的职务,正式退休。他于7月7日的电话会议中表示,自己已近退休年龄,同时也由于个人觉得精神压力大,早就想放松一下。他称,“自己快50岁,20岁开始闹革命,现在差不多30年,想做一个退休的快乐的人。”
专家观点
企业家的价值观需要转变
针对近期企业家的死亡案例,许多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国的企业家需要转变价值观,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一些。
《中国企业家健康指数白皮书》的主笔罗天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他们调查,中国企业家的心理压力要比欧美等国家大,他表示,“近两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竞争压力等原因,企业家的心理压力更大”。同时,“现在社会判断一个人的成功,更多倾向于其社会地位、金钱和财富,企业家的价值观也更倾向于现实”。
像张大中、王石这样的企业家已经很少,“一直做董事长并不是成功的唯一标识,可以说他们已经看穿了工作的本质。”罗天昊建议,企业家要改变价值观和企业观,不要一味盯着财富和地位,“‘英雄’人物是流动的,这个世界没有到了缺了谁就不行的地步。”
杭州卓越策划总监谢付亮表示,企业家面临的压力大,但关键是如何取舍的问题。“很多企业家拼命地工作,精神、身体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少有人跟生活方式对抗会赢,不过有企业家就称“宁可公司倒闭,也要保持健康”。
谢付亮建议,第一,即使每天工作很多,也需要休息,锻炼身体;第二,不要太重视短期利益,要有长期的眼光,“很多人花20万去买燕窝,而不花20分钟去跑步,真正健康不是用金钱买来的”。第三,投资身体更重要,养成和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
=====================================================================
为什么不去练太极拳呢?

我学太极拳的不平凡经历--第29节
2011-07-18
六、练拳要系统化:
太极拳从形、法、意、气、神等的学习过程是个严谨的科学的系统性学习过程,如何让学员能够在短时间最有效地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是每个真诚授拳的拳师长期构思的教学手段。针对目前学拳多年都不能真正入门这一普遍性的现象,我向陈沛菊老师请教探讨,陈老师提供了她多年来教学总结出来的教学大纲,特此让大家参考,对照自己是否已经掌握到相关技能。
第一阶段技术部分:
1.学习基本动作:身型、手型、步型;身法、手法、步法。
2.学习陈氏太极拳一路。
第一阶段理论部分:
1.陈氏太极拳技术的风格、特点
2.陈氏太极拳技术要领:身体各部位要求及练习方法
  
第二阶段技术部分:
学习拳术发劲动作练习方法。
第二阶段理论部分:
1.太极拳的健身理论
2.拳术的连贯、转换技术,发劲方法。
第三阶段技术部分:
学习推手基本方法:单推手、双推手、
合步四正手、顺步四正手。
第三阶段理论部分:
推手技术基本理论和训练方法、推手技术运用理论
第四阶段技术部分:
学习陈氏太极拳二路
第四阶段理论部分:
柔极至刚,劲力连贯,发劲完整。

我学太极拳的不平凡经历--第30节
2011-08-18
“拳”,权也,权衡之意。从手的动作形态变化来说,由掌变拳的过程就是一个把握的过程,其意义就是:练拳的过程是在用心修练身心和谐、动态平衡的过程,练的好身心健康,否则有损健康。
2011-08-24
今年春节以来,有很多看过帖子的朋友与我Q聊交流。梳理这些拳友的交流内容,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几乎所有拳友对太极拳的技击、修身养性以及文化内涵有浓厚兴趣,普遍认识到练太极拳是个高雅、实惠、价值极大的业余爱好,付出一段时间的精力投入,换来的是身体、思想、精神、境界的改善和提高,中国传统武术中,太极拳的价值和意义独一无二。所以初学太极拳都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能将太极拳修炼到一定层次,但是,越练越感到不对劲,越练越没兴趣,钱没少花,精力没少投入,最后无奈放弃了。有一些拳友与我交谈时,甚至按捺不住对他的大师的怨愤。
二、练陈氏太极拳的遍布全国各地,而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住站桩、沉肩坠肘、松腰松胯等简单的基本功的,百人里仅有一、二个。这些基本功本来一个月就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到的,杯具呵!
三、包括一些大师们的磕头弟子,练太极拳十来年了,整天辛苦地盘架子,竟然毫无功力可言。这类人,你只需几句话的点化,把窗户纸捅破,就可以让他功夫猛进。可惜,他得不到,要么他的师父不教,或者他的师父也不懂。
四、太极大师太多了,门派风格各异,招式五彩缤纷,都称自己最正统最NB,让初学者无所适从,不知跟谁学才是正道儿。
2011-08-26
8月份的焦作太极拳年会圆满结束了。本人从20日开始连续几个赛场转了四天,希望能够看到全国各地的选手,尤其是陈家沟几位著名大师的弟子们能有精彩亮点闪现,最终还是遗憾而返,丢下一声叹息。
先从马云组织的阿里巴巴太极表演队参加的群众展演活动说起吧,十几个演员在轻柔悦耳的音乐中有板有眼、煞有介事地翩翩起舞、轻盈妙曼,着实养眼。即便是外行人,也能看出来马云为这个表演队是费了不少排练功夫的。可惜啊,可惜,这只是一场舞蹈一场戏,太极拳已经蜕变称太极舞了,悲催呀!马云先生,这里可是焦作两年一次的陈氏太极拳年会啊,是展现太极功夫的,求你以后不要再这样恶搞陈氏太极了,好不好?
推手擂台赛是所有到会的人都想去开眼界的场所。但见擂台上两位选手同时先摆个推手的姿势(你可别以为真的开始推手),然后突然改变招势,一个饿虎扑食,熊抱在一起,头对头,肩顶肩,你抓我胳臂一下,我抠你腰背一把,仿佛是两公牛抵架,再仔细看摔跤不似摔跤,散打也不是散打,总之不是“推手”。两人吭吭哧哧中,听得那位壮实高大的选手怪叫一声,猛一用力,终将对方压在地下,而自己也被对手拉住了衣襟,同时倒地,同归于尽。
2011-08-27
于是,又有两位选手闪亮登场,趁裁判还未吹哨开始比赛的间隙,赶忙来几个“蹬一跟”、“搬拦锤”或“当头炮”之类的潇洒动作摆造型。但听裁判哨声一响,就将双手抬起,摆个推手的姿势,霎时就变招搂抱,零距离接触了,如街头混混斗殴般撕扯扭打,一通王八斗架,终是个高力气大的选手牛劲一发,象推土机一样把小个子选手推下了擂台。
哈哈,这就是太极推手擂台赛,不见不知道,一看就爆笑。神马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神马“太极神功”,在这个最大规模的世界性的交流大会上,终于现出原形了——那只是个传说。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大师们啊,你们的徒子徒孙啥时候都改学摔跤了?老祖宗蒙羞啊!
Cenpeace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发表新主题 回复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发表回复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启用 B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所有时间均为格林尼治时间 -4。现在的时间是 14:43

请尊重文章原创者,转帖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凡是本站用户自行发布的任何信息,皆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华枫网站不确保各类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也不承担由此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以及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4 Chinas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