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枫论坛 > ◆主题论坛◆ > 太极奥妙



发表新主题 回复
 
查看全部 主题工具
旧 Jun 2nd, 2010, 15:23     #1
witty
Senior Member
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3,127
积分:1
精华:1
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发送 QQ 消息给 witty
默认 李仲安论拳

太 极 拳 武 事 浅 说

李仲安 2010年5月

太极拳乃中国武功之一种 , 本忠搏斗之道 , 然因传统传授方法与练拳目的不同,及拳诀用字有别;再加上浮夸失实之表演,导至欲得真技者方向模湖, 虚费时日。

前人总结有效之搏斗技术, 创设修练方法并记录心得于拳诀之中,乃是先得技后创法写诀。然今人则用硏究拳诀从事练法,从而能获得搏斗之技术。若练法正确 , 拳诀理解无误,加上练者个人条件合适与努力练习, 则成功得技应无问题。然而若练法失真,曲解拳诀,即难有成。

不少同道长陷于此, 不能自抜可是此又引出另一番情趣, 偶有所得则满怀喜悦,然稍触现实却又心情低落,如此又怎好坏人情趣呢!彷且人多以已通理法、只需耐心练习即能有成之想法,又怎会重视余之言论呢 !

余硏练太极拳50载, 只吴式太极拳而已,未习它门。虽拳,刀,剑,枪只各一套,却因练之目的不同而练法各异。余性嗜斗,是以无论徒手与器械,皆以自由对斗爲目标, 因此能体会现实中之问题 , 然而导致曲解拳诀之因由,乃译者欠缺现实之体验, 此亦因何同一拳诀,于工夫之进度不同而有不同之体会。如此说来,则必须达至大成之时,方知诀之原意爲何;又或获有道者之指示方可。

余非神手更非有道之仕, 仅将所知略说一二而已。太极拳既是武功,则必须从搏说起。“推手”是甚麽 ? 于近距搏斗之中, 欲拦截击打之攻击并非易事;除非当前有极佳之攻击机会,能于一击之下令对方不能再战又或捎弱其战斗能力, 否则必出双手制控对方之双手,使之不能发出击打攻击。此种情形,于中外拳术相皆一样。如拳击,终极搏斗,咏春,鹤拳,意拳.......等等,只是名称与运作各异而已。

“推手”于太极拳中并非攻击技术, 它是一种破坏敌攻我方之机会而又制做我攻敌之机会的运作。这其中包括封缠入势与化力带拿等技法, 换言之,此乃双方战机之破坏与争取运作。攻击技术即爲击打,摔跌,擒拿,伤残与发放五大类。击,摔,擒,皆人所共知而伤残则爲抓阴,挖眼,锁喉及断骨之技术。“发放”爲太极拳与意拳所特有, 它是利用技术与力量,令敌起动产生向后飞撞,往前狂扑或横扫飞投之现像;然而它却爲惯习击打者所误解与忽视。彼等认爲:将人推开无助于解决对方,远不及一击创敌之有效;于比赛之中,确有如斯现像。可是自卫不同比赛, “发放”可产生如下作用:

1) 将敌起动撞向产生伤害之环境;例如:跌出阳台,窗户,楼梯;跌进移动中之物体,机械;冲撞牆角,尖物等。

2) 令敌倒坐椅上, 反腰压于枱上被吾人制控, 无能抗拒吾人之攻击。

3) 小形之发放能令对方身散失重,导致吾人获得甚多攻击机会。

由此可见“发放”攻击于自卫中之作用。猛烈之发放动作,又形成强大之撞击能击晕对方;“发放”动作之小,常有只见身体一震对方立即飞出之表现。 ' 发放 ' 与 ' 摔跌 ' 看似相同其实不一 , ' 摔 ' 乃利用抱,背之法将人提起离地再掷下 , 此乃大幅度之运作。 ' 跌 ' 是下用脚作勾,伴,扫,提 , 上用扳,拨, 提,推令敌失重倒地 , 属中幅度之动作。 ' 发放 ' 是发出力量将人发飞,而毋须脚之勾伴扫提,是以乃小幅度之活动 , 常有身一动人即弹出之表现 , 然而吾人不能因 ' 发放 ' 之利而弃 ' 摔跌 ' 不用 , 应该以太极拳 ' 舍己从人' 之法则 , 不只从人还要从机、从势 , 先以 ' 心中无招 ' 感应当时之机势 , 该摔则摔 , 应跌则跌 , 凡事以顺手而爲 , 感何法顺手则上何法 , 情若随手一挥毋须努力 , 不少同道曾雳此情 , 定有会心之微笑。

' 感应 ' 乃太极拳中之精要 , 入门之固定推手只爲初步浅尝感觉之练习 , 欲至' 感应 ' 之境则需从事大量自由对斗之运作 , 此非仅只感人力之动向大小 , 更要感敌能如何 ? 意欲如何 ? 何时而来 ? 此乃于人 , 在己则己能如何 , 攻前之预感 ( 顺逆 ) , 合势感 , 感破敌之法爲何 ? 感应作之活动爲何 ? 这一切皆自由对斗经验之累积 , 是无法学习 , 无法传授 , 吾人学来之技只爲脑中之资料 , 难于电光火石之际选择使用 , 然而于对斗之中研练与实验 而得之技法乃变爲人之本能 , 此方能不须思考全凭感应支控 , 自由对斗可 由慢练起 , 随工夫之增进而渐加速度。

初练推手採用定步 , 希望以此手段提高身腰之活动能力 , 岂料今人以之作 竞技活动 , 查定步推手乃易攻难守且利力大手长者之场合 , 能用非暴力而化解对方之力攻者必技高数倍, 因此导致互双力扣、更有同归于尽之场合出 现。 久练定步令步死不活 , 身步难合 , 若斗于活步场合 , 必败于摔、冲之下。有精于定步工夫者谓:能败人于接手之间又何须动步呢?余日:若人闪入背 后则又如何? 自卫之中 , 全爲活步 , 是以吾人必须身步协调 , 灵活闪移 , 方能活于斗争之中。

定步推手又引起假像 , 因步不许移故人必须身腰移变 , 以便稳定重心 , 若重心刚好落于底盘边沿 , 而另一方刚好发来小力导至 重心移出底盘立跌倒地 , 此时发者自觉真有神功 , 受者感入侵力量非常强大, 观者感发者非常利害 , 其实此现像之成因乃重心处于底盘之边沿 , 然而于活步之中此现像则并不常见 , 发者则无法重施故技。

活步推手 , 以能 环绕对方爲佳 , 直线连退爲次 , 情若公转自转之交替互换 , 能如此非步之 方法 , 实乃丹田之吸缩盪转所引起 , 所谓步随身换 , 而非步主身随。 前人多陷定步并作诀着 , 指导沉身立稳之法则 , 此当然属太极拳法则之一 , 然而于活步之场合即难适合 , 惜前人非精活步故诀要欠奉 , 导致今人欲习无门 , 尝幸通过实际研练 , 亦能获得。 定步其实乃技超对方之表现 , 于与一步变灵活而又工夫相等之对手作斗争 , 欲以定步胜人 , 真谈可容 易。 活步初练之时乃幅度广大 , 熟后随即收小 , 效率亦续渐增高。 定步之修练是于活步有成之时才进修 , 然而人常误以长练定步 , 假以时日 , 即能有成 , 可惜历数拾年之苦修 , 仍未能搏。
(待续)

http://www.wktaichichuan.com/cn-lee.html

“多伦多太极拳推手角”
每周六下午3时-6时,Goldhawk Library, 西南侧(有遮顶风雨无阻)295 Alton Towers Circle, Toronto, M1V 4P1, ON,
witty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感谢 witty
此篇文章之用户:
hyper1234 (Jun 2nd, 2010)
旧 Jun 2nd, 2010, 15:38     #2
witty
Senior Member
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3,127
积分:1
精华:1
声望: 1311488
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发送 QQ 消息给 witty
默认

李师傅所论可能会有争议的部分,我用重体字标出来了。

如果就此能畅所欲言,各抒所见开展争鸣,估计会很有意思。

久练定步令步死不活 , 身步难合 , 若斗于活步场合 , 必败于摔、冲之下。——反正这一条,别人不信我信。
witty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n 4th, 2010, 21:21     #3
witty
Senior Member
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3,127
积分:1
精华:1
声望: 1311488
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发送 QQ 消息给 witty
默认 我也接近于这个理解

引用:
作者: chicken little 查看帖子
我读了witty转的JOHN LEE 的太极拳议,全文摡意并未如上所述。我的读后理解是李老师亦认同定步推手是初练者提高身腰之活动能力的手段,只是不赞同练定步,更不赞同将其作为竞技活动。手眼身法步同练,亦即活步 , 才是将太极作为武事解时的正确练习途径。
但读了大家的争议后,自己也开始疑惑起来了……
witty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n 5th, 2010, 17:32     #4
witty
Senior Member
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3,127
积分:1
精华:1
声望: 1311488
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发送 QQ 消息给 witty
默认 这种比较深入的拳理讨论,华枫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气氛也不错。打破了能者不愿多说、不同意见者也不愿争论的常态。应该感谢这种畅所欲言,因为我相信大家都将从这场争论中得益。
witty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n 5th, 2010, 18:05     #5
witty
Senior Member
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3,127
积分:1
精华:1
声望: 1311488
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发送 QQ 消息给 witty
默认 我也不揣冒昧瞎说几句

引用:
作者: big bird 查看帖子
其中一個反辯:
傳統推手是先以肘,臂,肩,脊,腰,胯,腿,膝,踝,足底化,最後才動腳.
定步更有效地練每一節的化發。
慣性動步便減少了練每一節的機會.動步化效率也低.

大鸟这观点也不无道理;特别是在练习体悟太极拳非常强调的“节节贯串”之能力的过程中,所牵涉部位,是腕、臂、肘、肩、胸、背、腰、胯、膝、踝等一节节、一阶段接一个阶段,逐步取得松开与贯串之能力的呢?

还是在上下相随,通过对身体各部位的全面关注下,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同步锻炼提高与体悟积累后,整体性达到某个临界点,然后一举突破,几乎同时一下获得“节节贯串”之能力的呢?

希望大家的讨论和李师傅在后续文字中,能把这点解释清楚。我的粗浅理解,如果是前者,太极拳早期推手训练从定步着手或许会更有利。如果是后者,确实一开始就应注重活步,通过不断提高整体协调能力,抵达某个“临界点”后一下获得“质”的全面突破。
witty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n 7th, 2010, 19:27     #6
witty
Senior Member
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3,127
积分:1
精华:1
声望: 1311488
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发送 QQ 消息给 witty
默认

引用:
作者: Cookiemonster 查看帖子
禽流感 對 豬流感

請早通知,大家回避一下!!!
如此严肃话题,制造这等人为恐慌,真是太不严肃了。

批评一吓。
witty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n 9th, 2010, 14:31     #7
witty
Senior Member
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3,127
积分:1
精华:1
声望: 1311488
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发送 QQ 消息给 witty
默认 定步推手练的或许就是“半成品”

根据个人经验体会和一些拳友的情况看,练定步时,可以自以为把“基本功”练得相当不错,但一遇到活步推手的强势进攻,才发现在定步推手时可以运用发挥的秥连沾随、不丢不顶、松沉圆满……等等之类,并不怎么管用。早年跟杨氏太极拳第四代、王乡斋意拳第三代学生陈正中师傅学练形意太极,自以为力猛桩稳,年轻时在国内与人推手,就从未有被人一推坐地或被抡着摔的经历。而事实证明:不管所谓 “基本功”练得怎样,碰上Eric那样臂长腿长、体重很大的对手,或丁建平老师那样技术全面、感觉灵敏、爆发力又很强的高手,再怎样狠下苦功猛练“基本功”,即使在定步推手上可以抗衡,如果对方以活步发起猛攻,照样一败涂地。

由此我不得不怀疑:网上看到的诸多推手视频,那种出神入化的精彩化打镜头,前提是否必须双方实力悬殊,或者干脆就靠尚未入门的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给老师“喂劲”提供的漂亮发放机会?

如果让Eric和丁那样的强手对那些大师们发动连续猛攻,他们真能发挥流行拳论中所描绘的那种“引发自如、化打结合……”之高级功夫吗?这类拳论描述的东西,是否也是双方实力悬殊前提下才可能出现的情景?真要像陈小旺对寥白那样,或许也就是那种毫无精彩可言的场面吧?

所以,听了李仲安师傅深入浅出的阐述解释,结合个人体会,或许我们真把定步推手所练“基本功”的作用,大大夸大了。拳架中学到的基本东西,放到定步推手中去检验体悟,并倒过来指导拳架的习练……,这一过程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当然不能忽略和偏废。但就掌握太极拳的实战技能而言,充其量所提供的,不过就是“半成品”;不要说在实战散打中用不上,就是应付对抗性较强的活步推手,也远远不够。制造真正“合格成品”的过程,必须通过对劲力完整、周身协调能力要求更高的“活步推手”,才能完成。

李师傅强调,真东西不是师傅传授的,而靠自己反复实践中的积累顿悟;师傅只提供正确实践的方向。通过拳架求得符合规矩的“松沉”,类似小学毕业,而后的功课,就要从活步推手中去领悟获取了。老呆在“小学”里不管怎么“学无止境”地“深造”,也无法替代中学、大学必修的课程(此非原话,大意如此)。我想,不是每个老师,都愿强调“实践”更重于“师授”之作用的。就凭这点而言,尽管对其非常独特的拳论可以进一步争论,李仲安师傅或可当之无愧地被视为明师。

对定步推手或许练的就是“半成品”这一认识,我自己不敢完全确定的唯一反例,来自Peter Wang。 据说王老弟很少玩活步、也没有专门练过话步推手;但就他加入高强度活步推手的临场表现看,他所达到的“半成品”水平与“成品”之间,似乎并没有很大差距。而他实力很强的东方师兄弟kevin、Elvin等,据他们自己讲,最初没练活步前跟老丁初遇时,也是被丁老师摔得七歪八倒的;比我的遭遇好不了多少。

Peter Wang 更为使人困惑的地方,是他虽然主练拳架与定步推手,但在跟我玩定步推手这类“半成品”时,我甚至能略占上风;但如果玩活步,马上就占明显优势,要摔我很容易。因此就这一事实看,似乎也并不支持大鸟的立论。

此帖于 Jun 9th, 2010 15:31 被 witty 编辑。
witty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n 14th, 2010, 18:54     #8
witty
Senior Member
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3,127
积分:1
精华:1
声望: 1311488
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发送 QQ 消息给 witty
默认 李仲安拳论最新续文

太极拳之‘劲’,因前人之指导用字抽象与浮夸失实之表演,导致扑朔迷离, 难分真伪,是以有商讨之必要。 不少同道因大师无普通发力动作而能将人发出,加上‘意、气、神’之指示而假设或深信:有一无法用普通发力解释之神秘力量存在,就让吾人从表演事项开始,就常有三类情况作一分析:

1) 表演者并无工夫------全凭被发者自己跳出或跌倒,惟逃不过有识者之法眼,就算作娱乐项目吧!

2) 发者有发劲工夫------被发者不作破解之活动任由入力将之打倒, 虽然此乃合作之事然而劲力乃货真价实并无蒙骗。

3) 发者有寷富之定步自由推手经验------发者邀请观众亲身体验被控离根失重之感觉,由于并非斗争故受者即站定接受,发者用明暗手法将受者起根,受者因受明手之吸引而未能感暗手之入侵, 遂有趺出而未知因何所致;间有能挣扎者,发者即变换暗手位置即能得手。

暗手多为指掌之小型动作, 是以难为受与观者所察觉, 然因暗手之点皆对方之弱位故指掌之微力亦能生效, 人多误以令人失重之力量必然不小, 今未见发大力之动作又于不明原委之下,遂假设有神秘力量于其中, 惜间有能人运用抽象言词令之玄之又玄, 此令有心斯道者虚耗时日。然而此抽象言词却非虚言, 只为另类表达方式而已。

于对斗之中可分自卫斗争与竞技对斗两类: 一、自卫斗争------由于可接触对方任何部位令发劲之种类,方法更多。二、竞技对斗------此中又分两类: 1) 可接触对方面颈之部位------此为传统之练法,劲可施于对方之面颈。 2) 手只许触对方颈下至胯上------此为当今之推手比赛方式,吾人应对适用于比赛及自卫之劲法勤加练习以便适应任何场合。

由于自卫与比赛之发放发劲法有相通之处,是以以下之发放劲法讨论,即以此为目标太极牶能于对斗中有效之劲法为数不小, 但仍能总括于人所共知之八劲中, 不过亦有例外如提、扭......等等, 于性质上又分长、短、冷、暖、重、疾……等等, 然而人总注重力量之大小而忽略能起作用否,满以力大即能成功,又以独练之时身感之震动而定力量之强弱,更未意识劲力之传递与反作用之影响, 更欠机势之研究与使用心得,如此又怎能成功发敌呢?
witty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n 15th, 2010, 14:16     #9
witty
Senior Member
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级别:34 | 在线时长:1357小时 | 升级还需:8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3,127
积分:1
精华:1
声望: 1311488
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witt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发送 QQ 消息给 witty
默认

引用:
作者: 5160 查看帖子
鄧小平太極拳好!
太极拳在中国所以有今天之地位,大概跟中国无数武术拳功中,独有太极拳受到一左一右两位历史大人物的明确肯定称赞,不无关系。毛泽东在号召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时,专门提到要“练练太极拳……”,邓则给日本访华代表团作了上述著名题词。

听说周恩来曾介绍推荐太极拳名家顾留馨辅导过前越南领袖胡志明打太极拳,不知是否属实。
witty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感谢 witty
此篇文章之用户:
宋祖德 (Jun 15th, 2010)
发表新主题 回复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发表回复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启用 B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所有时间均为格林尼治时间 -4。现在的时间是 08:43

请尊重文章原创者,转帖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凡是本站用户自行发布的任何信息,皆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华枫网站不确保各类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也不承担由此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以及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4 Chinas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