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枫论坛 > ◆城市板块◆ > 落基牛仔--卡尔加里



发表新主题 回复
 
查看全部 主题工具
旧 Apr 22nd, 2020, 00:57     #1
labor2010
Senior Member
级别:8 | 在线时长:102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级别:8 | 在线时长:102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级别:8 | 在线时长:102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级别:8 | 在线时长:102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
 
注册日期: Oct 2010
帖子: 169
labor2010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引用:
作者: LIANGQING 查看帖子
科学的定义其实也是不完全清楚,但Jojo说的一般情况下足够了。
我看了一些倾向于中医的西医或中西医结合的院士们的说法,大多数承认中医不科学,但也有用。
确实,不科学并不一定代表不正确。
中医走的不是科学的路子。医学,医药是要经过检验统计测试等等,用量,副作用,效果。
青蒿素通过检验了,还获得诺奖。
...
青蒿素和中医是什么关系,屠呦呦真正的贡献是什么呢?

很多人说屠呦呦是看了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就找到治疟疾的方法了,说那里面明明白白写着“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能治疟疾。

好,要看大家都看,这条博末尾的星号部分就是《肘后备急方》第三卷,“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的全部治疟病方——潮虫、蜘蛛、豆豉、独头蒜、巴豆、常山、日出时候向东方跪拜、舌头上写丹书、张着嘴用绳子量嘴、大豆去皮分两半写个“日月”……什么妖魔鬼怪都有,简直欢乐死了,看一遍都能笑出来。
所以谁说是中医找到了治疟疾的方发,那请他告诉我,屠呦呦为什么不用让虐疾患者朝着太阳跪拜,叉手,憋住气,再往耳朵里灌七注墨水呢?
显然,屠呦呦得鉴定一下哪个方子有用,哪个方子没用。于是,光是这本《肘后备急方》里的老祖宗智慧,就有27/28不能用。

那要是没有屠呦呦,没有人鉴定过呢?中医要是拿着这本经书让疟疾患者吃巴豆,吃蜘蛛,吃潮虫,吃竹筒烤大蒜呢?是不是27/28的疟疾患者就活该等死啦?

所以屠呦呦的第一件大功,当然不是翻了中医书——中医大夫个个都会翻——而是她不迷信医书,决定验药。
那她验了多少药呢?
当然不能是28个这么轻松:寻找抗疟药是举全国之力的浩大科研工程,数十个科研单位500多个一线专家拉开茫茫人海战术像篦子似的挨个检验所有已知的可能的抗疟药方。屠呦呦的课题组验了808个,而同时的云南课题组验了4300多个,整个工程耗时5年验了4万个药方。
结果没有一个能上临床的。

等一下,《肘后备急方》不是说了青蒿水渍吗,怎么就不能上临床呢?
首先最大的一道坎,“青蒿”是什么东西,中医说不清——因为中医没有学名系统,叫青蒿的植物一个地方一个样,一个时代一个样。实际上,今天统一叫做青蒿的那个物种,Artemisia carvifolia,根本不含青蒿素,屠呦呦是从黄花蒿(Artemisia annua)里发现青蒿素的。
其次同样棘手的,青蒿素在黄花蒿里的含量很不稳定,再加上“一握”、“二升”这样粗糙的量词,根本不能保证青蒿素的剂量,而疟原虫在人体内又有显著的繁殖周期,如此低的剂量下去,能治好的运气占了一大半。也是亏得屠呦呦眼尖,竟能发现黄花蒿的效果。

那么屠呦呦的第二件大功,就是抛弃中医那一套,用现代科学的放法,萃取、对照、实验、提纯、分析、合成。
1972年,屠呦呦先后用乙醇、乙醚和汽油萃取了黄花蒿中的有机成分,经过多组对照,发现萃取液的中性成分对鼠疟疾有显著的抑制功效,随后用色谱柱分离浓缩获得了纯的青蒿素,测定了熔点和分子量。1975年,又由上海有机化学所确定了化学结构,明确了青蒿素是一种含有过氧桥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由此铺平了青蒿素化工全合成的道路——1982年,瑞士的罗氏制药(Hoffmann-La Roche)率先找到了以薄荷醇为原料的青蒿素全合成方法,上海有机化学所则用香草醛实现了同样的课题。
到此为止,用青蒿素抗疟的实践,才终于铺平了道路。

好,你说说,这一整套研究历程,有哪一项是中医的思路、中医的方法?这些方法,有多少甚至是被中医信徒唾弃的?如果按照阴阳五行色味气血那套乱来,就算再过500年,青蒿素能问世吗?
帅哥 labor2010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Apr 22nd, 2020, 01:06     #2
labor2010
Senior Member
级别:8 | 在线时长:102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级别:8 | 在线时长:102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级别:8 | 在线时长:102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级别:8 | 在线时长:102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
 
注册日期: Oct 2010
帖子: 169
声望: 0
labor2010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引用:
作者: LIANGQING 查看帖子
咳。我知道,本草纲目里二十多个,基本胡说八道。
但据说,虽然是西医的方法,毕竟是从本草纲目来的,没有具体研究,不知对错。
觉得中药几千年经验总结,有用。但中医解释方法牵强附会。
帅哥 labor2010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发表新主题 回复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发表回复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启用 B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所有时间均为格林尼治时间 -4。现在的时间是 03:18

请尊重文章原创者,转帖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凡是本站用户自行发布的任何信息,皆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华枫网站不确保各类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也不承担由此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以及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4 Chinas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