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枫论坛 > ◆生活板块◆ > 生活百事 > 精华



发表新主题 回复
推荐  
只看楼主 主题工具
旧 Jul 28th, 2006, 06:51     #1
toronto!
Senior Member
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211
精华:1
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Thumbs up (ZT)你好,国兵.再见,国兵.

你好,国兵.再见,国兵.


送交者: 国兵的朋友 2006年7月27日0003 于 [五味斋]http://www.bbsland.com


前天三三发来email,送来一个联结,问我知道不知道更多.我打开来,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我楞了一天,想过去的事情,他的单纯质朴的笑一直在我眼前晃.

99年我随三三陪读来到Purdue,经常在离家最近的图书馆看书,那个时候我已经考过G,在准备考T,同时在计算机系上了两门课.忘记是怎么被卢发现的了,她很喜欢说话,告诉我她也在准备考T,她要上会计.她人很单纯,简单,朴实.我后来知道了她的先生也在和我一起上算法课.再后来我就见到了蒋.那个时候每天图书馆关门前,蒋来接太太,三三来接我,我们有时一起开车回去,有时一起走回去.蒋是那种非常非常好的人,他从来不会让人不舒服,笑容是发自内心的.眼神也是诚挚的.我和三三很喜欢他们.卢当时边打工边读书,儿子6岁.他们是J签证,卢可以在美国店做事.她不是那种很复杂的人,要生活,要怎么做都是简单明了的.因为我和蒋在上一门课,后来我们就经常一起讨论作业.他同时在读博士,很忙,很少有时间去做计算机的功课,明天的作业今天才开始连学带做,但他很聪明.我学了又学的东西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和蒋在一起,你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是愚蠢的,他总是很宽容的模样.
他们的夫妻感情很质朴纯真.那时候每晚蒋来接卢,总是把太太的书包先背上,我就开玩笑说:我的书包没人背.他就伸手来接要背过去.慢慢我们两家越来越熟悉,随便起来,卢有时就会当我的面撒娇要蒋背,蒋把太太背在肩上,傻笑着.蒋很少自我吹嘘,对蒋的辉煌都是听卢说的.他是当年高考状元,在清华也很顺利,他们曾在香港待过等等.我问他们是怎么开始的,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具体,只知道他们是街坊,卢"很小,大概十岁的时候就在这个大哥哥腿上坐着玩了",他们是真正的青梅竹马了.我不记得他们给我讲的具体什么事情了,但一直记得他们提到当时在一起清华打开水...我就想象着蒋把太太接到北京,最初的时候一定是在给年轻教工住的那单身宿舍里没有洗手间没有厨房...但那时候他们多么快乐呀.
我很喜欢蒋,觉得他是我认识的人中少有的具有"solid integrity"的人.真正的正直. 算法期中考试,蒋那天还在外地开会,教授让他第二天补考,当然题目是一样的.他当晚很晚才到家,卢很心疼他,也觉得他根本没有时间看书,就跟我打电话要我是不是暗示一些可是蒋接过电话,就说,不要吧.
Purdue的功课很重,多少学生会了成绩会用一些小手段,可是蒋不会.
我经常到他们家混饭吃,他们家有个小菜园子,有我最爱吃的小上海鸡毛菜,我先吃,然后临走再带一些.后来蒋的爸爸妈妈来帮他们照顾孩子,吃得更好起来,经常有顿排骨什么的,我去混吃的次数就更多了.

那段日子单纯极了.幸福极了.我记得有一次我和蒋单独从学校走回家,说起这么大年龄还在读书的事,当时的他36,我26,他觉得比我大这么多还在读书,我也说放弃过去的成功很不容易的,但活在异乡这可能就是代价吧. 我和他都是农村里出来的,一切靠自己,我没觉得他那么顾面子什么话题不能讲的---写到这里我很后悔,如果我们一直保持联系,一直保持透明的交流,会不会有所不同?
考过T之后,我对蒋说觉得考得不好.他说,不会的,你那么聪明. 蒋就是这样,总是真诚地鼓励人,由衷地希望别人成功.成绩出来了,比我想象好许多.蒋对我说:你看,我说你很聪明吧. 我先考完,然后把我从国内带过来的所有材料磁带都给了卢.卢考完,我们分别入学.
我们还经常一起去芝加哥去买菜,我们四个有时候带上蒋的父亲(蒋的母亲留在家里陪孙子),先大吃一顿,然后再采购一翻.卢有许多生活窍门,看我不会过日子,总是出许多主意,诸如怎么做饭好吃又快,怎么省钱.
...
我真的不敢相信事过境迁,我们大家竟然是这种结局.
最后一次见他们俩,是2000年的夏天.我不记得是蒋的毕业典礼还是卢的毕业典礼,总之他们要走了,卢送我一个小小的搅拌器,很小,她25分钱在yard sale上买的,精致漂亮,我到今天还在用.那天卢和我在厨房忙,蒋和三三在客厅里聊.他们俩都是有点书生气的,都爱看很多的书.做饭过程中卢告诉他们要回国了,她觉得信心十足的.我这一直希望在北京生活一段时间的人对他们的未来羡慕不已.蒋不是个很在乎物质的人,卢也很会安然过小日子,我觉得他们这样子在哪里都挺好的.学核物理这个在美国的敏感专业,找工作完全靠运气,而回国,多少新的博士生想进清华已经进不去了.他们这样多好啊.但同时卢又说他们在申请移民加拿大.我开玩笑打击她:你折腾啥.她说只是留条后路.饭后我忘记为了什么原因了,我和蒋一起去拿什么东西,我们关于这件事情聊了一会儿.

我毕业找了新工作,慢慢就失去联系了.那时候用的都是工作email地址,换了工作以后通知过朋友一次.蒋从清华回信还祝贺我.每个人都在忙生活,很久都没有再联系.再后来遇到一个卢的朋友,说她在加拿大,而蒋不在.我觉得不对.我首先知道那是他们的私事,我没有权利资格去问的,但我和蒋和卢一直象一家人一样的随便,我觉得还是应该劝一下卢.我也能理解她,在美国辛苦拿了个学位在北美她可以不多不少地工作,而在中国,游戏法则不一样,也不这么单纯.京城那地方多少牛人也不一定找到好工作.尤其许多地方都只招30岁以下的.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罢了.但加拿大的那地方工作机会更少.
有一类人不适合出国,就是蒋这种在国内已经有事业上的积累,来美国加拿大放弃太多,又已经人到中年,很不容易.
有一类人出国很划算,就是卢这一类的.在中国他们年轻的时候错过上好学校的机会.国内那一刀切的高考制度让多少人一生再没有机会了.而来美国,可以读书,可以工作.实现多少梦想.

但是无论怎样,我总觉得一家人还是在一起好.
当时我那个朋友没有卢的电话,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我以后自己失业了很久,狼狈得也没有时间去问候别人了.时常想起他们俩,但也一直没有联系上.没有想到再知道他们的消息竟然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这样的结局.
很后悔没有和他联系,我甚至还想象着因为我和他背景相似,他愿意说出许多话,也许也许就是另外一个结局了.

不说了,终于又有你的消息了,你好,国兵.
再见,国兵.
我失业的时候,度日如年,对自己否定,将自己看得很低,也很绝望.都不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所能想象出来的.也许我们也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了.看到网上不认识的人对你的分析讨论,我难过极了,知道这些都不对.你一定也不希望有人这么说,作为你的朋友,我记忆中的你是真正的你.还是让你安静地走吧.再不提过去了.我会一直记得那些快乐单纯的日子的.

我相信卢会让两个孩子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有多好,多正直,多善良....,

知道卢电话的朋友给我发个信吧.ky_zi@yahoo.com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在意,我已经变得不再是我,可是你却仍然是你,&*()*)*)@#$&)*)*@#$)...
toronto!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l 28th, 2006, 06:56   只看该作者   #2
toronto!
Senior Member
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211
精华:1
声望: 25271
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Thumbs up (ZT)回忆蒋国兵

回忆蒋国兵


送交者: ddsd 2006年7月27日1219 于 [五味斋]http://www.bbsland.com


回忆蒋国兵
----- 普渡同学

几天前,看到加拿大的这则消息,先是一惊,但也没有特别注意,只是把它当作许多华人移民悲剧的一则。但看到这样一名拥有美加双博士的优秀人才选择这样的道路,心中突有种莫名的悲哀。当仔细阅读相关信息之后,更为一惊,居然是普渡的校友(Purdue University),怎么又是普渡?早先有一中国学生刀杀两位韩国姐妹,再有陈丹蕾杀夫碎尸,现在蒋国兵又自杀身亡,留下许多的猜测,不解和惋惜。蒋国兵,当心中反复念叨这个似曾相识的名字的时候,才猛然发觉他居然就是我们在普渡天天踢球的好友“老蒋“,当网上那个怀抱普渡毕业证书,充满对未来的渴望的蒋国兵的照片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心中的震惊与悲哀真是难以名状,实在难以将当年那位勃勃生机的老蒋与今天毅然而绝的蒋国兵等同起来。震惊后的沉思总是让人多几分客观和理性,当遥远的印象和已经淡忘的回忆在悲哀的追逐下渐渐清晰起来的时候,我觉得应该写点什么(虽然本人非常不擅长写作)以纪念逝去的“老蒋“。

我认识蒋国兵是在他刚到普渡的1996年,虽然不是一个系的,但共同的爱好—足球, 让我们逐渐的熟识起来。记得当时的他看起来很年轻,人也非常精神,初到普渡的他是从清华到普渡核物理系进修的访问学者(J-1)。一年后,老蒋转去了Ph.D Program,为了能够继续攻读博士,老蒋不得不退回了在清华已分配到的住房(清华要求他在一个月内退房),为了办理相关手续,老蒋不得不回国一趟,并且廉价处理了住房内的所有家具和电器。记得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觉得清华很无情,毕竟,老蒋在清华已经服务了10年,出国前就已经是清华的副教授了。

老蒋是一个对自己的专业很执著和自豪的人。由于美国几十年没有新建核电站,并且由于核研究毕竟涉及到国家机密,学核物理的外国学生在美国找工作相当困难。有一位同样从清华到普渡学核物理的学生,说来也巧,当时在普渡核物理系读书的清华学生居然有四,五位,这位同学居然还是老蒋在清华时教过的学生,他心思较活,刚到普渡一年就转去计算机专业,以求日后有好的工作机会。老蒋对此不以为然,说此人在核物理系成绩相当不行,引起老板不满,而老蒋则相反,深得老板的赏识与信任,不仅轻易从访问学者转为全额资助的博士生,而且老板还专门为他购买了一台高档电脑,让他放在家里以便工作。

老蒋是一个“狠“人 和“猛“人。在普渡足球队里,老蒋和老许是一对。老许也是清华来的,也在核物理系,也好足球,并且他们都有一个年龄相仿的儿子(当时还没有女儿)。相当的年龄,老许就比老蒋显老很多,别看老蒋当时已经是三十四五的年纪了,但身体相当灵活,带球突破,左转, 右转,尤其是180度或360度转身,非常敏捷,常常令我们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自叹不如。老蒋带球, 有股“狠”劲和“猛“劲,非常敢于进行身体对抗,由于习武的缘故,他底盘很稳,2-3个人都不能将他放倒已经是常事。反过来,拦截他的人倒是经常被他放倒了。老蒋打中场,在球场上经常边带球,还边指挥队友如何进攻。老蒋抢球,是一个相当难缠的对手,他反应灵敏,速度快,又狠又猛。 那时,我们经常分成两组对抗,30岁以下的对30岁以上的,我总是做老蒋的对手,充分领教了老蒋的狠与猛,现在想来, 老蒋的这股狠与猛劲可能与他不顾一切纵身跃桥是息息相通的。

老蒋是一个练气和练武的人。他说话,总是不紧不慢,似字字气发丹田,中气很足。老蒋不爱说话,但若开口,定是有理有据,似真理在握。可以清楚的感到,老蒋有非常清晰且坚定的人生观,老蒋的话,虽然不一定都能获得他人赞同,但他言谈之间流露出的确信和执著可以让我深深感知到他所信奉和信仰的东西。老蒋在普渡组织了一个中国武术队,组织同好并免费传授武术。我也参加了。虽然我在参加前,就经常练太极拳(全业余水平,只为健身),但一看老蒋打的太极拳,就觉得比我高一个档次。后来,才听说他在清华就是武术队长。一联想,他的踢球,讲话,做事,果然有一种练武,练气的味道。

老蒋还是一个易于相处但又不苟言笑,极具原则的人。经常,我们踢完球后,会买几箱啤酒到另一个老队员家小聚。有人也常常讲点笑话,甚至是黄色笑话,每逢此时,老蒋都只是浅浅一笑,从不附和,当玩笑开到他的头上时,他也从不恼火,但可以看出,他并不enjoy 这类笑话。老蒋身上,可以感到他的一种“严“,既是对己,也是对人。虽然这种“严“是一种藏着的“严“,但不知觉中,还是会偶尔的流露出来。

家庭生活中,老蒋更是个好父亲,好丈夫。经常可以看到,老蒋带着孩子在球场上练球, 他还很顾家,我们还常常以太顾家来“挖苦“他。

在普渡与老蒋认识的3年中(1996-1998),老蒋是一个快乐,满足的人。由于在球场上的勇猛,他普遍赢得了我们这些队友的尊敬。同时,也可以感到他在专业上也是有成就感的。在生活上,由于印第安纳州生活费低,周围都是差不多的中国学生,生活上也是比较满足的。

自从1998 年毕业离开普渡后,再也没有了联系。最后一次见面,是离开普渡前几天,我搬了几件家具到他家,也是第一次认识他太太。可以明显感到,他太太和他谈吐的差异。老蒋是那种喜谈道理的人,他太太则明显更关注于日常生活。“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我一直记得他太太对我说的这句话,-- 对于我的单身生活。

自从离开学校之后,和当年大多数朋友都失去了联络,其中也包括老蒋。没想到,一有音信,竟是永绝。以此片言只语,作为回忆,也作为对老蒋的纪念。
toronto!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l 28th, 2006, 07:24   只看该作者   #3
toronto!
Senior Member
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211
精华:1
声望: 25271
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ZT)蒋博士自杀原因分析

作者:niou


蒋博士走上不归路,抛下年幼的孩子和高堂,无人不为之动容。
看了一些介绍蒋家的报道,我认为蒋博士主要是家庭原因,走上绝路。
蒋博士的家庭生活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
蒋博士虽然出身贫寒,但以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蒋博士在择偶上,没有选择同学或官宦子弟。蒋太太是蒋博士同村高中同学的妹妹,年龄小他7岁。蒋太太既没有显赫的学历(报道说是自费西安外语学院毕业),也没有出众的容貌(从照片看)
蒋博士是一个追求精神生活的人,以他太太的经历和年龄,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当年的追求无论是谁采取的主动,当发生冲突时,面对着小7岁的妹妹,蒋博士只能采取忍让。
蒋太太主导着家中的事务:移民加拿大,买房。因为这都不是蒋博士愿意做的。
蒋太太选择移民加拿大有她自己的考虑。本人在97年出国前也在清华混了两年。对清华的情况略知一二。以硕士的学历是不大可能在清华解决家属的户口问题的。如果不读博士的话也不大可能在学术上有太大发展。
2000年时,北美(对不起,美国的部分华人,我用了北美这个词了)的经济已经进入衰退,找工作十分困难。这时回国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像蒋博士这样的土生土长的清华人,有拥有美国的学位,在清华是绝对受到重用的。我一个有类似经历的朋友回到清华后也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不知什么原因,撕掉移民纸的蒋博士,归国半年之后又来到了加拿大。我想是为了家庭吧。
说蒋博士不能吃苦和忍耐是不对的。能干半年的油漆工,还有什么苦不能吃?关键是蒋博士心中的苦又有几人能知?
离婚是不可能的选项。父母那关就过不了。更何况村里人会挫脊梁骨的。
其实,蒋博士还可以再等待,多大的化工博士,在加拿大的西部是很容易找到工作的。买房是压垮蒋博士的最后一根稻草!
蒋博士半夜不归,做太太能安然入睡。呜呼,蒋博士是娶了不该娶的人,蒋太太嫁了不该嫁的人。

蒋博士一路走好!


(为一日三餐奔波的人是不会上五味的,来五味的人都是吃饱了撑的,包括我自己)
toronto!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l 28th, 2006, 08:16   只看该作者   #4
toronto!
Senior Member
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211
精华:1
声望: 25271
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ZT)值得深思的海外华人自杀原因

作者:南泥湾

值得深思的海外华人自杀原因

作者:南泥湾

-------中国的自杀者患有精神疾病的比率要低,他们自杀的原因既有相似也有特点。

人数:据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报道,中国在所有死亡事件中,3.6%的人死于自杀,每年在中国自杀的人数估计有28万7千人。中国的这项比例比德国高出一倍。尽管数字不同,但自杀的原因大同小异。中国的年轻人当中,自杀是最多见的死亡原因。15-34岁之间的死亡中有五分之一是自杀,

原因: 中国自杀之因主要原因是: 严重的抑郁 ,以前曾经企图自杀,承受巨大压力,生活处境困难,长期承受压力,和亲友之间的矛盾激烈。因素越多,自杀的可能性就越大。

地域:大部分自杀者来自农村,黄春芳的悲剧在中国比较典型,尤其在农村,自寻短见的人比在城市中多出3倍。

性别: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妇女比男子多25%。在西方却正好相反,自杀的男子比妇女多出3倍。

教育程度:象黄春芳一样,84%的自杀者生活在农村。其中三分之一是文盲。三分之二的人服农药自杀。而在西方普遍的自杀起因如酗酒和精神疾病,在中国并不多见。

3.海外华人自杀事件的共性

回顾海外华人的几起影响较大的自杀事件,与中国国内的情形相比,有其特点:
1)基本都是男性。
2)多为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知人群,以前学习工作比较顺利。
3)毕业于名校,自我期望比较高。卢可,蒋国兵毕业清华,蒋为湖北高考利科状元。黄谷杨毕业于复旦,高考成绩居上海市前列。
4)自杀不是因病,而是生活不顺,但并不是穷途末路,卢可只是毕业找工作不顺利,归怨于系主任和同事对他不公,杀人后自杀。黄谷杨位居公司高位,被公司解雇,自杀触发域值不高。

4.蒋国兵博士自杀原因分析

任何自杀都不是无来由的,自杀是由各种内外因素促发的,因人而异的。职业、年龄、性别、地域、生活环境、社会经历、学识、财富状况的差异,会带来自杀原因的不同。自杀的诱发因素是外因,而真正决定自杀的,往往是内因。任何的外因都要在内因下发生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内因做出更深入的分析。

根据网上披露的蒋国兵博士资料,蒋是79级清华物理系学生,硕士毕业后留校,后任副教授。1996年公派至美国的普度大学读高能物理学位,2001年毕业后返回清华。夫人未回国,蒋此后至加拿大再读化学博士,毕业后做博士后,其间打工5个月。蒋国兵个性开朗,为人处世不错,自杀前没有精神、心理异常征兆,未留遗书。

蒋来自湖北天门县(现为市)农村,和夫人从小青梅竹马,关系不错。夫人很能吃苦,人也通达,在美拿了会计专业学位,其间打工养家,在加拿大找到工作,今年4月购房。养房和抚养两个小孩,夫人是家庭主要经济支柱。

在我看来,蒋国兵博士没有生理或精神疾病,造成自杀的原因不只一个,是多个因素交互作用产生的结果。自杀虽然由于各种外因引发,但个人特质,比如个性和生理健康因素是自杀发生的基础。 心理承受力过低,心灵脆弱,人格及情绪处理之方式较不成熟。 环境适应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较弱。同样的境遇,有人自杀,有人坦然处之。

过高的自我和他人期望,心理承受力过低是蒋自杀的主要主观原因。出国以前高考状元,名牌大学毕业,生活顺利。到了北美,持续的挫折、失去信心会引起恶性循环。这种缓慢的不良情绪和不良认知的累积,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历程,最终可能导致危机爆发。慢性因素还包括持续的紧张、压力等。

生活不顺是其自杀的次要客观原因,蒋在中国高等学府任职,到了加拿大却找不到稳定的工作,他的遭遇并不是很差,夫人有工作,只是暂时没有稳定工作。缺乏解决问题的自信和条件,由于不适应而消极地逃避,最后选择了自杀,留下未成年孩子和伤心的亲属,令人叹息。

5.自杀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控制的

对于一个发现有自杀念头、自杀倾向、自杀计划的人,适当对其环境施加控制,是可以有效降低自杀行为的发生。对于自杀获救者,为了避免重复自杀更要注意对各种因素的控制。自杀的预防主要是:①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需要;②强化他们的一方面或多方面的社会归属和社会关系,父母、子女等不可改变的血缘关系是最佳的选择;③认可他们的成绩,帮助他们恢复自信;④帮助他们进行人生规划,对自我重新适当定位;⑤将外部现象合理化,比如被抛弃是特定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现实结果,再如抛弃感觉仅仅是一种错觉和假象。

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一样,艰难的生活,不幸的遭遇既能摧毁人的信心也能磨练人的意志。每个人做人做事都有一定的底线,超过了域值就难说了。

自杀算不算自私呢?广义的说,过多地考虑了自己的感受,忽略了家人的痛苦,有自私的一面。自杀也是个人选择权利的一种,自杀者无法化解痛苦,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以逃避现实与责任。由于他没有从中得益,所以也谈不上自私。

逝者已去,同为华人,让我们一掬同情的泪,宽慰他们的家人吧。
toronto!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l 28th, 2006, 08:18   只看该作者   #5
dailygleaner
Senior Member
级别:30 | 在线时长:1031小时 | 升级还需:54小时级别:30 | 在线时长:1031小时 | 升级还需:54小时
 
注册日期: Jan 2006
帖子: 1,351
精华:2
声望: 10119364
dailyglean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dailyglean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dailyglean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dailyglean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dailyglean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dailyglean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dailyglean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dailyglean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dailyglean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dailyglean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dailygleaner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别贴了,写点自己的东西吧
dailygleaner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l 28th, 2006, 08:22   只看该作者   #6
toronto!
Senior Member
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211
精华:1
声望: 25271
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ZT)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作者:xwang

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又一个天之骄子,一个脆弱的灵魂回归它的故地了(美国、加拿大双料博士蒋国兵日前在多伦多自杀身亡)。连日来心中颇为郁闷,总想写点儿什么,一来慰籍蒋博士在天之灵,二来反思自身的心路历程,以飨读者,籍以希望此类悲剧不再重演。

蒋博士的死,在华人社区又一次掀起了极大的震撼,大家在悼念,惋惜之余,也表达出各种各样的情绪。有的批评加拿大社会对华人优秀人才的忽视甚至歧视;有的责怪当事人不敢面对生活,逃避以及不负责任。作为一个从事教育的专业人士,我想从另一个侧面来谈谈或许还不太成熟的感受。

平心而论,加拿大社会是一个提倡平等的公平社会,虽然歧视仍以某种隐蔽的形式存在着,但并不足以埋没一个优秀的人才。问题在于,如何定义一个优秀的人才,一个优秀的人才又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让社会发现并承认自身的亮点?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蒋博士自身条件:湖北省的高考状元、清华的硕士、美国和加拿大的博士。如果我们拿这些来问问普通的中国人,特别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蒋博士一定是他们心中的楷模,学生们的优秀榜样了。据当事人的朋友介绍,蒋博士还经常看一些哲学类的书籍,并且钻研得很深。“他不喝酒、不抽烟、不近女色,近乎清教徒……”

一个优秀的人才,必须融入社会,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智商固然重要,情商更不能忽视!天才绝不是人为造就的,一个普通人有再多的博士头衔,研究再深的哲学都成不了天才。爱因斯坦可以不顾社会甚至时空的存在研究它的相对论;比尔•盖茨可以不顾周围的环境设计他的电脑软件, 因为他们是天才,社会能迎合他们,会迁就他们。逝者已去,我无意对当事人作出评判,但我想任何一个社会都不会对爱因斯坦和比尔•盖茨这样的优秀人才视而不见的。在如今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一个普通的人已经不能生活在自我的狭小空间作茧自缚了。其实,一个懂得生活,智商正常(不是超常!)情商稳定的普通人是最快乐的。我常常想,如果爱因斯坦生活在今天他幸福吗?比尔•盖茨的生活快乐吗?

从个人的专业眼光看,这一起起悲剧的始作俑者不是北美社会,而是中国教育的失败!是几千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脱节!正如上文所说的,许多人会公认一个普通乡镇的孩子考上清华,出国留洋,博士加身就是教育的成功了。我们的学校目前还以升学率来一考论英雄。难怪蒋国兵影响了他的家乡马湾镇的一代人,很多人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都拿他出来做例子,有很多孩子是以蒋国兵为榜样考上了大学。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在很多人看来,就是考上大学,最好是清华北大。我们的传统教育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条下,把一些所谓有用的知识填鸭式的强加于孩子们。不管你有没有天分,感不感兴趣,学了再说。不好好学,自有棍棒伺候。传统私塾里对孩子们肉体的惩罚和人格的侮辱还令人心痛地延续至今。扪心自问,海外的华人家长那个不为自己的孩子一厢情愿地设计了“美好的未来”?是律师还是医生?眼下还要让孩子弹钢琴,拉小提琴。华人家庭聚会,孩子们表演“才艺”,家长们暗中叫劲无不是一道餐前的开胃菜。于是乎出现了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家家琴声悠扬,户户笛声绕梁,可一旦你的孩子们决定要“以身许乐”,有几个爸爸妈妈不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甚至一哭二闹三上吊的?

教育之本是培养发掘一个人的兴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方法论。具体地说是让孩子们树立一个与自己兴趣相关的人生目标,并培养达到这个目标的各种技能。这个目标与金钱和社会地位是不应该有任何必然的联系的,所以孩子们的理想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虚无缥缈的“科学家”或是“挣很多钱的大老板”。

我想,蒋国兵一定是一个智力超群的人,可是为什么他未能在两个博士领域内也有超人的成就呢?也许他的兴趣在于研究哲学,他可能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甚至应该去习武(蒋国兵自幼尚武,太极拳打得完全是专业水平,在清华读书时是校武术队的队长。),说不定会是第二个成龙,李连杰。

可惜,蒋国兵上了人人羡慕的清华。

当今中国的教育,要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浮躁,多一些人文精神上对人性的关怀。蒋国兵的不幸,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不幸,而且是我们整个教育体制的不幸,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悲哀!

说到歧视,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不能避免的。公平地说,东方文化中歧视的成分比西方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西方文化对于不同的思想和人群中个体的发展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中国人历来对人的高低贵贱都是泾渭分明的,连职业都分了三教九流。我的一位洋人同事告诉我她去了儿子的高中毕业典礼,我问:贵公子去哪所名校深造?这位母亲立刻兴奋地回答:“他进社区学院学木匠!他从小喜欢木工,做的小板凳可漂亮了!我为他感到骄傲!”我一时语塞,并为自己的浅薄而羞愧。

唉!如果蒋国兵不读什么硕士博士,如果蒋国兵能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

一般来说,一个心智正常的人是不会走自杀这条路的,然而大多数人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场合心理上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障碍。可惜得是,我们的文化让我们总是刻意回避精神上问题,或是缺乏基本的常识,等到大难临头以为时过晚。可以这么说,没有哪个人在生理上是百分之百健康的,同样,心理上也很少有人是完美的。女士们想想,你是不是常有心头的重压要找女伴宣泄,或是疯狂购物或是一个人躲起来大哭一场?男人们有没有肝火上窜,迁怒于家人或者一个人疯狂地打游戏或者开车停在海边思绪万千?可以翻开电话本,找一找心理医生了。不错,生活是艰难的,压力无处不在。我们八十年代的“老留学生”哪个没有洗过盘子送过报?高学历的洋人打工的也比比皆是,为什么中国的知识分子就不能打工养家糊口?说到底,还是一个封建的等级观念在作怪,自己把自己压垮了。

生活其实是上天和人开的一个玩笑,甚至就是一场恶作剧。我们即使是无奈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也要有面对生活的勇气。如果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生活有苦也有甜,生活好比做爱,有时痛,但还是快乐的,哪怕生活成了强奸,你若无力反抗,就享受它的快乐吧!
toronto!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l 28th, 2006, 08:22   只看该作者   #7
toronto!
Senior Member
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211
精华:1
声望: 25271
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ZT)我所知道的蒋国兵

作者:佚名

七月二十一号的早晨,我来到办公室,打开email,就收到系里陈教授的一封信,云 Dr. Charles Jiang 于今晨去世(It is my sad duty to report to you that Dr. Charles Jiang, who received his Ph.D. under Professor Kawaji's supervision in 2005, passed away early this morning)。看名字应该是个中国人,不过当时不知是何原因去世,我又不认识,所以就没有多想。直到下午,有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给我打电话,很关心地问我现在好不好,我才知道他是自杀去世的。又因为我的办公室不在系里,所以也没办法去问是谁。

回家以后一上网,已经是到处在报道了。看了照片,不由一惊,原来我认识。不禁悲从心起。

其实我和蒋国兵不是很熟,甚至我不知道他确切的的名字,但是我们倒是经常在楼里碰到。大家都知道是一个系的,所以都会打招呼。中午的时候,大家都会到graduate student lounge吃饭,有时也能看到他。我还问过他是哪里人,他说是湖北的。他好像有点害羞,通常不和我们说话,独自一人一边吃饭一边看杂志。但他始终都是带着有点天真的微笑,无论是和别人说话的时候还是独处的时候。现在想来,可能是年龄有差距,没有太多共同语言吧。他的样子普通、平和,大家也没有把他和清华及双博士联系起来。

后来系里研究生会去湖心岛烧烤,我们都去了。他是一家人,不记得他的儿子去了没有。他的太太在远处和别人说话, 他推着个婴儿车,想必那是他刚出世的女儿,同样的一脸的微笑。我和他打了一声招呼,他朝我点点头,目光移向车里的孩子。满脸的慈爱,和做父亲的欣喜。

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机场附近的一个会议中心。我不知道他也在在那里开会。我站在我的poster面前,不想他走了过来,穿着黑色的西服打着领带,显得非常的精神。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因为我穿的太随便了。他很仔细地看我的poster,然后问我的研究有没有应用价值。我们站着聊了一会,他要参加一个seminar, 就走了。

直到这一次。。。相对于很多人来说,他有一个完美的人生,有家庭,有孩子。他有一千个活下去的理由,为什么会做出另样的选择?或许他热爱的哲学和他从事的自然科学令他觉得个人的渺小,进而生无可恋?没有人知道他的内心世界。。。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蒋国兵,愿你在天堂里安息!
toronto!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l 28th, 2006, 09:06   只看该作者   #8
toronto!
Senior Member
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211
精华:1
声望: 25271
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为的是分享资讯!让更多的人认识蒋君.

本人的确有写点什么的冲动,怎奈此事是件极为严肃之事.

一我并不认识蒋君,道听途说不足为据;
二我并不知事件来龙去脉,评说起来不得要领;
三仅以此贴,略表对朋类(同为移民)暴亡同情之赤子之心.

引用:
作者: dailygleaner
别贴了,写点自己的东西吧
toronto!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l 28th, 2006, 10:37   只看该作者   #9
toronto!
Senior Member
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3 | 在线时长:31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
 
注册日期: Jul 2004
帖子: 211
精华:1
声望: 25271
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toronto!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ZT)为什么一个人连死都不怕,却怕活着?

作者:夏凉

我望着窗外飞翔的小鸟,茂密的树林,我感到生命的蓬勃。多少人世世代代为生存而
奔劳着。他们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活下去吗?生命的意义不就在于此吗?大自然为了生
物的延续,赋予了生物生存的本能,怕死。我们因怕死,也会垂死挣扎。挣扎实在无
望,也就听天由命了。这是我们常人的思维方式。

还有一种人,挣扎实在无望,苟活的痛苦无时无刻折磨着心灵。当他看不到痛苦的尽
头,便失去了求生存的本能。生活成为比死更大的痛苦。死亡是比无望的活着更大的
解脱。这就是非常人。

自杀者面对着的生活的谬误选择了第二种。自杀者已经超出了常人的思维方式,因此
,我们无法用常人的思维来看他们的行为。这样一来,我们对自杀者的责怪是不成立
的。我们所要做的,应是警示常人,和正在走向非常人的常人,不要走向非常人。

但是,我们都是常人,因为我们都还想活着,我们这些常人自然要用常人的思维评论
这种事情。铁狮子是以一个常人,一个女人的角度看男人,还是比较传统的。她的看
法出自常人,也实际上是说给我们这些常人听的。死者已死,还怕什么鸟评论?倒是
我们这些常人却怕的要死。我们这些常人应该好好听听她的评论。铁狮子说得再狠,
也表现了其温柔的一面。她对死者的恨,表现了她对广大生者的爱。当她在面对要爱
一个人,还是爱一群人时,她只不过是选择了后者。我不想指责死者,但把这一观点
挑明很重要。在死者和活着的人面前,我们都是平等的。死者不需要可怜,因为他不
是常人,死亡是一种解脱。非常人不怕常人的恨,倒是怕常人的可怜。对他来说,死
和常人的活是一样的美好。你恨他,只不过是对生和死的不同认知。对死者的可怜,
才是对他的侮辱。

我也不会赞美自杀者,因为我还是常人。让非常人去赞扬他们吧。我所要做的恰恰相
反。我要阻止这样的事发生,要阻止常人转成非常人。我们常人怎样才不会变成非常
人呢?铁狮子说得很对。男人应当负起做男人的责任,要想尽办法,克服困难,为家
人着想。试想,若外出遇到几只狼,男人总是应想办法打败狼吧。总不能怕狼咬着疼
,自己先吊死,留着家人不管。我想现在很多年轻人生活在象牙塔里,大多数时间都
是在自我的小圈子里,遇到挫折便不知如何应付,没有来得及体会克服困难就是人生
成长的过程时,就放弃了。我有过多次彷徨,想大家也是这样,但最终都走出了阴影
。多想想别人,少想想自己,也不乏是一种自救的手段。

当时若有人向他点明这一点,也许会减轻他自杀的倾向。男人本质是喜欢挑战性的事
件。若有人给他指出,为了家人,他应该接受新的挑战,也许他会转移注意力,避免
逃避现实。当每个人现在这么想,也就为自己今后做了思想准备。包括我自己,谁也
保不准会发生什么事。有了这种思想准备,就有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在个人价值观上,尊重自我是西方人性解放的一大进步。只有知道尊重自己,才有基
础尊重别人。同样,知道为他人负责,才会体会到为何要为自己负责。多想想其他人
,也是在拯救自己。因此,做为常人,我可以高傲地说,我怕死。做为男人,就要能
吃男人的苦,就要能受男人的罪,就要能担起男人的责任。广而推之,对女性也一样
。能够面对现实,才能维持做人的尊严。否则,哪天你就会成为非常人的一员。

注:另外,不少人在失落的情形下,诱发抑郁症。其症状可能表现在:疲乏,失眠,
食欲不振,少语,感情淡漠,体重减轻或加重,自责和内疚感,失去生活的兴趣,以
至于想到死的念头。这种病很普遍。但是病人绝不会承认有病,因此需要家人注意观
察。除了说劝,看精神科医生是必不可少的。药物控制很有效。服药后,多数病人就
打消自杀的念头。如波姬小丝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toronto!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Jul 28th, 2006, 10:40   只看该作者   #10
都是一屋人
地球村 村长
级别:9 | 在线时长:117小时 | 升级还需:23小时级别:9 | 在线时长:117小时 | 升级还需:23小时级别:9 | 在线时长:117小时 | 升级还需:23小时级别:9 | 在线时长:117小时 | 升级还需:23小时级别:9 | 在线时长:117小时 | 升级还需:23小时
 
注册日期: Nov 2004
帖子: 1,447
积分:3
精华:1
声望: 38463
都是一屋人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都是一屋人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都是一屋人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都是一屋人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都是一屋人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都是一屋人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都是一屋人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都是一屋人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都是一屋人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都是一屋人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都是一屋人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转的好。

生命在于运动,关系在于走动,感情在于心动,亲吻在于感动,拥抱在于激动,抚摸在于颤动
都是一屋人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发表新主题 回复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发表回复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启用 B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所有时间均为格林尼治时间 -4。现在的时间是 04:06

请尊重文章原创者,转帖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凡是本站用户自行发布的任何信息,皆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华枫网站不确保各类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也不承担由此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以及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4 Chinas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