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枫论坛 > ◆娱乐板块◆ > 妙文共赏



发表新主题 回复
 
只看楼主 主题工具
旧 Nov 2nd, 2019, 05:49     #1
陈小艺
Junior Member
级别:0 | 在线时长:0小时 | 升级还需:5小时
 
注册日期: Oct 2019
帖子: 5
陈小艺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被迫背锅的兵部尚书,崇祯推他去死,也推没了大明王朝

崇祯十五年,兵部尚书陈新甲被斩首于京城西市,惊呆了整个明朝官场。


明朝的兵部尚书身肩国防重任,在朝堂位高权重,可崇祯依然说杀就杀,不免让百官产生兔死狐悲之感。


很快,朝堂上人人都知道陈新甲之死的真相,这直接导致了陈新甲死后,明朝官场风气为此一变,间接断送了崇祯最后的翻盘机会。


那么,陈新甲之死究竟是什么原因,为何他的死会断送崇祯最后的机会呢?


一、和谈


崇祯十三年,松锦之战爆发。


皇太极率八旗铁骑兵分三路,围困锦州、松山等重镇,清军一路势如破竹,眼看就要突破关宁防线的封锁了。


与此同时,明朝内部也战火不断,闯王李自成攻城略地,兵锋直指京城。一时间,明王朝两线作战,心力交瘁。


被迫背锅的兵部尚书,崇祯推他去死,也推没了大明王朝


兵部尚书陈新甲建议崇祯先安内再攘外,暂时与皇太极议和。


这一建议正中崇祯下怀,但明朝官场文化十分看重气节,崇祯虽然贵为天子,也不敢将“议和”二字公然宣之于口。


于是,崇祯很含蓄地对陈新甲说:“城围且半载,一耗不达,何间之乘?可款则款,不妨便宜行事”。

一句“可款则款”算是为议和定下了基调,心有灵犀的陈新甲马上推荐马绍愉作为谈判大使,前赴沈阳执行谈判任务。


按理说,两国谈判这样的大事自然需要有崇祯的敕书。


可崇祯出于顾虑,只赐予了马绍愉二品衔,却没有给予他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结果马绍愉到达宁远后,根本无法与清军接洽。


无奈之下,马绍愉只得又派人回北京去取崇祯的授权书,然后在崇祯千叮咛万嘱咐的保密声中开始了与清军的和谈。


马绍愉派人取敕书的时候,清军也加紧了对锦州、松山的围困。


等到双方开始谈判时,锦州、松山已经全部被清军攻陷,以致于马绍愉刚一坐上谈判桌,便天然处于弱势地位了。


和谈开始后,拥有绝对优势的皇太极在谈判中狮子大开口,他向明朝索要每年黄金三十万两,白银二百万两的岁币。


面对皇太极的漫天要价,马绍愉就地还钱,一口气杀价到黄金一万两,白银百万的。


被迫背锅的兵部尚书,崇祯推他去死,也推没了大明王朝


如此你来我往,数轮讨价还价后,双方最终达成了共识,马绍愉的和谈之旅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泄密


圆满完成和谈使命后,兴奋不已的马绍愉的立刻给上司陈新甲写了封书信,详细报告此次和谈的细节。


马绍愉写这封书信的时候,无论是明朝方面还是清朝方面都将和谈视为最高机密,关于和谈的内容更是从不让外界知晓。


怎奈天意弄人,马绍愉的书信送达陈新甲处后,陈新甲看完书信便顺手放在书桌上。


结果,陈新甲的仆人误以为这份记载着重大机密的书信是普通的塘报,随手交给塘报官传抄。


于是乎,明朝百官很快惊讶地发现,平日里平淡无奇的塘报现在竟赫然记载着详细的和谈条件:


一,明朝每年馈赠黄金十万两,白银二百万;清朝回馈人参千斤,貂皮千张;


二,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为明界,塔山为清界;


三,遇凶吉大事,两国互相庆吊。


除了详细的和谈条件,塘报中还附赠了一份马绍愉和皇太极讨价还价的细节,生动程度简直比最八卦的小报还劲爆。


这份干货满满的塘报犹如掉入油锅中的星火,让明朝的官场瞬间炸了锅。


一时间无数弹劾的奏章如雪花般飞到崇祯的案前,自诩“清流”的一众官员们更是群情激奋,唾沫星子差点淹死了崇祯。


被迫背锅的兵部尚书,崇祯推他去死,也推没了大明王朝


或许是百官们声势浩大的阵仗太过惊人,崇祯皇帝再也不敢承认自己“可款则款”的主张。


为了平息众怒,崇祯决定弃军保帅,一道旨意严加斥责陈新甲,试图让陈新甲成为自己的背锅侠。


哪知陈新甲一直认为自己是奉旨办差,收到崇祯的斥责旨意后不但没有背锅的觉悟,反而写了一封自辩书,还在其中引用了多条崇祯的圣谕。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崇祯,不久后,崇祯杀陈新甲灭口,还给陈新甲泼上了一盆“私款辱国”的脏水。


三、南迁


陈新甲死后,明朝不但丧失了宝贵的和谈机会,朝堂上也没了能力出众的实干官员了。


在这样的官场文化下,明朝陷入了更深重的内忧外患中。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大军逼近北京。


崇祯一度想迁都南京,但当他向内阁、六部及朝中百官问计时,大臣们为免成为第二个陈新甲,竟没有一人肯提出迁都的主张。


结果,迁都的提议就这么一直拖到了三月,眼看李自成大军离北京越来越近,有个好心的官员忍不住说:“不如先送太子去南京吧”。


哪知此话一出,立刻有其他官员反驳说:“奉太子南迁,意欲何为?难道想效法唐肃宗灵武故事吗?”

最终,北京城破。


崇祯带着“百官皆可杀”的恨意黯然去了煤山,而那些一身正气的官员们则满脸谄媚的迎接着他们的新主人。
陈小艺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发表新主题 回复

主题工具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发表回复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启用 B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所有时间均为格林尼治时间 -4。现在的时间是 08:10

请尊重文章原创者,转帖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凡是本站用户自行发布的任何信息,皆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华枫网站不确保各类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也不承担由此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以及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4 Chinas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