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枫论坛 > ◆城市板块◆ > 落基牛仔--卡尔加里



发表新主题 回复
 
只看楼主 主题工具
旧 Apr 28th, 2019, 11:07     #1
Calgary
Senior Member
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
 
Calgary 的头像
 
注册日期: Jul 2004
住址: 同时代理全加数十家银行或金融机构的房屋抵押贷款产品.
帖子: 5,689
积分:1
精华:2
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闲话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及碳税—1 ZT

作者:田间地垄 于 2019-4-28 05:5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在俺们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刚刚结束的省选中,新当选的省长Jason Kenny 宣布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取消碳税,至此,全加拿大正在碳税问题上与联邦争论甚至打官司的省已经上升到了50%,这五个省占全加总人口的80%左右,使得碳税问题成为一个全民关心的问题;而在法国,也由于燃油税或说碳税,引发了举世瞩目且旷日持久的“黄背心”运动,造成了全国的动荡!

碳税的起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原因,这又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科学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气候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等等,等等。笔者的专业是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可能很多读者会说,那你跟这儿起什么哄啊?!实际上,沉积学是研究岩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石头是在什么气候、环境下形成的。看,这不是跟气候扯上关系了吗?但说到底俺只有一瓶子底的醋,也就是跟着起起哄吧!

由于想写这篇文章,最近看了不少这方面的视频,包括赞成的 、反对的,学到了不少知识,这里面有几个很值得我们加拿大人民骄傲的人物。在文章中会提到或穿插一些他们的小故事,包括 Dr. Patrick Moore,Dr. Susan Crockford 和 Dr. David Suzuki,让大家感觉不那么枯燥,让各位有勇气多读几段。

先扯段八卦说说Dr. Patrick Moore。这位先生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本人虽然是加拿大U of B.C 毕业的生态学博士 ,但真正让他出名的是他是“绿色和平—Greenpeace”的联合创始人,参与了绿色和平初期十几年的很多著名的活动,包括有益的反对核试验、保护动物等等。如果大家看他的视频的话,可以看出他年轻时也是一个留着朋克头的时髦青年,但后来当绿色和平提出要反对所以跟“氯”有关的产品并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天敌时而且从抗议走向破坏时,他认为绿色和平已经和他发起该组织的初衷大相径庭,于是退出了绿色和平。在 他的演讲中,总是用目前公开的资料和数据来提出自己对全球变暖的质疑,建议大家研究而得出每个人自己的结论,而不是一出来就肯定自己是正确的 、不可置疑的。

书归正传,我们就先谈谈全球气候变暖。但在涉及正题之前,我们还得温习一个哲学概念。

我们学哲学时都讲一个概念,那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包括自然界都是在周期性的循环中螺旋式发展的,像一天中的昼夜, 一年中的四季、气温的冷暖,动物和植物的生死往复等等。但这些周期虽都相似但又都不同。像一年四季的温度高低 、季节长短等都会与前一年或后一年有所不同。这跟我们物理里的“波”的特征相似,不同的是每个波的波长和振幅都不相同。最形象的例子是一把质量特别差的、参差不齐的锯。如果各位认为这个概念是正确的,那我们就有共同语言了。

短到我们现在的每一年, 中到有人类历史以来的几千年,长到地质历史时期的几亿年,这个世界 、这个地球都是在这个气候冷冷暖暖 、雨丰雨欠中度过的,只不过是冷暖的程度不同、季节长短不同罢了。 而且是长周期套中周期、中周期套小周期,很是有些复杂。

说气候变化,自然要用温度计来测量了。温度计的历史大概有三百多年吧,但初期的温度计加工的质量不同、放置的地点也不同,因此,世界各地测量的数据质量也差别很大。温度计测量标准化大概也就是130年左右,也就是从1890年前后开始的,这之后的数据比较可靠。但也需要 apple to apple 的对比才行,比如城市内建筑物附近的温度计之间对比,城外的温度计之间对比,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那在此之前的温度是怎么测量的呢?那就开始涉及到植物学、地质学和沉积学等学科了。科学家们会用树木的年轮、湖泊和海洋沉积物的年层薄厚、南北两极冰的年层厚度以及碳氧同位素测定等方法来测定其年代并推算当时的温度。

但作为常识,我们大家都知道某一天或某一年的温度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小到季节、风速、降雨等,大到大气气流、太阳黑子和太阳轨道变化等。

从目前大家比较公认的数据看:在1880年开始到2018年这140年间,1880-1910年温度是下降的,1910年到1950年是上升的,然后1950年到1980年又稍有下降,从1980年到2000年又上升,2000年到现在基本平稳。

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最近的一百多年里,我们有几个这种变化周期,但每个周期温度变化的范围在正负0.2至0.8摄氏度。这些属于小周期。

让我们再往前倒30万年,地质历史上也经历了3个冷暖交替的周期,每个周期的间隔大约是10万年。这些属于中周期。

根据地质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石头”中记录的信息,我们还可以再再往前倒大约五亿年左右(地球有沉积岩的历史大约5.7亿年),在泥盆纪(4-3.6亿年前)、三叠纪-侏罗纪(2.45-1.5亿年)、白垩纪(1.3-0.65亿年)也曾是非常暖和的时期,这些属于大周期。特别是泥盆纪,当时的阿尔伯塔是海洋,温度和现在的澳大利亚非常接近,因此发育了很多珊瑚礁,而阿省的很多石油和天然气就是当时海洋中的生物和微生物埋藏后经高温高压后形成并储存在珊瑚礁的孔洞之中形成油田和气田供我们开采并使用。而白垩纪时,现在的纽约地区也有很多珊瑚礁发育。

当然,在这些我们称之为“间冰期”之间的时间就是所谓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冰期”,也就是变冷的时期。例如,在大约2万年前,现在的芝加哥和波士顿被埋在冰面之下900米和1250米,而95%的加拿大被冰覆盖,例如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分别被埋在冰面之下2100米和3300米,好玩吧?

因此,无论是根据近代温度计测量的记录,还是根据地质历史记录推算,地球总是处于这种冷暖交替的大大小小的周期变化中。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怎么能够区分从1980年到2000年左右的全球变暖不是这些大大小小的、自然的周期的一部分呢?再者,我们怎么能够知道和确认这二十年的变暖是由于人类使用化石能源造成的呢?如果我们能够确认的话,那1910-1950年的变暖又是什么引起的呢?那最近18年也是CO2 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期为什么全球温度又基本稳定了呢?那前面所说的泥盆纪、三叠-侏罗纪、白垩纪的三次大的、长时间变暖又是什么引起的呢? 难道是恐龙放屁引起的吗?或者是那时恐龙文明已经发展到了超过现在人类的程度,已经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了?那样的话,我们可真够lucky的,幸亏恐龙突然灭亡了,不然的话,我们岂不是要冻、热而死吗?

现在扯一下今后的温度变化。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是很多的、非常复杂的,我这个笨人的意见是不可预测的。但世界上偏偏有很多聪明人,他们认为可以预测而且已经预测出了今后50-100年左右的温度变化—基本结论是会增加2-6度。那么他们是怎么预测出来的呢?

全世界目前在做气候研究、预测的教授、专家和学者大约有2500人或更多,这2500人是各国政府、联合国、大学等官方机构出资养活的,加上非官方的,总人数只多不少。

这些专家们主要使用所谓“数值模拟”的办法计算推测出来的。数值模拟需要首先建立数值模型,也就是首先要确定影响地球温度的主要因素并确定各种因素在总盘子里所占的比例、影响的方式和时间等等。如果这些模型和参数都与实际接近,那么结果还是基本可信的。油气行业就做很多油藏的“数值模拟”,有的结果可信,其它的就是所谓的“GIGO”了—garbage in & garbage out。

说到这里,举一个科学家预测的、也是与气候变暖有关的例子。

北极熊是气候变暖的专家、学者和国际机构们的一个 icon, 很多北极熊站茫然地在孤零零的冰上周围全是融化的冰水,或是一个骨瘦粼粼的将死的北极熊们的照片,以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对全球变暖的警觉。

于是乎前些年世界上著名的北极熊专家们包括美国国家地质测量局的专家经过很多研究后预测:随之全球气候变暖尤其是北极地区的气候变暖、冰面积的减少,北极熊的数量将逐渐减少,到2100年前后会完全灭绝。因此他们申请将北极熊列入世界濒危动物保护名单并获得了批准。

但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的一个动物学家 Dr. Susan Crockford 经过研究、调查等发现,北极的冰面积虽然在部分地区确实减少了,但北极熊的数量不减反增,数量从2005年的2.4万只发展到2015年的2.8万只,增加了16%;而冰面积缩小最严重的地区北极熊的数量增加比例更高,达到40%左右;而目前的北极熊数量估计在3.9 万只(2.6-5.5万只)。尤其是近年来发生了很多次北极熊开始侵入人类居住区、攻击居民等以前很少发生的事件而且逐渐增加。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原来北极熊专家们认为冰是北极熊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冰面积减小了,北极熊当然随之减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很简单!

但这些专家没有想到的是:北极熊的进食期主要是春季而不是冰融化的夏季,夏季的冰融化对北极熊的生存和发育影响并不大。随着冰面积的减少、夏季的延长,北极熊的食物来源 –seal—的生长状况改善很多,北极熊的食物来源增加了、变好了,种群数量自然就增加了--食物链的理论开始work了,哈哈,这些著名的动物学家们居然忘了食物链!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所谓的“GIGO”现象的准确,而且这些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北极熊专家们啊!那所谓的“气候专家们”对非常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的地球温度又会和又能做出多么准确的预测呢?大家可以自己想象!

结尾再八卦一下Dr. David Suzuki。他是生物学博士、记者、主持人和David Suziki 基金的创始人。本来希望通过看他的视频,多了解一些赞成派的理论和数据,但看了几个,都是通篇上来就肯定全球变暖是人类烧化石燃料引起的,然后以一个长者、一个老爷爷的身份让人们少用化石燃料,与此同时,Suzuki通过这个基金和这些活动成为了千万富翁。

前几天看了与Dr. David Suzuki 有点关联的视频。视频是一位叫Vivian Krause 的女士,她近年来研究这些环保基金的资金来源(相当一部分来自美国的Rockfeller 等基金)并揭露这些事实。碰巧的是她女儿与 Suzuki 先生的孙女是同班同学,在一次家长会上碰上了,Vivian 上前介绍自己,刚开始 Suzuki 挺正常地打招呼,但当他意识到 Vivian 是谁时,马上说: “噢,你是那个养鱼的Vivian(Vivian以前养过鱼), FXXX off!” 。这些人的人品和素质由此可见一斑。

Licensed Mortgage Associate since 2003
AB 403-608-6186 BC 778-807-0687
ON 647-794-8701 Toll Free 1-877-366-3487
Calgary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Apr 28th, 2019, 12:57   只看该作者   #2
mulanl
Senior Member
级别:17 | 在线时长:367小时 | 升级还需:29小时级别:17 | 在线时长:367小时 | 升级还需:29小时级别:17 | 在线时长:367小时 | 升级还需:29小时级别:17 | 在线时长:367小时 | 升级还需:29小时级别:17 | 在线时长:367小时 | 升级还需:29小时
 
注册日期: May 2005
帖子: 6,680
声望: 32138
mulanl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mulanl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mulanl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mulanl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mulanl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mulanl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mulanl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mulanl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mulanl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mulanl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mulanl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等看下二个。。。
mulanl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May 12th, 2019, 17:15   只看该作者   #3
Calgary
Senior Member
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
 
Calgary 的头像
 
注册日期: Jul 2004
住址: 同时代理全加数十家银行或金融机构的房屋抵押贷款产品.
帖子: 5,689
积分:1
精华:2
声望: 32629331
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上集发表后,有一位支持全球变暖理论的博士网友特别认真、执着,提出了很多问题,并询问我个人的看法和结论,这里先把这事了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的看法是:

我们目前观察到的气候变暖只是非常小幅度的(0.2-0.5°/10年),这完全可能是自然周期中的一小段而且与人类工业化正好在时间重合,并不能证明就是人类造成的;举两个简单例子说明。如果你只观察从每天午夜到中午这段时间的温度变化,你会:哎哟妈呀,不得了了,这样热下去明天我们就得被热死了;反之,如果你只观察从中午到午夜这段的温度,你就会得出被冷死的结论。但你等到明天、后天、大后天,就会得出结论:噢,闹了半天,我们没死啊!刚才说好了八卦的,这就开始了。再比如有10个或100个人在沙滩上开party,啤酒喝多了,开始“放水”,正好赶上涨潮,他们会想:我们多了不起啊,“放水”就能让海平面上涨这么快!明天我们都会被淹死了,因此,坚决不能再“放水”了,每个人都憋着!两个钟头后,又开始退潮,他们又会喊,不得了了,明天全世界就没水了,大家赶紧“放水啊”!没有怎么办,“挤,使劲挤!”会吗?如果真那样想,不是井底之蛙、一叶障目是什么?真以为他们那点尿有那么大的作用啊?
我们人类虽然现在比较发达了,会做这、会做那,还会计算机甚至想控制地球的温度。但在大自然(英文的mother nature 是非常有道理的,咱们谁能管的了当妈的啊?)面前,我们还差得远。持“人定胜天”、“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想法简直就是“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 naïve!”
好了,现在回到我们的主题—八卦上。这次想介绍几个很有意思的人和事。

先说第一件,就是全球变暖里的所谓“hockey Stick”(冰球棍)。除了上次说的北极熊之外,全球变暖的另一个“ICON”就是“hockey Stick”了。这个词是由当时维吉尼亚大学的教授 Dr. Michael Mann 发明的—指的是根据他的统计和研究,地球温度在近些年像冰球棍一样迅速升高。当然,引起了很多人和政府、机构的关注并被IPCC (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大量引用并作为 Icon 发表在很多IPCC 的报告里并作为封面。

Mann 教授原来是物理学教授。在一次采访中,被问起为什么从物理学转到气候学时,他说到:这些年物理学方面的funding 很少,看到气候变暖很热门,因此,开始转向到气候学(这可是他自己说的啊,我也怕他告我)。

可北边小小加拿大却有两个不自量力的人,一个叫 Mark Steyn,是多伦多矿业方面的一个地质师;另一个叫 Tim Ball,是个退休的气候学家。他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发现Mann 教授的冰球棍有假造数据的嫌疑,因此要求Mann 教授提供实际资料数据证实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而Mann教授则拒绝提供,理由是这些数据是自己的知识产权。因此,这二位各自发表文章或报告,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Steyn 先生还说Mann 教授的冰球棍是“fraudulent”。

这还得了?Mann教授很快就把二位加拿大小人物告上了法庭,告他们损害“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誉和诽谤。但已接近10年了,到目前为止,加拿大法庭还没有判Mann教授胜诉赢钱,有点失望啊!

哎呦我的妈呀,俺们加拿大哥们这回可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可咱没听说过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里有这么一位Mann 教授啊,不然的话,就是借给咱100个胆儿也不敢说他是欺骗啊!

可查来查去,诺奖名单里无论如何就是找不着这位大名鼎鼎的诺奖得主啊!结果,仔细一问,这哥们是和前美国副总统戈尔一起获得了200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当然同时“获奖”的还有2500多名Mann 教授在IPCC 的哥们、姐们们!哈哈,闹了半天是这么一个诺奖“获得者”!而且经他这么一闹,世界上凭空又多了2500多个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快赶上中国的官员博士们了!诺奖委员会肯定会有点紧张,心想:会找咱要奖金吗?

但不知什么原因,从那以后,Mann教授几次修改了冰球棍的长度,“冰球棍”出现在其文章、著作里的次数是大大减少了或说只是“偶尔露峥嵘”了。而且, IPCC 也从他们的报告中删除了“冰球棍”。什么原因大家知道吗?反正我不知道!

下面再说两位全球变暖的“小人物”—不过他们都是怀疑派。第一位叫Anthony Watts,他有个非常有意思的website 名字—www.watts up with that.com,这个网站的登录人数已超过3.8亿多,哈哈,够牛吧!另一位叫Jim Goodridge,是一位退休的加州气象学家。

先说Watts 先生,他是一位电台和电视台的天气播音员,刚刚退休。他过去可是一位环保达人,在1980年代就给自己家装了太阳能板,开电动汽车,成立了自愿者环保组织,组织大家种树造林,等等。如果照此下去,他也有可能得诺贝尔和平奖。可他偏偏碰上一个“坏人”,那就是 这位已退休几年的Jim Goodrideg 先生。

这位Jim 从加州退休时,持有全加州从1850年到当时的所有气象资料,退休后闲的蛋疼,就把这些这些资料拿出来自己做研究。画着画着就画出名堂来了。他发现自1850年来,加州内的温度变化规律是大城市大升(2.2度C),小城市小升(0.55度C),农村基本没升。WWWWWhat? 这对吗?他就把这些发现写成短文,自己印了后自己 deliver 给附近的居民、邻居们看,你说这不是闲的吗?自己掏钱印“非法出版物”,还得自己送!而读者中就有 Anthony这哥们。

Anthony 哥们看见这些非法出版物可就中毒喽,两人就“勾搭”到一起研究起来。这哥俩认为:加州虽大,但也不可能有三种CO2啊,还是 CO2也装上了“人工智能”?大城市大热,小城市小热,农村不热?这是不是忒TM欺负人了?连兔崽子CO2 都看人下菜碟,欺负咱农村人!问题肯定出在其它方面。

正好这位Anthony 先生早先操作过几年气象站,搞过温度测量,知道这里面的trick。他们决定从最基础的气象资料入手找原因。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啊!

他们发现很多气象站的温度计就放在沥青面的停车场上,有的还对着空调;最搞笑的美国历史气象局(USHCN)院内的温度计不但挂在砖墙上,还面对着空调;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系管理的温度计就放在沥青面的停车场上;还有一个立在人家墓碑上面(这家人肯定骂气象局八辈子祖宗了)。

在经过大量的调查后,他们得出的最后结论是大概只有10%左右的数据是“good data”,加上ok的,也就是20%吧!而根据这些Good + OK data 所作出的加州温度变化是:从1979年到2009年,升高了0.1度;而这之前则有一些下降。

我的奶奶呦,咱们人类是不是忒横了点啊,连咱们大自然老妈变化0.1度的自由也不给?这可真没有天理了,说下大天来我也不同意啊,您呢?

瞧瞧,这不是上集中说到的“GIGO”(垃圾进,垃圾出)吗?在Anthony 和Jim 剔除了这些 garbage 资料点后,结论就全然不同了。

当然,这二位先生,也是真正的科学家还是非常明确地告诉大家,他们的资料只限于加州的资料,结论也只限于加州。他们退休了,不需要去拼funding了,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做自己的研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出来让大家参考、思考,令人敬佩!他们的结论是不是比钻热门、拼funding的专家、教授们更客观、可靠些呢?

前几天加拿大政府和其环境部长说根据最新的研究报告:加拿大的变暖是其他地方的二倍。Come on! 要知道俺们大家拿的人口密度可是比其他地方像美国、欧洲尤其是中国和亚洲要稀多了,像俺们阿尔伯达省,每平方公里里只有5个人啊!我敢保证俺们这儿每平方公里里的熊、土狼等动物肯定比人多多了?你们难道不想想是加拿大的 CO2也跟其他的地方不一样,药性要大得多?还是动物们也开上了SUV?

但他们这些开口环保、闭口全球变暖并开始向俺们征收碳税的极左派官员又是怎么做的呢?加拿大总理小土豆前两个星期,两三天内坐着专机加拿大东部 、西部来回飞了5、6个来回,最后一天又带着全家来从渥太华飞到温哥华滑水(几千公里吧),那得产生多少 CO2 啊!那个金发傻环境部长刚上任就买了奔驰、 凌志等大排量SUV 给自己用,请问你们几位:没感觉热吗?加拿大温度可是因为你们又提高了0.0001度!这两倍的速度别是你们造成的吧?怪不得小土豆说:“don't do what I do, just do what I say! ”。
Calgary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May 12th, 2019, 17:16   只看该作者   #4
Calgary
Senior Member
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级别:23 | 在线时长:626小时 | 升级还需:46小时
 
Calgary 的头像
 
注册日期: Jul 2004
住址: 同时代理全加数十家银行或金融机构的房屋抵押贷款产品.
帖子: 5,689
积分:1
精华:2
声望: 32629331
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Calgary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本系列的第2完成后,发现在城里和另一个网站里的读者人数明显增加,看起来还是要适当地走点“标题党”的路子。

一早儿遛狗前,写了一篇快文《朝鲜战争和中美贸易战》。趁着天气好,按领导的指示把家里的几颗君子兰换了土,把发出来的小君子兰种好。任务完成了,现在可以消消停停地八卦了,不然的话,老婆该八卦咱了。这次八卦得务点虚。

在下是学地质学的,具体的是石油地质学。在中国地质学界流行一句话,“地质是(一门)不是科学的科学”。对,我没敲错,您也没看错。为什么这么说呢?读者中搞科学的肯定不少,搞不好还有一些真正的大科学家。那么,什么是科学呢?科学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 提出假说;2. 系统地收集真实的数据和资料;3. 评价/整理数据并验证假说;4. 修正假说并重复。

例如简单的牛顿定律,在规定的条件下,你重复一百、一千、一万次都是同样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颠扑不破”的真理,那才能成为科学。搞这些学问的人才能成为科学家。

如果有不同意见怎么办?那就把实验数据拿出来,供其他人做重复实验、验证啊。如果其他很多人都不能重复你的实验结果,说明你造假了!开除出科学家队伍。像前两年中国的著名“科学家”韩春雨,发表了诺贝尔奖级的文章,也提供了实验数据,但大家都不能得出同样的结果,那最起码现在还不能算是“科学”!

而地质学不是,我们有假说,也有资料和数据,但我们的结论和地质过程虽有规律但并不能完全重复,因此,我们地质不能称为“科学”,我们也不干敢称自己为“科学家”,撑破大天称自己为“地质师”。

可在近些年的气候“学(?)”界,则出现了很多“气候科学家—climate scientist”。他们真是“科学家”吗?我八卦一下然后您自己下结论。

目前“气候学”的方法学是:

1. 先提出结论—全球变暖;2. 加工、制造数据以支撑结论—hockey stick 等;3. 宣布世界马上就要完蛋;4. 坚决不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数据并坚决打击异见者;5. 坚持认为结论永远正确,即使实际资料已经证明了其错误。

从上面看,还不如我们地质“学”呢!

比如,上集说到的Mann 教授,别人认为他的数据有问题,他不但不提供数据供大家验证,为拯救世界和人类做贡献,相反,他把异见者告上法庭,让法庭来判断科学的事?童鞋们,难道你不知道高中里数理化不好的学生才去学法律等这些文科吗?让他们来判断咱们搞得科学,别搞笑了!

还有,前两年“气候门”事件中有名的英国 East Anglia 大学的“气候科学家”Dr. Phil Jones,当异见者对他的结论和数据提出疑问时,他虽然也是不提供数据供大家验证,但原因不同。他的数据在办公室搬家时“弄丢了”!只是不知道谁这么运气好捡到了世界级的数据?还是以为大家都是傻瓜?

这是两个为“气候科学”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气候学家”,大家认为他们是科学家吗?“气候学”是一门科学吗?

有一个笑话不知各位听过没有。说的是这一家人要搬家,家里的计算机里有很多、很多、很多文件和资料,妻子怕丈夫累着,就说:亲爱的,你是不是先把那些数据 download 下来再搬计算机啊,要不然那么多数据,计算机太重了你搬不动!哈哈,想必 Jones 博士的计算机也是太重了,因此,搬家之前download很多数据而且因为这些数据太重了,搬家工人半道给扔了!对了,扣搬家公司钱了吗?索赔了吗?

就是这样来的数据,这样得出的结论,很多人还天天挂在嘴上,丢人吗?

今天说起我写的这些八卦,领导说还可以,就是太长了,我都看不完,建议你每次写短一点。好吧,听老婆话跟党走,多吃肉少喝酒! 老婆正炖牛肉呢,吃饭去了!
Calgary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May 12th, 2019, 17:26   只看该作者   #5
bigdog69
Senior Member
级别:30 | 在线时长:1074小时 | 升级还需:11小时级别:30 | 在线时长:1074小时 | 升级还需:11小时
 
注册日期: Jan 2009
帖子: 2,622
声望: 21733110
bigdog69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bigdog69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bigdog69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bigdog69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bigdog69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bigdog69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bigdog69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bigdog69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bigdog69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bigdog69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bigdog69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看事情要看本質,
収了碳稅,碳排有減少嗎?
還是付了碳稅就可以安心排碳?
加拿大的碳稅基本上就徴稅補助低收入,屬於掛羊頭賣狗肉,打著環保的旗,行社會主義之實。
bigdog69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May 13th, 2019, 12:05   只看该作者   #6
TORONTO VANCOUVER
Senior Member
级别:22 | 在线时长:587小时 | 升级还需:34小时级别:22 | 在线时长:587小时 | 升级还需:34小时级别:22 | 在线时长:587小时 | 升级还需:34小时级别:22 | 在线时长:587小时 | 升级还需:34小时级别:22 | 在线时长:587小时 | 升级还需:34小时级别:22 | 在线时长:587小时 | 升级还需:34小时
 
TORONTO VANCOUVER 的头像
 
注册日期: Aug 2007
帖子: 3,440
声望: 1811550
TORONTO VANCOUV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VANCOUV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VANCOUV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VANCOUV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VANCOUV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VANCOUV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VANCOUV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VANCOUV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VANCOUV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VANCOUV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VANCOUV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看看各大冰川的边界线历史,就知道全球气候变暖了。

孱头芦苇山间草,股市卡市2B捣糨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宜将胜勇后追穷寇,不可估名学霸王.克强近平.阿根挺大地震.
TORONTO VANCOUVER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发表新主题 回复

主题工具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发表回复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启用 B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所有时间均为格林尼治时间 -4。现在的时间是 21:35

请尊重文章原创者,转帖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凡是本站用户自行发布的任何信息,皆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华枫网站不确保各类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也不承担由此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以及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4 Chinas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