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枫论坛 > ◆生活板块◆ > 子女教育



发表新主题 回复
 
只看楼主 主题工具
旧 Mar 18th, 2007, 06:03     #1
山中桂子
Senior Member
级别:2 | 在线时长:19小时 | 升级还需:2小时级别:2 | 在线时长:19小时 | 升级还需:2小时
 
注册日期: May 2006
帖子: 260
山中桂子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山中桂子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山中桂子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山中桂子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山中桂子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山中桂子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山中桂子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山中桂子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山中桂子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山中桂子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山中桂子 has a reputation beyond repute
默认 奇迹母爱中产生 她让重度耳聋女儿说出两国语言

奇迹,在母爱中产生。见到陈卉的时候,很难将她与一个聋儿的母亲联系在一起,漂亮自信的她脸上丝毫看不出曾经萦绕在她心头的痛楚。“一定要帮女儿开口说话,为了她付出再多我无怨无悔。”陈卉重复最多的一句话让记者感慨万千。
晴天霹雳:女儿重度耳聋
1992年5月28日,陈卉的女儿冰玉在南京市鼓楼医院降生了。四个月的时间内,小冰玉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咿咿呀呀地长大,陈卉也充分享受着初为人母的幸福。但很快,陈卉的丈夫发现有些不对劲,女儿对在她面前摇晃的拨浪鼓、小摇铃基本没有反应。“这孩子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丈夫提出了质疑。“不可能!”陈卉断然否定了丈夫的猜想。
孩子11个月大的一天,夫妻俩带着孩子在家附近的广场上玩,面对来来往往的车辆,其他孩子都手舞足蹈,而小冰玉静静地趴在爸爸的肩上一声不吭。“我们家孩子听力一定有问题。”丈夫再次提出了疑问。这天晚上,陈卉一夜未眠,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她心底升起。
第二天,陈卉和丈夫抱着孩子到了南京市儿童医院,医生让陈卉抱着孩子背对医生,猛得拍了下桌子,小冰玉一动不动,丝毫没有反应。他们又抱着孩子到了南京儿童心理研究中心做全面的听力检查,刚走进检查室,医生就说了一句:“啊,这么小?”陈卉喉咙哽咽,强忍的泪水终于决堤般冲出眼眶。“我一辈子都会记住那个场景,任何绝望的字眼都不能表达我当时的心情,我觉得孩子的一生都完了,想到她以后必须和聋哑儿童在一起用手语交流,我的心像被刀绞一样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卉的泪水又在眼眶里打转。
小冰玉被医院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只有90至110分贝。接下来的日子,陈卉将自己封闭起来,她什么都不想对外人说,更害怕看到别人对女儿投来歧视和怜悯的目光,整天以泪洗面。
抱着女儿“摸”声音
就在陈卉最无助的时候,一个做耳聋康复的朋友告诫她,如果不抓住一岁左右这个最好时机,孩子将永远不能开口说话。陈卉顿时醒悟过来,“女儿一定能像正常孩子那样开口说话”,陈卉告诉自己,必须坚信这一点。
从此,陈卉将生活的全部时间都投入到对女儿的康复训练上。小冰玉根本听不到外界的丝毫声响,怎么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意思?陈卉陷入了极大的困惑中。在翻阅各种康复书籍后,她意识到,对于一个听力几乎为零的孩子来说,既然听力没有了,那就只有利用视觉、触觉。
“家里的每一样东西都贴上了汉字,桌子、床,甚至连痰盂上都贴了标签,为了让孩子理解我的意思,我就把东西拿到嘴边,用夸张的嘴型让她模仿;电视机发出声响,我就抱着她去触摸让她感受到震动,明白这就是声音。”就这样一百遍一千遍地重复,普通孩子天生就会的“听”,天生就知道的声音,陈卉却用尽各种办法,教给女儿。
可是小冰玉毕竟是个婴儿,就算是正常的孩子都很难长时间集中精神去配合训练,小冰玉多少次将助听器扯下扔在地上,使劲地摇头。每当这个时候,陈卉的心都撕开般地疼。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能说话唱歌,她觉得对不起孩子。“但是现在如果放弃,孩子以后就真的完了,我才是真正地对不起她。”
孩子喊出第一声“妈妈”
整整两年半的时间,陈卉的努力基本没有得到回报。小冰玉对声音还是没有什么反应,陈卉常常忙得汗流浃背,说得口干舌燥,女儿还是一脸木讷地看着她。
“我那时候也支持不下去了,觉得孩子是我一生的累赘,但是那只是一刹那的想法,如果连我都放弃了她,那就没有人能够救她了。”陈卉告诉自己,只有咬牙坚持下去,女儿的未来才有希望。
终于,孩子三岁半的一天晚上,陈卉照例教女儿说话,正当她再一次失望地转身时,忽然,身后响起了一声模糊不清、奶声奶气的“妈——妈——”陈卉呆住了,她猛地转过身来,不敢相信地抱住女儿,小冰玉甜甜地笑着,伸手来抓她的头发,小嘴一张一合,清清楚楚地喊着:“妈——妈——,妈妈——”
陈卉紧紧抱住了女儿,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她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就那样抱着女儿,又是笑又是哭,泪水和亲吻洒满了冰玉粉嫩的小脸。
“我等的就是这一天。那一刻的幸福让我永生难忘。”
妈妈做你一辈子的耳朵
孩子渐渐长大了,陈卉一直用她的那套方法教孩子听、说,小冰玉很聪明,虽然她听不见声音,但是却可以通过看陈卉的嘴型,模仿她说话的顺序来说话。渐渐地,小冰玉和其他孩子一样,越来越活泼,只是,她还是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毫无障碍地说话。
同龄的孩子都上幼儿园了,小冰玉却只能留在家里。但是,陈卉意识到,不能一直把小冰玉关在家里,要让她接触外面的世界,而且必须回到正常孩子的环境中去。通过努力,五岁的小冰玉终于被南京军区总院幼儿园接收了。
小冰玉入园后,陈卉丝毫不敢放松对女儿的训练,几乎每天都和老师联系,把当天幼儿园教的东西记下来,回来再给小冰玉反复训练。尽管如此,小冰玉在幼儿园与别的小朋友交流的时候,还是很有问题。平时陈卉和她说话,嘴型都比较夸张,句子也是按一个顺序去说,比如“今天你吃过饭了吗?”可是到了幼儿园,别的小朋友换了个说法:“你饭吃过没?”只是将字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小冰玉就听不懂了。
陈卉说,有一次,幼儿园里开公开课,小冰玉和小朋友们一起表演舞蹈,每次要做一个动作的时候,小冰玉都要歪着头看旁边小朋友的动作,自己再跟着模仿,不时对坐在后排的陈卉投来求助的目光。“当时我坐在后面难过极了,我在心里对女儿说,不管你能不能跟正常孩子一样,妈妈要做你一辈子的耳朵。”
植人工耳蜗后反而不会说话
转机来了。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卉的哥哥在新闻里看到一则有关聋哑儿童植入人工耳蜗可以听到声音的新闻,这个消息让陈卉和丈夫惊喜万分,他们一个星期内就赶到广州市南方医院了解情况,陈卉慎重地了解了人工耳蜗的情况后,决定给小冰玉做手术。1999年1月8日,6岁零8个月的小冰玉成为江苏省第一例人工耳蜗植入者,而陈卉帮助女儿回到有声世界的艰辛之路才刚刚开始……女儿有了听力,本该是件大喜事,可是陈卉很快发现,有了听力的小冰玉,竟然反而不知道怎么说话了!
正常人会开口说话,主要是借助听力来模仿,将听到的词语、短语和句子通过口腔复述出来,以前的小冰玉基本没有听力,只能靠视觉触觉来模拟发声。从无声世界跨入有声世界,给小冰玉的语言表达带来了困难。“女儿一直靠我的嘴型模仿发声,植入人工耳蜗之后以前会讲的话她现在反而表达不好了,有时候一句话说得颠三倒四的。”
陈卉意识到,光靠人工耳蜗不行,必须培养孩子对听力的感受。这也意味着,她以前教女儿的、女儿从小接受并且习惯了的那一套,现在得全部推翻,从头来过。
“我也想过,如果从头来,前面几年下的工夫不就白费了?但是我后来想,为了女儿的未来,即使从头来过,我也一定要把她培养成能独立学习生活的正常孩子。”
  她教女儿听各种声音
刚开始,陈卉用尽一切办法让小冰玉听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教她认识这些声音都是什么,敲门声、关门声、下雨声,甚至是抽水马桶的声音。“开始的时候,我把几个玩具放在女儿面前,让她去判断挑选;再后来我就随便叫她去干事情,看她判断能力怎么样。女儿进步很快,后来,每天听到她爸爸下班从楼梯走上来的脚步声,她都会跑去开门,她在我眼里已经和正常的孩子没有区别了,这么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跟她谈了这么久,记者终于从陈卉的脸上看到了会心的笑容。
而女儿的进步背后,是陈卉付出的非同一般的代价。由于帮女儿康复,她经常要大声说话,长期下来声带受不了,她的声带曾做过两次息肉割除手术。尽管冰玉会模仿口型发声,但是对于“g、k、h这些舌根附近的发音却不能理解,陈卉就一个音一个音地纠正。
“冰玉的口腔技能没有正常孩子灵活,为了锻炼她,我把小木板压住女儿的舌头,一次一次一遍一遍纠正,她四声音调发音不准,我就把她看的每本书上的字标上音调。”手术六个月之后,7岁多的小冰玉和妈妈到上海参加了“耳蜗植入者沙龙会”,给小冰玉做手术的医生惊叹于她的恢复情况竟然如此之好,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曾经聋儿成双语人才
冰玉上小学后,刚开始因为班级里人数多,教室里的一些嘈杂声都会成为她倾听的障碍,有很多次,陈卉看到女儿默写本上的红叉叉就很心疼,她知道不是女儿不会,而是她听不到。“但是我不能给她特别的照顾,我要让她和正常人一样,就必须严格要求她,让她自己去克服困难。”
小冰玉渐渐长大了,也越来越懂事。她对陈卉说:“妈妈,我现在已经不是聋子了,我会说话了,我还要学讲南京话,学英语呢!”上小学不到两个月,小冰玉就适应了学校的学习节奏和环境,一年级就获得全年级的“识字冠军”,“校十佳少年”,并成为学校发展的第一批少先队员。
冰玉说话越来越好了,已经和正常的孩子没有区别,而陈卉没有满足,她还要教冰玉说英语,让冰玉拥有更多的技能,成为有用人才。好在,有了听力,又学会了正确说话方法的冰玉,学起英语来和其他孩子没什么差别,天生聪明的她知道妈妈的苦心,因此学习起来特别用功,经常一回家就跟陈卉报喜:“妈妈,我今天又学会了几个新单词!”“妈妈,我知道‘我叫张冰玉’用英语怎么说了!”而陈卉最大的乐趣就是坐在床前,听女儿朗读英文课本给她听,看小冰玉清楚流利、字正腔圆地读出一句又一句漂亮的英语,陈卉深深地陶醉在一个母亲的幸福之中。
她的发音十分标准
现在,冰玉已经是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初一学生。如今的她,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还会弹钢琴、画画,用电脑,成为学校里的小能人,多才多艺的双语人才。
山中桂子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发表新主题 回复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发表回复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启用 B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所有时间均为格林尼治时间 -4。现在的时间是 22:17

请尊重文章原创者,转帖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凡是本站用户自行发布的任何信息,皆不代表本站的立场,
华枫网站不确保各类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也不承担由此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以及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4 Chinasmile