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枫论坛 > ◆其他◆ > 时事闲聊区



发表新主题 回复
推荐  
查看全部 主题工具
旧 Aug 23rd, 2006, 23:24     #1
uwatchinasmile
Senior Member
级别:29 | 在线时长:1014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级别:29 | 在线时长:1014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级别:29 | 在线时长:1014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级别:29 | 在线时长:1014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级别:29 | 在线时长:1014小时 | 升级还需:6小时
 
注册日期: Sep 2004
帖子: 865
积分:4
精华:2
uwatchinasmil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uwatchinasmil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uwatchinasmil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uwatchinasmil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uwatchinasmil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uwatchinasmil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uwatchinasmil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uwatchinasmil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uwatchinasmil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uwatchinasmil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uwatchinasmile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陈云 毛泽东 “大跃进”

http://china.eastday.com/eastday/new...ai1394807.html


北戴河会议后,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全国几千万人一齐上阵,大搞“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炼钢)、群(群众运动)”。到十二月十九日,冶金工业部宣布“今年全国已经生产钢一千零七十三万吨”。但实际上,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资,全年钢产量中合格的只有八百万吨。国民经济很快陷入严重的混乱和紧张之中,“钢帅升账”,“一马奔腾,万马齐喑”,这是陈云不愿看到的。北戴河会议刚开过一个星期,陈云在商业工作座谈会上就提醒商业部门在“全民大炼钢铁”运动中,不要忘掉自己的主要职责是做好商品流通工作。他说:“商业部门可以在不同地区的一定条件下办些应该办的工业,但是商业单位的主要工作,仍然不是炼钢,而是做商业品流通工作,也不应该把搞商品流通工作与办工业看成并重。做好商品流通工作也就是为了发展工业。”

  北戴河会议后,根据中央领导集体的分工,陈云的主要工作是抓全国的基本建设。

  一九五八年的基本建设“大跃进”中,由于单纯图快、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和管理混乱,发生了许多工程质量事故,倒塌不少新建的厂房,事故的数量、伤亡人数都比往年多得多。这些严重事故的发生,使陈云忧心如焚。

  十一月十三日,杭州半山钢铁厂合金钢车间又发生的七榀拱形屋的倒塌事故,砸死十八人,伤十九人。为了研究解决基本建设工作中出现的这个突出问题,陈云赴杭州,对事故进行现场调查,力图纠正基本建设中片面图快图省而不顾工程质量的倾向,对那些质量不好的工程采取补救措施。

  他对事故原因的分析都很中肯。他提醒大家:在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时,“不能把科学当成迷信去破”。在发扬积极性和创造性时,“我们的头脑必须清醒,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自己的本领不大”,“应该小心谨慎地前进”。陈云的意见,也触及到整个“大跃进”中相当普遍地出现的问题。

  为解决全国基本建设工程质量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陈云切合实际地提出六条措施,他又写信给毛泽东,报告全国基本建设工程质量杭州现场会议的情况。信中直言不讳地说:

  “说起来说,目前的基建情况是只图数量不顾质量,多快省而不讲好,片面的不适当的节约,把不应该破除的规章制度也破除了,只搞群众运动一面而放松了业务上的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制度,基建任务很大很急,但基建的工人(新的)和设备都与任务不相称。……”

  一九五九年一月六日,陈云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报告目前全国基本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意见。会议同意已列入一九五九年基建计划的七百二十八个项目在具体安排上要保证重点,有些项目的施工时间可以放慢。中央责成各地立即组织力量,对一九五八年进行的各项工程,首先是重大工程,全面地进行一次检查,并且根据检查结果,对于质量不好有危险性的建筑物,制定合理的补救方案,有计划地予以补救。

  这些,都是在“大跃进”中发出的很清醒的声音。“大跃时”运动兴起后,速度被看成总路线的灵魂,“快”被看成“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人们的头脑普遍发热,陈云这样冷静的态度在当时“大跃进”的氛围下是难能可贵的。

  毛泽东对“大跃进”中的高指标和浮夸风等弊端也开始有所觉察。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下旬,在武昌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提出 “这次会议要唱低调”、“把空气压缩一万下”。在“压缩空气”的氛围下,将一九五九年钢产量指标由二千七百万至三千万吨降为一千八百万吨左右,但一九五九年煤炭、粮食、棉花产量指标仍居高不下。

  陈云在武昌举行的八届六中全会期间,不仅不赞成煤炭粮食、棉花三大指标居高不下,而且认为钢产量指标由二千七百万至三千万吨降为一千八百万吨仍然降低得不够。陈云向毛泽东直抒己见。他说:“一千八百万吨好钢是不是能够完成?恐怕有点问题。”陈云说:“我专门研究了一下要实现二千万吨的薄弱环节问题。”陈云把一个一个实际问题摆了出来,指出:“第一是运输问题,第二是洗煤问题,第三是矿山问题,第四是东北缺电的问题,还有一个化工问题。”他说:“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措施”,“是可以克服的,因此二千万吨钢是可以完成的。”

  陈云在会上的这个表态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实现一千八百万吨钢,必须克服实际存在的上述四个薄弱环节,同时从积极方面提出了必须采取的若干措施。

  但是,第一季度钢铁和钢材的计划都完成得很不好,钢只完成季度计划的百分之七十七点三。

  这时,毛泽东已感到一九五九年计划指标仍过高,为了扭转这种情况,提出要“多听人家的不同意见”,“一个人有时胜过多数人,因为真理在这一个人手里,而不在多数人手里”。在讲到一月中旬陈云同他的谈话时,毛泽东说:

  他这个人是很勇敢的,犯错误也勇敢,坚持真理也勇敢。”

  在毛泽东支持下,陈云两次提出降低指标的意见终于得到上海会议的重视,对中共八届六中全会拟定的计划指标向低作了一些调整,钢产量确定为一千八百万吨,其中好钢为一千六百五十万吨,实际上是把钢的生产指标降低到一千六百五十万吨。

  根据经过核实的数字,一九五九年要完成钢产量一千六百五十万吨,仍然是一个无法完成的高指标。因此,毛泽东很不放心,委托陈云进一步落实钢铁生产指标。

  钢铁生产在当时已成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在计划指标已经很高的情况下,要实事求是地把它压下来是有很大阻力的。陈云接受任务后,广泛听取各部门、各方面的意见,袁宝华回忆说:

  “当时,我在冶金部管生产,陈云同志认为,要生产这么多钢铁,首先要保证矿石的供应,所以他就先从矿石抓起。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前前后后找我谈了有六七次,一个矿山一个矿山地谈,每个矿山储藏是多少,开采的条件如何,矿石的品位有多少,运输条件怎样详细地询问了一遍。”

  从钢铁、矿石、焦炭、耐火材料、钢铁冶炼、钢材品种等各项的调查,经过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比较研究,最后提出落实钢铁指标的意见是,钢材的可靠指标拟定为九百万吨,钢的生产指标拟定为一千三百万吨。

  在“大跃进”浪潮中,在上上下下人们普遍头脑不冷静的情况下,陈云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倡导科学、求实的态度和坚持真理的精神。

随波逐流
uwatchinasmile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发表新主题 回复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发表回复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启用 B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所有时间均为格林尼治时间 -4。现在的时间是 11:03

请尊重文章原创者,转帖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凡是本站用户自行发布的任何信息,皆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华枫网站不确保各类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也不承担由此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以及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4 Chinas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