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枫论坛 > ◆娱乐板块◆ > 妙文共赏



发表新主题 回复
 
只看楼主 主题工具
旧 Dec 6th, 2019, 05:00     #1
wantmore
Member
级别:0 | 在线时长:2小时 | 升级还需:3小时
 
注册日期: Nov 2019
帖子: 71
wantmore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李嘉誠:不厚道的李家的城

01

2018年,香港人口突破730萬,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61尺(大約15平米)。

短劇《碌架床》中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

35平米的小房子,兩室一廳,蝸居著6個人。除了父母,還有黃家謙、黃家全兩對年輕夫妻。

兩兄弟結婚後沒有房子,只能一起同住上下鋪,時間長了,做愛都要默契地錯開時間。黃家謙定個鬧鐘,半夜裏等哥哥嫂子睡著了,再起床找老婆。

漸漸的,老婆養成了睡著覺做愛的習慣。
為了房子,兩兄弟視如仇敵,都憋著勁折磨對方,讓對方忍不住了搬出去。

為什麼不出去租房?劇中黃家謙算了筆賬:他們兩夫妻月薪才3萬,首付難攢夠;即便攢夠首付,餘下的貸款也要還一輩子;出去租房,就相當於給別人還房貸。但是只要把哥哥氣跑了,房子就是他的了。
混亂中,老父親終於忍無可忍。他做出決定,誰先讓他抱上孫子,誰才有資格繼續住下去。

於是,兩對夫妻把性生活看成了戰爭,時時刻刻憋著勁兒戰鬥。房事,決定著房子。

黃家謙和老婆試了很多次都不行,去醫院檢查才發現自己精子品質太差。無奈之下,他去找發小張洛文求救。張洛文是兩兄弟共同的好友,特點是肯幫助人。

方法讓人哭笑不得,黃家謙主動請張洛文給他戴綠帽。反正妻子睡著覺做愛,神不知鬼不覺。



終於天遂人意,老婆懷上了孩子,黃家謙剛在飯桌上對著全家人嘚瑟,就被潑了冷水,嫂子也懷上了。
懷孕晚了一步,還可以在生產上搶先。黃家謙像瘋了一樣,老婆早產,他興奮之極。他的人生,全押在這個孩子身上。
再一次,老天又遂了他的意,孩子生下來了,哥哥搬出去了,房子是他的了。
兩兄弟的孩子漸漸長大,有一次偶然遇到,他們發現兩個孩子長得真像,都像他們的發小張洛文。

02

2018年,香港公屋的申請數達到27.23萬,排隊時間平均要5.1年。

從土地面積來看,香港有超過70%的未開發土地。但讓外界看不懂的是,香港人一方面批評港府推地過慢,另一方面,港府的土地開發計畫幾乎都遭到抗議和反對。

在五個水域填海以增加土地的計畫,被指責不停;在新界東北區建新市鎮的計畫,從90年代開始研究,至今已有20年,尚未動工。

20年,一代人長大了。

不能動工的理由很多,每一條說出來都是冠冕堂皇。

首先是環保,在環保人士看來,填海造田會毀壞海洋生態,小魚小蝦螃蟹鯊魚就沒地兒自由劃水可不行;新界東北部還有菜地農田公園,城市建起來就破壞了山山水水。

環保的聲音有多強大,看看周星馳的電影《美人魚》就知道了,這部創造票房紀錄的電影,劇本就是按照環保的思路寫的。

其次是專家,他們覺得市區有許多舊樓亟待重建,拆舊建新可以增加不少住宅面積,一舉兩得。港府捨近求遠到郊區搞新城,實在是瞎胡鬧。

別小看專家,他們多在高校任職,一番話就能讓底下的學生熱血澎湃。

可是專家和學生體驗不到,香港的「釘子戶」多麼令人頭疼,哪怕有一戶不搬,談判就要曠日持久,一拖就是好幾年。



更令人頭疼的是,好不容易搞完拆遷,可以開發了。但是蓋樓這種活,官員、專家、環保人士都幹不了,得找地產商來幹。香港的地產商,可是出了名的囤地捂盤。

他們不是不動工,而是慢慢的動工,一點一點的開發,擠牙縫似的推出新盤。這種龜速開發的結果,就是房子始終供不應求,價格不斷攀升。

有民間機構調查,香港可開發的住宅用地,超過20萬平方米落入四大地產商的手中,領頭的就是李嘉誠的長江實業。


03

在香港人眼裏,李嘉誠的形象就像是月亮的臉,偷偷的在改變。

最初他是窮小子白手起家的榜樣。

50年代,李嘉誠籌集5萬港元創立長江塑膠廠,產品是一些普通的塑膠玩具和家庭用品,靠低廉的價格出口至歐美市場,賺的是很辛苦很辛苦的錢。

最初10年間,他每週都要工作7天,每天至少工作16小時,工廠人手不夠,自己要身兼買貨、接單等工作,經常睡眠不足,早上必須以兩個鬧鐘起床。

這種形象熟悉嗎?我們周圍不缺這樣的老闆,他們勤勞肯幹,身體力行,有時候耍點小狡猾,弄出些不達標的劣質貨,克扣拖延一下工人工資。但他們是最廣大的製造者,無論是今天的中國製造,還是過去的香港製造。

但是很快,李嘉誠變了,從小老闆變成大老闆,從製造業走向房地產。

70年代,李嘉誠創立了長江地產,買地蓋樓,很快就掛牌上市,規模不斷擴大。十年之後,他在股市玩了一出蛇吞象,以6.39億港元從匯豐銀行手中買下和記黃埔22.4%的股份。

這個價格比市價便宜了一半,而且更饞人的是,李嘉誠可以分期付款,首期只用付20%。而且就連這兩成的定金,也是匯豐銀行貸款給他的。

收購的時候,和記黃埔旗下有180家公司,業務遍佈香港各領域,李嘉誠相當於拿下了「半個香港」,一躍成了「超人」。

造塑膠花的小老闆成為歷史,飛在半空的超人已經不接地氣,但是李嘉誠繼續飛升,成為「亞洲首富」。

1999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李嘉誠首次被福布斯評為亞洲首富。此前的十年間,他大舉投資內地,深圳鹽田港、長安街的東方廣場、重慶大都會廣場......內地飛速發展,李嘉誠的資產也飛速增長。

從內地獲利無數的李嘉誠,回頭又加強了對香港產業的控制,碼頭、房產、水電、通信、零售、交通......李家的城,誰也離不開。

04

香港一學生在作文《李家的城》中寫道:

「李嘉誠,名副其實,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們的上帝,萬物都是他所創造。當然,香港傳說中的三位一體就是他 們:李嘉誠、李澤楷、李澤钜。他們的力量遠超人類,為打工仔遮風避雨,使香港免受風球、暴雨的侵襲。他們付出了那麼多,只是希望我們可以準時上班,不准時下班。這都是誠哥的偉大。」

只希望我們可以準時上班,不准時下班,說得真是絕妙。對比一下今年馬雲關於996的言論,當一個老闆飛升到神的級別後,對員工都充滿著「人性的關懷」。。。。。。

李嘉誠的臉,一點一點變成墨色。


2005年,李嘉誠捐贈十億港元給香港大學醫學院,校委會一致通過決議,將醫學院命名為李嘉誠醫學院。此事引發軒然大波,港大師生一致不忿同聲譴責。

僅僅改個名字,港大師生就足足鬧了8個月,李嘉誠嗅到了香港人對他的不友好。

到了2013年,香港多個團體要求港府創設「李嘉誠稅」,通過財富再分配解決香港的貧富懸殊。用一個人的名字來命名一種稅,要不是急瘋了,香港人也不會想出這麼一招。

後來又有了香港碼頭工人針對李嘉誠的罷工,他們聯合學生和市民包圍了長江大廈,誓要與剝削他們工資的李嘉誠抗爭到底。

對此李嘉誠怎麼辦?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趕緊著吧。可是天下之大,去哪兒?





根據財報,截至2018年底,長和的總資產為12322.44億港元,其在香港及內地的資產分別為700.33億港元和724.05億港元,合計為1424.38億港元,按此計算,長和在香港及內地的資產占其總資產的比重僅為11.55%。

香港不是根嗎?內地不是母親嗎?為什麼兩地的資產加起來,還不及他在英國資產的三分之一。

05

人怎麼會忘本呢?李嘉誠幾乎每年都回潮汕老家,汕頭大學是他一力辦起,最近又宣佈免除汕大學生未來四年的學費。李嘉誠有點迷信,燒香拜佛信風水,當然不會忘記祖宗,發財後要造福家鄉,為李家博個好名聲。

除此之外,對於香港,李嘉誠當初可是香港的外地人,沒少受苦,沒少挨本地人的白眼。還不如英國人,把和記黃埔半賣半送,幫他成為超人,兒子成為小超人,孫子重孫子子孫孫俱超人。





這份恩情,多年以後李嘉誠化為數千億資金,投向歐債危機後的英國。

李家的城向英國轉移,城裏的居民也跟著向外張望。

短劇《碌架床》來自於系列劇《向西聞記》,這部系列劇由12集短劇組成,其中有一集叫做《兼職情人》。

一個女生教一個在英國讀書回香港度假的男生泡妞。

「香港的女生會不會很難接觸?」 「怎麼會,香港女生最喜歡在英國長大的香港人,說起話來會有口音,有時會摻著英文,她們會覺得好迷人。」 「上手後去哪里?」 「開房就到九龍塘,那裏有很多街道跟英國有關,根德道、牛津道,她們會覺得好有味道。」 「這樣都行?」 「當你帶著女生經過酒店時會看到歌和老街,你就說:哦,歌和老街,我都經常去的,不過是英國的那個。」

李嘉誠從沒承認撤資,他說自己是標準的商人,要向董事會負責,要為股東負責,哪里有利潤就投向哪里。

在商言商或許沒錯,但李嘉誠日常喜歡拜的關公,重的可是情義。

香港人最喜歡供奉關公,不知道有多少關公的神像擺在居民家裏、飯館裏、按摩院裏、寫字樓裏、堂會裏、甚至警察局裏。

關公是山西運城人,在河北涿州遇到劉備,結拜為兄弟。成名作是溫酒斬華雄和三英戰呂布,在河南虎牢關。此後轉戰大江南北,三國鼎立後駐紮在湖北荊州,被曹操和孫權夾擊,兵敗麥城,身首異處,首級被埋在河南洛陽,身軀安葬於湖北當陽。

無論是富貴或貧窮,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關公,從生到死,都是中國人。
wantmore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Dec 6th, 2019, 05:01   只看该作者   #2
wantmore
Member
级别:0 | 在线时长:2小时 | 升级还需:3小时
 
注册日期: Nov 2019
帖子: 71
声望: 0
wantmore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李嘉誠的財富積累:囤地居奇、「壟斷」香港、投資歐美!

人的一生,擁有再多財富,可最終離開世界的時候,還是不會帶走一分一毫。但有的人即使去世了,仍會被人銘記。比如霍英東,他的一生是真正踐行商業報國的最好寫照,被人譽為「東方雄獅」;又如莊世平先生,自己的千億資產全無私奉獻給了國家,去世時後沒有留下任何產業,家人至今都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他們享受到了國葬的厚禮,長眠於北京八寶山,被人永遠悼念。
而當世人一旦提到這兩位香港的商業巨頭的時候,就不得不讓人聯想到香港的另一位地產大王李嘉誠先生。他是繼霍英東之後,香港乃至世界的又一名地產大王,香港人將他視為上帝,似乎萬物都是他所創造的,因為香港有一半人都是在為李嘉誠打工,可以說一半香港都是李嘉誠的城。下麵,我們就來看看這位「李半城」的「一生功績」。
囤地居奇、賺盡最後一個銅板
他的發家史可謂是非常特殊的。香港社會在三個不同時期經歷了三代財閥,第一代是英國資本,以太古為代表;第二代是1949年後來港的資本,以船王包玉剛為代表;第三代是李嘉誠,無論是與前輩相比,還是在世界範圍內做比較,像李家這樣純粹以房地產發家的可謂少之又少。
低價拿地——緩慢開發——坐等升值——出售獲利,這幾乎成為了李氏集團發家致富的代名詞。對於李嘉誠這套發家公式,新加坡之父李光耀曾評論道:李嘉誠有製造一件影響世界的商品?沒有。他投資地產、收購港口、電訊公司,全靠壟斷結盟。他十分成功,但對香港經濟發展並沒起到多大作用。莊世平的一生才是真正踐行了商業報國的最好寫照。
90年代的中國,改革開放加速,百廢待興,最缺的就是資金。而且,在那個特殊歷史時期,大陸內外交困,外資都在張望,對中國前景舉棋不定。這個時候,李嘉誠進京訪問,無疑是雪中送炭。當時的領導人希望他多到內地投資,並表示會大力支持。李嘉誠成為全國炙手可熱的愛國富豪,全國各地都向他發出熱情邀請,請他過去投資,開出的條件一個比一個優越,都把李嘉誠當作財神爺,希望他的到來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很多地方官員是需要動用關係才能請到他。
但是,後來的事情,卻和人們想的不一樣。中國經濟週刊曾在2013年做過統計,2005年是李嘉誠旗下公司拿地最多的年份,到2013年九年時間裏全部29個地產專案就有18個未完工,比起去年國內房企高周轉幾個月的開發週期,李氏的開發週期真的不是一般的長。
截至2019年,李嘉誠在內地近三十個地產專案,僅1/3完工,開發速度可以用「龜速」來形容,少則三五年,長則20年有餘。如長實2008年斥資20億買下重慶南岸一塊70萬平方米的土地。十年仍未開發,截至去年重慶地價已經漲了十倍,長實以200億元的價格兜售這塊土地。最誇張,1993年長實拿下北京的譽天下別墅,過了25年到了2018年才全部開發完。當年一平方米的房價2千元,如今已翻20倍漲到了4萬元。據說,為了低價拿地,80年代李嘉城來大陸請客,一頓飯30w,那是80年代的30w,成功震懾很多大陸官員,他也完成很多權錢交易。
壟斷香港樓市,造成廣泛社會問題
在世界銀行發佈的各國營商環境報告中,香港一直位列前茅。但與此同時,香港也是發達經濟體基尼係數差距與裙帶資本主義程度的冠軍常客,財富集中度接近80%。彭博商業週刊曾在一篇題為《好的資本主義,還是壞的資本主義,香港要做出正確選擇》的文章中,用一幅圖簡潔了當的說明富可敵國的香港「四大家族」是怎樣控制700萬市民的生老病死。
「反修例」以來,內地很多文章都在反思香港的「地產霸權」現象,實際上,「地產霸權」的背後是「資本霸權」,香港是自由港,來自國際的資本流動成就了過去的香港,也造就了香港的今天。
地產霸權似乎更加說明瞭,超級富豪的政治影響力已淩駕於政府。《南華早報》在2010年3月的一篇文章指出,六大地產商的董事,在政府各個法定諮詢組織裏擔任總共54個職位,比1998年時的16個有大幅上升,也就是說,地產商在政府法定機構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而一些醜聞,加劇了公眾的猜疑。例如,前地政署署長梁展文曾參與政府和某大地產商補地價的談判,退休後又加入該地產集團接受高薪厚職,因此數次被立法會傳喚解釋此事。雖然最終梁展文放棄了這份職務,但坊間的諸多懷疑並未消散。
事涉李嘉誠的一樁醜聞,則讓民眾對官商之間的利益糾葛充滿疑慮。1999年,香港特區政府在沒有公開招標的情況下,就把如今稱作數碼港的一塊珍貴地皮批給李澤楷的電訊盈科,當時承諾用這塊地皮發展高科技產業,但最終它卻變成了一片昂貴的海景豪宅。
2013年4月,李嘉誠旗下的香港碼頭發生大規模罷工。罷工工人及支持者在長實總部外面搭起帳篷,舉行反剝削晚會。他們還舉著塗畫過了的李嘉誠照片和標語。其中一條標語上寫著:「全球華人首富李嘉誠,剝削工人發財。養起李嘉誠,養不了家庭」。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李嘉誠被香港人稱為「超人」,香港夢的代表,從超人到奸商,李嘉誠老邁的背影映出東方之珠夕陽的殘照。
宗慶後曾說過的,李嘉誠的產業多為壟斷。這些年來,李嘉誠除了依靠房地產發家,還將手伸到了很多其他產業,比如電信、零售等。不誇張地說,他的產業涵蓋了香港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僅如此,更可怕的是,他的這些產業,在市場上多佔據了很高的市場份額。比如地產,香港每有12套商品房,其中就有一套屬於李嘉誠;再比如零售,百佳和惠康的市場份額占比,超過了70%。
轉移資產,投資歐美
李嘉誠像個中間商在國內賺了把三十年的差價,然後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李嘉誠已拋售內地及香港資產套現金額超千億元人民幣,其中拋售的資產涉及地產物業、港口、能源等。而從2000年至今,李家父子佈局「購買英國」——他們已經或者即將控制英國天然氣近三成的市場,約四分之一的電力分銷市場,以及約5%的供水市場。此外,港口、機場與金融市場業務也在李氏收購範圍之內。在歐洲大陸上,李嘉誠還分別以13億歐元和97億港元的巨額出資,拿下了奧地利3G通訊業務,以及荷蘭最大廢物轉化能源公司AVR35%的股權。據不完全統計,自2010年以來,長和系總共在香港和中國內地以外完成了11筆收購,涉及金額約1868億港元。這其中,歐洲地區占比高達96.75%。根據李家旗下主要平臺和記黃埔2010年中報,公司息稅前利潤中來自香港的部分占到了36%,總額高達65.5億港元;到2013年中報,香港資產貢獻的利潤卻只占其中的17%,總額下降到49.8億元。
穩定香港,李嘉誠應擔起商界領袖的責任
「反修例」暴亂持續3個月來,李城主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先是拋出「黃臺之瓜」,兩邊都不想得罪,現在到了依法止暴制亂的關鍵時點,又跳出來高舉「網開一面」的大旗,要求特區政府「大事化小」,這到底意欲何為?
這些年,李嘉誠對李家在內地、香港和歐洲的產業做了大範圍的調整,基本形成大陸<香港<歐洲的結構,有輿論認為,從商業佈局考慮,能得罪誰不能得罪誰,李嘉誠心裏很清楚。
此外,李嘉誠畢竟已是90歲的年紀,屬於「老一輩」的人了,在香港和內地的影響力不可避免地將向下走,他看待內地與香港的眼光,恐怕多少會有些以年長者自居的心態吧。
有人指出,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李嘉誠為自己的兒孫佈局未來。他的後輩,無論在個人能力、品德、社會形象等各方面都遠不如他,但擁有著巨額財富,這樣的人在貧富差距巨大、社會矛盾凸顯的香港,容易成為大眾情緒的針對目標。
因此,儘量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很可能是李嘉誠這幾次「曖昧」表態的目的之一。作為香港當前富豪家族的代表,經過幾十年的摸爬滾打,李超人明白要保證自己的財富,就必須盡可能在底層民眾和政府之間尋求一個「安全和微妙」的位置。模棱兩可,可能本來就是其想要的效果。
李嘉誠對於養育他的香港,應該負有巨大責任,當下香港動盪,造成各方困擾,急需定海神針。您雖已入加拿大籍、買下半個英國,已身有所依,但您還應好好想想,魂將歸何處?
wantmore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发表新主题 回复

主题工具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发表回复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启用 B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所有时间均为格林尼治时间 -4。现在的时间是 08:44

请尊重文章原创者,转帖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凡是本站用户自行发布的任何信息,皆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华枫网站不确保各类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也不承担由此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以及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4 Chinas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