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枫论坛 > ◆主题论坛◆ > 太极奥妙



发表新主题 回复
 
查看全部 主题工具
旧 May 13th, 2007, 11:14     #1
beginning
Senior Member
级别:5 | 在线时长:46小时 | 升级还需:14小时
 
注册日期: Aug 2006
帖子: 150
beginning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引用:
作者: taichicat 查看帖子
我老师这边一帮练太极的朋友将在5月20日(长周末周日)搞一个聚会,欢迎兴趣的朋友(练不练太极都可以)参加...
有表演,要去看看.
beginning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May 20th, 2007, 16:44     #2
beginning
Senior Member
级别:5 | 在线时长:46小时 | 升级还需:14小时
 
注册日期: Aug 2006
帖子: 150
声望: 0
beginning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引用:
作者: taichicat 查看帖子
我老师这边一帮练太极的朋友将在5月20日(长周末周日)搞一个聚会,欢迎兴趣的朋友(练不练太极都可以)参加...
感谢taijicat and his master 组织这次活动.内容很丰富.感谢大家的无私表演.都很精彩

此帖于 May 20th, 2007 17:08 被 beginning 编辑。
beginning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May 23rd, 2007, 13:27     #3
beginning
Senior Member
级别:5 | 在线时长:46小时 | 升级还需:14小时
 
注册日期: Aug 2006
帖子: 150
声望: 0
beginning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引用:
作者: taichicat 查看帖子
谢谢小慧的纠正。下面就是整理出来的视频:(说明、注释可能有误,欢迎纠正)

1、Qianqianann表演的陈式太极N..
感谢小慧夸奖. 我去年年底学完套路,其后断了三个月.其他人的拳架我水平有限,看不明白.
taijicat 做了很多工作.谢谢分享!以后有机会和你推手交流.现在水平肯定还不如你.
不过我门在推手的时候身型不让怎么动.你和xin 老推手的时候我有在旁边看.
我还在练基本功.我感觉太极要练成不倒翁,要先把沉劲给练出来.
希望能共同进步

此帖于 May 24th, 2007 01:20 被 beginning 编辑。
beginning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May 26th, 2007, 19:07     #4
beginning
Senior Member
级别:5 | 在线时长:46小时 | 升级还需:14小时
 
注册日期: Aug 2006
帖子: 150
声望: 0
beginning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引用:
作者: taichicat 查看帖子
杨式套路尤其是李雅轩这一支讲究动作精炼舒展大方,劲路清晰,每个动作都要有因果,但观赏性是比较差。

前殮.
杨家不发劲,从每招的解释上应该是有劲路的.而且可以一招一招解释.不过没象陈式那样明显.我感觉陈式先从外里练到内.杨是从内练到外.因为我在练习自己的拳的时候也是体会从内到外.
小慧的棚劲到了腰怎么会上不到手?
个人理解,上不来,要么手不够松.导致身型不整;要么手没意念,散.
因为我不理解你如果没练到劲到手上的程度,手是怎么动的???

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一开始,在某种姿势下比较容易体会到劲路.一偏就容易散.到练习熟练以后,达到每个姿势都可从内而发.
现在体会棚劲和中定不是一个东西.棚劲是其中的一个方式.中定才是基础.

杨氏太极就是像摸鱼捞虾一样外表似半睡状.我也不同意这个观点.这个阶段初学没体会到劲的时候,要慢打.快了省略了.出不来.也体会不到.出来以后,可以打快.

希望批评指教.
beginning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May 29th, 2007, 00:15     #5
beginning
Senior Member
级别:5 | 在线时长:46小时 | 升级还需:14小时
 
注册日期: Aug 2006
帖子: 150
声望: 0
beginning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引用:
作者: 小慧 查看帖子
比立身中正更贴切的应该是尾闾中正。尾闾延长线始终垂直地面,就会找到中轴,向前向后得机得势。
请几天有䮮.
尾闾托丹田比较贴切. 遛臀.
这个是基本姿势
不过中定我感觉从桩中来.拳架是应用更多
beginning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May 29th, 2007, 00:25     #6
beginning
Senior Member
级别:5 | 在线时长:46小时 | 升级还需:14小时
 
注册日期: Aug 2006
帖子: 150
声望: 0
beginning is an unknown quantity at this point
默认

引用:
作者: 小慧 查看帖子
我今天也在捉摸我自己现在到底在关注什么。想来想去,体会来去,还是这个---中定。我对捧劲不在意,我练拳的...
重心要沉到两涌泉穴中间.体重要泻到涌泉.棚劲自然回出来.我现在体会没有必要刻意去找棚劲;
郑曼青的太极十要里面,说腰转,心不转.腰转,中定不能转.所以中定最重要.
不知道taijicat 有什么见解
beginning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发表新主题 回复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发表回复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启用 B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所有时间均为格林尼治时间 -4。现在的时间是 05:13

请尊重文章原创者,转帖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凡是本站用户自行发布的任何信息,皆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华枫网站不确保各类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也不承担由此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以及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4 Chinas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